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策略研究-以河源市农家书屋发展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策略研究-以河源市农家书屋发展为例论文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策略研究
——以河源市农家书屋发展为例

周 文

(河源职业技术学院 图书馆,广东 河源 517000)

摘 要: 基于国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以河源市农家书屋的发展情况为例,分析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农家书屋建设存在的问题和成因,提出了未来的发展策略,以期提升农家书屋的建设质量和服务效能,为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关键词: 农家书屋;乡村振兴;提质增效

2019年2月,中宣部等十部门联合印发了《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在该方案中,明确提出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推动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并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要求[1]。而在该方案中,没有对农家书屋提质增效应达到的具体标准作明确界定,对提质增效应采用的方法和策略也仅作了较为笼统的表述。深入研究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策略,对推动农家书屋健康持续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农家书屋的提质增效包含提升其发展质量和发挥其效益两个方面的问题,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有机统一的:提升农家书屋的发展质量是发挥效益的基础,效益的发挥反过来会促进其质量的提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使农家书屋的发展环境和用户需求都发生了变化,农家书屋的发展策略也应该相应的做出改变。笔者从2016年开始担任河源市紫金县紫城镇新庄村“第一书记”,在扶贫的过程中,积极与河源市各县区的其他贫困村交流,了解本市农家书屋的发展情况,尤其是对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家书屋的发展质量和效益状况进行了重点关注,通过对本地区农家书屋发展状况的分析研究,探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策略。

当讨论到由“数据分析”做主导的企业面临的最大挑战时,与会者们一致认为投资和管理的焦点过于看重科技,却忽略了人和分析流程。

1农家书屋发展质效现状与问题分析

1.1 农家书屋建设质量现状和问题分析

根据图书馆事业发展“五要素”论,2019年2月,笔者从文献资源、读者、管理人员、建筑与设备、工作方法五个方面对河源市的农家书屋发展状况进行了调研。本次调研笔者利用了河源市扶贫“第一书记交流群”的便利条件,从本市255个省定贫困村中抽取了100个村,通过电话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以来农家书屋的发展现状和村民的需求及期望,由第一书记通过对3~5名村民代表访问,形成对本村农家书屋的综合评判意见。河源市下辖五县一区,本次抽样的100个村按每个县20个村的名额进行分配,由于河源市源城区的经济基础条件要明显优于其他县,因此其下辖的镇村未列入本次调查范围。

1.1.1 文献资源。 文献资源是农家书屋开展服务的基础,随着农村信息基础条件的改善,农家书屋的文献资源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书、刊、报,在纸质资源增长的同时,电子资源也开始逐步充实。在受访的100家农家书屋中,书刊总量达到2 500册的有78家,其中,3 000册以上的有21家,没有一家农家书屋的书刊总量超过3 500册;在书刊年增加量方面,有34家保持了年均100册的稳定增加量,有44家在2012年至2018年间有低于100册的微弱增加量,有22家在2012年~2018年间的书刊增加量几乎为零;在书刊的种类方面,文学、休闲书刊占比在70%左右,剩下为科技、经济、畜牧、种植、卫生等专业性较强的书刊;在电子音像制品及网络资源方面,所有的受访书屋都拥有100种(张)以上的电子音像制品,可以通过电子阅览室系统阅读电子图书。

1.1.3 管理人员。 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三十一条之规定:“农家书屋应配有具备一定文化水平和管理能力、热心公益事业的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应由村民民主推荐产生,并报当地新闻出版行政部门备案。”在受访的100家书屋中,管理员全部由村委会干部兼任,且只有1人。

1.1.2 读者。 在读者数量方面,根据受访的100家书屋的管理人员提供的数据,仅有23个农家书屋全年阅览人次达到300以上,其中紫金县柏埔镇方湖村农家书屋年阅览人次最高,达到1 500人次左右;在读者结构方面,农家书屋的主要读者群为老人和留守小学生。

作为管理学中的重点理论,科层制在高校中成为了不利于基层行政管理人员发展的“绊脚石”,在某种程度上导致了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产生:①严格分明的等级制度。上下级职权关系按等级划定,严格按章办事,各项活动都受规则限制。②科层制强调垂直化管理,扼杀了院(系)层级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③工作内容的专业化使各项工作趋于死板和固定,一旦涉及分工不明会导致员工惰性和厌烦情绪。④非人格化,个人情感和规章制度的严格界定,缺乏人文关怀。

由书屋管理人员反馈的用户意愿材料显示:有65家书屋所在村的村民知道村中有农家书屋但是基本没有阅读的意愿,有17家书屋所在村的村民表示如果书屋条件有明显改善会继续到书屋阅读,有18家书屋所在村的村民不了解农家书屋,对农家书屋没有期望。

根据《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管理暂行办法》第八条之规定:“农家书屋的出版物由政府统一配备,每个书屋图书一般不少于1 500册,品种不少于500种(含必备书目),报刊不少于30种,电子音像制品不少于100种(张)。”通过数据对比可以看出,河源市农家书屋在文献资源建设方面已经达到了建设管理办法的标准,但是与农民的需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造成较大差距的原因有两方面:①农家书屋本身获得的投入不足,政府投入方面,在《河源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版权)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每个农家书屋每年新增图书不少于60种、100册”,这个标准相对较低,且没有全面落实到位;自筹资金方面,受访的100家书屋中只有20家获得了500元以内的资金或等价图书捐赠,资金投入限制了文献资源量的增长。②部分用户需求不切合实际,单纯拔高数量指标,如少数书屋的用户希望将书刊总量增加到10 000册,年增加量达到500册以上,在当前的经济条件下很难实现。因此,在确定文献资源建设标准时必须兼顾考虑用户的期望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2.1.2 对苏丹草干鲜比的影响 不同接种剂处理对苏丹草干鲜比变化明显,孕穗期不同处理的苏丹草干鲜比由高至低依次为0.34% (F1)> 0.24%(F4)> 0.23% (CK)> 0.22% (P、MR)> 0.21% (F3、F6)> 0.19% (F2)> 0.18% (F5)。F1的干鲜比与CK相比差异显著且提高了47.82%(P<0.05)、与F5存在显著差异且较F5提高了85.45%(P<0.05),F4干鲜比虽高于CK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其余处理均不及CK(图1-B)。

第三,建立社会资金募集的宣传和激励机制。乡村振兴背景下,村民的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收入得到快速增长,但是,村民尤其是外出乡贤对公益事业的关注重点在修路建桥等一些工程项目上,对公益文化事业建设缺乏资金的现状不知情或者不理解。在农家书屋的建设过程中,应该充分利用“外出乡贤联谊会”、村民理事会等团体或组织,将农家书屋列为固定的宣传内容,争取社会资金的支持,同时,建立公益文化事业捐赠的激励机制,提高社会捐赠的积极性。

来自上述受访书屋的用户期望数据显示:在书刊总量方面,有89家书屋的读者对书刊总量不满意,其期望值最高为10 000册,最低为4 000册,达到基本满意的11家书屋中,有8家是已拥有书刊量达到3 000册以上的;在书刊年增加量方面,用户的期望值为每年200~500册;在书刊种类方面,所有受访书屋的用户都认为文学休闲类书刊太旧,其它专业类的书刊内容太过高深,自学难度大;在电子资源方面,所有的用户都反应电子资源过少,且利用不便。

社区教育传承与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实施方式伴随现代化技术进步已有明显改进,但对民众的吸引力仍显薄弱,主要原因在于,已有的固定思维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活动方式的创新维度,传统的地域行政划分使社区传承和创新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相对闭塞和固定的形式,重形式轻效果的绩效观念导致形式尚可而效果不足,有限的传播方式和宣传手段又影响了此类活动的新颖性和影响力。这些都影响了社区居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特殊魅力的深刻认识和了解,最终导致活动参与受众度不够高,对民众的吸引力较弱。

从受访村民的期望来看:农家书屋的管理人员应有2~3名,且应由村民民主推荐;管理人员应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最好参加过图书资料管理相关业务的培训。

农家书屋的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部分。其中,经济效益由直接经济效益(农家书屋通过自身资源和服务直接取得的货币收入)和间接经济效益(知识和服务通过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价值)组成;社会效益由显性效益(推动社会其他领域发展创造财富)和隐性效益(提升公民素质)两方面组成[3]

Study on the Teaching Total Quality Management of Management Postgraduate

1.1.4 建筑与设备。 在受访的100家书屋中,全部拥有20m2以上的场地,其中有35家书屋在2018年进行了场地升级改造或迁入新址,场地面积达到了30m2以上。设备方面,所有的书屋均配置了标准书架和阅览桌椅,平均配置阅览座位12个;所有书屋均配置了电脑、电视机等设备,其中有15家书屋的电视机、VCD机等设备已不能正常使用;有87家书屋接入了宽带网络,剩下的书屋由于行政村所处地理位置偏远,暂无有线宽带网络,但已接入4G信号。

受访书屋的用户期望数据显示:用户对场地情况比较满意的书屋有45家,其余书屋的用户认为场地面积过小,其期望值为60m2~100m2,同时,有部分用户虽然对场地面积满意,但认为场地环境太过破旧。在设备方面,用户集中反映书屋的阅览座位和电脑终端过少,其期望值为至少24个阅览座位和至少4台电脑;电视机需要更换,VCD机等可以淘汰。

河源市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已于2012年验收,在建筑和设备方面完全达到了农家书屋建设管理办法的要求,但是与用户的期望值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产生差距的主要原因有两方面:①乡村振兴大力引导文明乡风建设,促动农民大幅度提升对知识文化的需求,村民有了改善文化基础设施条件的强烈愿望,例如在场地方面,希望能拥有够新、够大的场地,但是这种期望与村里的经济情况和规划脱节。②随着基础通信设施的改善和高新科技的普及应用,村民已逐渐适应新技术、新设备应用环境,原有的设备应该淘汰并更换新型产品,但是缺乏资金投入进行维护升级。

1.1.5 工作方法。 参照图书馆的机构职能,农家书屋工作也应分为行政工作和业务工作两块。行政工作主要包括人员管理、财务管理和公共关系管理;业务工作主要包括文献资源的收集、整理和服务,以及教育培训等工作。

根据受访农家书屋管理员提供的信息:行政工作方面,受访的100家书屋中,全部制定了农家书屋工作管理制度,但制度内容主要是人员考勤管理和阅读规则,对财务、公共关系、业务工作方面的内容很少涉及;从具体工作状况来看,绝大部分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就是开关门,连书刊整理工作都很少做,更谈不上开展文献资源收集和主动上门服务,各个农家书屋之间也没有联系。从受访书屋的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在当前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读者需要农家书屋更规范的管理,希望书屋主动想办法解决人力、物资匮乏的问题;希望书屋加强彼此之间以及书屋同其他文化教育单位的联系;希望书屋能够根据当地经济建设的状况主动丰富文献资源,提供教育培训服务。总之,乡村振兴的实施,使得农民对文化信息的需求在数量、服务个性化和多样化方面有了大幅度提升,由此形成了农家书屋在工作方法方面与农民期望存在较大差距的局面。

1.2 农家书屋发挥效益现状和问题分析

由此可见,目前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配置既没有达到管理办法的要求,也没有达到村民的需求。缺乏管理人员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①缺少管理经费,以河源市为例,从2018年开始,当地政府才为每间农家书屋每年下拨经费1 200元,作为书屋协管员的工作补助,书屋管理岗位没有经济吸引力,管理员在该工作岗位实现职业价值的可能性也不高。②村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年轻人基本上已外出务工,村中常驻村民以老人和小孩为主,在知识水平和身体条件方面与管理员的要求都有差距,造成民主推荐管理员困难。

在受访的100家书屋中,只有12家参与过村中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的培训,为培训提供了一定的信息资源支持;所有的书屋都没有开展收费服务项目,因此,其经济效益不高。受访书屋在文明乡村建设过程中未发挥出宣传和教育的作用,其社会效益也不明显。 农家书屋效益发挥不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当前书屋的发展水平不高,开展服务受到资源、人力不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另一方面是由于当前的服务模式陈旧单一,无法将农家书屋已有的资源转化成价值。

乔-彼得·威特金的作品离不开一道程序——对场景的精心布置。在这道程序中,一幅内心的图画、一幅幻象,找到对外表达的形式。那些著名的绘画大师的作品,其出发点往往与威特金的艺术创作一样:追溯着神话传说、童话故事与西方艺术史的传统。

2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的策略

农家书屋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提高质量是增强效益发挥的基础,良好的效益反过来又会为质量的提升提供充分的条件。因此,在提出农家书屋发展策略的过程中,无论是侧重于质量的措施还是侧重于效益的措施,最终都会对双方产生相对应的影响。

2.1 树立质量观和效益观

当前农家书屋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相当的规模,但是农家书屋发展的质量意识和效益意识仍然不足。以河源市为例,到目前为止共有1 313家农家书屋,基本覆盖了有条件的行政村,但是,政府主管部门一直未对书屋的发展质量和效益发挥状况进行系统分析,也没有对书屋提出相应的要求和指导。质量和效益意识的缺失造成农家书屋发展的主观意愿不足,影响了书屋的正常发展。因此,应由政府主导,在政府、书屋管理人员、读者、社会机构和团体间广泛地树立起农家书屋发展的质量观和效益观,从而提升农家书屋向前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2.2 建立农家书屋质量评估体系

农家书屋要提高发展质量,首先必须明确发展目标和了解目标与现实发展状况之间的差距;其次要通过分析差距确定有针对性的改进措施。在制定发展目标的过程中,对自身发展质量高低的评判必须依据一定的标准。农家书屋发展质量的高低是由满足用户需求的程度决定的,应通过用户评估的结果来评判。因此,农家书屋的主管部门应制定相对统一的质量评估体系,以农家书屋的实体特征(场地、文献资源、设备、管理人员)和服务为主要内容,对农家书屋的发展水平进行评判,当农家书屋的实体特征和服务达到或超过村民的需求和期望时,其发展质量就越高,反之,则越低。

2.3 建立多元化的经费保障机制

经费保障是提升农家书屋发展质量的基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农家书屋募集资金提供了良好的机遇。一方面,农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村级财务开支中用于公共文化事业的资金支持比例可以有稳定保障,并能根据经济发展情况和文化需求逐步调整加大;另一方面,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农村产业兴旺、村民收入大幅度提升,企业和村民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的积极性极大提升,资金筹集渠道增多。以河源市为例,255个省定贫困村都建立了扶贫产业,贫困村以外的其他行政村大部分也发展了村集体产业,当地政府对农村集体产业收益支出作了统一规定,公共文化事业支出是支出的必要组成部分;此外,当地乡贤捐资建设农家书屋的媒体报道颇多。因此,地方政府应该充分利用乡村振兴的有利时机,紧跟当地经济发展的步伐,建立多方投入共建的机制[4]

首先,要确保财政投入稳定增长。随着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公益性事业支出对地方政府的财政负担压力会越来越小,地方政府能够持续稳定地为农家书屋投入配套经费,因此,当地的文化主管部门应该积极推动将该项经费纳入到地方政府财政预算之中。

其次,建立以村集体经济收入支出为主体的经费投入机制。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一个重要特征,产业发展有成效,农村集体经济收入就会显著提升,村级自治组织的可支出经费逐渐增多。要积极推动将农家书屋建设经费纳入到村财务支出项目中,摒弃一切投入依靠上级财政拨款的思想,由村集体经济收入负责农家书屋管理和运营的主要开支。

老陈居然不知道于魁智是谁。他痴迷京剧,怎么会不知道这是于魁智的《四郎探母》。《四郎探母》之后,是马连良的《借东风》。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当前农家书屋的读者忠诚度十分低。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①农村人口流失严重,大部分行政村的常住人口占户籍人口的60%左右,常住人口中以老人和小孩居多,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两类人群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农家书屋丧失了优质读者,很多农家书屋的日常借阅率都在个位以下,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2]。②文献资源本身在更新效率、配置结构方面存在严重不足,农家书屋的主要文献资源来源是当地文化主管部门联合出版单位统一配送,配送的数量少,更新不及时,也无法根据每个村的村情和读者需求进行个性化配送,农家书屋缺乏吸引力。

2.4 创新管理模式

农家书屋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了人员管理、资源和设备管理、公共关系管理等几方面。

首先,要解决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缺乏的问题。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志愿服务的理念在农村开始兴起,越来越多的志愿者愿意深入乡村开展服务。因此,可以通过建立志愿服务机制,设立农家书屋志愿服务岗,鼓励更多人投入到书屋的管理和服务工作中,保证农家书屋的正常持续开放。

其次,要坚持共享和特色并行的发展策略。在农家书屋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应该坚持共享和特色并行的发展理念[5]。共享可以解决资源重复浪费的问题,特色可以解决资源数量少、吸引力不足的问题,共享是前提,特色作为补充。通过共享和特色建设的有机统一,使农家书屋在发展规模、服务深度、可延续性等方面达到更高的水平。新闻出版和文化主管部门应该对地区内的农家书屋进行统筹,要尽量改变以前资源配置“一刀切”的模式,鼓励各农家书屋自主收集有关本村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文献资源,或是根据各农家书屋的需求进行差异化配置。共享和特色并行的策略还能巩固和提升各农家书屋间以及农家书屋与当地各类型、各层次图书馆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从而形成城乡一体化服务的合力。

皇城相府内城是陈廷敬的伯父陈昌言在明朝崇祯六年(1633年)为避战乱而建,而外城则完工于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外城口第一个建筑是御书楼,仰头便可看到康熙皇帝御赐并亲笔手书的“午亭山村”与“春归乔木浓荫茂,秋到黄花晚节香”楹联。御书楼为外城中道庄第一景,位置最为抢眼,建筑规格也最高。

2.5 创新服务模式

服务是农家书屋的资源通向效益的桥梁。随着乡村振兴的深入实施,农村的基础设施和信息技术手段更加完善,在农村经济和文化发展中会引入或催生一批新生事物。例如经济发展方面的电子商务、农业生态产业园;文化教育方面建设成文化馆、民俗文化村、创办农民学校等。不同行业领域的各类建设项目为农家书屋的多元化服务提供了载体,每个村的农家书屋可以根据本村的项目存在状况,选取特色项目结对共建,确立本村农家书屋的服务模式。

在发挥农家书屋的经济效益方面,可以建立依托项目多元化服务的模式。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一村一品”是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一村一品建设会催生大量的农业企业和农村经济组织,其发展过程中必备的科技、人才、市场等条件都需要信息和知识支撑,农家书屋在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可以大有作为。以河源市为例,根据受访100家书屋所在村的“第一书记”提供的信息,各村基本上建立了1-2项主打产业,围绕产业又会成立数量不等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公司,以笔者所驻的新庄村为例,该村以茶叶为主打产业,围绕该产业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有4个,农业公司1个(紫金县农联惠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新庄村的农家书屋跟上述公司和合作社联合,开展了 “农家书屋+电子商务”、“农家书屋+继续教育”、“农家书屋+乡村文化”等模式的服务[6]

在发挥农家书屋的社会效益方面,可以利用微信群、乡村节庆文化聚会等平台开展阅读推广,营造阅读氛围,引导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科学素养[7]。可以通过“村党支部群”、“村民理事会群”、“乡贤群”、“家族群”等,引导农民更多地利用村中的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可以联合公共图书馆等共建单位,定期向农民推送科技、文化休闲等内容的书刊,引导农民提升文明素养。

对刚届不惑之年的宏波而言,年富力强的他已经拥有了一些颇有些“耀眼”的光环:国家一级美术师、杭州画院副院长、省美协理事、市美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宏波似乎是有些“大器早成”。然而,艺术无有穷期,前途无可限量。相信宏波会在他的艺术之旅上踏出一个又一个扎实的脚印。

3结束语

农家书屋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逐步由重数量走向全面重质量和重效益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在经济基础、政策环境、宣传氛围等方面为农家书屋的可持续性发展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机遇。农家书屋的建设者和工作者们应该紧密贴合农村发展的实际,找出农家书屋发展现状和新背景下用户需求之间的差距,探索农家书屋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更优方式,实现农家书屋的高效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中宣部等十部门印发《农家书屋深化改革创新 提升服务效能实施方案》[EB/OL].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6/content_5368689.htm,2019-02-26.

[2] 李萍,龚景兴.农家书屋的调查与思考:困境、原因与对策[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8,40(11):111~116.

[3] 齐亚宁.论新形势下的图书馆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J].经济研究导刊,2017,(2):188~189.

[4] 张孝飞.西藏农家书屋运行中问题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7,(5):101~105.

[5] 王华祎,熊春林,刘玲辉,等.农家书屋信息化服务发展的SWOT分析及策略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8,(11):20~25.

[6] 陶爱兰,王岗.民族地区农家书屋管理及服务模式探究——以宁夏地区为例[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8,(12):76~80.

[7] 孔悦凡.农家书屋社会化媒体平台的传播推广策略[J].图书馆学研究,2018,(21):63~66.

中图分类号: G258.2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6921(2019)22—0006—04

收稿日期: 2019-07-19

作者简介: 周文(1981—),男,河源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图书馆管理,图书馆社会服务。

标签:;  ;  ;  ;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家书屋提质增效策略研究-以河源市农家书屋发展为例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