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问题新探--列强对里海的竞争_石油论文

旧问题新探--列强对里海的竞争_石油论文

老问题新观察——大国角逐里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里海论文,大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里海地处欧亚大陆的腹地,介于俄罗斯、中亚、外高加索和伊朗之间,海岸线总长700 0多公里,水域面积37万多平方公里。里海海底储藏着丰富的战略资源,早在中东发现 石油之前,里海已称得上是世界石油市场的支柱。

目前,里海地区大国力量云集,各种利益集团错综复杂,各种矛盾与冲突交织碰撞, 围绕里海能源开发的国际竞争战已全面展开。大国在这一地区的角逐主要集中于对三权 ——里海归属权、油气勘探开发权和油气输送权的争夺。

美国:构筑石油霸权

美国对里海地区的战略方针是:尽可能多地赢得在该地区的油气资源开采权和运输权 ,控制中亚和里海地区的能源资源,力图建立不经过俄罗斯或伊朗领土、直接将该地区 的石油与欧美市场联系起来的石油运输通道。为此,美国采取了官商联手、政经结合并 以军事战略密切配合的策略。具体措施是:经济上增加援助,扩大合作;政治上加强高 层交往和联系,增强对这一地区的影响力;军事上积极推进“和平伙伴关系计划”范围 内的军事合作。

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在美国政府的支持下,美国的大石油公司积极插手里海地 区的石油开发,埃克森—美孚、谢夫隆—德士古等石油大公司已经在里海地区新的石油 生产设施方面投资了300多亿美元。目前,美国已成为中亚地区最大的援助国,据俄罗 斯《红星报》2003年9月报道,美国公司已获得了里海16%的石油资源和11.4%的天然气 资源的控制权。再加上美英合资公司在这一地区的影响,美英两国已控制着里海27%的 石油资源和40%的天然气资源。阿富汗战争后,美国军事力量借机渗透到中亚地区,一 方面为了争夺里海石油资源,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抵制其他国家在中亚地区拓宽能源渠道 的努力。回顾近几年里海地区的形势,美国控制里海油气资源之目标已基本实现。在世 界能源领域,美国的霸主地位已基本确立。

俄罗斯:巩固扩大既得利益

面对后院起火,俄罗斯以两手对两手,通过加强军事合作和加大经济援助力度来巩固 传统势力范围,对抗美国的战略攻势。普京上任后,俄罗斯全面拓展能源外交布局:一 是深化俄欧能源合作;二是加强对里海能源开发的影响;三是与亚太国家开展能源合作 ;四是加强俄美能源战略合作。俄罗斯政府出台的《俄罗斯联邦能源发展战略》,重点 就是强调要通过强化能源外交促进经济复苏、维护地缘利益。

近年来,俄罗斯一直在努力巩固和扩展在中亚和外高地区的传统势力。其战略目标是 “重返中亚”,最大程度恢复在这一地区的政治和经济影响力。其策略为:利用在该地 区的地缘优势和传统影响,密切双边政治往来,加强地区经济和军事合作。针对美国在 里海周边国家及其附近的中亚国家部署军事基地问题,俄罗斯同中亚各国签署了新的安 全条约,建立跨地区安全网络机制等,着力改善与中亚及其周邻国家的关系。在能源领 域,通过联合开发来保证俄的参与与控制,达到控制油气管线、扩大俄在开采能源资源 中的份额和权益的目的。同时维护对里海能源出口管道的控制权,利用其在地区安全上 的主导地位和地缘政治的优势来向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阿塞拜疆施压,确保三国 油气经俄外运,争取新建管道通过俄罗斯境内。近年来,俄在这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 巩固和扩大了既得利益,在里海开发项目中取得了可观份额。

从地理角度讲,里海距离国际能源市场太远,只有控制主导进入这一地区的途径,才 可能成为竞争中的赢家。因此,美俄之间更为尖锐复杂的斗争是围绕里海地区能源出口 管道走向和路线展开的。长期以来,里海能源的外运管道有三条:第一条起自阿塞拜疆 首都巴库经俄罗斯抵达俄的黑海港口新罗西斯克;第二条自巴库经格鲁吉亚抵达格的黑 海港口苏普萨;第三条起自哈萨克斯坦西部经俄罗斯抵达黑海沿岸。由于这些管道的运 输能力有限,俄美及濒里海国家从各自利益出发,提出了建设包括东南西北四个走向的 五条输油管道方案。其中美国力主建设的有两条:第一条是巴库—第比利斯—杰伊汉管 线,从阿塞拜疆首都巴库经邻国格鲁吉亚进入土耳其地中海港口杰伊汉,全长1730公里 ,年输油能力5000万吨,投资25亿美元,预计2005年建成(目前看来问题不大)。最初西 方专家承认,该管线经济价值极其有限,算是一条名副其实的“政治管线”。9.11之后 ,该管道有了新的意义和价值。第二条是土库曼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管线。该管线 被称为南方管线,于阿富汗战争结束后,由沿线三国领导人提出,得到美国大力支持。 美国力主建设这两条管线的目的是掌握里海地区石油开采及运输的主动权,从根本上动 摇俄罗斯在该地区的能源霸主地位,使该地区成为美国21世纪新的战略能源基地。

俄罗斯坚持的是田吉兹—新罗西斯克管线,从哈萨克斯坦的田吉兹油田至俄罗斯黑海 港口新罗西斯克。这个项目1999年5月开工,管线长1580公里。目前已开始启用。第一 阶段年输油量为2820万吨,随后将达到6700万吨。目前这是所有里海拟建输油管道中惟 一已经运营的一条管线。

哈萨克斯坦提出的方案包括两条:第一条是哈萨克斯坦—伊朗管线。专家认为,哈原 油直接进入海湾地区出海口,是“最不符合政治利益的最经济方案”。哈伊管线不仅距 离最短,而且还可利用伊朗境内的部分现有管线和石油配套设施,从而大幅降低运输成 本。伊朗对这一方案相当积极,但美国却不想让它的对手掌握里海能源的命脉。第二条 是哈萨克斯坦西部—中国管线。该管线将横穿整个中国大陆,向日本、韩国和东南亚等 国家输出能源。

印度:能源外交重磅出击

印度是世界上第六大能源消费国,日耗油高达200万桶,属于世界上能耗增长最快的国 家之一。同时印度又是个贫油国,70%的能源依赖进口。近年来,印度逐渐加快经济发 展步伐,但能源短缺一直是其心腹大患。为获得便捷安全、长期稳定的石油供应,从而 保证经济的安全运行,印度展开了一系列旨在拓宽石油进口渠道、加大投资开采海外油 气资源的外交活动,而里海石油恰是印度能源外交的重点地区之一。仅在2004年下半年 ,印度就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能源外交活动:随着印巴关系的转暖,9月两国讨论 了修建从伊朗经巴基斯坦到印度的跨国天然气管道项目问题,据称管道一旦铺设,伊朗 每年可以向印巴出口280万吨液化石油气,将缓解印巴两国的能源紧缺状况;12月初, 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印度,俄印签署了双边能源开发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印度将在俄 罗斯的两个油田共投资30亿美元,其中15亿投到萨哈林三号油田,另15亿投到俄罗斯和 哈萨克斯坦在里海合资的“库尔曼加兹”的油田。

印度不仅在政治、经济、军事合作等各个领域积极发展与产油国家的战略关系,还敦 促国内石油企业“走出去”,到海外投资油气开采。在印度政府和国内石油天然气集团 的战略地图上,非洲的苏丹,亚洲的缅甸、伊朗和俄罗斯远东,以及中亚地区现已成为 第一批海外目标。目前,印度的能源外交已经开始进入收获阶段:印度国家石油与天然 气公司已与哈萨克斯坦政府在阿里别克莫拉和库尔曼加兹两个油田联合开采,其中印度 公司分别拥有15%和10%的股份。

为维护在中亚地区的石油利益,在中亚获得落脚点,印度还积极发展与中亚国家的军 事合作。2002年印度获得了塔吉克斯坦阿伊尼的空军基地,这是目前印度境外首个军事 基地。此外,印度明确表示愿意帮助哈萨克斯坦巩固军力,帮助哈海军学习英语,为里 海舰队培训人才。舆论认为,印度虽是里海石油竞争中的新手,但其利益却不容忽视。 在未来十年,印度将伊朗和土库曼斯坦在内的部分国家视为自己的能源保障国,将会通 过多种途径保障自己的能源需求。

日本:重建丝绸之路外交

9.11之后,日本一改战后重视石油采购、轻视石油开发的战略,开始实施自主开发石 油、抢占石油供给源的新战略。里海石油战越战越酣,“视石油为生命”的日本不甘心 只做观战者。早在1997年,日本桥本内阁就提出了针对中亚地区的“丝绸之路外交”新 战略,并充分施展“金元外交”,用提供大规模经济技术合作计划的方案在全球展开石 油资源争夺战。根据“丝绸之路外交”的构想,日本将从地缘政治考虑着眼,谋求在中 亚和高加索站住脚跟,同时还要从经济利益考虑出发,通过加强政治影响和经济渗透来 争取该地区能源开发及贸易的主导权。2004年,日本外相川口顺子访问中亚,启动了“ 中亚 + 日本”机制。指出日本对中亚援助的核心是能源与环境,日本将向中亚各国提 供财政支援,以帮助中亚国家获得出海口。为此,日本政府建议中亚各国加快建设地区 性铁路交通网,随后铺设一条通过阿富汗的铁路。这表明,当美国与俄罗斯在里海地区 的争斗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日本也急于从中分一杯羹。

中国:加强海外合作

2003年,中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石油进口国;2004年,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 大能源消费国。据国际能源署资料,1993年中国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后,1995年中国石油 对外依存度为7.6%。在2004年11月29日的首届“中国商务发展论坛”上,商务部副部长 张志刚说,目前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为35%左右。造成中国石油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的 首要原因是国内可采原油和后备储量的日益匮乏。如果没有持续、稳定的能源供应,中 国的现代化建设将蒙上浓重的阴影。在国际石油争夺愈演愈烈、国内石油短缺提前到来 的压力下,中国能源“走出去”战略开始起步。

在中国的全球能源布局中,中亚和里海无疑是重要的棋子之一。尽管受到美日等西方 公司极力阻挠,中国的里海寻油战略已经有了突破。目前,中国在里海地区的最大合作 伙伴是哈萨克斯坦。从1997年6月中哈双方签订购买阿克纠宾斯克油气股份协议至今, 中石油集团已经拥有阿克纠宾股份公司85.42%的股份,2003年这一项目的原油产量为36 5万吨。2003年,中石油集团公司先后从沙特阿拉伯一家公司和美国谢夫隆—德士古公 司手中分别购买了哈北布扎奇油田35%和65%的股权,中国公司已经完全控制了北布扎奇 油田。2003年,中哈两国签署了分阶段建设阿特劳—肯基亚克—阿塔苏—阿拉山口输油 管道的协议。2004年9月,中哈石油管道已开始铺设。此外,2004年6月15日,《中国石 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与乌兹别克斯坦国家石油天然气公司在石油天然气领域开展互惠合作 的协议》签署,中乌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合作进入了新的阶段。2004年10月,中国 与伊朗签署了高达700亿美元的石油合作协定。

*****

里海地区大国竞争的态势已经形成,随着各国经济发展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围绕 争夺最后的油气资源的斗争仍然是21世纪地缘政治的主题。

标签:;  ;  ;  ;  ;  ;  ;  ;  ;  ;  ;  

旧问题新探--列强对里海的竞争_石油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