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参的栽培与管理_苦地丁论文

苦参的栽培与管理_苦地丁论文

苦地丁的栽培与管理,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苦地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苦地丁为罂粟科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耐阴、耐瘠薄,适应性强,一年种植多年收获。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可以全草入药且药力强、药用成分高,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2001年引入我县,群众采用林间或与其他农作物套作等方式大面积种植,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与传统栽培方式相比,亩增效益400~800元,是农民通过种植结构调整致富的一条很好的途径。

一、苦地丁的特征特性

苦地丁的株高为l0~30厘米,根细长,少分支,茎柔弱,斜生或匍匐从基部向四周多分支,有纵棱脊,灰绿色,花腋生,排列成总状花序,花瓣4片,淡紫色,蒴果扁椭圆形,灰绿色长3~5厘米,宽1.2~2厘米,花柱宿存,果熟裂为2瓣,内含种子5~12粒,种子细小扁平形。通过几年的生产实践,种植苦地丁有以下几个优势。

1.苦地丁是一种矮秆耐寒喜阴植物,可以在林间、庭院等阳光不足的地方种植,也可以与玉米等高秆作物套作,与林木及其他作物形成互为依存,互相促进,协调生长生态系统。2.苦地丁7月中旬至8月底播种,有充足的备耕及播种时间,此时正值雨季和其他秋收农作物生长的中后期,也是用工淡季,为此避免了与其他作物争工、争水。3.苦地丁4月底到5月上中旬收获,不影响其他早春播种的农作物的种植,同时充分利用了10月份至第二年5月份的土地闲置期和长达半年多的光热资源。这样,一方面有效地利用了土地及光热资源;另一方面,土地全年覆盖植物,保护和改善了生态环境,减少了水土流失、土壤风蚀和养分散失。4.苦地丁适应性较强,对土壤要求不太严格,适应平原、山区、洼地多种生态类型区种植,生产环节少,省工、成本低。

二、人工栽培技术

(一)播前准备

1.选地:苦地丁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有排水条件的洼地、平原和山地均可种植,同时可与玉米等高秆农作物间混套种,也可以在林地种植。2.施肥:每亩施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1500~2000公斤,氮、磷、钾复合肥20公斤,为保证苦地丁的产量和品质应选用硫酸钾型复合肥,禁止使用氯化钾型及硝酸钾型复合肥。3.整地:将备好的肥料结合整地与土壤充分混合,均匀施入土壤,然后田间修建排水沟,作好播种准备。4.沙藏种子:由于苦地丁种子发芽需要时间较长,过早播种会造成草荒。为此,在种植前可将种子进行沙藏,方法是将准备好的种子和沙子以2∶3的比例喷水均匀搅拌,拌好后,放在手中攥实,以半米左右的高度脱离手掌落地,以自然松散的湿度为宜。然后将拌好的种子置于阴凉处下铺上盖洇湿的麻袋保持湿度。若水分散失过多要及时喷水,发现有个别种子发芽应立即播种。

(二)播种

1.播期:7月底到8月中上旬,最晚不能迟于8月底。2.播种量:每亩用种量1.5~2公斤。3.播种方法:可以采用宽行条播方式,即按行距20厘米的宽度,开2厘米深的浅沟,将沙藏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入沟内,覆土1厘米,稍加镇压,浇水;也可采用整畦漫撒方式,将菜耙齿竖起满畦划浅沟,将沙藏好的种子均匀地撒在畦内,用菜耙搂平畦面镇压后浇水。

(三)田间管理

苦地丁出苗前,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出苗后,湿度不宜过大,小水慢灌,雨后及时排水,防止田间积水。在入冬前11月底12月初浇一次防冻水,返青前做好清园工作,将地上干枯的茎叶清除田外,第二年春季返青时浇返青水,返青后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浇水,保证全生育期水分供应;封垄前及收获前两次拔除田间杂草,确保收获后的苦地丁内无杂草混入。

(四)防治病虫害

苦地丁生长过程中没有较严重的病害,在苗期水分过大,会引起植株个别死亡,所以雨季要及时排水防涝;另外返青后,如遇低温、高湿会发生立枯病,发现田间有个别植株发生萎蔫或枯死现象,应立即拔除,并拿到田外烧掉,同时在病株处的土壤上撒一些生石灰消毒。

(五)采收

苦地丁采收期一般在4月底到5月上中旬,地上植株的低层茎叶泛黄,半花半籽时采收,采收时用圆头铁锹将地下的根挖出,连同地上部分一同拔下,抖净泥土。收获的全株要除去泥土、杂草、枯叶等杂质,放在晾晒场晾晒。在晾晒过程中不能混杂任何杂物,晾晒场周围禁止存放有毒有害的物质。散落的种子除去泥土后单独存放。

三、贮藏

晾干后的苦地丁应存放于干燥处,并经常通风,防止在存放过程中返潮发霉变质,一旦发现湿度过大,要及时晾晒。

联系电话:0311-5815436

标签:;  ;  ;  ;  ;  

苦参的栽培与管理_苦地丁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