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几点思考_贸易顺差论文

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几点思考_贸易顺差论文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若干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增长论文,对外贸易论文,理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402(2005)12-0012-04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在西方经济理论中占有重要地位,其中较为经典的理论是“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许多西方经济学家都认为,对外贸易不仅能够使世界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从而使贸易各方都能够直接受益,还会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因此,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作为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笔者认为,西方经济理论过分夸大了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忽视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局限性以及制约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也会对经济增长产生消极影响。

一、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学说

约翰·穆勒(J·S·Mill)是最早提出这一学说的经济学家。他认为,“国际贸易的作用应该看作是更高一级的利益。一是市场的每一次扩大都具有改进生产过程的趋向。为国内大市场进行生产的国家,可以采用更广泛的分工,可以更多地使用机械,而且更有可能对生产有所发明和改进。凡是能使某种物品在同一地方更多地生产,都有助于普遍增加世界上的各种生产力。二是主要用于产业发展早期阶段。某一民族会因为其全部爱好或者已经得到充分满足,或者没有完全得到发展,而处于沉寂、怠惰、未开化的状态。他们因为没有足够的欲望,也就不能发挥自己的全部生产力。开展对外贸易,可以使他们开始知道各种新的物品,或者使他们容易获得从前没有想到可以获得的各种物品,这种引诱有时会在因缺乏干劲和抱负而其资源尚未开发的国家引发一场产业革命,激发过去满足于少数舒适品和少量工作的人们,为了满足其爱好而更加勤奋地工作,甚至为了将来能够更加充分地满足这些爱好而积累金钱和资本。”①

杰罗德·迈耶(G·M·Meier)将穆勒有关国际贸易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的论述予以高度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市场范围的扩大引致创新和提高生产率。第二,增加储蓄和资本积累。第三,通过灌输新需求和新的嗜好,通过转移技术、工艺和企业家精神所带来的教育效应。②

20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特逊(D.H.Robertson)提出了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的命题。③ 在50年代,诺克斯(R.Nurkse)进一步补充和发展了这一命题。他认为,19世纪国际贸易的发展是许多国家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一方面,各国按照比较成本法则进行国际贸易,通过专业化分工,使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增加产量。通过交换各国获得了多于自己生产的消费量。他认为这是对外贸易的直接利益。另一方面,对外贸易产生间接的动态利益,即对外贸易的发展产生了一系列的动态转换效应,带动了国民经济全面增长。④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又进一步完善了这一学说。他们认为,对外贸易的高速增长,尤其是出口贸易的高速增长带来了一系列间接动态效应。

1、扩大需求。进口贸易输入了国内所没有的新产品,使消费者的偏好转向了进口新产品,从而产生了新的需求。这种新的需求不仅刺激了进口国国内新产业的建立与发展,而且促使出口生产部门增加产量,改进质量,推动经济增长。

2、利用资源。对外贸易一方面可以促进一国资源的充分开发与利用。另一方面,通过对外贸易,一国可以利用外国的资源如原材料、中间产品以及机器设备,以补充本国生产资源的不足。

3、调整结构。对外贸易有助于一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外贸易的发展促使国内优势产业的生产规模相应扩大,一些传统或劣势产业淘汰出局,一些新兴或朝阳行业不断涌现,形成新的产业结构。

4、规模经济。对外贸易扩大了市场的范围,生产企业不仅可以摆脱国内市场的局限,而且可以根据国际市场需求的状况,安排生产规模,配置生产要素,以获得规模经济利益。

5、加剧竞争。对外贸易企业直接面向国际市场,面临着各国企业之间的剧烈竞争,迫使出口企业不断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增强竞争能力。

6、影响就业。对外贸易会影响国内的就业量和就业结构。一国进口的大量增加,可能导致与进口相关的企业失业人数的增加。相反,出口的大量增加引起出口企业就业人数的增加。

7、提高收入。出口贸易引起了生产和就业的增加,出口部门收入水平的提高。这不仅会扩大出口部门投资规模的扩大,而且会带动其他相关部门的发展。这双重作用将导致整个国民收入的增加。一般来说,进口贸易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但是,国内紧缺资源、机器设备等的进口,也有利于生产的扩大,进而提高国民收入。

二、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著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在其代表著作《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中,论述了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后来,凯恩斯主义者进一步提出了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认为,20世纪30年代存在大量的失业,传统理论以充分就业为前提的条件已不复存在,而且忽视了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的调节过程对一国国民收入和就业的影响。该理论认为,贸易顺差可以增加国民收入,扩大就业,而贸易逆差则会减少国民收入,增加失业。因此,他们赞成贸易顺差,反对贸易逆差。

凯恩斯认为,一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四个主要部分,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对外贸易。以恒等式表示如下:GDP=C+I+G+(X-M),恒等式中GDP表示国内生产总值,C代表消费,I代表投资,G代表政府支出,(X-M)代表出口与进口的差额,即净出口。上述四个变量,即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变动都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变动。对外贸易乘数是从投资乘数引申出来的。所谓投资乘数是指投资增量与国民收入增量之比。当投资增加时,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投资增量的若干倍。这一倍数被称为投资乘数。假定投资乘数为5,投资增加100亿美元,国民收入最终增加500亿美元。

凯恩斯主义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出口增加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增加;一国的进口和国内储蓄一样,会导致国民收入的减少。商品和服务的出口会使出口部门的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从而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的生产增加、就业增加、收入增加。依次类推,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出口增量的若干倍。商品和服务的进口必然会减少国内需求。国内需求向外转移会导致国内生产减少、收入减少、消费减少,最终导致国民收入的下降。因此,只有当贸易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生产、增加就业、增加国民收入,而且国民收入的增量将是贸易顺差额的若干倍。用公式表示:

△Y={△I+(△X-△M)}·K

式中,△Y为国民收入的变动量,△I为投资变动量,△X为出口变动量,△M为进口变动量以及K为乘数。当△I与K不变时,贸易顺差越大,则Y越大。相反,贸易逆差越大,则Y越小。由此可见,一国贸易顺差越大,对本国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就越大。

三、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缺陷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强调了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在其他变量如消费、投资和政府支出既定条件下,出口的增加,尤其是贸易顺差会导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正因为如此,世界大多数国家都将对外贸易,特别是出口贸易纳入国民经济增长的发展战略。战后以来,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入发展,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即一国对外贸易额在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都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应当指出,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和缺陷。

1、过分强调了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

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经济发展史上,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对外贸易绝非是经济增长的唯一动力。一国经济增长应取决于多种因素。除对外贸易外,还有生产要素、科学技术、资本流动等因素。当今各国经济增长的源泉来自于上述多种因素的互为影响,互为作用。因此,过分强调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是片面的,不可取的。

2、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是不变的。

诺克斯认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发动机的理论适用于19世纪。其理由是,英国的经济发展通过对外贸易带动了新兴国家的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成为这些新兴国家的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到了20世纪,由于国际经济条件的变化,这一学说不再适用。原因是,中心国家(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并未通过对初级产品的需求增加而传递到其他国家。战后以来,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有了较大的发展,但国民经济并未得到较大的发展。因此,对外贸易并不一定能够带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

随着国内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各国经济增长的方式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资本流动、科学技术在一国乃至世界经济增长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果说对外贸易是19世纪各国经济增长的发动机,那么资本流动、科学技术则成为20世纪各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3、对外贸易并非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

如上所述,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但并非一定能促进经济增长。如进口尤其是奢侈品进口的大量增加,会导致国内储蓄率的降低,外汇储备的减少,贸易收支逆差,从而不利于经济的增长。

出口增长并非任何情况下都能带动经济增长。当经济处于衰退或萧条阶段时,生产要素大量闲置,总需求和物价水平低下,出口增长导致总需求上升,生产和就业增加,国民收入提高,国民经济增长。但是,当经济处于充分就业时,出口乃至总需求的继续增长,不但不会增加国民收入,反而会造成通货膨胀。而且,出口增加与投资增加所造成的通货膨胀有所不同。尽管投资增加会引发通货膨胀,但将来会形成新的生产能力,促使总供给增加,进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过度需求,缓和通货膨胀。然而,出口增加所引发的过度需求本身并不会形成生产能力,因而会助长通货膨胀。因此,在充分就业的前提下,一国不能一味追求出口的扩大,而应适当增加进口,以抑制过度需求。

4、经济增长并非完全取决于贸易顺差。

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贸易顺差会带动国民经济的增长。随着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单单取决于出口贸易或者贸易顺差,还依赖于资本流动和科学技术。1999年美国对外贸易逆差高达2713.1亿美元,为1987年1527.53亿美元外贸逆差的2倍,创美国历史上逆差最高记录。但是,1999年美国经济则继续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此可见,美国经济增长并不取决于贸易顺差。相反,美国的巨额外贸逆差也没有阻碍其经济增长。美国经济增长越来越依靠科学技术和资本流动。

5、出口增加带动经济增长也是有一定条件的。

一国的出口就是另一国的进口。从整个世界角度看,出口总值应等于进口总值。但由于各国一般都按FOB价格计算出口额,按CIF价格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货物总额总是小于世界进口货物总额。假定世界进口总值不变,一国就难于继续增加出口。若要增加出口,势必要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而降低价格则会减少利润。因此,只有当世界进口总值增加时,一国才能持续增加出口,并通过扩大出口来增加国民收入。

按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贸易顺差可以带动经济增长。一国为了人为地保持贸易顺差,就会采取“奖出限入”的政策,势必会造成保护贸易蔓延,引发各种贸易争端,甚至会发动贸易战,其结果必然是阻碍国际贸易的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增长。

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贸易结构是,出口是以初级产品为主,而进口则是以工业制成品为主。由于初级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呈下降趋势,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条件趋于恶化,这显然不利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因此,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体现出来。

四、对我国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几点看法

自1978年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迅速增长。到2004年底,我国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在世界出口总值中所占比重上升到6.5%,进口比重上升到5.9%。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已突破1万亿美元,达到11547.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值为5933.6亿美元;进口总值为5613.8亿美元。1978年~2004年期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了约50倍;进出口贸易总值平均年增长18.35%。我国进出口贸易依存度已高达60%,其中出口贸易依存度为30%。⑤ 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高速增长不仅为我国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技术进步、产业升级换代和经济结构调整,而且加快了国民经济增长。对外贸易已构成我国GDP高速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但是,必须指出,粗放型的贸易增长方式以及大量的贸易顺差也会给国民经济增长带来消极影响。

我国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仍属于粗放型的。第一,重出口规模、轻经济效益。自对外经济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取得了迅速发展,一举成为仅次于美国和德国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贸易国。但是,无论从人均贸易量和出口产品竞争力,还是从世界名牌数量和品牌价值看,我国都不属于贸易强国。长期以来,我国主要依赖出口规模和价格竞争扩大出口贸易,依靠粗放型出口增长方式拉动国民经济增长。从贸易结构上看,加工贸易在我国出口贸易大约要占50%。根据国际经验,来料加工国家从贸易中实得的外汇收入平均大约为贸易额的20%。而且大多数出口产品属于“贴牌”生产,出口生产企业仅获得较低的加工利润,而外商则凭借其品牌优势和营销渠道获得高额利润。据统计,我国从事传统产品出口的制造业和贸易商的销售利润率普遍低于2%,还有不少出口企业甚至遭受亏损,第二,出口产品档次偏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品牌。出口产品结构仍以劳动密集型为主,高新技术产品在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中仅占27.9%。由于缺乏自主品牌或品牌价值偏低,我国出口产品只能依靠数量、低价占领市场,长期处于全球生产链和价值链的低端,拥有强大的制造能力却没有较高的增值盈利能力。由于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一味追求出口规模,造成国内厂商之间的盲目、恶性竞争,肥水外流。第三,出口依赖于政策刺激。为了扩大出口,我国采取了一系列鼓励出口的优惠政策,比如提供贴息贷款、本币贬值、出口补贴和出口退税。这些措施虽然在较大程度上刺激了出口增长,但扭曲了要素和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加重了国内财政负担。

出口贸易快速增长使我国贸易顺差大幅度增加。1990年~2004年期间,除1993年贸易逆差122.2亿美元外,其余年份均为顺差,贸易顺差累计高达2989.4亿美元。我国贸易顺差的大量增加有利于国际收支调节,维持国际收支平衡,促进国民经济迅速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国际信誉以及偿还外债的能力;有利于吸引外国直接投资和增强对外融资的能力;增强了干预外汇市场的能力,这有助于稳定人民币汇率,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但是,大量的贸易顺差也带来了一些问题:第一,人民币升值的压力加大。大量的贸易顺差促使我国外汇储备大幅度增加,而外汇储备的过快增加促使人民币升值。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助长了投机活动,外国短期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进一步加大了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人民币升值将削弱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不利于我国出口增长,进而直接影响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第二,助长国内通货膨胀并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外汇储备的大量增加必然导致我国基础货币投放量的增加,通过货币乘数效应,造成货币供给量的大幅度增长,加剧了国内通货膨胀。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中央银行又不时地通过货币市场的正向回购和发行票据,以对冲过多的货币供给量,从而弱化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第三,降低了资金的使用效率。巨额外汇储备和大量外债意味着我国以低利率提供资金,同时又以高利率吸引外资,这显然是一种资金的损失。此外,持有大量的外汇储备意味着放弃实际资源的利用,而实际资源投入的减少不仅导致高成本、低效率占用人民币资金,影响资源配置的效率,还不利于经济增长和国民收入增加。第四,增加了外汇储备的成本和风险。我国的大部分外汇储备资产是以国际商业银行存款和美国政府债券形式持有的。银行存款和债券投资的收益率低,而持有借入储备的融资成本高,这意味着我国持有外汇储备的成本是相当高的。另一方面,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世界主要货币利率和汇率波动剧烈。美元在我国外汇储备中占主导地位。因此,每当美国发生严重的通货膨胀和美元大幅度贬值,都会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遭受重大损失。第五,出口迅速增长和大量贸易顺差进一步加剧了国际贸易摩擦。据WTO统计,1995~2003年,我国遭受其他WTO成员反倾销立案调查案件为336起,占WTO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4.7%,最终遭受反倾销制裁的案件为254起,占WTO反倾销案件总数的16.8%。近期,美国和欧盟对我国纺织品服装出口实施特别保障措施,同时又迫使人民币大幅度升值。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盛行在很大程度上将阻碍我国出口增长,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为了实现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我国应采取有效措施,尽快将出口增长方式从粗放型转变为集约型,加强实施出口品牌战略,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进一步增强出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力求实现进出口贸易大体平衡,促进出口规模和经济效益的双增长,充分发挥对外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积极作用。

注释:

①约翰·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中译本,商务印书馆,1991年版,第122-123页。

②杰罗德·迈耶:《经济发展中的主要问题》,牛津大学出版社,1989年,第381页。

③罗伯特逊:《国际贸易的未来》,(1937年),《国际贸易论文集》,美国,1949年版。

④R·诺克斯:《世界经济中的均衡与发展》,美国,1961年版,第242-244页。

⑤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统计: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www.safe.gov.cn

标签:;  ;  ;  ;  ;  ;  ;  ;  ;  

关于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理论的几点思考_贸易顺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