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北玲 钱国光 张强强 夏兆银 孟党生
(泗阳县中西医结合医院;江苏泗阳 223700)
摘要:中风是中医学的病名之一,即现代医学理论下的脑卒中。中医治疗理念与西医不同,其积极内容也得到更多重视。本文以治疗中风扶阳思想理论和思路作为切入点进行分析,再以此为基础,结合典型病例,论述治疗中风扶阳思想的运用方法,包括基本药物。治疗机理和效果等,以期通过研究服务后续医疗工作。
关键词:治疗中风;扶阳思想;辩证治疗
前言:扶阳思想是中医治疗理念之一,可用于多种疾病的控制、缓解,具有较为悠久的运用历史。就中风治疗而言,中医学认为中风与外感六淫、正气不足等因素存在关联,这是扶阳思想的理论基础之一。而在近年来的临床实践中,扶阳思想进行中风治疗,亦获取了积极进展,使该理念得到进一步的重视和应用、推广。
1.治疗中风扶阳思想理论和思路
1.1扶阳思想
我国中医理论中,扶阳思想历史悠久,其强调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的各种疾病,是多种具体方式的概括和归纳。在我国早期医疗典籍《黄帝内经》中,认为机体阳气升腾有助于强健体魄,在《素问》中,对阳气进行了进一步阐释,古代学者认为:“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阴阳之要,阳密乃固。”其思想核心在于通过对阳气的扶助、补益,实现固本培元,提升应对外邪入侵的能力,避免疾病困扰。清代医学名家郑钦安对前代扶阳思想、中风治疗进行了系统分析,其推崇治疗思想为辛热扶阳。也有学者针对祛风、化痰等进行过分析,认为通过扶阳可不同角度应对中风问题。
1.2治疗思路
从思路上看,中医强调表里兼顾,针对中风病情和病源进行综合控制。郑钦安的辛热扶阳治法,思路上重视以生姜、附子等,固肾阳、提升机体行气和行血效果。其他医学家的思路也与此相近,认为阳气是人身之本,立命之根。我国中医学认为,机体内阳气集中与删除,即心肺、脾胃、肝肾,其中肝肾区域为元阳,是阳气根本所在。当患者受到中风疾病困扰时,心肺、脾胃、肝肾等处阳气的损伤是间接、逐步呈现的,仅以祛风、化痰等方式进行控制,无法根本上扭转机体阳气损伤问题。[1]。
2.治疗中风扶阳思想的运用
2.1中医辩证治疗的方法
中医辩证理论下,中风也细化为出血性、缺血性两类,对应现代医学下的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其中缺血性中风的治疗强调审因论治,应结合患者临床特点,评析病情态势,在分析扶阳的具体方式。中医理论下,缺血性卒中的病因与元阳损伤相关,即肝肾阳气不足。治疗方法强调调和阴阳,补益肝脏、肾脏阳气损伤情况,同时疏导机体经脉,完善行气、行血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可用药物包括附子、桂、姜、杜仲、桑寄生等温补类,以及枸杞子、龟板、地龙、水蛭等补阳、活血、通经络类。出血性中风的治疗与此不同,更重视进行通腑、祛风,其核心思路在于“邪必乘虚而入,故当先扶正气。”我国医学家王左认为,祛邪过程中,应重视借助药物进行临床症状控制,同时强调祛邪扶阳的独立性,以亏虚机体的调理需求为着眼点,做到谨守病机、精选方药,最终实现标本兼治[2]。
中医学理论下,部分学者将其中风分为风火上扰证、气虚血瘀证,其扶阳思想下的治疗也存在差异。风火上扰证患者见半身不遂、便干便秘、感觉减退、舌红绛,苔黄腻而干和脉弦数等特点。治疗上以行气、行血效果优化、经脉疏导为主,思路为补益元阳,以杜仲、牛膝、桑寄生等进行温补,再以天麻、地龙、钩藤进行调理。气虚血瘀证患者见面色淡白晦滞、疼痛如刺、身倦乏力、脉沉涩、舌淡暗等症状,治疗上重视心肺、脾胃、肝肾各处综合扶阳,虚实兼治。以黄芪、当归、肉桂、炒白术等药物综合补益,逐步控制疾病病情。
2.2典型病例分析
2.2.1缺血性中风
患者杨某,男,70岁。符合缺血性卒中、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2018年2月,外出归家后,见口齿不清、器官移位等情况,当日下午继发机体功能下降和头痛疼痛问题,送医诊断为中风。患者见肢体无力、恶寒、疲倦、舌淡苔白等症状。给予对应扶阳治疗,原则上强调通经活络、提升行血行气效果,重点为固本培元,补益肾元。方法上,取杜仲、牛膝、桑寄生为君药,用量分别为60g、80g和15g,取砂仁、杜仲、云苓、山萸肉、乌梢蛇、炒白术、仙灵脾、肉苁蓉各30g,取蜈蚣、黄柏、地龙各20g,另取炙甘草15g,均作为臣药。以净水煎服,每d用药一次,10d后,患者病情好转,机体无力态势改善,食纳恢复、夜间可正常入眠。20d后,可行走。准予出院,院外随访情况良好(患者院外仍持续用药治疗,且给予延伸护理)。
2.2.2出血性中风
患者陈某,女,69岁。符合出血性卒中、出血性中风的诊断标准。2018年3月,患者在院内行走时,突发头痛问题,因疼痛尚可耐受,未给予重视,家属见患者头痛不愈,快速将其转送医院,患者见肢体无力、运动障碍、语言障碍伴持续疼痛问题,舌质淡,苔白微腻,脉沉细无力。给予扶阳治疗,原则上强调补益脏腑,温阳益气,重点为固本培元,舒张经络。方法上,取干姜、附子、肉桂为君药,取黄柏、蜈蚣、菟丝子作为臣药。以净水煎服,每d用药一次。4d后患者病情改善。连服11d,患者机体功能渐渐恢复,可行走。服药16d,查体无异常,带药出院。院外随访情况良好。
总结:综上,中医辩证思维下,中风可通过扶阳模式进行治疗,其基本理念在于通过扶助补益人体阳气、治疗因体内阳气虚弱或阴寒所致病症。以现代医学理念进行分析,扶阳思想可用于缺血性卒中的病情控制,核心方法为借助能够补益机体正气、活血通络,应对病情的同时,缓慢实现机体功能调理,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刘体勤,刘春柳,陈燕,等.莫雪妮运用“扶阳思想”次第治疗中风病探微[J].陕西中医,2019,40(07):934-936.
[2]王启芝. “三焦次第”疗法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观察及其对血清S-100B的影响[D].广西中医药大学,2018.
论文作者:叶北玲,钱国光,张强强, 夏兆银,孟党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6
标签:阳气论文; 思想论文; 缺血性论文; 补益论文; 机体论文; 患者论文; 血性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10月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