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历史维度看马克思的实践“变革”思想,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论文,维度论文,思想论文,历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当代著名的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我们对社 会变革的兴趣根源必然是马克思。”(注: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商务印书馆1 984年版,第65页。)或许世界发展到今天,人们才愈来愈感到马克思恩格斯留给我们的 唯物史观的丰富内容中,其方法论是多么重要。人们的视线逐渐地从细节的词句和概念 回到那理论所依附的思维脚手架上来,从而把它作为唯物史观的核心构件。关于内容和 方法哪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直接涉及到马克思主义在当代的生命力,涉及到社会主义 改革实践的成败等问题。
一
当前对历史唯物主义核心思想的把握有三种观点极易造成混乱。
其一,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理解为一种面向过去的历史哲学,从而抽去了唯物史观 具有面向未来的实践变革特征。
在国内,一些学者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历史”解释为传统历史学的“历史”含义。有 人强调:“历史唯物主义是从哲学的视角研究历史的科学。”“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包含 着两部分内容:一部分是体现历史科学领域的一般世界观内容,一部分是同历史科学联 系着的科学的内容。”(注:参见《学习与探索》,1987年第3期。)其实,这种解释有 着历史的渊源。早在恩格斯刚刚逝世之际,意大利第一位马克思主义哲学家拉布里奥拉 在《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一书中曾认为:“唯物史观不是别的东西,而是试图借助一定 的方式用思维来再现经历过若干世纪的社会生活的起源和复杂化。”(注:拉布里奥拉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第54页。)不可否认,历史唯物主义的创立,离不开包括传 统历史学在内的各门具体学科所提供的知识和智慧,特别是马克思的阶级斗争学说直接 继承于法国复辟时代历史学家的种种合理思想,他的晚年人类学笔记对唯物史观的新贡 献,与摩尔根、梅恩、拉柏克、菲尔柯瓦列夫斯基等历史学家的理论是分不开的,可是 ,我们不能由此而推论,历史唯物主义就是哲学的历史学,是历史事件、历史知识的哲 学再现。如果这样理解,历史唯物主义将失去现实发展的丰富源泉和指导现实实践变革 的意义。历史唯物主义至多是历史事件的考证,是以往历史知识的辉煌总结。这种面向 过去、面向历史的知识体系,不能不让人们想起恩格斯晚年对黑格尔、费尔巴哈试图建 构囊括过去一切知识的永恒真理体系的批判。按照这种逻辑,历史唯物主义只会成为, 要么是历史博物馆的“古董”,只具有陈列价值,无实践变革价值,要么作为不可更改 的绝对真理体系来摹仿;作为语词学意义上的经典来训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便成为“ 六经注我”、“我注六经”的关系。显然,这是与马克思、恩格斯的原意相违背的。
恩格斯曾说过,“用‘历史唯物主义’这个名词来表达一种关于过程的观点。”(注: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389页。)所谓“历史过程”,不是历史的过去,而是 指纳入人的实践活动的时间序列,它包括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各个实践环节。黑格尔在 《自然哲学》中曾就哲学的“过程”含义与时间序列的关系作了这样的说明:“凡不存 在于时间中的东西,都是没有过程的东西。”(注:黑格尔:《自然哲学》,第50、54 页。)时间维度是外在变易本身,它包括向无过渡的存在和向存在的过渡的无。它们的 区别直接消失在作为此刻的现实之中。现在既排斥过去和将来,同时又把两者结合于一 身而成为连续的环节,即构成一个时间的过程序列。“过去”,存在意味着开端的基础 ,过去确实曾经作为世界历史或自然事件存在过,但是,在它存在时就已经包含了非存 在的因素了。“将来”,非存在意味着最初的规定,它最终成为存在的规定性。他说: “现在之所以存在,仅仅是由于过去已不存在;反过来说,此刻的存在具有不存在的规 定性,而且其存在的非存在就是将来;现在是这种否定的统一。”(注:黑格尔:《自 然哲学》,第50、54页。)因此,“现在,只有当它和过去与将来相联系才有意义。” 黑格尔的观点揭示了哲学“过程”范畴的时间本质:现在是过去的结果,并孕育着将来 ,任何割裂时间序列中的某一个环节都是对“发展过程”的否定,同时也是对时间自身 的否定。
同理,唯物史观既然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学说,它应当有着完整的时间流向: 过去——现在——将来。这是因为“解释历史——批判现实——预见未来”是马克思完 整的社会历史观的逻辑通道,反映了历史认识的上升运动,割裂其中任何部分都会直接 影响唯物史观的科学性。解释历史,是科学历史观的前提。和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家不同 ,马克思对未来社会历史变革的预见,不是从批判现实存在的概念中抽引出来,而是以 历史分析为依据。在他看来,研究社会发展离不开对过去历史现象的感性杂多的逻辑整 理和提升。哲学家同历史学家一样,都同已逝的历史事件发生联系,然而又同历史学家 相区别,它不以反映历史事件的全部个性和具体性为目的,而首先在于尽可能完全和准 确的研究事变链条中最本质的必要环节,探索事件存在的规律。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列 宁说,“马克思主义的全部精神,它的整个体系要求人们对每一个原理只是(α)历史地 ,(β)只是同其他原理联系起来,(γ)只是同具体的历史经验联系起来加以考虑。”( 注:《列宁全集》第35卷,第238页。)批判现实,是科学历史观的内在要求。历史只有 与现实相联系才有自身存在的价值,现实只有与历史相关联,才能达到存在的自觉。在 《资本论》中,马克思对商品、货币、资本、土地所有制的历史考察,不是作为历史学 家的历史考证的需要,而是出于对现实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批判的需要。现实的批判,意 指对当下的存在进行理性反思,它不满足于不加思考地,纯粹循规蹈矩地去接受那些既 定的观念和行为方式,而是本着科学的态度对现实存在进行辩证否定性的思考,以便易 于见到事物之间的否定、推移、转化的辩证实质,从而克服历史认识的表象性、片面性 。霍克海默尔指出:“哲学批判现存的东西的主要目的,正是防止人们忘却社会的现有 组织所给予人们的那些观念和行为方式。”“哲学所坚持的原则是,人们的行为和目的 不应当是盲目的必然性的产物。”(注:霍克海默尔:《论哲学的社会功能》,参见《 国外马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第126页。)预见未来,是科学历史观的认识归宿。解释历 史,批判现实,最终是要科学地预见未来,从而为历史唯物主义实现实践变革的价值奠 定理论基础。列宁明确地说:历史唯物主义“不仅要解释过去,而且要大胆预察未来, 并敢于从事实际活动以实现未来。”“共产主义者应特别注意的是明天的任务,而不是 昨天的任务。”(注:《列宁全集》第27卷;第21卷,第52页。)应当指出,历史认识论 的多种功能唯有预见功能有着内在联系,反映了历史认识的上升运动,即从记录外部的 、直观的现象开始,到深入研究对象的内部实质,认识规律,最后到研究历史发展的前 景和趋势,提出实践变革的超前目标。历史认识论的描述功能反映了对社会发展形成科 学认识的最初、起码的程序,其使命首先在于为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实现科学认识的重 要功能——解释功能和预见功能奠定基础。历史认识论的解释功能同预见功能有着直接 的关系。因为认识规律是预见的基础,而这些规律的作用决定了社会现象的总体面貌, 它们所发展的方向和性质,以及它们的未来,可以说,描述功能、解释功能是预见功能 的前提和条件;预见功能则是它们两者内在价值的观念实现。它体现了历史主、客体在 发展的必然性和合目的性方面的统一。主体预见未来的目的,主要是自觉促进历史由现 实向未来的变革。
其二,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理解为对人类历史发展一般规律的揭示,这种观点应当 说有其正确的一面,但仔细分析起来,也是不够准确的。第一,仅仅揭示规律并不能完 整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创立这种学说的动因。在1845年《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 克思明确指出,新哲学的主要特征在于,它是“实践活动的唯物主义”,旧哲学家们“ 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揭示规律仅仅体现了唯物史观的 解释功能,它不能反映实践变革功能。第二,它仅仅表述了社会静力学、社会运动学机 制,忽视了社会动力学机制。钱学森先生曾说过,在研究物质运动的自然科学中,人们 常常称物质状态的学问为静力学,描述物质运动情况的学问为运动学,分析并预见物质 运动情况的学问为动力学。如果借用这个说法,可以说我们对社会学的研究,已经完成 的大多数是静力学或运动学性质的,而现在必须把社会学研究深入到动力学阶段。(注 :参见《现代化》1979年第6期。)同样,现有的历史唯物主义教科书体系,由于受上述 研究一般规律的观点影响,因而比较全面地揭示了前两种学说的一般方法论问题,如生 产力、生产关系、社会存在、社会意识、阶级、国家等范畴属社会静力学方面的考察; 而对它们矛盾运动规律的认识,则属于社会运动学范围的研究。实际上,动力学理论和 方法的研究恰恰是历史唯物主义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的预见 功能和实践变革功能所要承担的。前苏联理论界重新恢复一九六二年出版的《苏联哲学 百科全书》对历史唯物主义所下的定义,“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最一般规 律和动力的科学。(作者费·瓦·康士坦丁诺夫)这是有道理的。王荫庭先生在新著《普 列汉诺夫哲学新论》中指出:“二十年来苏联人为什么这样加了又删,删了又加,(指 定义中的“动力”一词——引者注)在没有看到这方面的说明材料之前,不便妄加猜测 。重要的是:从事情的本质说,究竟应不应该加?我们认为:应该加。理由是:第一, 科学的根本任务在于研究事物运动和现象变化的原因。社会发展的规律当然也包括社会 发展的原因或动力的分析。但是仅仅指出发展规律毕竟是过于笼统了。第二,自从历史 哲学产生以来,社会运动和进步的原因问题就一直是它研究的中心问题。第三,突出社 会发展动力问题的研究,更有益于人们的实践目的。”(注:王荫庭:《普列汉诺夫哲 学新论》,第252—253页。)笔者认为,前苏联理论界和王先生的观点实际上强调了社 会动力学原理的重要性。这种动力应当包括客体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历史主体实践变革活 动的精神动力。后者更能体现马克思主义哲学变革世界的实践能动性特点。人类改造世 界,不是动物式的消极适应客体环境的行为过程,也不是单一地运用被给予性的历史经 验形式或知识来规范现实存在的过程,它是主体实践的创造性活动。即,在超前意识的 指导下,对客体进行主体尺度的变革活动。人类的实践离不开目的驱使,一定的目的反 映了人们对自身需要的意识,同时也包含着对现存事物及其与主体关系的认识。夏甄陶 先生认为:目的“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注:夏甄 陶:《认识论引论》,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137页。)由于外部现象不能现成地满足 人们的需要;由于客观对象的存在有着不断从潜在转化为实在的发展过程;由于人自身 有着本质力量的对象化的目的需求,它决定了主体对客体的变革不是直接地,死板地反 映现存的实在,而是主体结合自己的需要,对现成实在的一种否定性(扬弃)的反映,对 某种未来实在(作为实践创造的客体)的超前反映。这种反映是主体按照自己需要的内在 尺度,对客体进行观念的分解和综合的结果。一方面,主体所要建构的未来现实与当下 客体的现实存在相对立,表现为客体对主体精神意向的制约和主体企图消解客体的自在 客观性的超越欲望;另一方面,未来现实的实现不可能是客观世界自然发展的结果,而 是以当下客体的现实存在为前提,以主体的能动性及其与客体的现实关系为依据,主体 对对象存在这种超前反映,对于实践活动的改造来说,正是一种“超前变革”,它是实 践改造外部世界的过程在观念中的预演,是预先在头脑中设定的实践活动的抽象形式和 理想模型,没有这种超前变革,就谈不上现实的改造世界的活动。
其三,把历史唯物主义的实质理解为阶级斗争学说。这种观点曾在文革以前直至文革 中被作为党的基本路线加以宣扬,把马克思主义哲学归结为斗争的哲学,强调以阶级斗 争为纲,把人民内部矛盾扩大为阶级矛盾。从而导致国家的10年内乱。在国外不少西方 学者攻击唯物史观,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歪曲为单纯追求阶级斗争的偏执狂哲学,唯物史 观除了阶级斗争的理论,别无其它内容。不可否认,阶级斗争理论是唯物史观的一个十 分重要的内容,但不可简单归结为是唯物史观的根本内容或全部内容。马克思本人就说 过,提出阶级斗争的理论,不是他的贡献。他的贡献在于提出了:阶级的存在同生产发 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阶级斗争必然导致无产阶级专政;这个专政不过是达到消灭 一切阶级和进入无产阶级社会的过渡。可是,马克思特别注重的是阶级与阶级斗争的历 史过渡性;注重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应当看到,唯物史观有着强烈的无产阶级的阶级 意识,可是,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说过,“问题不在于目前某个无产者甚至整个无 产阶级把什么看做自己的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由于其本身的 存在必然在历史上有些什么作为。”无产阶级的根本作为乃是从客观上使行动导致整体 性的变革,这种变革是历史向人自身的全面解放及其自由目标的一次重大提升。对于无 产阶级来说,在探求影响“较远”的因素过程中超越直接性的能力,意味着行动客体的 客观本性的转变。乍看起来,似乎是,更为直接的客体比起间接的客体差不多同样服从 于这种变革,但是,更直接的客体变革乃是首要的,因为在被视之为社会发展的,即辩 证整体发展的各个方面的诸客体是流动的:它们成为一个过程的各个部分。而且,这个 运动的最深刻的核心是阶级实践。所以它的出发点具有行动的必然性,它为了使这些客 体发生全面的,社会形态上的变革,就必须把握住行动的直接客体,并且使整个历史变 革运动向前发展。因此,对于无产阶级来说,转变历史,变革世界,提升人类的生存质 量是它的过程目的和终极目的。它贯穿于历史发展的具体阶段。发展是首要的,阶级斗 争仅仅是实现这种变革的特殊时期而借以运用的手段。
二
在20世纪深刻而又广泛的社会历史变革实践中,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似乎成了当代西 方马克思主义一些流派的敏感话题。它们的有些观点失之偏颇,但有些观点却给人以启 发。
哈贝马斯在《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结构的发展》一文中指出,马克思专心于证明并解 释表明着适应能力之结构性限制的发展过程,并使变化的实践必然性建立在社会的组织 原则之上成为可能。如果历史唯物主义确实不能为这些问题(的解决)贡献很多,那么,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兴趣也已经唤醒了对逃避现实之空想的怀疑。所以,他认为,历史 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乃是一种社会进化的理论。(注:参见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 化》,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129页。)柯尔施的观点更明确,他在《关于马克思主义 的三篇论文》中反复强调: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占主要地位的始终是革命变革的原理 。他说,“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目的不是对现存世界的思辨的赞赏,而是积极的变革(实 践的转变)。”(注:柯尔施:《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三篇论文》,第61页;参见《国外马 克思主义哲学流派》,第78页。)西方马克思主义分析学派代表威廉姆·肖在《马克思 的历史理论》著作中也指出:“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这是马克思毕生进行的 理论研究的主要对象。”因此,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思想乃是“关于历史变革的,基础 性的一般结构模式”,这种模式是通过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作用而展开的。
我同意柯尔施的看法,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应当是“实践——变革”的原理,这与马 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版跋中,对伊·伊·考夫曼概括唯物史观的基本思想所作 的评价基本吻合。考夫曼指出:“在马克思看来,只有一件事情是重要的,那就是发现 他所研究的那些现象的规律。……最重要的是这些现象变化的规律,这些现象发展的规 则,即它们由一种形式过渡到另一种形式,由一种联系秩序过渡到另一种联系秩序的规 律。……这种研究的科学价值在于阐明了支配着一定社会机体的产生、生存、发展和死 亡以及为另一更高的机体所代替的特殊规律。”马克思为此给予高度评价:这位作者先 生把他称为我们实际方法的东西描述的这样恰当,他所描述的不正是辩证法吗?(注:参 见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上),第20—23页。)我认为,马克思对考夫曼的评述最关 注的词是“过渡”,这种过渡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连续不断的,不是自然界的四季更替 ,而是历史的进化,历史的上升运动,它是一个历史发展的铁律,正是在这个意义上, 列宁指出:“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人们过去对于历史和政 治所持的极其混乱和武断的见解,为一种极其完整严密的科学理论所代替,这种科学理 论说明,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从一种社会结构中会发展出另一种更高级的结构。”(注 :《列宁全集》第19卷,第5页。)
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的历史过程来看,“实践——变革”乃是他们建构这一 历史观的重要逻辑轴心。历史唯物主义一系列范畴、法则、规律、原理的提出,都是沿 着这条轴心而展开的,无论是对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批判,还是对青年黑格尔派自我意识 哲学批判,对国民经济学批判,对空想社会主义的批判,都体现了这一点。
马克思的博士论文可以说是在唯心主义形式下对“实践——变革”思想的最初表述, 他之所以要挑选伊壁鸠鲁自然哲学和德谟克利特自然哲学的比较为课题,目的在于通过 对古希腊哲学的考察,寻求理解当时德国社会历史变革的钥匙。用他的话说:“是为了 唤起对于这些体系的历史重要性的记忆”;找出“它们与古代希腊哲学的联系。”(注 :马克思:《博士论文》单行本,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第2页。)他后来在给拉萨尔的 信中写道:“在古代哲学家中,……伊壁鸠鲁(尤其是他),斯多葛派和怀疑论者,我曾 专门研究过,但与其说出于哲学的兴趣,不如说出于[政治]兴趣。”(注:《马克思恩 格斯全集》第29卷,第527页。)马克思写作论文的时代,欧洲正处于新的社会变革时期 。1825年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了第一次经济危机;1789年—1830年7月,法国资产阶级经 历了革命、复辟、革命的曲折过程,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统治,然而在1831—1834年,里 昂工人举行了两次大规模武装起义;德国资产阶级革命正处在哲学批判向政治批判过渡 的时刻,它鲜明地表现在黑格尔哲学解体以及青年黑格尔派社会批判运动的兴起。马克 思的博士论文反映了他对当时德国这种社会历史变革的哲学思索。
在马克思看来,指导德国历史变革的精神工具乃是“自我意识哲学”,这种结论,一 方面来自青年黑格尔派其他成员思想的提示,如科本在《弗里德里希大帝和他的敌人》 一书中借用希腊自我意识哲学来论证自由思想;鲍威尔从自我意识观点批判基督教。另 一方面,他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哲学和黑格尔哲学以后的哲学发展的比较分析而获得的。 他认为,“希腊哲学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达到最高的兴盛,以后就衰落了,这也没有什么 可惊奇之处,不过英雄的死亡与太阳的西落相似,而不像青蛙鼓胀了肚皮因而破裂致死 那样。”(注:马克思:《博士论文》,第2页。)在所谓充满着“暗淡的结局”的希腊 晚斯哲学里,仍然有着特殊性格的,强有力的,永恒的本质。这种本质深藏于伊壁鸠鲁 、斯多葛派和怀疑论的三派哲学中,如若按黑格尔哲学的保守体系的观点,它们属于自 我意识哲学,处在仅仅高出于感性确定性的阶段。虽然有合理因素,但毕竟是一种“死 气沉沉世界”的精神叹息。“精神个性的一切美好、高尚的品质都被冷酷、粗暴的手扫 荡净尽了。在这种抽象的世界里,个人不得不用抽象的方式在他的内心中寻求现实世界 中找不到的满足。他不得不逃避到思想的抽象中去,并把这种抽象当作实存的主体—— 这就是说,逃避到主体本身的内心自由中去。”(注: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第3卷 ,第8页。)如若按黑格尔哲学的辩证法观点来分析,马克思却得出了不同结论,他认为 ,“繁荣和衰亡乃是极其一般,极其模糊的观念,在那里面真是可以塞进一切的东西, 但是用这些空泛的观念什么东西也不能了解,死亡本身已经预先包含在生命里面;因此 死亡的形态也同样应该像生命的形态那样就其一定的特殊性中予以考察。”(注:《列 宁全集》第19卷,第5页。)马克思感到,这种“衰亡”哲学的特殊性(即本质)乃是自我 意识哲学中有着一种追求主体能动性的内在活力。它体现着希腊哲学从实体到主观精神 再到主体的发展。因为这种哲学所关注的对象,从在人之外的具有各种物质属性的实体 ,进到了具有主观精神的人的主体,正是这种对实体具有异化力量的,像自由原子一样 的自我意识主体,才是希腊晚期社会历史变革时代的精神活力之体现。这种哲学排斥片 面追求命运必然性的机械决定论,把个体自我意识看成受偶然性支配的抽象可能性,它 不会妨碍思维着的主体,只会使得一切存在构成主体思维的对象,并通过对象的存在不 断打破主体本身相对的欲望和单纯的存在。另外,这种自我意识的哲学充满着原子的真 实灵魂,即绝对性和自由。马克思在论文序言中写道:“哲学。只要它还有一滴血在它 的征服世界的、绝对自由的心脏中跳动着,它将永远像伊壁鸠鲁那样向着它的反对者叫 道:‘那摒弃群氓的神灵的人,不是不诚实的,反之,那同意群氓关于神灵的意见的人 才是不诚实的。(注:马克思:《博士论文》序,第2页。)
马克思认为,确立作为人的独立和自由的象征的“个别自我意识”在哲学中的主导作 用,这恰是黑格尔思辨哲学体系所忽略的,然而,也是德国现实社会历史变革必须予以 重视的。德国历史变革的出路在于发现这种追求自由,追求进步的自我意识哲学并使之 革命化。所不同的是,黑格尔以后自我意识哲学的发展不应像希腊晚期哲学那样把自由 意志仅仅停留在个体精神的内心世界中,它应当变成一种行动的哲学,变成现实社会历 史变革的“精神负荷者”,并通过“意志”而跨入实践领域。马克思写道:“当意志从 阿门塞斯(Amenthes)的阴影王国里走出来,转而面对着那世界的、并没有意志而呈现着 的现实时,一个本身自由的理论的精神,将会变成实践的力量,这乃是一条心理学的规 律。”(注:马克思:《博士论文》,第64页。)马克思把这种“实践——变革”,解释 为以哲学为武器的批判活动。这样,哲学对现实世界变革的历史功能表现为双重的作用 :一方面,它通过对历史变革的现实思考,转向自身,改造哲学,打破原有体系的内在 圆融性,并把自己从旧的时代精神的体系中解救出来(这里主要来自对希腊晚期自我意 识哲学历史作用的批判考察的启示);另一方面,它通过对现实世界的变革历程的直接 干预,从而转向世界,改造现实,实现理性的进步和解放(这里主要来自黑格尔以后自 我意识哲学历史作用的批判考察所获的启示)。
《博士论文》为我们作出了两点结论:第一,“实践——变革”乃是马克思世界观变 革的逻辑起点,从这里出发,马克思着手对黑格尔哲学进行批判:一种新的唯物主义历 史观开始了“胚胎”发育:注重哲学的行动,注重理性对世界的干预和改造,注重世界 变革与人的主体能动性的关系。第二,“实践——变革”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唯心主义色 彩,尽管提出了实践概念,但马克思主要从主体的精神活动来理解它的实质和内涵的, 没有摆脱黑格尔思辨哲学的影响。
1842年,马克思在莱茵报上发表了《第179号<科伦日报>社论》的文章。这篇文章正是 马克思在“实践——变革”的问题上转向唯物主义的开始。他对实践的理解,不再信奉 用思维去把握存在的模式,而是以存在来说明思维的本质。他说:“哲学不是世界之外 的遐想,就如同人脑虽然不在胃里,但也不在人体之外一样,自然,哲学首先是通过人 脑与世界相联系,然后才用双脚站在地上;但这时人类的其他许多活动领域早已双脚立 地,并用双手攀摘大地的果实,它们甚至想也不想:究竟是‘头脑’属于这个世界,还 是这个世界是头脑的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5—416页。)《 博士论文》中,马克思把黑格尔哲学由思辨的王国降到现实世界;而这里,他又进一步 得出现实世界决定抽象王国的结论。
1843年3—8月,为了商定《德法年鉴》的办刊方针,马克思写了几封信给卢格,明确 地对空想社会主义“理性——变革”的思维模式进行批判。首次提出要建构一种科学指 导历史变革的新哲学;必须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未来世界阐发新原理;必须在批判旧 世界中发现新世界;必须把理论批判与政治批判结合起来。马克思在信中说道:“虽然 对于‘从何处来’这个问题没有什么疑问,但是对于‘往何处去’这个问题却很糊涂, 姑且不谈普遍存在于各种改革家的观念中的那种混乱状态,就是他们中间的每一个人, 也都不得不承认他对未来没有明确的概念。然而,新思潮的优点就恰恰在于我们不想教 条式地预料未来,而只希望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1卷,第415—416、418页。)这里有一个重要思想值得注意:马克思反对乌托邦空 想社会主义主张用人的理性或道德说教来变革历史,他从“市民社会决定国家”出发, 把未来世界的提升理解为现实世界的实践运动。“不是以空论家的姿态,手中拿了一套 现成的新原理向世界喝道:真理在这里,向它跪拜吧!我们是从世界本身的原理中为世 界阐发新原理。”(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15—416、418页。)显然,从 原则、理性出发,必然导致唯心主义的历史变革观,建立在这种基础上的未来大厦只能 是空中楼阁。
三
1843年底至1844年1月,马克思撰写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在唯物史观发展史 上有着重要地位。“实践——变革”的逻辑在“四个结合”的理论中得到了进一步发挥 ,马克思认为,世界的变革需要把哲学面向未来的发展与人类面向未来的彻底解放事业 结合起来;把先进哲学与先进阶级结合起来;把哲学的理论与哲学实践结合起来;把对 历史的批判与历史的未来建构结合起来。在马克思看来,真正的哲学并不像黑格尔所理 解的那样,是历史在观念中的显现,它应是人类变革历史,改造世界,指导未来的工具 。这是因为:
第一,社会制度的新旧交替有益于在人的观念上展开对旧制度赖以存在的旧哲学的批 判,为新思想的拓展扫除障碍。如,当时的德国由于“国家哲学和法哲学在黑格尔的著 作中得到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对这种哲学批判不但是对现代国家和对同 它联系着的现实的批判性分析,而且也是对到目前为止的德国政治意识和法意识的整个 形式的最彻底的否定,而这种意识的最主要、最普遍、升为科学的表现就是思辨的法哲 学本身。”(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4页。)马克思反复强调,只有全 面地展开对黑格尔及其旧哲学的批判,才能完成对现实国家制度的变革,那种仅仅停留 在“提出了这个要求……都囔几句陈腐的气话,哲学的否定就实现了”的德国实践派的 作法是不可取的。
第二,现实的社会历史变革更需要变革的实践哲学。马克思认为,英国、法国革命的 先进思想和制度虽然在德国的思辨理性王国得到了传播和发展,但是,真正德国历史的 变革,应当结束过去那种“在思想中,哲学中经历自己的未来的历史”的局面。现实的 斗争更需要通过实践的方法来沟通和解决思维与存在的矛盾,所以哲学的迫切任务在于 由对黑格尔的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理论的批判,转向揭露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 即现实的国家和法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相对立的现象。
第三,理解未来世界的建构,应当靠彻底的理论与先进阶级之间的结合。马克思认为 ,“对德国来说,彻底的革命、全人类的解放并不是乌托邦式的空想”,现实社会历史 的变革与世界历史的提升,需要对现实国家与市民社会相分离现象的摆脱,对于现实社 会中存在着非神圣形象中的自我异化的扬弃,它必须借助于两个条件:首先是要形成一 个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先进阶级,这个阶级必须是“它本身表现了人的完全丧失,并 因而只有通过人的完全恢复才能恢复自己。这个社会解体的结果,作为一个特殊等级来 说,就是无产阶级。”(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8、14页。)但是,单有无 产阶级还不够,必须还要有能够作为无产阶级头脑的先进哲学的指导。这种哲学之所以 具有先进性,是因为它决不试图用封闭保守的体系来把人们对现实历史变革的实践牢牢 禁锢在旧世界的运行机器上,而是用实践的力量,“事物的根本”向人民群众展示出社 会历史变革的客观趋势。
首先,马克思认为,考察世界历史的变革,不能仅仅停留在哲学的社会批判上,顽强 的经济事实更有助于把握社会历史变革的必然性。他指出:“思辨终止的地方,即在现 实生活面前,正是描述人们的实践活动和实际发展过程的真正实证的科学开始的地方。 ”(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30—31页。)遗憾的是,国民经济学原理在提 供新的实证科学思考条件的同时,把种种“市场幻想”搀和其中。斯密把私有财产的本 质从财富的客体形式中移置到人的主体中来,马克思恩格斯称他为国民经济学中的路德 。马克思说:“正像路德承认宗教、信仰为外部世界的本质并以此反对天主教异教一样 ,正像他把宗教观念变成人的内在本质,从而扬弃了外在的宗教观念一样,正像他把教 士移到俗人心中,因而否定了俗人之外的教士一样,由于私有财产体观为人本身,而人 本身被认为是私有财产的本质,因而在人之外并且不依赖于人的财富,也就是只以外的 方式来保存和保持的财富被扬弃了,换言之,财富的这种外在的、无思想的对象性就被 扬弃了;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人本身被当作了私有财产的规定,就像在路德那里被当 成了宗教的规定一样。因此,以劳动为原则的国民经济学,在承认人的假象下,无宁说 不过是彻底实现对人的否定而已。”(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113 、89、120、148页。)按照马克思的看法,政治经济学越是把劳动视为一切财富的唯一 本质,就越使人们容易发现如此事实:人乃是私有财产运动的真实本质。可是,政治经 济学从斯密到李嘉图和穆勒的发展,用一种调和矛盾的方式把这种重要的命题作了形而 上学的扼杀。他们把现实人的本质与现实人的存在之间的异化关系作了感情上的掩盖, 一方面,把人宣布为私有财产的本质,另一方面又把实际仅作为一种畸形存在的物的人 宣布为真正人的本质,这样私有制所具有的反人性的一面被得到了合法形式的辩护。黑 格尔的历史终极论获得了国民经济学的注解。历史不再具有进化意义的灾变,社会秩序 服从自然经济秩序,受非人化的看不见手的控制。斯密在《国富论》里的自然经济模型 ,正是本着一种“自我平衡机械论”的意向构思成书的:人类的交易、买卖、及物物交 换的倾向,导致了人类遵行非人格律则——例如供需法则——而行动,因而社会不可能 出现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历史变革。
带着“实践——变革”思维模式的马克思,显然与国民经济学这一思想是格格不入的 。马克思批判道:“国民经济学从私有财产这个事实出发,但是,它没有给我们说明这 个事实。它把私有财产在现实中经历的物质过程,放进一般的、抽象的公式,然后又把 这些公式当作规律。它不理解这些规律,也就是说,它没有指明这些规律是怎样从私有 财产本质中产生出来的。”(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113、89、120 、148页。)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他们没有从实践劳动的主体——人出发,而是把人 仅仅作为“劳动的肉体主体”。从劳动者出发,就必然可以发现异化劳动这一私有制的 本质。马克思指出,私有制所内含的异化劳动表现在:“劳动者在自己的劳动中并不肯 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并不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劳动者为富人生产了珍品 ,却为劳动者生产了赤贫。”这样,必然带来人的本质与人的现实存在的激烈冲突,导 致社会反劳动异化力量的出现,因而,私有财产的扬弃也就不可避免了。历史正是在这 种非人道的异化劳动中孕育着复归人性的转变机制,它的生存与实现,不是一种抽象的 可能,而是现实的运动;不是自然历史演化式的转变,而是靠劳动主体的实践运作。由 此可见,当马克思仅仅执着于对异化劳动批判时,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把人本质理想 化)色彩处处有所投射;而当他着眼于分析现实历史必然变革的规律趋势时,他把劳动 作为研究的出发点,作为左右历史变迁的重要原因,这个非常重要的观点,恰恰与他还 在生成着的“实践——变革”的历史逻辑是一致的。在这里,我们看到了历史唯物主义 “实践”概念的前身。
其次,马克思对新旧文明交替的历史关联性作了辩证的思考。他认为,共产主义是私 有财产的积极扬弃。马克思指出,共产主义学说从它表现出的逻辑序列来看,有三种形 式,即,作为原始的、平均的共产主义;作为民主的或专制的共产主义;作为私有财产 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的共产主义。第一种马克思认为“不过是想把自己作为积极 的共同体确定下来的私有财产的卑鄙性的一种表现形式,”第二种则是,虽然把自己“ 理解为人的自我异化的扬弃;但是它还没有弄清楚私有财产的积极的本质,也还不理解 需要的人的本质,所以它还受私有财产的束缚和感染。”也就是说,这种共产主义还停 留在把私有财产当作目的,而不是把人当作目的水平上。马克思所接受的共产主义是第 三种形式,即“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 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它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人的)人的复归, 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而且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 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 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 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历史的全部运动,既是这种共产主义的 现实的产生活动……。”(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113、89、120、 148页。)
马克思的这段话,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去理解。第一,他强调历史向一种高级文明形 式的共产主义转变,它不是对以往文明成果的毁弃,而是“保存了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 ”的集中体现。在他看来,资本主义只是私有制完成了的客观形式,它取代封建制度具 有历史的进步性,但它又具有过渡性和暂时性的性质,由于自身的矛盾运动必将被共产 主义所代替。所以,私有制运动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物质前提。马克思 说:“分工和交换是私有财产的形式这一情况恰恰包含着双重证明:一方面人的生命为 了本身的实现而曾经需要私有财产;另一方面人的生命现在需要消灭私有财产。”(注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112—113、89、120、148页。)这段话充满着深刻 的历史辩证法思想。马克思强调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意指保留私有财产制度下 所取得的一切积极成果。换言之,历史朝着更高形态的变革,它以继承以往历史上社会 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发展成果为前提,而不是通过毁弃人类的文明成果倒退到不发达的 贫困状态中去。
第二,马克思把历史的重大提升视为人的本质全面发展的实现。在他看来,人类最早 的原始劳动,只能使人的本质属性的发展停留在简单、缓慢、层次很低的水平上;异化 劳动的出现,实际上在证实了人的本质力量比原始状态有较大发展的前提下,却又把人 的本质降格到自然本质中去,使人等同于动物,使人丧失了人的本质定在。人的本质畸 形发展,又反过来严格抑制和扼杀了人的发展生机。异化劳动的扬弃又使人的本质从人 格化了的动物界提升到作为真正人的阶段。这一阶段,人的本质力量得到充分发挥,人 通过美的尺度来把对象化了的本质力量加以塑造,因而对于自然界来说,它已是属人的 自然,人通过对自然本性的全面认识,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过程中,达到更加自由、 自觉的程度,这就是人与自然矛盾的真正解决,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完成了的自然 主义,等于人道主义。”另外,由于对异化劳动的扬弃,私有财产不再作为社会所追求 的目的,随着私有制的废除,资本与雇佣劳动的对立,资本家与工人的对立将消除,人 与人之间的关系真正回归到自然状态,它是民主的、平等的,因而也是和谐的,也就是 马克思所说的,“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
四
1845年9月—1846年8月,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用极为凝练的语 言表达了唯物史观的核心思想——“实践——变革”原理;“实际上和对实践的唯物主 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说来,全部问题都在于使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和改变事物 的现状。”(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48页。)不少人把这段话作为论证“ 马克思主义哲学乃是实践唯物主义”的依据。我们认为,这是不够的。实践唯物主义可 以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别名,但它不能反映马克思思想中更深刻的内蕴。因为实践是 马克思思想的出发点,但不是目的,目的是不断地变革世界,转变历史,我们只有从“ 变革”的含义上去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才能把这种新哲学上升到人类学的高度 ,从历史节奏与历史进步的关系上去领会历史的真正奥秘。当然,变革离不开实践前提 ,唯有实践能提供历史变革的动力,实践直接规定了历史变革的时间与空间条件与范围 ,决定了变革的实质和内容。没有实践为前提的历史变革客观上不可能。如主观上违背 实践所把握的客观条件,人为地去转变历史,只会导致社会不必要的灾难和革命的失败 。但是没有具有变革性质的实践,民族史不可能向世界史流动,文明的发展被驻足于某 一地区,某一民族,交往仅仅被看成血亲关系,宗法关系的再生殖。有人会说,实践本 身就有目的指向。我们认为,实践中的目的与马克思建构唯物史观的目的是两个不同的 概念,前者是指人类活动的价值构件,它与感性的物质活动相对应。后者是指一种意识 形态的价值构件,它与思想体系的价值结构相联系。换言之,它直接影响着该学说的每 个范畴,原理,法则建构的逻辑框架和价值取向,体现着真理原则与价值原则的统一。 或许还有人会说,实践本身就蕴含着转变,变革之意。不错,实践可以通向批判的、变 革的、革命的道路;但是实践是一个中性范畴,它也可以把人的活动变成一种纯经验的 形式,变成一种守旧的,停步不前的,抵抗历史进步的活动。关键在于,用什么样的理 论去指导实践,去设计和规划实践。如若用转变历史的科学目标来指导实践,实践便成 为历史的进化运动,成为人的主体的能动性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提出了许多重要的唯物史观的历史变革观。如,关于历 史转变来自生产方式内部矛盾运动的观点。他们指出,生产力在其发展的过程中达到这 样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上产生出来的生产力和交往手段在现存关系下只能带来灾难,这 种生产力已经不是生产的力量,而是破坏的力量,它表现为一种革命的要求,并通过实 际过程的革命,最终达到社会制度的改变。(注:参看《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 76、81页。)再如,关于历史变革与人类交往活动的关系。在他们看来,历史的进步意 味着人类交往水平的提高,发达的国家拥有着最发达的交往方式。落后的国家只有通过 拓展交往领域,才能实现民族史向世界史的转变。他们明确提出,历史的发展呈现出“ 一个有联系的交往形式的序列,交往形式的联系在于:已成为桎梏的旧的交往形式被适 应于比较发达的生产力,因而也适应于更进步的个人自主活动类型的新的交往形式所代 替;新的交往形式又会变成桎梏并为别的交往形式所代替。”(注:《马克思恩格斯选 集》第1卷,第79页。)还有,关于“需要的改变而改变它的社会制度”的观点,两位导 师认为,一切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是:人们为了生活首先需要衣、食、住以及其它东西, 因而必须投身于生产;第二个事实是:得到满足的需要及其满足方式又引起新的需要… …。因此,人类的需要与历史发展的前提相一致,这是全部历史活动的根据,人类正是 这种需要的提出,需要的满足,需要的变革才使得社会历史呈现出不断变革的画面。应 当说,这一思想是十分深刻的。千百年来,思想家们在考察社会历史变革的深层原因时 ,要么从上帝和神明那里去寻找;要么在纯粹思辨的领域里去捕捉。而马克思恩格斯指 明了,社会历史变革的动力只是人自身,但不直接是人的主观意愿,而是人的客观需要 。我们今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变革,乃是它的现实证明。
从博士论文到《德意志意识形态》,历史唯物主义经历了一个萌芽、生成、发展、成 熟的过程,这种过程始终没有偏离“实践——变革”的框架。历史唯物主义正是通过这 一构架而展示出其理论的实践穿透力。阿尔都塞为此指出,从科学史上看,有三块科学 的大陆:一是古希腊人打开的数字的大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柏拉图哲学;二是伽利略 打开了物理学的大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笛卡儿哲学;三是马克思打开的历史学的大陆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改造世界为根本特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应当指出,马克思恩格 斯借助于这一原理所阐发的唯物史观的历史变革思想,由于受到当时时代认识的局限性 ,他们所提供的信息,决不能完全包含今天人类所面临的历史变革生动实践的全部内容 ,我们对当代历史变革生动实践的反思,既要以此为前提,又要超出这个前提,去进一 步拓展和丰富它。
注释:
②拉布里奥拉:《关于历史唯物主义》,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53页。
(16)威廉姆·肖:《马克思的历史理论》,重庆出版社1989年版,第4、79页。
标签: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黑格尔哲学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哲学研究论文; 历史规律论文; 社会发展规律论文; 活动理论论文; 社会阶级论文; 读书论文; 哲学家论文; 资本论论文; 列宁全集论文; 科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