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邯郸市人民医院 056001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我院将收治的6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2013年9月~2014年7月)简单随机化分组,对照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选择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硫糖铝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对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关键词】奥美拉唑;硫糖铝;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656.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8-040-01
急性出血性胃炎具有病死率高以及发病迅速的特点,患者还会伴有浅表溃疡以及胃黏膜糜烂出血的症状[1]。我院为研究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效果,选取2013年9月~2014年7月的6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下是我院的调查过程以及结果: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我院将收治的(2013年9月~2014年7月期间)的60例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作研究对象。
简单随机化分组,每组分别为30例。
对照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男性:女性=17:13,年龄范围在(24—53)岁,平均年龄(36.49±9.18)岁;出血至入院时间在(5—29)小时,平均病程(18.85±7.60)小时。
观察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男性:女性=16:14,年龄范围在(26—52)岁,平均年龄(37.28±9.53)岁;出血至入院时间在(4—32)小时,平均病程(19.40±7.10)小时。
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基线资料相似(P>0.05)。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案(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医护人员首次为患者进行治疗时,在100mL的生理盐水里加入剂量为80mg的奥美拉唑进行静脉滴注,医护人员在这次治疗过后需将奥美拉唑的剂量改为40mg,患者每隔12个小时治疗1次。
观察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硫糖铝作为治疗方案,患者每次需服用剂量为25mg的硫糖铝,每天需要服用4次。
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疗程均为3天。
1.3观察指标
记录并对比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经过治疗后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的数据。
1.4统计学处理
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均采用SPSS20.0软件来进行研究数据处理。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总有效率用(%)表示,并用卡方进行检验;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需要用t进行检验。以P<0.05来表示两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经过对比差异明显。
2实验结果
观察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住院时间、止血时间以及总有效率的数据有明显优势(P<0.05)。
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
3讨论
急性出血性胃炎通常因为患者过度酗酒、肝肾功能衰竭、胃部受到创伤等原因导致的,该病还会使得患者出现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损伤、局部黏膜缺血等现象[2]。
对照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作为常规治疗方案。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该药不仅能够促进患者体内的胃泌素释放,还能够显著的减少患者体内胃酸分泌过多的情况发生[3]。医护人员采用奥美拉唑治疗后发现,由于该药对患者的胃黏膜损害无法起到显著的修复作用,从而导致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够理想。
观察组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在对照组的前提下,采用硫糖铝作为治疗方案。硫糖铝属于制酸药,该药不但能够在患者胃酸中释放硫酸化蔗糖以及氢氧化铝,还能够形成保护膜来保护患者的溃疡面,在治疗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还可以对患者的蛋白质分解起到抑制的功效[4]。医护人员采用硫糖铝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发现,该方案可有效的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以及止血时间,并且提高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
综上所述,采用硫糖铝联合奥美拉唑治疗后,对急性出血性胃炎患者能够起到显著的治疗效果,且安全性高,在以后的临床治疗中有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蒋浩荣.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14):126-127.
[2]邓准洲.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66例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1):105-106.
[3]戴仙.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30):115-116.
[4]朱西周.奥美拉唑联合硫糖铝治疗急性出血性胃炎疗效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4,30(11):1692-1694.
论文作者:侯荣华
论文发表刊物:《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胃炎论文; 血性论文; 患者论文; 奥美论文; 时间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年第2卷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