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来说,企业的档案管理是基础的工作,是整个企业发展的必要保障;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各种资料的收集、企业经营策略的制定、企业员工的档案记录等,它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所以说企业的档案管理是一件复杂系统的工作,对整个企业的发展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得到立足和发展,就必须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不断地完善和壮大自己,适应整个市场的变化;所以在企业的档案管理中,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背景,在管理理念和模式上创新和完善,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让企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支持和保障。
关键词:企业档案管理;问题;措施
1、企业档案管理的特征和目的
一个企业的发展和进步离不开档案管理,档案的存在为企业提供了必要的保障;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会单独设立管理档案的部门以及雇用专门的人员,让企业中的档案工作得到统一,维护整个档案的完整和清晰;相关人员对企业的档案进行收集和整理,保证整个管理工作的正常有序;企业档案管理中具有它自己的特征,企业和管理人员要掌握其中的特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范和制度来对档案进行管理,让整个企业档案管理的质量得到提升;企业档案管理的主要特征和目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档案的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所以档案管理人员应该在接受一定的培训之后再上岗,对企业的档案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分类,促进档案管理工作效率的提升。
第二,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一些有价值和有意义的资料,这些资料是企业进步和发展的特写,是企业整体发展过程中的清晰记录;另外有关企业经营、生产方面的资料和档案还为企业的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正因为这些档案的重要性和价值,在档案的管理过程中应该注重它们的完整性,防止企业档案的损害为企业发展带来的阻碍。
第三,企业档案管理的保密性和严肃性也是主要的特征之一,企业的档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翻阅的,对于一些重要的档案要设置相应的权限,只有经过领导的同意之后才能翻阅;另外在企业档案的管理过程中,还要注重维护档案的真实性,不能随意对档案进行更换和改变,保证企业档案的真实有效。
企业档案工作的开展为企业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所以提升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效率是非常有必要的,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保证企业得到更长远的发展。
2、企业档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国有企业档案管理中的问题
2.1.1政府的相关体制不健全
近些年,我国的政府及企业的管理体制一直在不断的改革着,企业已经成为独立的自负盈亏的实体,这样就大大削弱了政府对这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及监督的力度。此外,由于企业内部结构的不断改革,也使得档案管理的职能进一步被弱化,这些都对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高效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
2.1.2企业结构的变化增加档案管理难度
随着我国新企业制度的制定以及企业重组改革的不断推进,企业已经慢慢转变为了集团,使得企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重要的变化,管理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相关部门大多都已经不是以独立的形式存在了,如果企业依旧沿用之前的管理体制,就会大大增加企业进行档案管理的难度。此外,由于企业集团内部的复杂性,使得企业的档案管理很难获得统一的标准,这也使得不同部门之间的档案管理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便于档案管理的统一进行,进而加大了企业档案管理的难度。
2.1.3企业产权变动影响档案的管理
档案作为企业产权的重要载体,正常状态下,应该随着企业产权的变化而转移,但由于国有企业的产权不够明确,企业间的重组甚至兼并都不会有产权的变动,而单单是资产发生转移。此外,随着我国企业改制的不断进行,许多单位的档案管理部门被削弱甚至撤销,这就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混乱甚至出现档案的损坏及丢失。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民营企业中档案管理的问题
2.2.1档案管理的意识薄弱
民营企业是自负盈亏、自主经营的单位,所以,民营企业的管理活动都是依据盈利原则开展的,企业将人力、物力及财力都主要投放到生产、经营及销售上,将企业利润最大化作为追逐的目标。此外,企业档案管理所能为企业带来的效益又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所以,许多企业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够,进而忽视对企业档案的管理。
2.2.2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监督力度不够
由于民营企业对其档案具有自主管理的权利,企业档案管理的运行机制可以完全自主管理,所以,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的工作模式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进而大大削弱了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的力度。但这也并不表示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不受相关行政部门的监督及约束,民营企业相应的自主性也必须是在我国相关法律的约束之下实施的。总体来说,相关部门对于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的监督力度不足。
2.2.3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低
网络化以及信息化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特征,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来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已经成为大家关注的重点。由于我国的民营企业起步相对较晚,一般家底也比较薄弱,抵抗各种风险的能力也比较弱,这就更需要民营企业通过提高其信息化来增强其竞争力,但是许多企业在推进自身的信息化进程中严重忽视了档案管理的重要性,导致企业的档案管理仍停留在原有的落后水平上。
3、改善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3.1改善国有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3.1.1重新定位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
第一,相关的档案管理部门应该将宏观调控作为针对企业的档案管理的主要职能,将依法进行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治理的重要职能突出出来。此外,地方性的相关部门,还应该依据国家的相关规定对该地区企业的档案管理做出准确的宏观管理。第二,针对复杂的集团内的档案工作,相关部门应该分级对其进行有效的宏观性的管理。第三,相关部门在国有企业的改革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指导及监督的重要职能,以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高效顺利进行。
3.1.2依法治档
处在法治经济时代,企业的档案管理也必须要并进法制轨道。宏观监督已经成为新体制对相关部门的管理重点,将企业档案管理归进企业法人自律的重要范围之内。此外,各个企业应该自觉进行依法治档,并认真接受相关部门的指导监督。再者,相关部门应该加强对国家相关政策的宣传及落实,为企业进行档案管理提供必要的法律法规的依据。进而,保障我国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更有序。
3.2改善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3.2.1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意识
由于民营企业自身对于其档案工作的开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只有将这些企业自身的主动性与积极性调动起来,才可以使其的档案工作步入正轨。现阶段,民营企业对于档案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严重不足,所以,必须要加强对这种重要性的宣传,以增强他们的意识,进而推动民营企业的档案管理工作。
3.2.2将档案管理模式进行改进
由于民营企业的自主性较高,并且不同地区的民营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存在这许多差异,这就导致相关部门的管理相对较难,这就要求相关管理部门随着民营企业各方面的形式变化对管理模式做出相应的改进,使其更适应对民营企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指挥监督及管理。
3.2.3增强企业档案管理的信息化
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信息资源的重要部分,只有充分认识到档案工作的重要性并将其与企业的整体信息资源体系充分结合起来,将档案管理并入到企业整体信息化进程中去,才能提高企业整体的信息化程度,使企业更好的适应市场上激烈的竞争。
4、结论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企业的信息化程度对于企业立足市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而档案管理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关键环节,这项工作开展的优劣标志着企业整体的信息化水平。所以,各企业一定要加强对档案管理的重视,针对存在的一些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进行改进,提高自身企业的档案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王道英.企业档案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J].发展,2011(10):119-119.
[2]李丽.企业档案管理的措施与效果分析[J].现代企业文化,2012(27):102.
论文作者:翟亚静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6
标签:企业论文; 档案管理论文; 档案论文; 民营企业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相关部门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2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