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教育管理的本质_社会属性论文

试论教育管理的本质_社会属性论文

关于教育管理本质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管理论文,本质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在对教育管理本质的研究中,有一种流行的做法就是,以马克思的一段论述作为依据,说明管理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然后以此推论出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也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笔者不赞成这种简单的做法以及由此得出的结论。我们认为,研究教育管理的本质是可以用马克思的论述作为依据的,但是对马克思的论述要准确地加以理解,把握其精神实质,并用这种精神实质指导我们去研究教育管理的本质,这样才能科学地把握教育管理的本质。那种认为马克思关于管理两重性的论述讲的是管理本质的两重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观点,没有抓住马克思论述的精神实质,以这种理解作为依据去说明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是值得推敲的。

马克思在他的论著中多处论述了管理问题。比较集中论述管理的是在《资本论》第二十三章“利息和企业主收入”这部分中。在这部分中,马克思在分析了企业主收入是劳动的监督工资,这部分工资是利润不可缺少的部分后指出:“凡是直接生产过程具有社会结合过程的形态,而不是表现为独立生产者的孤立劳动的地方,都必然会产生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注:马克思在这里有一个注释,内容是,“‘在这里(在农民是土地所有者的地方),监督是完全不必要的。’约·埃·凯尔恩斯.奴隶劳动.伦敦报,1862:P48~49.”)。不过它具有两重性。 一方面,凡是有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其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意志上,表现在各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工场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这是一种生产劳动,是每一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另一方面,——完全撇开商业部门不说,——凡是建立在作为直接生产者的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之间对立上的生产方式中,都必然会产生这种监督劳动。这种对立越严重,这种监督劳动所起的作用就越大。”(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1、431—432页。)如果仔细阅读这段论述,按照它的原意去理解,这段论述讲了两层意思。第一层意思是,凡是共同劳动的地方必然产生管理(马克思称之为监督劳动和指挥劳动);第二层意思是,这种管理在一般共同劳动的条件下表现为统一的意志和指挥,在特殊的共同劳动条件下(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之间的对立条件下),这种管理就表现为一种监督劳动。通观这段论述,我们不难发现,第一,马克思并没有讲到管理的本质问题。其本意,是想通过论证管理是共同劳动所必须的,从而论证监督劳动是必然的。特别是在阶级社会中,企业主的劳动作为一种监督劳动是不可少的,因而他们的收入也应是企业收入的一部分。我们之所以有这种看法,是因为这段论述是马克思在分析了企业主的工资(监督劳动所得)问题而引起的。这段论述后,马克思接着指出,这种监督劳动“在奴隶制度下达到最大限度,但它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也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在这里生产过程同时就是资本家消费劳动力的过程。这完全同在专制国家中一样,在那里,政府的监督劳动和全面干涉包括两方面,既包括执行由一切社会的性质产生的各种公共事务,又包括由政府同人民大众相对立而产生的各种特殊职能。” (注: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431、 431—432页。)很清楚,马克思此处不是在论述管理的本质,而是在论述在阶级对立的社会中作为监督劳动的管理是必不可少的。如果马克思要论述管理的本质,他在管理的后面一定会加上“本质”二字的。如马克思在论述人的本质时,他说:“人的<!DX本质!>(着重号是引者加的)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8页。)把马克思不是关于管理本质的论述,硬要说成是管理本质的论述未免有些牵强。由此我们可以说,马克思此处论述的管理的两重性不是管理本质的两重性,而是在论述在阶级对立的状态下监督劳动产生的必然性过程中,分析了管理现象所具有的属性。管理现象所具有的属性与管理的本质属性是有联系的,但二者毕竟不是一回事。如教育现象具有受动性(受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所制约)和相对独立性(教育的继承性、超越性等)的属性。这种属性不是教育的本质属性,但它们又与教育的本质属性相联系。教育的本质属性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这一过程要受教育的受动性及相对独立性的影响,要体现教育的受动性和相对独立性。因而我们不能把某一现象所具有的属性与某一现象所具有的本质属性混为一谈。第二,马克思的这段论述并未讲管理的两重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用自然性与社会性概括马克思所讲的管理的两重性是不准确的。在这段话中,马克思没有用自然性与社会性这样的字眼去概括管理的两重性这是很清楚的。马克思讲的管理的第一方面的属性是,管理是一每种结合的生产方式中必须进行的劳动;管理的第二方面的属性是在劳动者与生产资料所有者对立的生产方式中管理就变成了一种监督劳动。由“必须进行的劳动”到“变成了一种监督劳动”这就是马克思讲的管理所具备的两重性。

既然马克思没有用自然性与社会性来概括他自己讲的管理的两重性,那么有些学者又是怎样将马克思的论述加以阐发从而说明管理的本质属性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统一的呢?就现有的资料来看,这种阐发有两种。第一种是,管理既有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又有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管理之所以具备这种自然属性,首先它是劳动过程的一般要求,凡是共同的劳动都需要管理,这在任何生产方式下都是相同的,与生产关系的性质和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其次管理可以把劳动过程中的各种要素组合成为有机体,使之发挥应有的作用,管理的这种职能也是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没有直接联系的。管理的社会属性是同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相联系的,表现在:管理必须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不同,生产劳动的结合方式不同,管理的社会性质也不同。管理的社会属性还表现在,它执行和巩固生产关系,实现特定生产目的的职能。对管理本质的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的第二种阐发是,任何管理都具有两重性,即管理的手段性、技术性和管理的目的性、社会性。其中管理的技术性、手段性反映了管理的客观规律,表现了管理的科学性,属于管理的自然本性;管理的目的性、社会性反映了管理的主观意图和价值取向,代表着某种特殊的社会关系。上述两种阐发所说的意思大体一样,只不过是具体的表达方式不同而已。对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重性所作的这两种阐发与马克思讲的本意应该说大体上是吻合的。问题是这两种阐发把马克思讲的管理的第一方面的属性归结为自然属性,把马克思讲的管理的第二方面的属性归结为社会属性使人费解。马克思本人没有将管理的两重性归结为自然性和社会性是有道理的。因为虽然管理与生产关系、社会制度具有相互联系的一面,管理的目的性等社会性非常明显,然而,管理有与生产力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一面,管理的技术性、手段性难道就不体现社会性吗?正如前所述,管理是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的,即便是管理的技术和手段,也只能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和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产生和发挥作用,在管理中,纯粹的自然性而不与社会发生联系的东西是没有的。人们说的管理中自然属性的东西实际上也就是社会属性的东西。我们如果把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理解成马克思讲的两重性,实际上管理的两重性就变成了一重性了,即管理只具有社会性,这显然是背离马克思关于管理的两重性的原意的。可见,我们不能用自然性与社会性理解马克思所讲的管理的两重性。如果硬要把马克思讲的管理的两重性用两个词来表达,与其用自然性与社会性,不如用共性(一般性)和个性(特殊性),或者用非政治性(非阶级性)和政治性(阶级性)为好。管理的共性(一般性)是指无论是阶级对立状态还是无阶级对立的状态,凡是共同的劳动都需要一种劳动——管理去行使统一和指挥的职能;管理的个性(特殊性)是指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形态,这种劳动就变成了一种监督劳动,从而使管理行使监督的职能。这里讲管理中的非政治性是指一切社会形态的管理中所体现出来的特性,如指挥、统一、协调等,管理的政治性是指在阶级社会里在管理上所体现出的特性,如强迫、监督、压制等。

2

虽然马克思的论述没有分析管理的本质,但马克思的论述却为我们研究管理和教育管理的本质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并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这种方法论的启示是,我们在分析某事物性质的时候,要把它放在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加以考察,既要考察它在这个历史过程中从总体方面所体现出的共性(一般性)的方面,也要考察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所表现出的个性(特殊性)的方面,只有这样才能历史地、全面地把握事物的性质。马克思就是这样来分析管理的两重性的。管理所具有的共性(一般性或非政治性),就是把管理放在整个历史进程中,从总体上加以考察而得出的;管理所具有的个性(特殊性或政治性),就是把管理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阶级对立的条件下)加以考察而得出的。我们研究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也同样既要把教育管理放在历史的进程中从总体上去分析,也要把教育管理放在某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以求全面准确地把握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我们说马克思的论述为我们分析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是指马克思虽然只是分析了管理的属性,管理的属性与管理的本质属性虽然有区别,但它们二者之间又是有联系的。弄清楚了管理的属性,就容易弄清楚管理的本质属性。同理,弄清楚了教育管理的属性,就有助于弄清楚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

如果我们把教育管理放到历史的进程中从总体上加以考察,也把教育管理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加以考察,就不难发现,教育管理也是共性(一般性或非政治性)与个性(特殊性或政治性)两重性的统一。教育管理的共性表现在,教育是一种有组织的活动,凡是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教育管理,它不因为社会形态和社会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如现代教育管理中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评价等手段及管理技术、某些课程的设置、质量、校舍、设备的管理等,它们与社会的性质没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教育管理的个性表现在,教育管理在不同的社会形态和不同社会性质的条件下,教育管理的某些内容、方法,管理的体制、机制、观念等总是有所不同的。教育管理中的教育方针、政策、法规的制定与实施、教育体制的构建、领导班子的建设、教育人员的管理等总是与一定社会的制度、性质紧密相联的,体现了某一社会形态和制度的特点。

上述教育管理所具有的属性虽然与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不是一回事,但它们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正象我们可以由教育所具有的属性来推断出教育的本质属性一样,我们也可以由教育管理的属性推断出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教育现象的属性表现为受动性与相对独立性的统一。如果单从教育现象受动性一面来认识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就体现为上层建筑的属性;如果单从教育现象相对独立性的一面来认识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就表现在培养的人属性上。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教育之所以具备相对独立性的基础;如果从教育的受动性与相对独立性统一的角度来看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的本质属性就体现为培养人的社会过程。因为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更多地体现了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属性;而把教育当作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这一社会过程则要更多地体现教育的受动性。我们知道,认为教育的本质是社会的上层建筑和培养人的活动是不科学的,由上分析可知,这种对教育本质不科学的认识,是建立在对教育现象属性的片面把握基础之上的。教育的本质是培养人的社会过程这一认识是科学的,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它是建立在对教育现象属性的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由此可见,由于事物的属性和事物的本质属性是有联系的,认识了事物的属性可以由此认识事物的本质属性。教育管理这种现象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如果我们单从教育管理的共性一面去分析教育管理的本质,那么教育管理就是为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而服务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的这种本质反映了教育管理现象的共性方面,因为教育管理的这种本质属性适应任何社会形态的教育管理现象,它是任何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管理现象所共同具有的本质特征。如果从教育管理现象的个性方面去分析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教育管理就是为实现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的特定的教育目的而服务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的这种本质属性只适应特定社会形态(阶级社会形态)下的教育管理现象。如果从教育管理现象共性与个性统一的角度来分析教育管理的本质,教育管理的本质就是教育管理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管理自身的规律,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的这种本质属性反映了教育管理现象共性与个性的统一,它既适用于一般社会的教育管理现象,也适用于特定社会的教育管理现象。上述对教育管理本质的三种理解哪一种科学呢?显然是第三种。因为第一、二种理解是建立在对教育管理现象属性片面把握基础之上的,而第三种理解是建立在对教育管理现象的属性全面把握基础之上的。因为教育管理现象既有一般社会的教育管理现象,也有特殊社会的教育管理现象,我们不能把反映一般社会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当作整个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同样也不能把反映特殊社会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当作整个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只有那种既反映一般社会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同时又反映特殊社会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才是整个教育管理现象的本质属性。

3

教育管理的本质属性问题属于教育管理本质观的范畴,它要解决的是教育管理是什么的问题。根据我们对教育管理观结构的逻辑的认识,弄清了教育管理是什么,有助于我们认识教育管理的作用,这属于教育管理的价值观问题;弄清楚了教育管理的作用,有助于我们认识怎样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这属于教育管理实践观的问题;弄清楚了怎样发挥教育管理的作用,有助于我们对教育管理作用结果的认识,这又属于教育管理质量观的问题。总之,探讨教育管理本质观,是我们认识整个教育管理观的起点,它对我们科学地认识其他教育管理观有重要意义。比如,如果我们认为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为实现一定社会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或集团的特定的教育目的服务的一种活动,那么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就明显地体现出一种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教育管理的作用就是为社会占统治地位阶级或集团服务的工具,教育管理的实践观就明显地体现出国家对教育的强有力的干预,以及对教育的严格管理,以使教育管理更好地为社会的政治经济服务,教育管理质量观就体现出以做好各项教育工作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质量的标准。如果认为教育管理的本质是为更好地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而服务的一种活动,那么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就明显地体现出一种个体本位的价值取向,即教育管理的作用就是为培养人而服务的工具;教育管理的实践观就体现出,国家以指导服务的方式管理全国教育,教育管理的过程比较宽松;在教育管理质量观上,就会以培养人的质量的高低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质量高低的标准。如果认为教育管理的本质是教育管理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和教育管理自身的规律,为促进人类自身再生产从而使教育更好地为一定社会服务的一种活动,教育管理的价值观就体现出社会本位与个体本位统一的倾向,即教育管理的作用体现在为培养人服务的基础上为社会的发展服务。在教育管理实践观上,强调处理好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学校、集权与分权的关系,管理中宽与严的关系。在教育管理质量观上,把教育工作的效率和育人效益作为衡量教育管理质量的标准。

由于第一、第二种教育管理本质观使教育管理明显地带有一种从属性质,我们把这两种教育管理本质观称之为从属教育管理本质观。第一种为从属个体本位的教育管理本质观,因为这种教育管理活动不是着眼于某一社会的需要,而是着眼于为各种社会形态培养人服务;第二种则属于从属社会教育管理本质观,因为这种教育管理活动只是着眼于为特定社会特定阶级的利益而服务。第三种教育管理本质观是主体教育管理本质观。这不仅因为它反映了不同社会形态的教育管理的属性,更重要的是,这种教育管理观能发挥各级各类管理者的积极性,有利于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教育活动和社会活动的主体。很明显,教育管理如果一味按社会的要求办事,它既不利于管理者积极性的发挥,也不利于受教育者主体性的形成。而只有把社会的要求与管理活动自身的规律结合起来,才有利于管理者在这一结合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聪明才智。教育管理的这种观念使得在教育过程的具体操作中,既要向学生灌输社会的规范,同时尊重学生自身的志趣,这样使社会的要求易为学生所接受,使学生的人格特征真正能体现出自觉能动的品质。显然这种教育过程是有利于学生主体性形成的。当前我国市场经济的确立特别需要这种主体教育管理本质观,因为市场经济的建立,对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人要在市场经济中得到生存和发展,就需要有进取精神和竞争精神;另一方面,人要使自己在商品经济中不成为金钱的奴隶,也要自觉地对自己进行控制和调节,而要做到这一点,不具备主体性特征的人是难以做到的。人的这种主体性特征的形成,从教育管理的角度来说,离不开主体教育管理本质观的指导。当前要适应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在教育管理观念上,就要把从属教育管理的本质观转移到主体教育管理本质观上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教育培养出来的人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

标签:;  ;  ;  ;  ;  ;  ;  

试论教育管理的本质_社会属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