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孟母给孩子最为适合的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给孩子论文,适合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教授在回忆录中说,他上初中的时候数学与物理都很好,身为数学教师的父亲告诉他,需要为他请一位高师了。让他万万想不到的是,父亲请来的是一位历史教师,来给他讲《孟子》。更让他想不到的是,读懂了孟子让他受益终身。他说,读了孟子之后,我的身上永远流淌着中国文化的血液,使我成为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作为中国人大都受过孟母和孟子的影响,尤其是孟子关于治国安邦和人格修养的全面论述,如他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名言,对于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这甚至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对这两位母子楷模有更多更细的了解是有益的。
2007中华母亲文化节于4月28日至29日在孟子故里——山东省邹城市举办。据悉,该活动旨在弘扬以孟母教子为代表的优秀传统母教文化,在全社会倡导发扬爱母、尊母、敬母、孝母的良好社会风尚。全国政协委员、农工民主党中央宣传部部长李汉秋认为,在中国历史上,“孟母三迁”、“断机教子”等故事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孟母完全堪为中国母亲节的形象代表。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子女生日被称为“母难日”,倡议将孟子的生日——农历四月初二作为中华母亲节,也有在这一天感激母恩之意。
孟母教子的影响颇为深远,古时候家喻户晓的启蒙书《三字经》中就说:“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孟子(公元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代,约在祖辈时迁于邹。他是战国时期的邹国人,出生在邹国(今山东省邹城市)马鞍山下的凫村(凫村1960年划归曲阜市)。
最早记载孟母教子故事的是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以及刘向的《列女传》。据记载:孟子3岁时他父亲孟孙激去世,全靠母亲仉氏教养长大成人。起初,他家居邹城以北马鞍山下,附近是一片墓地,幼小的孟子就和一群孩子学大人跪拜、哭嚎,还在墓地边玩堆土堆儿的游戏,模仿掘墓人埋死人。孟母为此担心,于是举家搬迁到一个集市的旁边。孟子就去集市玩耍,学沿街叫卖和讨价还价。孟母认为这样的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不利,又再次搬迁到学宫旁边。孟子就经常在学宫旁边玩耍,模仿读书人设坛祭祀、揖让进退。孟母说:“此处真可以居吾子矣。”意思是说,这才是应该住的地方。于是,就在此长期地居住下来了。这就是著名的“三迁择邻”的故事。
最初孟子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当着孟子的面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并说:我织布供你读书很不容易,这织布机上的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就无法织成。学问也是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你学习和我织布是一样的道理,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这就是“断机教子”的故事。经过孟母三迁择邻、断机以教,孟子受到了深刻的教育和启发,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有人把孟母与徐母(徐庶的母亲)、岳母(岳飞的母亲)列为母亲典范,称中国“贤良三母”。显然,三母之中以孟母影响最大。这是为什么呢?我想至少有两个基本原因:一是三母之所以被广泛认同,首先在于三子都成为杰出的人物,都符合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而三子中又以孟子的成就和影响最为深远;二是徐母和岳母教子的背景和方法比较特殊,而孟母教子的方法符合儿童成长的特点和教育的规律,又因其形象性,具有普遍的借鉴作用。
孟母教子到底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孟母注重给孩子以人格的教育。虽为孤儿寡母,孟母非但不悲观失望,而且志存高远。她最关心孩子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而是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她的这种坚定的追求和以身示范,给了童年的孟子最深刻也最长久的影响。孟子后来认为,人们的差别不在于富贵贫贱,而在于能否保持高尚的道德,即做“仁人”。君子“以德服人”,“君子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离娄下》)抵御外在物欲干扰,保养良好天性,既需要好的环境,更需要个人持之以恒的努力。因此,孟子更强调个人的立志和坚持,强调君子必须“穷不失义,达不离道”。
第二,孟母注重给孩子以环境的教育。在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环境对于人成长的巨大影响,甚至于认为人是环境的产物。难能可贵的是,早在两千多年以前,孟母就开始了环境教育的实践。“孟母三迁”这个天下流传的故事告诉我们,成功的教育在于发现成长的规律,而这种发现来自于实践。
第三,孟母注重给孩子以生活的教育。面对孩子是最难讲大道理的,更无法讲那些空泛的要求,而许多父母教育孩子之所以失败,误区正在于此。“断机教子”的故事让我们看到,孟母的教育艺术是形象的、直观的、特别适合孩子理解的,因为它来自日常的生活。
时间过去了两千多年,我们谈起孟母为什么依然有一种亲切会心的感觉呢?原因在于,孟母的教育方法是符合儿童成长规律的,而符合规律的认识就是真理。
我想,每个人的亲身经历都是第一财富。任何成功者都是首先从个人经历中吸收营养的,这种吸收几乎是伴随终身的。孟子之所以能够成为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首先得益于母亲的启蒙教育。
或许正是有了成功的经历,孟子特别重视教育的作用。在教育思想上,孟子非常重视培养贤才,认为“以天下与人易,为天下得人难”,“尊贤使能,俊杰在位”是国家富强的根本,“不信仁贤,则国空虚”,“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是最快乐的事。
孟子的思想体系是博大精深的。他的许多观点在今天依然是有现实意义的,例如,他主张人无分贵贱,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他喊出一句响亮的口号:“圣人,与我同类者。”(《告子上》)孟子这种思想的理论基础是“性善论”。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而这些基本的人性其实就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在天性和人格上,圣人和凡夫俗子是生而相等的。他说:“麒麟之于走兽,凤凰之于飞鸟,太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类也。圣人之于民,亦类也。”(《公孙丑上》)正因为每个人都具备善良天性和良好品德,如果人们不断发展自己的“四端”,也就是善性和道德,那么“人皆可为尧舜”。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指出,孟子的性善论包含两层意义:一是启迪人们向上的自信;二是鞭促人们向上的努力。(《孟子要略》)而孟子提倡学做圣人不仅有益于挽救社会风气,更为重要也更积极的意义则在于肯定众生人格平等,每个人经过努力都能够成为圣人的命题,从终极目标上激励人们后天的努力和奋斗,同时表明国君、大臣和庶民在人格上并没有高下之分。在等级分明的古代社会,这一思想无疑是大胆而带有进步意义的。
与老子的清静无为不同,孟子奉行积极人世的人生观,有一种“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公孙丑下》)的轩昂霸气,这比孔子的“道不行,乘桴浮于海”的无可奈何更为坚毅和充满斗争意志。他相信即使暂时遇到挫折和困难,那不过是一些必经的考验,人要想成功,必须经风雨、见世面。孟子认为人只有在逆境中奋斗,才能激发出强烈的进取精神:“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只有在忧患中才能生存,贪图安乐就必然会导致灭亡。在面对困境时,“君子不怨天,不尤人”,“自任以天下之重”(《万章上》),以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我斗胆说一句话,就有利于青少年的成长而言,可以不读孔子,却不能不读孟子。我当然并不认为孟子好孔子不好,也不认为孟子比孔子高明,而是因为孟子比孔子更适合青少年发展的需要。同时,希望天下父母以孟母为榜样,给孩子最为适合的教育,为他们的健康成长开辟更为广阔的道路。
(本文在写作中参考和引用了多位专家的研究成果特致谢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