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纲 肖曲 王敏芝
湖北省崇阳县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 探讨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7例(34眼)为本组研究对象,实施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患者的手术情况和手术治疗效果进行观察与分析。结果 本组27例(34眼)患者中,治愈33眼,无效1眼,治愈率为97.06 %。通过术后6个月的随访,33眼均无按压泪囊区溢脓和溢泪等症状,有1例患者在术后临床溢泪等症状无缓解,溢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不通畅。结论 在鼻内镜下行泪囊鼻腔造口术,恢复快、手术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在慢性泪囊炎临川治疗中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应用。
关键词:鼻内镜;慢性泪囊炎;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
慢性泪囊炎是一种常见的眼部感染病灶,如炎症不能得到及时控制,在患者抵抗力下降时眼内炎、角膜溃疡等炎症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在临床中需要对慢性泪囊炎对眼球健康影响引起重视[1]。在对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中通常是用药物控制炎症后行鼻腔泪囊吻合术,使堵塞泪道重新畅通。随着近年来微创内镜手术发展,在慢性泪囊炎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经临床观察发现,患者在术后临床疗效较为显著,术后眼部无疤痕,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手术治疗方法。本组就针对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采用经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进行治疗,对其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8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慢性泪囊炎患者27例(34眼)为本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保守治疗和经泪道冲洗治疗无效,临床主要表现为泪囊区皮肤潮红、糜烂,溢泪,有慢性湿疹的表现,对泪囊区进行按压有黏脓性分泌物,鼻侧球结膜充血,需采取鼻内镜泪囊鼻腔造口术。所有患者在术前均常规做好心电图、胸部X线等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10例,女性17例;年龄23-78岁,平均年龄( 46.65±3.7)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5.1±1.4)年;其中单眼20例,双眼7例。
1.2手术方法:患者在术前采取仰卧体位,并采用全身静脉麻醉,常规进行消毒、铺巾[2]。全麻者在鼻腔粘膜处用混合液棉片放在中鼻道、鼻丘处进行鼻腔粘膜收缩。首先在鼻腔外侧壁,将钩突作为后界,并取一蒂位于中鼻甲腋上方,制作骨窗,并用咬骨钳自泪颌缝处咬除上颌骨额突骨窗,暴露泪囊,将泪囊壁切开,沿着泪囊壁前缘进行纵行切开,在切口上下做一横切口,形成泪囊粘膜瓣,使钩突黏膜瓣翻转相对合,并将骨膜瓣复位,在裸露骨面上覆盖,形成口字型通道,将泪囊壁黏膜瓣进行固定,并用可吸收止血海绵对黏膜瓣进行填压[3]。再将造口进行扩张,采用修剪好的明胶海绵经造口置入到泪囊腔中,将造口进行持续扩张。在手术结束后明胶海绵自行吸收脱离。
1.3疗效判定:将患者的临床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治愈:经鼻内镜下检查发现,患者泪囊鼻腔造口形成,临床症状消失,泪道冲洗通畅;好转:泪囊鼻腔造口形成,临床症状减轻,加压后泪道冲洗通畅;无效:泪囊鼻腔造 口完全闭塞,临床症状无缓解或加重,泪道冲洗不通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本组27例(34眼)患者中,治愈33眼,无效1眼,治愈率为97.06 %。通过术后5个月的随访,33眼均无按压泪囊区溢脓和溢泪等症状,有1例患者在术后临床溢泪等症状无缓解,溢脓症状消失,冲洗泪道不通畅。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现代医学事业快速发展,在慢性泪囊炎的临床治疗中广泛采用经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造口术,得到患者的认可,并成为慢性泪囊炎治疗的理想方式[4]。在传统鼻外泪囊鼻腔吻合术中,主要是将皮肤和皮下组织切开,使泪囊分离后将部分上颌骨额突和部分泪骨咬除,形成和鼻腔相通的骨窗,再将鼻腔粘膜和泪囊壁切开,做成一条I字型吻合通道,引流泪液到鼻腔,如果术前患者有鼻窦炎、鼻息肉等疾病,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在术后则会因炎症导致瘢痕组织封闭,从而使泪囊炎在此复发。
而经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是一种先进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具有创伤小、无痛等多种优势,不会对患者术眼内部血管和韧带造成损伤,在手术中可以进行精准定位,避免眶内组织受损,同时术后无面部皮肤瘢痕,更加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在本组治疗过程中,对手术疗效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有:一,泪囊定位准确,骨窗大小充分,在手术治疗过程中骨窗大小会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骨窗较小,则泪囊暴露小,对术中泪囊黏膜瓣翻转带来影响,从而使手术难度增加,术后容易使骨窗周围发生炎性组织增生,对造口产生堵塞。二,粘骨膜瓣需要与骨质暴露区紧贴,固定泪囊黏膜瓣,对造口进行扩张[5]。造成手术治疗失败的主要因素是由于在术后造口黏膜肉芽组织形成增生瘢痕,术后骨质暴露区在不同时期下肉芽组织会增生覆盖,从而导致造口区纤维组织增生,使造口封闭或缩小。三,术后应坚持用鼻内镜进行复查,或冲洗泪道。在术后泪囊鼻腔吻合口处会出现黏膜囊泡或血痂等,如不及时清理则会导致组织机化后形成纤维瘢痕,从而导致造口封闭,通过鼻内镜检查可以有效处理造口组织周围异常组织,从而减少造口缩小概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和利源.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45例临床分析[J].云南医药,2015,36(05):525-527.
[2]李长国,尹秋鸿,刘兵,熊琴,潘祖明,张玲.改良鼻内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新疆医科大学学报,2014,37(12):1629-1631.
[3]赵瑞,张珉,何福春,吴新尚.鼻内镜下保留鼻黏骨膜瓣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2,18(01):80-81.
[4]刘群芳.经鼻内镜下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的临床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6):173-174.
[5]曾楠,杨灿林,张艳,马军,王勇,后艳红,张娴.经鼻内镜改良鼻腔泪囊造口术治疗慢性泪囊炎临床分析[J].现代医药卫生,2011,27(02):252.
论文作者:王纲,肖曲, 王敏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5
标签:鼻腔论文; 患者论文; 术后论文; 黏膜论文; 手术论文; 疗效论文; 组织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2018年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