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_产业转移论文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_产业转移论文

经济全球化影响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劳动就业论文,经济全球化论文,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经济全球化是指随着科技进步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而出现的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工的过程,主要指生产要素的跨国流动和配置,这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日益加深,是世界各国经济相互间高度依赖和融合的表现。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国劳动就业的突出特征就是就业机会、劳动资源的分配、就业方式的变动、劳动就业的环境都要受世界经济发展波动的影响。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国际资本的自由流动、产业的国际转移都会使就业岗位在全球进行重新整合。因此,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资本跨国流动以及科技进步推动下的产业结构调整就成为其作用于世界劳动就业的传递机制。

一、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成为经济与就业增长的驱动器

关于贸易与就业关系的论述早已有之,无论是早期还是近期学界的论述大都倾向于国际贸易有利于促进就业,应该说,这也是国际经贸活动规模扩张的理论支撑之一。

自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西方经济学家就一直十分推崇自由贸易,并将其作为国家贸易政策的目标。从斯密到克鲁格曼等,都从不同角度肯定了国际贸易和投资对参与国的利益。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经济学家对国际贸易与国内就业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大量的分析。20世纪初的“新古典贸易理论”,是由瑞典经济学家赫克歇尔和俄林提出的“资源配置”或“资源禀赋”的贸易学说。在赫克歇尔和俄林的模型中,劳动不再是唯一的投入,但生产的规模报酬仍然不变。该模型实质上假定就业和比较利益具有强相关关系。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代表的凯恩斯在国际贸易方面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发展经济学在对发展中国家的失业原因进行分析时,十分重视国际贸易因素对国内失业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是把对外开放,如国际贸易、国际投资等直接地与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20世纪30年代,罗伯特逊曾经提出了“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一说。50年代纳克斯等人对这一学说加以发挥,并做出了系统的阐述,产生了较为广泛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国际贸易作为经济与就业增长的发动机,在二战以后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世贸组织公布的统计数据,全球贸易额增长率,2001年为2.5%,2003年为4.5%,2004年预计为7.5%。其中,2003年全世界货物贸易额为7.3万亿美元,服务贸易额为1.8万亿美元[1]。对外贸易的主要形式是进口和出口,根据西方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的投资一样,有增加国民收入和增加就业的作用;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的储蓄一样,有减少收入和就业的作用。实际上,如果进口产品本来就是本国所不生产的,那就几乎谈不上国内就业存量的减少。而假如进口产品结构中,国内急需的高技术资本品占有较大的比重,它就能够带动国内劳动者技术水平的提高,从质量方面改善就业。从长期和动态的角度来考察,国际贸易又能带来更多的比较利益,从而刺激有效需求的增加,带动就业的增长。商品、劳务出口时,从国外得到的货币收入会使出口产业部门的收入增加,消费也增加。这必然引起其他产业部门生产、收入、就业的增多。如此反复下去,收入的增加将会是出口增加量的若干倍,就业也会同步增长。当贸易出超或收支为顺差时,对外贸易才能增加一国的就业量和提高一国的国民收入量,此时,国民收入增加量将大于贸易顺差的增加量,并为后者的若干倍,这就是“外贸乘数理论”。由此可以推知,贸易量的增长对就业数量的影响是极为明显的。比如,以中国为例,对外贸易对中国就业总量的影响在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加大。从我国外贸依存度看,目前,我国外贸依存度已达60%以上,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1/4左右;利用外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1/10左右,外资企业的出口与进口均占全国总量的一半以上。外资外贸吸纳的就业人数达8500万左右[2]。外贸依存度的变化会重塑一个国家的外贸结构,进而影响一国的就业格局。对外贸易依存度的比重越大,意味着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和就业的影响越大。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全球贸易在布林顿森林协议以及GATT的架构下不断发展,全球贸易依存度从20世纪60年代的平均25%上升到2000年的40.82%(注:根据世界银行公布数据计算而得。(2002年世界进出口总额128570亿美元,当年GNP总额314929亿美元。))。这说明在产出对就业的支撑当中,国际贸易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不同的贸易战略会对一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产生不同的影响。好的贸易战略会带动一国经济较快的增长,从而也就会更大幅度地提高该国的就业水平。不同的贸易战略又会导致不同的产业结构。如果一种贸易战略能够促进劳动密集型的产业较快地增长,那么它就会有助于整个社会就业机会的增加。而与不同的贸易战略相配合的不同贸易政策会直接影响到产业的资本/劳动的比率。因此,当一种贸易战略能够促使所有产业和企业选择那些劳动密集型的技术的同时,也就相应地提高了整个经济的就业水平。另外,不同的贸易政策还可通过对国内生产和经济发展的影响改变就业水平。国际上曾经有许多国家因为推行适当的外贸战略而促进经济增长和就业状况的改善。在1970—1990年的20年间,大量发展中国家的统计数据支持了出口带动型发展战略对就业的正相关影响。比如,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在东亚起到了促进就业增长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增加劳动力的有效供给,扩大对劳动力的市场需求,从而保持了较高的就业水平。东亚“四小龙”属于实施坚定外向型贸易政策的国家和地区,在1963—1980年期间,它们的工业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由17.5%升至30.0%,提高了12.5个百分点,其中制造业就业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约为8%。而实施一般外向型、一般内向型和坚定内向型贸易政策的国家,这些指标则依次递减,其中实施坚定内向型贸易政策的国家,如印度、多米尼加共和国、赞比亚和坦桑尼亚,同期内工业部门中就业的劳动力在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由12.1%上升至12.6%,提高的幅度仅为半个百分点,在制造业部门就业人数的年平均增长率仅为3.5%[3]。这种差距足以表明,出口导向的战略比进口替代更能促进就业增长。再比如巴西,自20世纪60年代末起就积极引进外国资本和技术,扩大出口贸易,到80年代,制成品出口已占出口总额的55.9%,这不仅标志着巴西已经建立起本国的工业基础,同时也反映了出口贸易在增加就业数量和改善就业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4]。

二、资本的趋利性带动就业机会的转移

199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被誉为“欧元之父”的蒙代尔教授,率先把资本流动纳入宏观经济分析的框架,突破了凯恩斯、弗里德曼等经济学家的封闭经济体系分析框架,开创了开放经济体系下一般均衡分析的方法。蒙代尔教授还多次涉及关于全球化进程对就业影响的话题。他戏称自己所佩戴的领带为“全球化领带”,因为领带的设计、原料产地、生产基地等分布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资本是为利润而生,马克思曾形象地指出:“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利润太小,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一样。一旦有适当的利润,资本就胆大起来。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5]。资本的逐利行为决定了任何一国游资的流向,驱使资本的国际间流动的产生和进一步扩展,同时促使跨国公司产生、发展和壮大,并成为今天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的发展壮大反过来又进一步促进了资本的国际流动。而它们之间的交互配合对世界劳动就业起到了此起彼伏、此消彼长的调配作用。

联合国跨国公司投资与管理司发表的《1994年世界投资报告》就是以“跨国公司、就业与工作环境”为主题的。该报告总结了跨国公司对就业的贡献,并针对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跨国投资对投资母国和东道国的就业都会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见表1、表2)。

表1 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对投资母国就业的潜在效应

影响领域就业数量 就业质量

就业区位

直 积

创造或维持母国就业,如服务于国外 产业重构时技能提高,

有些工作可能移至国外,但也可能被

接 极

附属企业的领域

生产价值提高

更高技能工作弥补

效 消

如国外附属企业替代母国生产则会

为了维持母国就业保

 “工作出口”可能恶化地区劳动力市

应 极

产生重新定位或“工作出口”持或降低工资

间 积

为承揽国外附属企业任务的母国供

刺激多种产业发展 蓝领工作减少,白领增加

接 极

应商创造和维持就业

效 消

与被重新定位的生产或活动有关的

供应商受到工资和就

  暂时解雇工人引起劳动力市场需求

应 极

企业就业损失

 业标准方面的压力 下降,母公司裁员

资料来源:文献[8]。

表2 跨国直接投资对东道国的就业影响

影响领域

 就业数量 就业质量

 就业区位

直 积

创造直接就业机会 工资较高,生产力水平也  为高失业区增加新的和更好的就业

接 极

 较高

机会

效 消

并购可能导致“合理化”裁员在雇用和晋职等方面引进不 城市拥挤加剧,地区不平衡

应 极

 受欢迎的各种惯例

间 积

通过关联效应创造间接机会 向国内企业传播“最佳运  促使供应商转移到劳动力可得地区

接 极

 营”工作组织方法

效 消

依赖进口或挤垮现有企业会降在国内竞争时降低工资水平 挤垮当地供应商,地区性失业恶化

应 极

低就业水平

资料来源:文献[8]。

早在1992年的《世界投资报告》中已明确指出:“作为创造财富的国际经济活动的核心组织者,跨国公司将成为经济增长的引擎。”经济学家的研究表明,跨国投资对就业的影响是双重的,既有积极的效应,又有消极的效应。同时,随着跨国公司对外投资的进入方式、投资行业和经营战略的转变,就业效应也随之变化。联合国贸发会议(UNCTAD)《2002年世界投资报告》的主题是:“跨国公司与出口竞争力”。该报告认为:作为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跨国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迅速成长,在国际化生产、销售、出口、就业等诸多方面都起到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2003年9月发布的《世界投资报告》的数据,2002年全球拥有6.4万家跨国公司,控制着87万家外国子公司。这些跨国公司全年销售额达到18万亿美元,在外国的子公司创造了3.4万亿美元增加值,占全球GDP的10%以上[5]。如果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的国际分包、生产许可证发放、合同制造商等活动都考虑在内,那么,跨国公司占全球GDP的份额就会更高。在向外国市场提供商品和服务以及加强国际市场联系方面,外国直接投资已经超过贸易,成为影响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事实表明,跨国公司的全球性经营战略,实质上就是经济全球化战略,跨国公司充当了推行经济全球化战略的重要角色。跨国公司,依靠自己的产业、产品优势和效益优势,通过在国外设立子公司,以获得适应自己需求的资源为目标,开展全球性经营,聚集各类生产要素。比如,通用电器公司的投资和销售遍布世界各地,全球员工达到30万人,2001年销售收入1259亿美元,其中40%来自于美国以外。目前在中国建立了30家企业,包括在上海建立的全球研究中心,总投资近15亿美元,拥有近8000名员工,其下属的医疗系统集团、塑料集团、动力系统集团和飞机发动机集团销售收入都将很快超过10亿美元[6]。这种“本地化”行动与全球化经营兼备的方针,大大推动着生产要素的流动和重组。同时,一些经济实力强大的跨国公司通常还把过剩的生产能力,通过投资、贸易、来料加工等形式转移到那些拥有廉价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市场广阔的国家。这对于推动全球生产要素的流动,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可见,跨国公司在全球的投资、经营活动不仅对投资母国也对东道国的就业产生影响,从而带来世界范围的就业机会的变动。跨国公司可通过直接雇用人员实现直接就业效应,另可通过原材料采购、分包商和外部供应商的零部件加工等经济联系实现间接就业效应。耐克制鞋公司的核心直接雇员有9000人,但耐克的分包安排,雇用了7.5万人,其间接就业远大于直接就业[7]。跨国公司复合一体化经营战略的推行不仅促进了世界就业量的增加,更为重要的是促进了世界就业质的变化和工作环境与工作条件的改善,包括有较好的工资待遇、工作条件、及时充分的学习进修安排、社会保险福利等,这在发展中国家的跨国企业内表现更明显。

三、技术进步推动全球产业结构调整直接引发劳动力资源的全球配置

经济全球化是世界范围的产业结构调整进程,它主要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推动力。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驱动了产业跨国转移和东道国产业结构的调整,不但是产业的整体转移,重要的是同一产业的一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不是在一国,而是在全球范围的产业结构的调整,通过2种途径(1)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之间交叉投资、企业兼并进行;(2)发达国家把劳动和资源密集型包括高技术产业劳动密集型生产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促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中国家吸引外资总量的增加。

科技是推动全球化的原动力,结构调整是当前世界经济的主题。产业结构的巨大变化发端于现代科技革命的成果。尤其是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以信息革命为核心的科技革命更是深刻地影响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状况。随着科技的广泛应用,第一、二产业比重在相对下降,第三产业比重逐年上升,信息产业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匹骏马,以其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深刻的影响力日益取得独立的地位,被主张列为第四产业。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已经使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发生了巨大改变,也给产业结构优化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信息产业的崛起,使电子计算机、通信设备、新能源、新材料、激光技术、生物工程等一大批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正在替代传统的资本、劳动密集型产业而成为新的产业发展方向,这势必推动产业结构进入大的调整期。扑面而来的网络经济旋风正一如既往地推进,这将对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提出更高的要求,它可使一些行业迅速发展,另一些行业萎缩或消失。信息技术带动的科技创新改变着工业经济时代的传统产业结构。信息技术作为一个关联度、感应度、催化度极强的产业,其快速崛起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既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又带动了微电子、半导体、激光、超导等关联产业的发展,不仅加速了生物工程与生命科学、新材料与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而且促进了光学电子、航空电子等“边缘”产业的诞生。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可使其脱胎换骨,加速“新”、“旧”产业融合,促使其界线趋于模糊。这正是信息产业之所以成为发达国家的主导产业,并且为各发展中国家高速度培植的真正原因:信息产业加速整个经济结构的调整。

发达国家经济结构调整的基本脉络是不停地加速经济全球化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步伐。据分析,在今后10年内,美国信息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将由目前的1/3上升到50%,西欧新兴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由今天的10%增加到15%[8]。这意味着用较少的自然资源和较多的信息资源能生产出更为丰富的物质产品。原有的主导产业,如钢铁、石化、汽车等,将逐步被信息与通信、生命科学与生物工程,以及新材料与新能源等新兴的主导产业所替代。届时,发达国家和部分新兴工业国家将主要从事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则大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成为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可见,在全球化的进程中,由信息化革命又称第三次科技革命引发的结构性的调整不可避免,发达国家如此,发展中国家也是如此。只有通过这样的结构调整,全球经济资源配置的效率才可能提高。

跨国投资是产业转移的载体。因此,产业转移的过程,也就是就业机会调整的过程。随着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由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再向知识密集型产业的递进,转移的产业也逐渐高级化,从而带动东道国产业优化和升级。那么,这种产业转移如何影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就业呢?

首先,对发达国家来说,伴随跨国投资而来的产业转移是国内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的结果。这种结果可以使发达国家集中力量发展高科技和高附加值产业,能够更持久地创造就业岗位。

一般而言,先进国家转移到海外的产业多是其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或者称之为“边际产业”,即使是高技术领域产业转移的部分也只是价值增值链中技术附加值较低的部分。这样,置换出的资本和劳动力,可以用于发展附加值高的新产业,从而为发达国家的结构升级创造条件。比如,美国将一些传统制造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国内则加大高新产业的发展,有效地缓解了因制造业外移造成的就业机会减少的情况。据美国商务部统计,1995—1998年实际经济增长的35%是与因特网有关的企业创造的,而且由于这类企业属于新兴产业,大多为初创,吸收了众多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及从学校毕业的学生,从而极大地降低了失业率[9]。

先进国家用于科技研发上的投入增加。随着科技的进步,原有产业的改造和新产业的诞生会改善因传统产业外移造成的就业机会的减少问题。先进国家之间的相互投资,又会促使新兴产业在发达国家迅速扩散,进而加快了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速度。例如,石油化工最早出现在美国,是美国实力强大、技术先进的工业部门,美国在西欧的投资,使该部门首先在英国,继而在其他欧洲国家建立和发展起来。其他诸如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电子计算机工业等,也大都是由美国跨国公司在西欧最先建立起来的,从而促进了西欧国家这类新兴工业部门的发展。同样,西欧国家也凭借其技术和发明上的优势,将其制药工程、电子、航空航天等先进技术通过跨国公司直接投资转移到美国,加速了美国新兴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的进程。

先进国家转移出的产业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国内生产,造成国内同产业就业人口失业或劳动力过剩。国际间经贸竞争加剧以及资本技术的趋利避害性都会使西方国家的就业率深受影响。

其次,对发展中国家来说,跨国投资所产生的产业转移效应是复杂的。应该肯定的是,跨国投资带来的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产业优化和结构升级,产业转移会引起发展中国家就业结构的变化。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尤其是制造业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引发外向型产业部门。通过产业贸易建立起来的新产业,自然会吸收一定的劳动力就业,或从其他产业流入一定量的劳动力。由于这些新产业通常是从事制成品的生产,因而雇用的劳动力一般会增加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就业比重,使一定的农业劳动力或手工劳动者进入工业部门,使一国就业结构发生变化。其变化的规模与水平取决于贸易转移要素的规模与水平,也可能取决于一国引进、消化、吸收、创新以形成新产业的规模与水平。某些经济学家认为,由于引进的技术通常是节约活劳动的技术,因而并不适合劳动力过剩的发展中国家。他们认为,这样的技术并不能吸收更多的劳动力,从而就业结构不会发生变化。这种认识是不符合产业转移的实际情况的。从产业转移看,大多数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一般来说,增加劳动力就业是可能的,如果这些产业比移入国产业水平和产业等级更高,通常也会促进就业结构的变化。直接投资形成的新产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关键工序的熟练操作工来自投资国,一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熟练工人由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力担任,这会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就业人口增加和就业结构的变化。而且跨国投资对当地企业的产业有关联效应和示范效应。关联效应带动当地企业(零部件、中间产品甚至最终产品)的发展,示范效应促进当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不但提高了当地企业的技术水平,而且也为发展中国家产业自立发展积蓄了技术基础,同时增加了就业机会。

在加入全球化的进程中,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和小手工业等传统行业的劳动者也必然面临失业和改行的严峻抉择。这正是全球化影响就业的一个明显写照——人们的就业面临着国际性的调整。

但是,作为发展中国家,在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时,要清醒地认识到跨国投资对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发展带来的负效应。第一,不能将产业结构的优化寄托于国际产业转移。卢根鑫在《国际产业转移论》中指出,国际产业转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存在产业级差的原因,在于发达国家把自己失去比较优势的产业转移出去,为发展新兴产业提供空间,因此,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必然保持一定的产业级差。坎普贝尔从发展中国家的技术能力来说明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之间必然存在产业级差。无论是产业转移论,还是技术能力论都说明了产业级差的存在。如果单纯依靠跨国公司的产业转移实现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升级,必然使产业级差固定化,发展中国家很难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战略目标;第二,过度引进跨国直接投资实现产业升级,可能造成发展中国家产业受制于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对该产业发展难以控制,失去产业发展主动权,进而影响产业竞争力,最终影响国家地位。从长远看,则不利于就业环境的改善;第三,先进国家将一些高污染、高危险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会加剧这些国家本就严峻的环境问题,影响其可持续发展,反而会恶化就业环境。

四、结论

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对世界各国的就业产生了巨大影响,它主要是通过国际贸易的发展、资本的跨国流动以及相伴而来的产业转移共同作用的结果。经济全球化将世界各国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各国经济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交叉性、关联性和互动性,任何一国都必须适时调整并制定科学的对外经贸战略。对全球化的对策始自本国,国内政策仍是决定国家和人民是否能从全球化中受益的重要因素。贸易战略的选择与制定、利用外资的策略、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都要以提高国内产业竞争力、有利于发挥比较优势、最大限度的实现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为目标。同时,国内发展战略也要放眼全球因素,能够及时根据世界经济变动趋势进行应对,以减少国内经济与社会动荡,改善就业环境。作为发展中大国的中国,只有进一步采取融入全球化战略,才不会被边缘化,充分利用2个市场、2种资源,积极主动地争取参与全球化的利益,努力创造经济腾飞的条件,才能更有力的缓解就业问题。

标签:;  ;  ;  ;  ;  ;  ;  ;  ;  ;  ;  ;  ;  ;  ;  ;  

经济全球化对劳动就业影响的传导机制_产业转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