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退耕还林谈自然法则,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法则论文,退耕还林论文,自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这个世界一切都在变,惟有伟大的自然法则是万世不变的。
退耕还林实际上就是把已经丢失的东西重新找回来,按自然的法则办事。人类社会的早期,没有成文法,只有习惯法,而习惯法的母体则是自然法。也就是说,人类社会的规则、法律和公共原则均来自于自然。
敬畏自然,尊重自然该是人类的本性。
我们应该以宽阔的眼光来审视生态问题,生态不单是环境的、自然的,还包括人文的、社会的。21世纪的第一场战争告诉我们,治理人类文明的污染比治理环境污染、工业污染还要难上加难。
申办奥运的现场直播我们都看到了,奥委会委员提的问题更多的集中在两个问题上:一个是环境,一个是交通。就场馆本身提的问题很少,这些东西建起来相对容易,有钱投入就可以,但是环境问题不是一下子就能解决的,所以2008年奥运北京提出的口号是:“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
退耕还林看似与城市没有关系,实际有关系。生态环境是个整体,遥遥相隔的东西之间也有一条看不见的线连着呢。
对“还”字的理解
为什么叫退耕还林,而不叫退耕造林呢?你的东西,我借来用,用完再给你送回去,这叫还。“还”的前提是“退”,而“退”的前提则是“借”,也就是说“还”的行为是基于“借”而产生的。由“借”而发生了债权债务关系。
造呢?宜林之地无林,人使之有林,谓之造。“造”与“还”的性质是截然不同的。在“还”的行为产生之前,谁向谁借了什么?我们人类向大自然借了本来是长树长草的坡地,用来种粮食了。按照自然的法则,25°以上的陡坡地,都是不适宜耕种的,应保持自然的原生状态,那些地方,不是长着树就是长着草。而我们仅从人类的需要出发,毁林开垦,种粮食,几年之后就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牺牲生态换生存,其结果是连生存地也保不住。这就是违背自然法则所导致的恶果。在中国的历史上,一强调重视农业,就开荒,一强调重视工业,就毁林。想想看,大炼钢铁那个年代,砍了多少树?
历史上,中国大地是森林广布的。那么那些森林哪儿去了?除了自然因素之外,更多的是人为因素导致大面积的森林消失。
土地利用方式决定着天然植被的存亡,种植业的发展和农牧区的扩大必然导致森林植被的不断减少,如果说战争、掠夺、建设对森林所造成的破坏还仅是指林木而言,那么开垦对于森林的破坏则是毁灭性的了。因此,开垦不但毁掉了林木,更主要的是毁掉了林地。对于森林来说,失去了林地,就意味着失去了一切。林地没了,恢复森林的机会也就没了。毁林开垦最直接的原因还是人口的增加,人多地少了,耕地不够。
长城以北,内蒙古、东北三省这些地方,过去属于蛮荒之地,人烟很少,基本上没有开垦,没有多少耕地。清朝人口高峰时达3亿人。耕地少,粮食不够,怎么办?只有毁林开荒,当时清政府有一系列的政策,“戌边屯垦”就是其中一项。
前一段时间,我看了一份报纸报道说:“北大荒不再开荒”。这是个好现象,实际上是一种生态意识的觉醒。
毁林开垦带来了什么?简单地说就是四个字:水土流失。目前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是360多万平方公里,西部地区约占80%,沙化土地的面积已是174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2%,这些地方大部分都是集中在西部。造成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最直接、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毁林开荒,西部每年往黄河、长江流入的泥沙20多亿吨,致使长江中下游和江河湖库不断地淤积抬高。
这就是长期“借”而不“还”演变成的灾难。现象很复杂,但道理却极其简单。
仓里有多少粮?
说退耕还林的可行性,实际上主要取决于三点:第一,认识;第二,粮食;第三,钞票。认识问题在高层就不用讲了,大家从电视新闻中可以注意到,朱总理到中西部地区考察是一定要看退耕还林的。
退耕还林的最终目的就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山川秀美。具体地说,就是将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坡耕地和容易造成沙化的耕地,逐步停止耕作,造林种草,恢复植被。那么什么耕地退耕呢?一是25°以上的陡坡地,一是15°~25°之间的缓坡地,再一个就是容易造成沙化的耕地。
25°以上的坡耕地根据法律规定是必须退的。前段时间,我接待了云南澜沧县县长。他说,他们县47万人口,是全国惟一的拉祜族自治县,117万亩的耕地,其中17万亩是水田,100万亩是坡耕地,而且还都在45°以上。我问,粮食打得怎么样?他说,每亩67公斤,连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县里一年的财政收入3千多万,花多少?1.3亿。现在的耕作方式好些地方还是刀耕火种呢。老百姓苦得很。
我听后,对他说,刀耕火种的耕作方式必须得改变,你这个县治穷的突破口就是退耕还林,因为到现在你们连吃饭问题还没有解决嘛。我个人理解,朱总理说的“开仓济贫”所要济的就要你们这样的县。国家给你补助粮食,那些陡坡地就不要种粮了,种树,制止水土流失,恢复生态植被。把那17万亩的水田,实行集约化经营,利用高科技手段提高单产的水平,实现增产增收,然后把时间和精力都腾出来,搞加工业,发展第三产业,整个县的经济不就很快起来了吗?当然,说起来容易,真正做起来就没那么简单了。
目前我国贫困人口尚有2000万,温饱还没有解决,这些贫困人口大都分布在偏远的山区,且都是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对于贫困地区而言,尤其需要退耕还林。
粮食是大家一直关心的问题。开仓济贫的前提是先要搞清仓里有多少粮。多年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布朗写了一本书,叫《谁来养活中国人》。他的观点是,到2030年,中国人口将达到16亿,而基本农田只有14亿亩,且还在向下锐减。人均不到一亩的农田,是无法养活中国人的。这样就不得不大量进口,每年进口大约4亿吨。这么多粮食,即使中国人买得起,世界也供应不起。布朗提出一个警告:谁来养活中国人?
他的意思是谁也养活不了中国人。
然而,令布朗想不到的是,中国的农村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以来,粮食连续丰收,粮食的产量已经先后3年(1996年、1998年、1999年)跨过5亿吨大关,出现了阶段性、结构性的供大于求的状况,库存粮食逐年增加,目前国家的库存粮食是2630亿公斤左右,农民手里现在存粮有2000亿公斤,加起来全国差不多就是5000亿公斤,相当于全国一年粮食的产量。
另外,由于科技的进步,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仍在增长。而另一方面,粮食的需求正在减少,因为粮食的替代品在增加,使粮食的消费下降。
认识有了,钞票有了,粮食又多,那么退耕还林应该是没有问题的。
话工作 质为先
生态工程建设,更多的是对植被的再造和恢复。说到植被的恢复方式,不能不说到封育。封育是一种不作为的作为,封育就是通常所说的封山育林。
共和国第一任林业部部长梁希说:“封育是一种最经济的办法。”要实行“三禁”,即禁砍柴、禁放牧、禁开垦。
生态学家认为,封育10万亩天然林与营造10万亩人工林的生态价值是绝对不能等同的。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是生物进化的自然过程。
森林按其自身的生物、生态学特征有自然萌生、发展、衰亡和再生的规律,而这种自然演替是通过种群间的竞争,在自然淘汰中实现的。
封育而成的天然林更容易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它的生态过程包括土壤、植物、动物、茵类和微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同样是树木,单一树种的人工林就不会有这样理想的生态环境。
但封育需要一定的立地条件,不是任何地方都可以用封育手段恢复植被的。
生态学上公认的植被恢复方式有三种:人工造林,封山育林,飞播造林。比较而言,最简单,最省钱,最省事的方法就是封山育林。但目前在退耕还林中被官方认可的方式只有人工造林,因为粮食和苗木的补助标准都是针对人工造林而制定的。国家有国家的考虑,国家给那么多的粮食和资金,如果都一封育就完事了,长蒿子还是长曲麻菜随便,那这项工程的质量就很难保证了。
国家林业局周生贤局长说的“质为先”,可谓意味深长。就生态工程而言,其质量主要表现在苗木的成活率和保存率以及是否能够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如果说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是以事件的形式暴露出来的话,那么生态工程的质量问题则以灾难的形式报复人类。比如,洪水,泥石流,沙尘暴,蝗灾,病虫害等。生态工程的质量不仅关乎当代,更是关乎后代乃至未来的。
然而,人类的弱点在于远见抵不住现实的短视。人们往往把生态工程建设理解为挖坑种树,是死是活就无人问津了。其实,挖坑种树也并不那么简单。在社会问题复杂而又高度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对于在什么地方种什么能够长活并可以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的问题,专家们仍然没有完全解决。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生态工程的建设目标不单纯是要增加植被面积,更要增加生物多样性,为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基础。因此,从这个意上来说,生态植被的恢复不仅需要空间上的分布,更需要时间上的积累。目前的人工造林也不是那种单一树种的纯林了,在植被配置方式上,往往都是以乔、灌、草结合的方式,营造混交林。
俄罗斯林学家斯米尔诺娃指出,虽然人工造林已成为恢复森林生态的必要措施,但也不能胡乱栽树。她说,造林时应尽可能地将可混合生长的普通植物和稀有植物种在一起,促使其自然融合,树龄也不要一样,高低错落,大小不一。林中自然倒伏的树木也不要清除,因为那是很多鸟类、昆虫、微生物和苔鲜的家。在适当的地方开辟林间空地,使喜光的草本植物安身,当然能有食草野生动物在林中栖息那就更好了,借助它们可以调节植物的生长。这位林学家说,如此造林的确费时费力,但只有这样才能使人工造林更具生存能力,最终发展成自然生态系统。
我国政府要求,人工造林必须科学规划。人工造林对苗木的品质和等级都是有明确要求的。如果说良种壮苗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那么作业设计则是工程实施的第一道工序。国家要求,不仅退耕地要有作业设计,荒山地造林也要有作业设计。必须做到按计划任务设计,按作业设计施工,按建设标准验收,按验收结果兑现政策。因此,从工程管理的角度来说,人工造林更具有可操作性。
事实上,退耕还林中的人工造林也不是一概地排斥封育的手段,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先人工造林,然后再封育也是可行的。但“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在现实中是最难把握的。我在西南某地调研时发现,这里的退耕地补造现象非常普遍,有的地块整整补造了四次。造了林不活,再补,补了不活,还接着补。那里人不吝力气,精神可嘉。但效果不理想的原因,除了干旱等自然因素外,树种的选择,造林的方法有没有问题?是不是还有更符合自然法则的植被恢复方式?这些都值得进一步研究。
关于草
最顽强的是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最脆弱的也是草,脚一踩就倒了,牲畜一啃就光了。
在退耕还林工程中,草也许是最带有争议性的了。在有关退耕还林的官方文件中,草一般是跟在林后带着括号的——退耕还林(草),云云,而在新闻媒体上,还草与还林干脆是相提并论的。朱总理提出的十六字措施中的“封山绿化”,实际上就有对草的考虑,才没有叫“封山育林”。起初,国家在政策中,对还草的比例并没有作出明确的规定,但我们在检查中发现,有的地方种草的比例过大,甚至超过了50%,便不免生出一些担心。2001年10月,我带一个调查组到青海专门就草的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在海拔3200米至3500米的高寒地带确实不长树只长草,而有草的地方必定有羊。由于超载过牧,高原草场的生产力正在呈现整体的衰退趋势。牧民虽然由游牧到定居实现了生活方式的转变,但生产方式依然如故。羊吃一棵草,就要踩踏三根草。一只羊每年的纯收入是25元到30元,一个牧民至少要养50只羊才能解决基本的生活问题。所以,要解决养羊问题,先要解决养人问题。
牧区除了养羊养人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养人之道?牧民说,没有了。我们祖祖辈辈都是吃羊肉的,不养羊就没了活路。接着又说,那牧区不养羊还叫牧区吗?城里人用什么涮羊肉?北京的东来顺不得关张啊?当然,恢复牧场植被最好的办法是把所有的羊都宰杀了。但这最好的办法是最不可能的办法。
从青海回到北京我得出一个基本的结论:草的问题的关键不是种,而是禁——管住嘴巴。也许,走休牧轮牧、舍饲圈养的道路才是牧区惟一的出路。
为何退耕还林不提倡大面积地种草?这主要是通过种草与种树的成本账和效益账反复比较而取得的认识。
就生物学特征而言,草具有脆弱性。草的寿命一般是5年至7年,盛期一过就走向衰败,不可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草一枯死,就又得复垦,复耕再退耕,势必造成国家粮食与资金的浪费。当然,撇开退耕还林工程,而从发展地方经济的目的出发,大面积种草,那就另当别论了。
2001年10月26日,朱总理在听取了有关部门的领导就退耕还林问题的专题汇报后说,我们不但要退耕还林,还要退耕还草、退耕还湖……加括号也加不完,干脆就别加了。
今后的退耕还林只提林,不再提草。草怎么办?作为一种植被配置方式,与乔木和灌木结合在一起种。不提倡大面积种草,并不意味着禁止种草。不能长树只能长草的地方还是要种草。
正确认识土地 正确认识农民
朱总理要求,退耕还林要到户。当然,这个户是指农户。
退耕还林离不开农民,而农民是离不开土地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是中国农民的传统理想。
土地几乎就是农民的代名词。毛泽东有一句名言: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在中国,人民的很大部分便是农民。
在西方人眼里,土地首先是一个生产要素。早年日本人到欧洲,被当地人嗅到一股鱼腥味;欧洲人到日本,被当地人嗅到一股奶腥味。中国人若是到了欧洲或日本呢?我想,当地人嗅到的该是黄土味吧。土地被赋予的含义要广泛得多,土地意味着家园,意味身份、地位和财富。土地的价值对任何人来说,都长不到替代品。人们长时间难以看到资本的力量。农民更是最怕丧失土地。农民同情弱者,实际上就是同情自己,担心自己的命运不济。
从古至今,中国什么问题最大?当然是农民问题最大。退耕还林主要是与农民打交道,不了解农民,退耕还林就没有办法搞,不了解农民,就是不了解中国呀。农民什么问题最大?吃饭。几千年来,农民一直为能有饭吃而土里刨食。历史上的农民起义,大都是因为没有饭吃揭竿而起的。“饭”字的构成就特别有意思,一个“食”字加上一个“反”字,没了“食”,就是一个“反”了。
中国的许多问题似乎都是从农村开始的。中国革命是这样,中国的改革也是这样。每一次农村进步都从一定意义上催生了一种新的思想。毛泽东的成功,离不开他对土地问题认识的深刻。打土豪,分田地,农民的革命热情一下就被鼓动起来。邓小平的理论也与农村改革密不可分,他以农村改革为依据,提出了“发展是硬道理”的著名论断。
据我们调查,中央农村政策有两个最受农民的欢迎:第一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第二个,就是退耕还林。第一个解决了吃粮问题,第二个就是现在正在解决,但还没有解决的生态问题。所以不论从近期还是从长远来看,退耕还林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退耕还林是中国大地上正在发生的一场深刻的土地变革。退耕还林不是一场土地革命,但它却是一场土地利用方式的变革。由种粮食到种林草,土地的利用性质发生变化了。
退耕还林实现了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该种粮食的地方要种粮食,是草的地方还给草,是树的地方还给树。把农民的精力和财力集中起来,搞基本农田建设,把坡耕地腾出来,种树、种草。“树上山,粮下川,羊进圈。”
生态优先原则是退耕还林的第一要义。用粮食换林草,意味着中国的文明程度向前迈进了一大步。中国人不但要吃得饱,而且要活得好。不但要丰衣足食,而且要实现山川秀美,心情舒畅,幸福安康。
退耕还林为中国农村的产业结构调整带来了新机遇。解决了吃饭问题,生态问题,中国农村的一切问题就好办了。各地农民退耕还林的积极性非常高,什么原因呢?利益问题——单纯种粮食难以从根本上改善生活。
我们在调查中了解到,有的农民种地,忙活了一年,除去水、电、农药、化肥成本外,一斤小麦只挣五分钱,这就是说,在粮食价格及投入上,算一下账,农民很不划算。种粮多了,卖不掉,种粮少了,完不成定购任务,上面又罚你。多也不是,少了也不是。种也不是,不种也不是。既困惑又苦恼,怎么办?除了必要的政策扶持外,要抓住退耕还林这个大好机遇,调整产业结构,搞高科技的农业、牧业,发展乡镇企业、第三产业。费孝通教授在《土地束缚的中国》中指出,中国农村一直被土地束缚着,中国农村的出路在于走村工业化之路。费老先生60年前的梦想,今天成为现实。从扶贫的角度来说,退耕还林加速了贫困地区的脱贫步伐。朱总理在一次退耕还林会议上说的话很值得重温,他说:“在财政好的形势下,不要把钱用于建楼堂馆所,要花在农民身上,巩固我们的经济基础,不要再出什么馊点子上什么新项目了。各位书记省长,我朱镕基诚心诚意地、不厌其烦地希望你们重视农民问题,如果不重视,我们就要受到历史的惩罚,退耕还林就是一句空话。”
入世会不会影响退耕还林
入世后,退耕还林会不会受影响?与其直接回答这个问题,不如换个角度再问:入世后中国的农业将面临什么样的处境?
为什么要这样问呢?因为退耕还林的成败最终取决于仓里的粮食是否丰盈。
朱总理说:“我伤脑筋,我最担心的是农业,因为他们(外国)的农产品是现代化生产,成本比我们低得多,价格比我们低得多。如果大量地向中国倾销农产品的话,就会带来农民收入的减少,这对中国将是最大的问题。”
有学者认为,入世头5年,对农业的冲击最大,估计有500万到1000万农民失业,农村居民的实际收入将会比1995年的基准下降2%。在WTO面前,粗放的农业没有出路。要保障丰衣足食和食物安全,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努力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程国强说,能够主导国际粮食市场方向的来自四方。第一方是美国,它在国际粮食市场是一个起垄断作用的超级大国。第二方是凯恩斯集团。凯恩斯集团是1986年,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15国为了对抗垄断而组成的一个国际联合的粮食产业组织。美国和凯恩斯集团多年以来把握着世界农产品出口的方向,入世后,中国的粮食企业就将直接面对来自这两方的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高度组织化的行业协会。第三方是日本、韩国市场。世界粮食市场除了有生产方、出口方,还有净买方和进口方。日本和韩国市场实际上是代表着净买方的利益,“二战”以来它们都是通过国际市场来解决农产品不足的问题。第四方是俄罗斯、东南亚及部分欧盟市场。
中国农民不再是光为自己吃饱肚子而土里刨食,他们注定要同传统的一成不变的农业产业告别了——他们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中国,而是整个世界。
退耕还林为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带来了契机。产业结构往哪儿调整呢?不能种板栗来钱就都去种板栗,种莲藕发财就都去种莲藕……凡此种种,皆因结构调整的趋同而导致新一轮的积压过剩。中国农业长期以来一直是只求产量,不求质量,进行的是粗放型的经营,这在国际上是绝对没有竞争力的。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由退耕还林而带来的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是一把开启国际和国内市场的钥匙。发展“名特优新”是调整产业结构的关键。据说,江西出产一种“斋婆柚”,香气荡魂,价格不菲,就那么几块地可以生长,产品全部出口东南亚,还是“期货”呢。这么好的东西不种,若在那几块地上还是一根筋地种粮食,那就只有受穷了。在长期短缺经济条件下,中国的农产品从来就没有考虑到国际市场的定位,这怨不得农民。
加入WTO,对中国的农民来说,犹如比赛重新变换了规则,从陌生到熟悉,进而得心应手,不能不说是对传统模式的强有力的冲击。中国农业抵御开放冲击的方式只有一个,那就是自我调整。把开放带来的风险,化解到最小。与挑战并存的永远是机遇,当新的市场流通主体培育起来之后,中国农民便有了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的选择,他们能够根据多方面的市场信息,决定自己的产品生产。这种视野和生产自由度的扩大,为他们施展拳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驰骋天地。以退耕还林为切入点,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带动中国非农产业和小城镇建设的发展,将成功地解决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有效供给及劳动力的合理转移。
入世对于中国农业,不仅仅是弊大于利抑或利大于弊的问题,而是农民要面对不同以往的五千年来的崭新形势的问题。只有加快体制改革,加大开放的力度,尽快给农民以真正平等的国民待遇,农业才谈得上应对世界的竞争。对中国农业而言,自我调整有多快,抗风险能力才能有多强。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朱总理提出的扩大退耕还林规模,进一步加大退耕还林力度,就绝对不是简单的生态建设问题了。
搞清楚这一点,入世对退耕还林的影响也就不用多说了。
如何防止反弹?
退耕还林是国家的重点生态工程,总投资多少?我最好别说,不过,可以换一种方法表述,三峡工程总投资是2100个亿,退耕还林工程比这个数还要大,而且不是一般的大,大多少?不能说。
钱越多的事,责任越大,压力越大。我们搞退耕还林的行内人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叫做:“退得下,还得上,能致富,稳得住,不反弹。”说是这么说,其实,我们最担心的事情就是反弹。
为了严惩毁林开垦行为,不久前,全国人大对《刑法》专门做了修改,视毁林开垦、乱占林地为犯罪行为,情节严重的,将被判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擅自批准的,将被判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大家知道,《刑法》是一个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可以说,这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对退耕还林成果的最高等级的保护了。
然而,天下的事情,有一个通理,就是凡事堵不如疏。大家去过黄河的壶口吗?那儿有一个大禹的雕像,你们注意没有,大禹是背对水势,顺流而望。什么意思呢?大禹的治水的办法就一个字:疏。
怎么疏?或者说退耕还林往哪个方向疏?我想来想去,恐怕还是往能够给农民带来利益的方向疏。我在黑龙江尚志县调研与退耕户座谈时,一位农民劈头问了一句:“补助到期后怎么办?”我感觉现在的农民不得了,他们想的很远。
按照林业分类经营的理论,生态林是不能作为商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的,不能交换,经营者就无法获得收益或回报,白白付出,农民当然不干。好在国家已经拿出一笔专项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用于生态林(公益林)的补偿。
2001年11月20日。人民大会堂上海厅。周生贤向新闻界宣布,森林生态效益补助资金政策的出台,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困扰我国公益林保护和发展的问题,标志着我国长期无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历史已经结束,开始进入一个有偿使用森林资源生态价值的新阶段。
实行森林生态效益资金补助,不仅仅是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提供稳定的资金来源,实质上是对森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承认。意义非同寻常。
但补助毕竟不是等价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靠补助是不能解决一切问题的。还是要有利益机制和相应的政策保证,才能解除农民的疑虑。比如,将来的林木采伐是否可以放活一些?等等,这些问题都可以探讨。此外,还要放大目光,不能把退耕还林孤立地看,要把它放到社会和经济的大背景中去审视。地方政府应该充分抓住机遇,积极培植主导产业,使其形成带动地域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鼓励农民到小城镇安家落户,减少农民对土地的依赖程度,从而缓解由于耕作而对生态植被造成的压力。如此等等,都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有效途径。
至于经济林,一定要研究市场,有市场你的干果鲜果才有销路,有销路才会有效益。什么经济林有市场?不知道,那是农民自己的事。国家只管一条:经济林比例不能超过20%。就是怕大家一窝蜂地都去搞经济林,全国都成了大果园,结果,谁的果子也卖不出去,而水土照样流失。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这只手由谁操掌着?市场法则,而市场法则说到底还是自然法则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