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教育论文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教育论文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目的论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教育目的是以观念形式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成长的方向、性质和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研究教育目的,是教育哲学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不同意见,接着阐明了教育目的的内容、形式、特点和依据,着重分析了我国现行的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面向”的关系,强调指出,邓小平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不仅是我们确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确定教育目的的规格要求。

关键词 教育目的 哲学 人的全面发展 三个面向 人才素质 人才价值

教育目的是以观念的形式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成长的方向、性质和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或规定。它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育任务的确定、教育制度的建立、教育内容的选择、教育方法的运用以及在教育过程中的组织领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研究教育目的,是教育哲学非常重要的课题。

一、当前关于教育目的问题的不同意见

当前,学术界对教育目的问题有不同的意见,主要表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1.对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的不同看法

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同人们的世界观有密切联系,由于人们的世界观不同,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也不同。存在主义把自我的存在看成高于一切、决定一切的东西,他们把这一思想运用到教育目的中去,认为教育目的是促使儿童“成为自身之我”,帮助人们去作“自我发现”。新托马斯主义派教育,是以天主教的官方哲学新托马斯主义作为理论根据,他的教育目的则以宗教教育作为教育的核心和最高目标,使人以宗教为生活理想。改造主义派教育是以实用主义为理论根据,鼓吹社会改造和教育改造,强调学校要从儿童的活动和生活为中心逐步转移到以“社会文化为中心”。如此等等。

2.对教育目的的内容的不同看法

教育目的的内容是客观的不是主观的,这是教育史上长期争论的问题,现在也仍然存在不同意见。再之,既然教育目的的内容是客观的,那么,这个内容是由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决定呢?还是由生产力、生产关系或生产方式决定,抑是由社会其他因素决定?同样,如果说教育目的的内容是主观的,那么,这一主观内容是由哲学决定呢?还是由传统的心理学决定呢?抑是由人的主观意志决定呢?对于这些问题,当前学术界仍存在不同看法。

3.对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解存在不同看法

建国以来,学术界一般认为,马克思主义批判了从人性和人道来论述人的发展的思想,提出了“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我们确定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理论依据。所谓“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但也有人提出不同看法。这一意见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并不是教育目的理论,而且同我们所说的“德、智、体全面发展”不尽相同。其不同点主要有:(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所谓“人的全面发展”,特指个人能力(尤其是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把个人生产能力的片面发展与社会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相提并论,指出只有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高级阶段,才能最终实现个人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与社会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的统一。(2)关于人的能力发展问题,我国只提到兼顾智力与体力的发展,及兼顾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程度,而马克思所谓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不仅兼顾智力与体力、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而且及于全面的脑力劳动与智力、全面的体力劳动与体力。持这一意见的人还认为,由于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本身毕竟不是教育目的的理论,不必从这个理论中演绎出教育目的,也就不必以两者的区别褒贬我国的教育目的。

二、教育目的的内容、形式、特点和依据

(一)教育目的的内容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的意识都是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本文一开始就说过,教育目的是以观念形式反映着社会发展对受教育者成长的客观要求,体现着社会对所造就的社会个体成长的方向、性质和质量规格的总的设想和规定,所以,当人们自觉地有意识地有目的地进行教育活动,以观念形态确定在教育中培养人才的规格和标准时,也自然要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来决定。受教育者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发展,教育者也只能在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下促使受教育者发展。我们这里所说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主要是指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任何教育目的,都要受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制约。

从客观实际出发,教育目的必须包含两个相互联系的内容,即人才素质部分和人才价值部分。所谓人才素质,是批人才身心发展的需求,这是指受教育者在品德、智能、审美、体质诸方面发展的规定,使受教育者形成一定的个性素质结构,即人才的心理素质规定。所谓人才价值,主要是说所培养的人才应符合什么社会的需求,应为什么社会的政治服务,主要是指所培养人才的政治方向和政治价值,即培养人的价值规定。

客观世界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特别是处在信息时代的今天,客观世界的变化尤为迅速。所以,人们不仅要掌握现成的知识和保持原有的素质,更重要的是学会探索新知识、培养新素质的能力。因此,除以上所说的两个方面的内容外,教育目的还应包括一个与以上两个内容密切联系的内容,即注意培养人的思考力、创造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目的的形式

教育目的的基本内容是客观的,但教育目的的形式却是以观念形式表现出来,属于意识范畴。任何教育目的,都必须通过一系列特有的概念、命题,以及概念与命题的特有逻辑结构,构成一特定的概念系统与命题系统,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这个体系,一般表现出“形式——手段”型结构,即指教育所要求达到的目的,以及通过什么手段达到这一目的。

教育目的的具体内容,一般不是由教育专家来决定的,而是由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以政治法律形式发布的。但是,作为意识形态的教育形式,它是由专家们经过研究而提出来的。但是,这决不是说,教育专家们研究教育目的的形式同教育目的的内容是毫无关系的。不是的,专家们要提出教育目的的形式,必需从教育目的面临的实际出发,亦即从其内容出发,总结历史上教育目的论的经验教训,对面临的问题进行探索研究和总结概括,才能提出教育目的的理论。这些理论为统治阶段所接受后,便成为统治阶段教育观念的组成部分。

(三)教育目的的特点

教育目的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结合

教育培养人才是一个周期长的社会活动,现在所培养的人才,不仅是当前需要,而且在三四十年以后还要发挥作用,所以,对人才的培养必须是现实性与未来性相结合,不仅考虑到当前,而且要考虑到未来。

2.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智能、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相结合

由于人才培养的周期长,知识更新快,所以,对于人的培养,不仅要传授已有的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他的智能(认识智力和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在社会实践中发挥积极效应,在今后世界幻变中不断充实自己,适应世界发展。因此,教育目的必须体现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智能、思维力、创造力的培养相结合。

3.心理素质培养与社会价值培养相结合

人才是为社会需要服务的,对于人才的培养,不仅要在品德、智能、审美、体质方面提出心理素质的规定,而且要看他对社会需要的适应性,对社会价值提出要求。因此,人才的培养必须坚持心理素质与社会价值培养相结合。

4.坚持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无论是从人的自身发展来说,还是从人才的社会价值来说,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都必须是摆脱片面发展而成为德、智、体、美诸方面和谐发展的人才,不这样,各方面的素质得不到充分发挥,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

(四)教育目的的依据

教育目的的内容是客观的,它是我们这个时代人才观、教育观、质量观的某种反映,也是我们这个时代青少年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一般说来,教育目的的制订,必须依据以下几点:

1.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依据

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对确定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是指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对制订教育目的的制约。

生产力是人们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任何教育,都需要生产力提供所需要的物质条件,体现生产力发展水平,同时,它又需要根据生产力发展对人才的要求,为促进生产力发展作出积极贡献。所以,离开了生产力谈教育目的,就不能把教育目的说清楚。

生产关系是指人们在物质生产资料生产过程中互相结成的社会关系。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表现于由一定生产关系所体现的阶级关系,以及代表一定生产关系的占统治地位的阶级对教育目的的决定作用。任何统治阶级,为了加强统治,都有一套政治观点和政治措施,而教育又往往是他们政治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往往是从阶级关系和政治上表现出来。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到,生产力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是从教育的发展水平和人才素质上表现出来;生产关系对教育目的的制约,主要是从教育目的的政治素质和人才的社会价值上表现出来。

2.社会需要是制订教育目的的出发点

所谓人才的社会需要,从大的方面说,包括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具体来说,有生产发展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政治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政治发展的需要、人的素质发展的需要,……任何一个社会,都处在不断发展之中,教育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密切联系的,没有社会的发展就没有教育的发展,反之也一样。所以,必须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提出对人才的要求。

3.个体需要是制订教育目的的要求

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造成人们片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人的和谐发展问题,成为思想家、教育家十分关注的问题。现代科学认为,人的遗传素质是多方面的,而且可以得到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人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使人具有健全的思考力、创造力,充分发挥人的潜力,使他能更好地为社会谋福利。所以,人的和谐的全面的发展,不仅是社会的需要,而且是个体素质充分发展的需要。因此,个体需要,是制订教育目的的要求。

4.未来需要是制订教育目的应体现的目标

教育是一种周期长的社会活动,它不仅影响到当代,而且影响到第二代第三代。所以,教育应有预见性,确立未来观念。当前,正处在两个世纪交替之际,加强未来研究,研究21世纪面临的问题,成为当前学术研究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向。所谓“未来学”,亦称“预测学”,它是用定性或定量分析来探索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前景,揭示按照人类所作的各种选择走向未来的可能性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其特点是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科学技术和社会作为一种不断发展变化的动态来进行研究,其目的不仅是预测未来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选择、控制甚至改变和创造未来的途径。当前教育所培养的人才都将在21世纪发挥作用,所以,制订教育目标,不仅要着眼当前,而且要面向未来,瞄准21世纪,研究21世纪的发展及其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探讨解决新问题的办法,使培养的人才能适应21世纪的需要。因此,我们认为,未来需要是制订教育目的应体现的目标。

三、我国的教育目的与“人的全面发展”、“三个面向”

(一)我国的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一般是由教育家和关心教育的人士研究提出,由国家领袖和政府颁布施行的。

我国建国以后,多次颁布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1957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个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又指出:“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这个“指示”指出,这是“正确地解释全面发展的涵意”,是我国“教育的目的”。

1956年,我国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我国是属于社会主义性质的国家,当时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这个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无疑是正确的。但是,从1958年以后,我国出现了“左”的干扰,后来又发展为“文化大革命”,所以,这个教育方针和目的并没有得到认真的贯彻执行。直到1979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将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上来,教育才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指引下,有了新的转机,得到新的发展。

1982年,第五届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提出:“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力等方面全面发展”,对教育目的作了明确的规定。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教育要为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各级各类合格人才,“所有这些人才,都应该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和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

1993年2月2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方针,努力使教育质量在九十年代上一个新台阶。”

从上面我国关于教育目的的规定可以看到,我国的教育目的具有以下基本点:

1.强调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2.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必须是品德、智能、体质等几方面全面发展,必须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人才;

3.强调不断追求新知,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

4.强调教育要提高全民族的素质,要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奋斗的献身精神。

(二)教育目的与全面发展学说

从教育史来说,古希腊就有人提出全面发展问题,在我国,古代教育中有礼、乐、射、御、书、数和智、仁、勇等思想,也体现了教育的全面发展。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些思想家,在批判神权和揭露资本主义工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发展时,在不同程度上也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我们这里所讲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马克思经典作家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并不是指马克思主义以前的人的全面发展思想。

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提出,是同他运用社会史学说对人的本质和社会分工的探讨相联系的。他们从这一探讨中,发现了资本主义工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所以提出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革命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于人的全面发展,1845年,恩格斯《在爱北裴特的演说》中,开始提出“每一个人都不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的主张。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第一次使用“个人全面发展”的名词,并指出,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就是“全面发展其才能”,“就是全面地发展自己的一切能力”。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把全面发展称为“一种全新的人”,并指出,这种全新的人是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或他们自己的爱好,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是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是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后来,马克思在《资本论》、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又多次论述了人的全面发展问题。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主要有以下基本点: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本质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和他的社会史学说密切联系的,是针对着社会分工和资本主义工业造成人的片面的畸形的发展而提出来的。这一思想,是无产阶级革命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尤其是生产能力)的全面发展,它是指个人全面发展“自己全部的即体力的和脑力的能力”,“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切方面”。这是说,“全面发展的,受到全面训练的人,即会做一切工作的人。”

3.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同消灭三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密切联系的,只有消灭三大差别,消灭私有制,才能彻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只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才能消灭三大差别。

4.马克思主义强调生产劳动在全面发展中的作用,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认为“没有年轻一代的教育与生产劳动的结合,未来社会的理想是不能想象的”。

我们认为,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始终把人的全面发展同实现共产主义联系起来考察,把它作为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不是关于教育一个方面的思想。但是,由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对人的发展作了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发展的目标,而我国又属于社会主义国家,其发展目标正是共产主义,因而,马克思主义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完全可以作为我们教育的指导思想。

然而必须指出的是,我国现行的教育方针所说的全面发展,同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还不完全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所谓“联系”,是说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中所说的全面发展,是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并以之为奋斗目标;所谓“区别”,是说我国现行教育方针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是指要发展受教育者在德、智、体等几方面的素质,而不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一切方面”,不是培养“会做一切工作的人”,我国现在还是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还没有消灭三大差别,在这样的情况下,是不可能彻底实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我们今天确定教育目的时,必须明确这一点。一方面,我们的教育目的要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和奋斗目标;另一方面,我们在制订现行教育目标时,要从当前的实际出发,提出实事求是的要求,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不要要求过高,操之过急。我们认为,我国现行教育方针中提出的使受教育者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提法,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

(三)教育目的与“三个面向”

1983年10月,邓小平同志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三个面向”,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对教育工作做出的精辟论断和纲领性指示。它既反映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又把握住了时代特征和对未来科学的预测;既总结了教育的基本经验,又阐明了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三个面向”是邓小平教育思想的精髓,是我国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教育目的有密切的联系。我们研究教育目的,必须以“三个面向”为指导。

“三个面向”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三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面向现代化”强调了教育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现在我国的中心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只有面向现代化,才能围绕着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这个中心。搞经济建设,人才是现代化建设中最重要的和生产力要素,教育为现代化服务,就是要为经济建设输送足够数量的、掌握了现代科技的具有现代精神的人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为现代化服务,首先要求教育自身的现代化,而教育自身要现代化,必须通过教育改革,实现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法的现代化。教育现代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面向世界”是面向现代化在空间的扩展。它强调教育的改革、发展不仅要放眼中国,而且要放眼世界。面向世界是坚持对外开放,加强国际交流的需要。当今的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随着科技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国际上的合作和交流更加密切。任何一个国家都不能再自我封闭,孤立存在,否则就要落后,就要失去存在和发展的机会。只有面向世界,才能同世界各国在交流、合作、竞争中共存、发展,所以,教育只有面向世界,才能为现代化培养具有现代意识、熟悉各国情况和掌握现代科技的人。教育面向世界,一方面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洋为中用”的原则,吸收对我国有益的外国先进科技、经济管理知识、文化知识和教育经验;另一方面,要让世界了解外国,了解中国教育,了解中国优良传统和改革发展的经验。教育在面向世界中,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闭目塞听,盲目排外;二是妄自菲薄,崇洋媚外。

“面向未来”是面向现代化在时间上的伸延。它强调教育不仅要考虑当前,而且要着眼未来。这是教育自身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客观需要决定的。因为教育是一个周期长的社会活动,现代化建设是一个不断运行和发展的过程,所以,必须从长远打算,着眼于事业的未来发展。不仅要看到当前的需要,而且要看到下个世纪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在21世纪的国际竞争中才能处于战略主动地位。

“三个面向”虽然只有16个字,但言简意赅,字字珠玑。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基础和前提是教育要面向现代化,坚定不移地为建设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服务。其关键的关键根本的根本是办好今天的教育事业,实现教育的现代化。未来和今天是辩证统一的,中国与世界也是辩证统一的,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就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我们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各级各类的合格人才,没有“三个面向”,就不可能培养好这样的人才。因此,我们认为,邓小平同志关于“三个面向”的指示,不仅是我们确定教育目的的指导思想,也是我们确定教育目的的规格要求。

注释:

①见陈桂先:《略论人的全面发展理论与教育目的》,《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2年第2期第57页。

②参见人民教育出版社编《我国教育方针》1959年版第57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88-89页。

④列宁《共产主义运动“左”派幼稚病》。

⑤《列宁全集》第2卷第416页。

标签:;  ;  ;  ;  ;  ;  ;  ;  ;  ;  ;  

教育目的论的哲学思考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