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论文_安彦军

(甘肃省嘉峪关市酒钢医院 甘肃嘉峪关 735100)

【摘要】目的:观察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6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纳入本组研究,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2例,分别实施常规术后治疗与常规术后治疗联合早期康复治疗,并设为参照组和研究组,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基本相当,Fug1-Meyer 评分、Barthel 指数评分组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效提升,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明显,Fug1-Meyer 评分与Barthel 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可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

【关键词】脊柱骨折;脊髓损伤;手术;早期康复治疗;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2-0120-02

脊柱、脊髓损伤常发生于工矿、交通事故,战时和自然灾害时可成批发生。伤情严重复杂,多发伤、复合伤较多,并发症多,合并脊髓伤时预后差,甚至造成终生残废或危及生命。受到车祸等因素的概率最高,导致脊柱骨折在临床具有很高的发病率[1-2]。同时,为数不少的脊柱骨折患者会合并脊髓损伤。针对此类患者,需要及时的实施手术治疗,以达到纠正脊柱畸形、减轻脊髓压迫等目的。术后,为促进患者的恢复,改善患者的各项功能,需要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康复治疗。本组研究观察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效果。

1.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我院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64例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男34例、女30例;年龄18岁~69岁,平均(40.12±2.05)岁;脊髓损伤参照ASIA分级情况进行统计,A级、B级、C级、D级分别有10例、13例、17例、2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纳入研究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基本资料组间对照,处于基本一致的状态,P>0.05。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过临床症状、X线、MRI等辅助检查确诊;②明确患者受伤的原因;③患者麻醉分级明确;④研究符合伦理道德,患者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的肝肾心等重要器官衰竭性疾病,无法配合研究者;②患者发生多处骨折,并且相互之间可能产生影响者;③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④资料收集不全,包括病史、受伤原因以及检查资料者;⑤依从性差,不配合或者拒绝参加研究者。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术后康复治疗,包括抗感染治疗与防压疮、神经营养药物治疗等,并对患者进行定时翻身,合理摆放体位等。针对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常规术后康复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包括:(1)呼吸功能训练。术后针对不同患者的损伤情况与手术情况,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呼吸。包括胸式、腹式两种呼吸功能锻炼,每次15min,每日2 次。并指导患者学习科学咳嗽、排痰的技巧,促进其顺利排痰。(2)肌肉康复。护理人员每日为患者患肢实施适度按摩,无法下床的患者指导其每日适度按摩患肢,并参与一定的起坐训练。同时,对患者上肢等实施电刺激治疗,以促进其肌力恢复;(3)运动功能训练。针对患者的术后情况指导其参与一定的运动功能训练,术后初期可在病床参与一定的翻身训练。之后逐渐练习扶床站立等,并适当参与拐杖行走、迈步行走等训练。(4)日常生活能力锻炼。待患者肌力改善后,指导患者参与排便、穿衣、洗漱、进食等日常能力训练,实行自我生活能力锻炼。

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变化情况,所使用的工具为Fug1-Meyer评价量表和Barthel指数评分量表。两个量表的得分越高,则提示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越好。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研究的数据处理为SPSS19.00,分别利用率[n(%)]、均数±标准差形式表示各项计数数据、计量数据,并分别实施t检验与χ2检验。检验各组数据比较的P值大小,以0.05(α值)作为评估界限,统计值有统计学差异的判定标准参照P小于0.05。

2.结果

2.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改善情况评估分析

治疗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基本相当,Fug1-Meyer 评分组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均有效提升,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明显,Fug1-Meyer 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果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ug1-Meyer 评分比较(x-±s,分)

3.讨论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属于较为严重的创伤性疾病,及时的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以有效纠正畸形、缓解脊髓压迫意义重大。但是,手术之后,患者的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会出现一定的问题[3]。由此也需要在术后对患者实施一定的后续治疗,以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4]。而常规康复治疗大多采用的是营养神经、抗感染等方式,效果有限。经本组研究发现,治疗后两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均有效提升,且研究组改善效果更明显,Fug1-Meyer评分与Barthel指数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以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均存在明显差异。即提示,不同的治疗方案下,均在改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方面获得理想的效果。但是,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可获得更好的效果,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早期康复治疗是一种科学的康复治疗方式,注重针对不同患者的损伤情况以及手术情况等,从多方面出发,对患者实施综合性的康复治疗[5]。以促进患者运动功能等的改善,降低并控制致残率以及残疾程度等。本组早期康复治疗中,通过早期行呼吸训练、科学排痰等,可促进患者肺功能的改善。联合实施肌肉康复治疗,可达到促进血液循环、减轻肌肉萎缩等目的。另外,通过引导患者参与翻身、站立、洗漱等训练,可以更好的促进其提高其运动能力以及生活能力。

总之,在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可获得理想效果,更好的改善患者的运动能力与日常生活能力。

【参考文献】

[1]刘小艳.延续护理对脊柱骨折伴脊髓损伤患者生活质量及负性情绪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6,22(4):677-680.

[2] Yang S D, Ning S H, Zhang L H, et al. The effect of lower limb rehabilitation gymnastics on postoperative rehabilitation in elderly patients with femoral shaft fracture: A retrospective case-control study.[J]. Medicine, 2016, 95(33):e4548.

[3] Yoo J I, Ha Y C, Lim J, et al. Early Rehabilitation in Elderly after Arthroplasty versus Internal Fixation for Unstable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of Femur: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 Journal of Korean Medical Science, 2017, 32(5):858-867.

[4]王万宏,杜远立,熊家伟,等.后路减压植骨配合椎弓根螺钉内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34):3850-3852.D

[5]王雷.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疗效分析[J].饮食保健,2018,5(18):40-41.

论文作者:安彦军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9

标签:;  ;  ;  ;  ;  ;  ;  ;  

脊柱骨折合并脊髓损伤患者术后实施早期康复治疗的效果论文_安彦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