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战略论文,企业技术创新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路径的选择
随着全球化和新经济的发展,企业技术创新在发达国家经济增长中的贡献度日益提高。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学家曼斯菲尔德在对17种技术创新的社会收益进行评估后认为,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的平均社会收益率为56%,平均个人收益率为25%。美国经济所以能处于30年以来竞争力最强的时期,正是因为新经济条件下的技术创新推动了该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技术创新对提高一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动力效应在于它的自催化性、低成本扩散与收益放大、能够快速提高企业整体实力。面对21世纪新经济发展和加入WTO的挑战,中国选择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与切实对策成为一个亟需深入系统研究的重大课题。
在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存在两个“误区”:一个误区是往往有就技术谈技术的倾向,而忽视“企业创新是一个整体”。事实上,技术创新是个经济学概念,它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管理创新等要素紧密结合、相互作用的一个综合运动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是企业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它与国家创新系统密切相关,这就意味着企业的创新活动不能仅从技术角度看问题,更不能唯技术论,企业技术创新也必须跳出纯技术合作的框框,站到企业整体运行与长远发展的战略层次予以部署;另一个误区是过分强调企业自主权,把企业技术创新仅视为纯属于企业的自主行为,而忽视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创新系统的密切相关关系。在比较分析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机理与总结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成果后发现,企业技术创新既是企业创新系统的一个子系统,又是国家创新系统中的关键环节。就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一般在揭示企业技术创新系统运行规律时有两条研究路径可供选择:一条是遵循国家创新系统→企业创新系统→企业技术创新的逻辑顺序进行,另一条则是与前者相反。经进一步比较分析发现,按第一条分析路径,可以从国家创新体系的总要求出发,规范企业技术创新的要素配置、结构关系并分析、矫正其循环运行机制,这虽可在宏观上高瞻远瞩,但有时可能在微观上忽略企业技术创新发展中出现的具体实际问题;而按第二条分析路径,则可以从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实际出发,向企业创新系统、乃至国家创新系统反馈新问题、提出新要求,以调整创新对策乃至发展战略,使国家创新体系不断得到完善,但有时会易于表象化或视野受局限。本文试图将上述两条研究路径结合起来研究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先从分析探讨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机理入手确立选择中国式的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框架,再从分析研究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入手探讨21世纪初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重点选择及其发展方略。
二、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机理分析
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有着比较系统、严密、高效的运行机理。分析研究之,不仅对中国选择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有重要借鉴价值,而且是中国企业从横向的比较中发现差距、制定赶超型技术创新体系及其发展方略的基础。
(一)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体制
发达国家企业已经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自行研究开发、面向市场需求的技术创新体制。发达国家之所以都把企业作为R&D的主体是因为其国家经济社会制度大厦为企业财团垄断所支撑,企业主导型国家创新体系决定了发达国家能把企业技术创新与国家经济利益“粘合为一个整体——利益共同体”,正如OECD《国家创新体系(1997)》报告所指出的,“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技术变革并不以一个完美的线性方式出现,而是系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和反馈的结果,这一系统的核心是企业,是企业组织生产和创新、获取外部知识的方式”。发达国家大企业经过长期运行使其逐步形成了集权、分权以及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组织体系与运行机制。这种体制不仅有效地加速了其国内企业近乎“丧心病狂”式的兼并与融合,促进企业间合法而无情的优胜劣汰,而且为其无限制地进行市场扩张提供无穷的欲望,“适者生存”法则与无穷的市场扩张欲望促使企业家(财团股东)们为选择高效的技术创新战略及其实现路径而富有“本能”式的冒险精神。发达国家高度市场化,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一向把市场需求作为技术创新的来源(见表1)。英美学者调查84个技术创新成功的项目后得出结论说“清楚认识市场是企业创新成功的关键”、“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潜在市场的利益驱动”是西方企业乐意担当R&D主体的根本动力。
表1 英美技术创新的来源比较
技术创新的主要来源美国
英国
来自科学与技术的推动
22%
27%
来自市场需求
47%
48%
来自生产上的需要 31%
25%
(二)向科技倾斜的技术创新投资政策
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经济利益驱动机制长期将政府与企业“粘在一起”。在R&D投资上,发达国家的政府与企业约各占一半的份额,近年来略有下降,美、英政府仍都保持在45%以上,德、法政府也分别占35%、50%左右;日、韩政府与企业的R&D投资比原本为2:3左右,近年来其政府加大投资额度,韩政府2000年甚至计划将R&D投资占GDP的比例由1993年的2.23%提高到5%。发达国家不仅把企业作为R&D主体,而且也将企业作为风险投资的主角(见表2),形成企业风险投资与企业技术创新相适应的开放型的良性循环。以美国为例,英特尔、思科、施乐、朗讯等大企业纷纷参与风险投资,1999年的风险投资额高达63亿美元,大企业联盟或占有股权等形式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了资金的支持和发展商机,中小企业的发展又为大企业的风险投资增添活力。从政策上看,发达国家有一个人才向企业倾斜的政策体系,企业R&D人员占企业总人数的比重一般在10%以上。美、日、欧的研究人员占人口总数分别为7.6‰、7.5‰、4.2‰,各国政府都出台各项优惠政策鼓励科技人员直接参加企业R&D活动。“人的科学技能”是发达国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重要法宝。
表2 发达国家R&D投资结构:来源、分配、使用比较
R&D投资结构 美国 日本 德国 英国 法国 韩国
来源:企业(%)
50 67 61 42 41 75
政府(%)
47 22 38 48 54 25
其他(%)3 11 1 10 5 0
分配:企业(%)
73 65 72 66 57 67
政府(%)
12 9 12 21 29 22
大学(%)
12 22 15 13 14 11
使用:基础研究(%)
12 13 20 12 21 17
应用研究(%)
21 25 80 25 34 64
试验研究(%)
67 62 0 63 45 19
(三)高效而系统的技术创新管理体系
发达国家企业在观念上极其重视技术创新的系统管理,各大公司都把R&D作为公司整体的主要部分,甚至居于经营战略的核心地位(见表3);发达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管理注重依法管理,不仅法律法规体系完整、比较周密,而且运用法律手段充分、高效。在人才组织管理方式上,发达国家建立以SMT(Self Management Team,自我管理式团队)
为代表的创新授权机制,即从发挥科技人才的自主性与创新性出发,通过授权核心人才,自由组合成一个个战略单位,以克服企业技术创新单位内部的相互依赖性。发达国家企业十分重视现代激励管理,以微软等高科技公司为例,不仅在激励方式上强调个人激励、团队激励和组织激励有机结合,而且在激励时间效应上短期激励与长期相结合,强调激励手段对人才的长期正效应,旨在使企业的价值与人才资本共同升值,突出在激励报酬上转变为从价值创造、价值评价、价值分配的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出发设计奖酬机制(技术创新的个人回报,在美国17种技术创新收益率中,企业为56%,个人占25%)。特别是发达国家已形成了一整套比较成熟的企业家报酬制度及其运行机制(见表4)。
表3 西方企业技术创新观念比较
国外大企业 技术创新理念
埃可森公司
以技术与创新保持领先地位
道化学公司
以研究与开发为技术创新的源泉
联碳公司 以技术创新占领市场为发展战略
杜帮公司 以研究与开发推动公司发展
表4 发达国家企业家报酬制度构架
主要构成
具体类别
1.短期
1.基本工资(BS,Base Salary)
报酬
2.年度津贴或奖金(Bonus)
2.长期
1.经理股票期权(ESO,Executive Stock Option)
报酬
2.经营业绩股份(PS,Performance Shares)
3.股票增值权益(SAR,Stock Appreciation Rights)
(四)各具特点的技术创新模式
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发达国家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实践中总结出带有经验性的企业技术创新类型(学术界习惯上称之为技术创新模式,见表5)。其中,A模式(又称“官、学、民”三位一体模式)为日本企业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实行以引进与独创相结合的科技创新策略所创立,这是日本社会生产力发展速度超过美国2~3倍的根本原因;B模式为西欧各大化工公司为使高新技术的开发迅速实现产业化并减少风险而在政府的支持下普遍采用的多种研究开发形式,实践中取得了显著效果;C模式以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与罗纳·普朗克在特殊化学品等方面的合作,合资建立“研究—开发—生产”示范性企业等为代表,其科研经费的增长速度一直高于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D模式系全球性公司的兴起与发展所致(与跨国公司有根本的区别),最为典型的是美国和日本的汽车业由竞争转向紧密合作,共同在全球各地设厂,合作生产,该模式促进了北美、欧洲和亚太三大地区性贸易集团的形成,进一步加快了世界市场走向一体化;E模式是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产物,欧美和日本的许多大型企业集团在技术开发过程中都采用该模式,他们在一种产品还没有进行开发之前就进行市场可行性研究,一旦认为现实或潜在的市场需求量可观,就立即投入大量的资源进行技术开发,与此同时着手准备制造、营销等的前期准备工作,待新产品开发成功便即时投入生产,迅速推向市场。在新产品推向市场后,企业各部门还要进一步跟踪研究,从而形成技术、生产、营销等纠偏方案,对原有整套方案进行调整,再重新进入技术、生产和营销等创新的循环机制,从而达到技术创新的战略集成。
通过以上的机理分析,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选择至少有七点重要启示:第一,“创新是不同主体和机构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企业技术创新是一个多元集合、系统运行的创新工程,其中以政府与企业结成以企业为主体的真正“利益共同体”、高强度的软件、硬件投资及其高效管理等最为关键,而企业技术创新要与企业技术基础设施相适应;第二,“技术创新是一个充满试错的过程”,企业技术创新通常要冒很大风险,丰富的经验往往与教训相伴而生,是要以支出惊人的成本代价为前提的。把握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可以使中国在选择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时少走弯路;第三,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核心,是企业竞争的主体力量。企业技术创新要把R&D与KBE、HTI有机地结合起来,OECD《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展望》报告将KBE(the knowledge-based economy,知识经济)定义为“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生产、使用(消费)、配置为首要因素的经济形态”,而“R&D直接决定着HTI(high technology industrialization,高科技产业化)方面的知识生产水平”,KBE为HTI提供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支持,目前OECD主要成员国经济中50%以上的GDP是由高新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活动所创造的,要推进企业技术创新首先就要建好知识经济实验基地。第四,“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企业技术创新要与国内外市场需求发展相适应。第五,选择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要实事求是,经比较发现,中西方在体制、投资、政策、环境、观念、基础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异,目前中国高新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仅有OECD主要成员国所占GDP比重的1/25,这一悬殊在本质上反映了中西方国家企业技术创新体系、能力的差异,中国推进改革企业技术创新还只能借鉴国外一些合理的做法。第六,基础研究以其高度的探索性和独创性而成为企业技术创新的后备力量。明确这些关键问题与客观差异是中国制定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的基石。第七,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模式是在发达国家企业创新系统实践中总结出来的一些经验,并不带有普遍规律性。分析研究之,可以为中国在选择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提供明确的创新“参照系”;借鉴之,可以使中国企业避免创新风险,提高创新效益。
表5 发达国家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类型
三、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战略重点与体制创新
(一)以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
与发达国家不同,中国企业尚属政府主导型,实行国家宏观调控和中央部门(行业总公司)分权制,导致管理分散,企业运行机制不顺,企业高度依赖政府主管部门,缺乏企业自主权与自我发展能力,企业发展动力不足,难以开展技术创新;由于管理体制上的纵向两条线互不交叉,造成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严重脱节,其后果是模仿与仿制成为技术开发的主体方式,技术上难以有重大突破,多数技术成果只能步人后尘。因此,中国推进企业技术创新进程,关键是以加快企业体制改革为突破口,优化企业技术创新宏观环境,要系统地狠抓三个关键:其一,要加快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和企业制度创新。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技术创新前提性的“宏观管理环境”难题。其二,要根据国情选择切合中国企业实际的技术创新模式。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除了进行一些力所能及的率先创新之外,应更多地采用模仿创新模式,从而发挥中国企业的后发优势,这样才能不断学习国外企业技术创新的长处,发挥中国企业的自身优势,其战略重点是要在机制、智力(人才)、投资(风险资本)等关键方面下大工夫抓落实,真正使中国企业能够不断增添新活力、获得新技术,进而促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可持续发展。其三,要健全企业技术创新的全要素政策管理体系。中国在大力推进企业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已经相继出台了一系列管理政策。包括投资政策、税收政策、金融政策、外贸政策、人才政策和管理与服务政策等,问题是这些政策之间缺少协调机制,致使企业执行起来感到“宏观”与“微观”脱节、区域之间失衡或“反差过大”,因此要尽快解决企业技术创新政策系统的协调机制并形成完善的政策管理体系,以优化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二)高强度加大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建立多元风险资本投资体系
中国企业由于长期科技投资的严重不足,因而在选择技术创新模式方面缺乏选择能力和选择的自由度,不仅其产品的国际市场开拓受到严重制约,而且也严重影响企业的人才培养和智力资本的生产及再生产,国内企业陷入了“R&D投资少(企业多而小)→技术创新能力弱(发展机会不均等)→产业效益差(增速不增效)”恶性循环的怪圈。OECD强调“不对科学的生产进行投资的国家,不可能维持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企业要加快技术创新步伐,就必须系统解决国家科技投资“瓶颈”制约的一系列难题,重点是要抓住四个环节:其一,尽快缩小中国科技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成长机制长期受科技投资“瓶颈”制约,R&D投资仅为美国的1/52、日本的1/39、德国的1/16。我们必须看到中国科技投资与发达国家的巨大差距及其严重的递增危害性,要借鉴韩国、日本近年的高强度科技投资的经验,在科技投资的总量上要有一个较大的提升,建议政府要把国家R&D总投资占GDP的比重提高到接近发达国家的水平,在彻底改革科技投资体制的同时要调整科技经费来源的构成:基础研究经费仍靠政府支持;应用研究经费要由行业和企业分担;开发研究和工程技术则应步入企业自筹资金的快车道。企业技术创新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三层次的经费配置比重,要参照“国际惯例”并根据未来国际科技与工业发展趋势实行动态管理确定。其二,拓宽科技投资渠道,尽快构筑并建立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投资体系。与表2相比,中国科技投资不仅仅是数量少、来源渠道单一,更有分配、使用上的问题。中国企业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投资不足问题,关键是要尽快构筑并建立风险资本(Venture capital)投资体系。Venture的英文本意是冒险创新,即为创新而主动承担风险的行为。美国过去5年风险资本年均回报率达到40%,其进入市场的成功率却仅有12%。中国企业必须科学估计技术创新高风险的存在,才会有高收益的预期。这里要明确技术创新中的企业与政府的“分工与协作”的关系: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应该是筹集科技资金的主体,具体要到场外交易市场(OTC)和民间资本市场去寻求,要逐步建立筹集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政府退出”机制:“机制重于资金”,政府要回归到“制定政策,创造环境,加强监督,控制风险”的本位上,通过制定宏观管理政策,建立风险资本投资体系,提供符合国际惯例的海外资金引入政策和调整国内民间投资市场准入政策,并鼓励大力发展民间资本,运用财税优惠政策引导民间资本投向技术创新。当前要先集中精力创造一个适合风险资本立足、生长的机制,建立本地区企业吸引风险资本的优势。其三,在投资分配上要突出“三个重点高对应”,尽快提高基础研究投资的比重。针对中国企业以往的科技投资普遍存在“撒胡椒面”现象,这里在调研硅谷及国内沿海高新技术企业的基础上提出“三个重点高对应”的企业技术创新投资理论,强调企业技术创新投资取向是要把重点资金与重点项目、重点人才在一定的高度上对应起来,为此要形成“三个重点高对应”的有效资源配置的政策机制;要提高企业技改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如果说“R&D直接决定着高科技产业化(HTI)方面的知识生产水平”,那么具备国际一流的科研设施则是企业开展R&D活动的基本条件,其完备率及先进程度也是国际衡量一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一项企业技术装备水平与技术创新新颖性的相关分析证实,国内同行领先的技术创新新颖性与国际水平技术装备存在相关性,与其它低水平的技术装备之间不存在正相关性,而中国在211家大企业中竟有12.4%的企业使用着比国内一般水平还落后的技术装备,造成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步履维艰。第四,推进企业R&D资金的审计监督创新。进入以网络经济为代表的新经济时代,电磁信号将取代以纸质为载体的信息,这就客观要求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必须同时推进企业R&D资金的审计监督创新进程,既要改革传统的审计证据收集方式,又要变革审计导向——从制度基础审计转向风险基础审计,还要创新审计手段——开展计算机审计(网络计算机审计),因此,改革现行企业审计体制、变革审计方式、引进网络审计技术、培养新经济条件下的审计管理人才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的有效利用至关重要。
(三)确立并强化科技人才(智力资本)管理新理念,高效配置智力资源
在国际产业已从以劳动密集与资本密集型产业为主向以知识密集与智力密集型产业为主转变过程中,中国企业应根据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实施智力资本优化配置战略,逐步建立起一个研发能力强、专业匹配、结构合理、适应企业技术创新发展需要的高智力支撑体系。其一,要确立以智为先的发展新理念,改革用人制度。面对新一轮国际智力(人才)竞争,中国企业不仅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而且要确立以智为先的发展新理念,尽快实施“智力资本积累优先战略”,使人才在企业有舞台、留住心、才尽其用。其二,要加快科技人才(智力资本载体)管理创新步伐。目前我国企业科技人才的有效利用率不高(据调查显示,东、中、西部的企业科技人才利用率分别约为60%、40%、30%),人才流动率也较低(发达国家为15~20%,中国仅为2%),这说明必须彻底拆除“地方禁锢人才”的围墙、确立人才合理流动政策;在人才(智力)资源配置方面,要确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人才(智力)资源配置新理念。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激励机制,使一批具有高智力、贡献大的科技人才能够依法取酬,真正把高智力与相应报酬对等起来,才能实现高回报、智尽其用。其三,要加大智力投资力度,加强基础研究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智力密集性、学科综合性、技术集成性决定其发展依赖于大批受过良好教育与训练的、具有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的高精尖人才,中国企业不仅要彻底解决投资体制上长期投资“见物少见人”的问题,明确加大对科技人才培养的投资就是对增强科技竞争力的投资,而且要超常规地加大人才(智力)尤其是基础研究人才的投资力度,这是大势所趋(中国的基础研究在R&D经费中仅占10%,而美国基础研究却是R&D经费的两倍)。其四,要建立学习型企业科技人才的培养新机制。通过切实实施企业高科技人才继续教育工程与高精尖特殊人才特殊培养工程,不断提高企业科技人才的整体水平与质量档次,只有通过科技人才定期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及时捕捉国际科技前沿信息、组织科技攻关,才有把最先进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知识与技术密集型的新产品的可能。
四、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实现与关键对策
(一)推行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跨国企业集团自主技术创新
“需求是技术创新之母”,加入WTO以及技术全球化与创新全球化的新发展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提出了新的挑战。中国企业要把国际市场需求、开发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组建跨国企业集团“三位一体”地纳入到技术创新体系中来。其一,要及时把握国际市场需求走势与变动规律。国际经验证实,企业的一切技术创新都是围绕产品的不断升级换代而展开的,市场需求不断上升规律客观地导向着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这就要求中国企业必须根据所掌握的国际市场需求走势与变动规律,拓宽技术创新信息来源通道,建立“领先用户研究”新机制,以克服技术创新的盲目性与被动性。其二,积极应对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新挑战。技术创新全球化的企业主角是跨国公司,而且,技术创新全球化的趋势快于本国创新的全球性利用。发达国家一直把跨国公司作为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主力军,并正向发展中国家渗透。面对跨国公司技术创新全球化的渗透策略,中国企业要从两个方面采取果断应对措施:在技术方面,关键是要在新技术平台上进行密集投资,只有对一些前沿技术进行一些密集性投资,中国企业才可能在一些未来影响较大的产业领域找到自己的市场空间;在创新方面,中国企业关键要把握最新的创新市场机会,对市场的前瞻性把握要从模仿者变成市场领先者。其三,要积极探索中国式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国际贸易额是衡量一个国家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的重要指标,未来市场的国际竞争就是对拥有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的竞争。因此,中国必须推行企业自主技术创新,积极探索中国式的企业自主技术创新模式,从而不断地开发出拥有更多知识产权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品牌产品。其四,通过技术战略联盟提高科技竞争力。科技竞争力最终是国家经济实力的基石,而“科技力量实际上是指人的科学技能”,所以中国企业要牢牢把握“人的科学技能是决定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的关键”。中国企业要以组建跨国企业集团为龙头,努力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品牌产品,并提高其国际市场的竞争力,这是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战略目标。
(二)建立突出以企业家为技术创新主体的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
国际经验证实,在技术创新进程中企业家处于关键地位,企业家是技术创新主体的灵魂。其一,要明确企业家与企业、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三位一体”的。首先要明确技术创新主体包括“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和“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两个层面。因为技术创新的主体过程只能由企业来实施完成,而且技术创新的结果也只能通过社会生产过程来实现,企业是社会生产的主体,当然也就应该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一项国际R&D最新统计结果证实R&D的诸项指标中企业居主体地位,企业只有成为自主经营的经济活动的主体,才能为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提供基本前提条件。其次,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取决于R&D水平和企业家智慧的有机结合水平,如果缺乏技术创新能力,即使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也不会成为技术创新活动的主体,企业必须拥有其市场主体的体制环境,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再次,企业家(entrepreneur)是企业技术创新主体的灵魂。没有企业家,知识经济的发展就缺乏一个技术成果向产业化发展的推动力,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主体中的灵魂作用在于企业家能促进创新观念的产生、能视R&D活动为企业技术创新管理的头等大事并为技术创新创造技术前提、能正确决策并使技术创新战略得以顺利实施,缺乏技术创新能力的企业家也就称不上优秀的高智力企业家。其二,要尽快建立企业家市场及其科学的运营体系。现代企业家通常具有高智能性、高风险创造性(entrepreneur源于法文,本意为“风险创业者”)、高统驭性与市场稀缺性,现代企业家是企业技术创新发展最为珍稀的财富,国际企业五百强与国内企业五百强的发展历程都证实,企业技术创新发展归根到底是现代企业家以其非凡的创造力在探索企业运行规律基础上不断寻求突破性措施的综合创造活动的过程,与国外相比而言,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进程中最缺的是科技型企业家(高科技管理人才)和风险投资企业家(风险资本投资管理者)。这就要求中国必须尽快建立现代企业家市场及其科学的运营体系,特别是要对风险企业家的选择机制与激励约束机制做出制度安排。其三,要建立中国企业家期权报酬制度并推进该制度创新进程。从国外企业家期权报酬的运作来看,不同的报酬形式各具特点与功能(见表6),对企业家的经营行为产生了激励与约束相对称、短期激励与长期激励相配套的综合作用,从而为企业家充分发挥其人才资本价值创造了较大的选择空间。
表6 企业家不同报酬形式、特点与功能的比较
报酬代表形式
风险影响程度 决策影响跨度
1.规定工资接近于零
无影响
2.年度奖金 短期较低
3.经营业绩股份
中期较大
4.经理股票期权
长期最大
5.股票增值权益
长期最大
(三)全面提高高新区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带动企业技术创新
建立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利用HTI带动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是中国企业打赢21世纪国际高科技条件下经济战争的战略步骤。在调研与比较苏、浙、京、沪、深的高新区之后发现,提高中国高新区创新体系的运行质量还任重而道远。关键要抓实五个问题:其一,以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核心,以不同的经济区域为辐射走廊,形成点、线、面相结合,构建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格局,要研究如何将高新区的发展与相关企业技术改造、创新有机地结合起来,要克服高新区企业“跳独角舞”的弊端。其二,努力提高高新区开发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档次与品种数量,要在全国建立一批高技术及其产品R&D基地和高技术孵化、辐射基地,大力开发投资少、收益高、质量优的高技术产品,重点要开发一批具有市场覆盖率高、技术先进、出口创汇率大、技术与经济寿命周期长等特点的高技术产品。其三,高起点地增加高新区的高智力资源和高技术储备,包括提高科技人才占区内人口比例、优化高级管理人才组合结构、加强区内高校科研院所的建设等,从而使高新区富有“人气”与发展后劲。其四,从国际HTI大环境与大趋势着眼,尽快改善高新区投资硬环境,重点要加强高新区交通、通讯、能源、给排水以及生活服务等基础设施的国际化建设。其五,积极推进开放型的技术创新进程,走技术创新社会化之路,既要开展广泛的国际技术合作,不断扩大高新技术信息的采集范围,提高高新区对技术要素的吸纳力和技术成果的转化率,又要加大产学研合作创新的宏观引导和资助力度,要克服以往优惠政策缺位、短期行为、知识产权观念模糊等弊端,有重点地扶持和资助高校科研院所与大中型企业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横向联合,如合作建设“科技创业园”、重点实验室等,形成资源共享→技术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档次提升→产学研合作创新系统扩展的有序循环机制。
(四)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进行率先创新与模仿创新
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是指技术创新的推广、辐射、集群化、产业化的机理和制度,主要包括技术创新扩散的过程机制、动力机制、保障机制等内容。其一,建立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既要遵守一般规律又要结合企业实际。在企业技术创新扩散机制中,技术创新沿着技术路线体系内扩散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企业技术创新自身完善、裂变及推动相关技术发展、完善、裂变,并逐步形成技术网络的全过程;企业技术创新扩散动力包含供求、利益、竞争、服务四大要素;企业技术创新扩散的保障机制则包括政府宏观管理政策、国际技术合作关系与运行环境、智力资本转化与更新源等。中国企业不仅要遵守技术创新扩散机制的一般规律,而且要在技术创新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基本条件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技术创新模式。研究表明,企业技术创新方式与约束条件存在着对应关系。中国企业要借鉴日本技术创新经验,实行由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再到创新从而出口到国际市场上去的总体战略。这样可以尽快实现引进技术的直接经济效益,提高引进技术的综合效益,使企业技术引进成为中国技术进步总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二,更多采用模仿创新模式。在目前的资源优势较弱的条件下,中国企业应更多地采用能够带来后发优势的模仿创新模式。西方工业界认为消化吸收的费用大体为引进费用的5~7倍,自动化程度越高,技术更新越快的行业,其消化吸收的费用也越高。因此,中国企业引进技术从选项开始就要考虑到消化、国产化和创新等问题,要彻底改变中国技术引进费用与消化吸收费用之间不合理比例的格局。当前中国企业技术引进要实现“三个根本转变”:由以进口生产线和成套设备为主转向以引进软件技术为主;由以企业单位单独引进的方式转向以贸技相结合的引进方式;由以生产使用为主转向以吸收、开发、再生产为主。
标签:创新管理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中国模式论文; 审计软件论文; 海外投资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政府审计论文; 技术管理论文; 市场战略论文; 管理审计论文; 科技论文; 发达国家论文; 投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