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探析论文_刘军祺

湘潭县中医医院 湖南湘潭 411228

【摘 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及临床症状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56%,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临床疗效

尿酸性肾病是因嘌呤代谢絮乱致尿中尿酸过多、血尿酸升高和尿酸排泄障碍的一种代谢性疾病[1]。今年来,此病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尤其与中老年发病较多,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本次研究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慢性尿酸性肾病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给予别嘌呤醇治疗,所有患者符合原发性慢性高尿酸血症和酸性尿诊断标准。观察组中男性33例,女性12例,最小年龄25岁,最大年龄74岁,平均年龄55±7.5岁,病程1.5~29年;对照组中男性36例,女性9例,最小年龄23岁,最大年龄73岁,平均年龄53±6.5岁,病程1.2~27年。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剂量为0.1g的别嘌呤醇,口服,每天2~3次,合并高血压者加用剂量为10mg的洛丁新,口服,每天1次,督促患者大量饮水,使患者每天排尿量维持在2100~3000ml之间,酸性尿患者给予小苏打,剂量1.0g,每天2次,或剂量为10ml,浓度为12.5%的枸橼酸钾,每天3次,让患者尿的PH值维持在6.1~6.8之间,好让患者尿酸结晶排除。当患者心功能不全、冠心病、水肿、血压升高明显,在补充碱和水分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西药治疗跟对照组一样,另加用中药治疗。方法如下;脾肾亏虚,水湿不化患者:药用6g甘草、6g砂仁、6g附子、9g桂枝、9g桔梗、10g山萸肉、12g丹皮、12g车前子、15g熟地、5g人参15g茯苓、15g山药、15g泽泻、12g白术、15g牛腾30g薏苡仁,主要功效为脾肾温补、除湿健脾。脾肾虚衰,湿浊滞留患者:药用20g党参、15g薏苡仁、12g丹参、12g白术、9g生大黄、12g六月雪、12g半夏、9g炮附子、9g紫苏、9g黄连、6g砂仁,主要功效为通腑泄浊,固脱扶正。痰湿阻络,痹阻关节患者:药用20g黄芪、15g熟地、15g牛腾、15 g益母草、15g白芍、12g苍术、6g红花、12g黄柏、9g川芎、10g桃仁、9g当归,主要功效为祛瘀通络、除湿健脾。两组患者治疗30天为一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检查指标的变化、症状和体征。注意;治疗期间禁忌酒、高嘌呤食物,控制肉食、蛋白质摄入量、体重。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

1.4疗效判定[2]

显效:症状和体征正常,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50%以上;血尿酸恢复正常,尿酸降低50%以上。有效:症状和体征好转,24小时尿蛋白定量降低25%以上,尿酸降低25%以上,肾功能指标好转。无效:症状和体征无改善,肾功能指标不达标。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整理本组实验数据,在统计学软件SPSS20.0数据包中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分别应用(n%)和(`x±s)表示,组间差异通过x²和t检验,在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56%,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3两组患者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随着我国的经济高速发展,国民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人们的膳食结构发生变化,在我尿酸性肾病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3]。尿酸性肾病主要病理,即降低肾小管萎缩,晚期由于肾小球基膜增厚和肾球囊纤维化,肾小管动脉硬化,累及肾小球的损害[4]。当前治疗此病主要是控制高嘌呤饮食、尿液的碱化、大量饮水及对症药物处理,药物主要是采用别嘌呤醇,有相当的疗效,但毒副作用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居高不下,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5]。中西医结合治疗尿酸性肾具有安全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

本次研究观察组在改善症状和肾功能,降低血尿酸、尿蛋白等,增加尿量排泄、降血脂和改善血粘度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临床中医认为,慢性尿酸性肾病多因脾肾虚衰、痰湿阻络所致,处方中白术与黄芪能益气健脾,薏苡仁、车前子能利湿清热、消肿利水,当归能活血化瘀,该方达到了降低血尿酸等治疗目的,对本病有显著疗效,无毒副作用。

总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显著,无毒副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钟宏琳,欧伟宁.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慢性尿酸性肾病42例[J].辽宁医学杂志,2009,23(3):138-139.

[2]杨小梅,张小玉,杨海俊等.舒惠荃教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经验[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0,10(3):67,94.

[3]刘加林,孔庆歆,何琳等.化痰解郁通淋汤为主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疗效观察[J].贵州医药,2012,36(4):308-311.

[4]邬丽红,张明华,王中军等.模糊综合评判法在中医疗效评价中的应用[J].武警后勤学院学报(医学版),2012,21(4):261-262,265.

[5]于国良,孙威,魏涛等.经验交流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8):3143-3144.

论文作者:刘军祺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尿酸性肾病的临床疗效探析论文_刘军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