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仓储管理是物流体系中一个重要环节,工程物资一般要经过验收、检测、加工、配送等作业工序,直至安装使用到具体施工部位,流转过程中产生了较多的仓储损耗和管理成本,从这个意义上说,施工企业物资仓储管理比一般流通企业物资仓储管理难度更大、精细化要求更高,合理高效的仓储管理在保证物资供应、保障项目顺利推进和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铁路;物资;仓储管理
引言
在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建筑市场,各施工单位都在通过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和创新管理加强内部管控来控制生产成本,在可控的生产过程内降低成本的空间越来越小,在物资管理领域,不但要控制采购成本,还要充分挖掘仓储库存管理环节上的潜力,发掘新的利润源泉。
1.铁路施工企业仓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仓储设施规划建设不到位
一是仓库平面布置不合理,仓库选址、库容设置缺乏充分论证,在施工现场依地势而建,未充分考虑最大库存需求和物资使用周转率;二是存储区域布局不合理,一个仓库同时存放不同类别和自然属性的物资,或原材料区、加工区、成品半成品存放区不能有效分离,存在作业干扰;三是料棚料库选材追求低成本,仓库安全存在隐患。
1.2仓储设施投入不足
铁路建设标准化的持续推进,小而散的存储加工场地被禁止,主要材料实现集中存储,集中加工配送,施工企业从经济角度考虑,对仓储设施的投入不积极,仓库数量不足,原材料合格区、待检区仓位不足,影响物资正常仓储需要。
1.3缺少必要的作业工具
一直以来施工企业物资出入库作业,需依赖工地现有的吊装运输工具,货物的接卸组织受到制约,降低了物资出入库作业效率,使用工地大型设备又影响其他施工作业,造成车辆机械台班费用增加,使费用支出居高不下,形成浪费。
1.4业务管理有待加强
仓储管理是指从商品入库到发送的整个仓储管理过程。主要包括入库业务、保管业务、出库业务等内容。铁路项目体量大的特点,使施工单位做不到每个仓库配备专人负责出入库管理,尤其是钢材等一些需二次加工的大宗物资,一般会与加工厂重合设置,物资验收入库后,只要不缺料物资人员几乎不去管理,加工配送环节物资质量追溯很难精确跟踪。另外,由于物资管理人员对物资出入库作业组织不到位,存放不科学,合格物资和待检测物资混堆,出现后进先出现象,一些积压物资容易发生变质,形成浪费。
2.原因分析
铁路施工企业仓储管理不同于普通的生产和物流企业,仓储设施属于临建工程,按照铁路建设的工期规划,设计寿命短,一般在2~5年之间,施工企业仓储设施也只从满足最基本的使用出发,缺乏长期规划。仓储管理出现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仓储设施资金投入不足,施工单位在工程投标时的大临费用预估不足或在实施过程中减少仓库建设和设备投入,对物资仓储在控制生产成本方面的作用不了解、不重视;二是铁路施工环境受限,一般的铁路沿线地理地貌复杂,用于设置大型仓库的场地有限,导致了仓库设置达不到正常仓储要求,影响供应和使用;三是物资管理人员较少直接参与仓储设施规划设计或缺乏相应的知识,对如何做好仓储管理,发挥仓储管理效益缺乏认识,工作和盯控的重点仍在采购供应领域,重采购,轻管理;四是从仓储要效益的意识不够,与物资采购可更直观的价格对比不同,仓储管理成效很难精确测量和比较,往往不会引起管理层的重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改进对策
3.1重视物资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
企业仓储管理本身是对物的管理,是通过人来实现的,物资管理的好坏也绝不仅仅是能买到质优价廉的产品,必须遵循“确保质量、控制价格、保障供应、提高效益”的原则,最终目的是产生管理效益,提高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是第一位的。每一个施工项目的物资管理人员配备必须兼顾管理能力和专业能力,各单位必须重视人才培训,并在实际工作中推行“传帮带”培养,岗位配置要与个人能力相适应,杜绝“人人可以搞物资”的传统观念,物资岗位也绝不是“休息所、养老地”,决不能滥竽充数,真正做到人尽其才,充实仓储岗位人员。
3.2做好仓储设施规划和投入
施工单位要从企业长远发展出发,重视和加强仓储设施投入和重复利用,做好仓储设施设计规划,科学选址,充分考虑场地因素、运输条件、辐射范围,要有一定的前瞻性,在仓储活动正式开展之前,对仓储设施类型、规模、格局、内部作业流程等进行决策[1],明确存储物资的种类、数量和不同物资的贮存条件等指标,确定出各类物资的仓储空间占用量和占用比例,合理进行存料区规划。仓储设施规划设计物资负责人全程参与,必要时邀请专家提供建造方案,以实现布局合理、规模适度、重复利用,仓库设计要满足整个项目期内仓储、加工、配送需要,减少重复投入,同时,配齐必要的仓储作业设备,提高作业效率,提升仓库利用效率,实现经济效益。
3.3建立健全标准作业流程和考核监督机制
制定规范标准的仓储作业流程,明确作业标准、时限,确定岗位职责,定人定岗配置,仓储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各类物资特性、验收指标、存储要求,能熟练办理各环节业务,坚持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工作绩效考核体系,明确业务各环节考核标准,不断总结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制度设计和考核运用激发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能动性,不断发现和修正企业系统内部存在的薄弱环节,促进仓储工作效率提升[2]。
3.4运用信息手段提升工作成效
大数据、互联网、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已在各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在仓储物流活动中利用物联网技术将大幅提升工作成效。物联网技术可以帮助企业实现对物资的精确跟踪识别,提高物流各环节可靠性。铁路施工企业可利用物联网技术,及时了解物资发运情况,跟踪运输动态,提前对仓库进行规整,对作业机械进行调配,提高机械利用率。对施工企业来说,合理库存可以使企业整体运作更加高效,库存控制不当会造成物资周转不畅,影响正常施工,利用物联网技术可及时掌握库存动态,合理安排供货计划,及时补充货源且不会造成来料过多无法存放的问题,有效解决铁路施工企业由于地形限制带来的仓库数量不足、库容不足,原材料库存比例失调和缺货现象发生,使仓储设施得到高效利用。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企业的生产供应链中,使得整个作业链条各个环节处于企业的跟踪识别之中,从原材料入库、加工、直到安装使用实现了可视化管理,在满足施工需要的前提下可尽量减少库存,减少仓储保管保养费用,减轻资金压力,同时,有效实现对原材料的质量追溯,不仅能有效节约人工成本和时间成本,还减轻了管理人员工作强度和出错几率[3]。
结论
简而言之,在铁路施工企业物资管理中,由于施工环境和企业性质,仓储管理一直处于薄弱环节,仓储设施布局不合理、投入不足、效率低下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对物资管理效率和企业效益产生不利影响,文中通过分析铁路施工企业物资仓储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从转变观念、使用现代信息手段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解决和改进对策。
参考文献
[1]谈飞,曹留峰.施工项目精益成本控制研究[D].南京:河海大学,2017.
[2]倪建欣,张金贵.德国成本会计与作业成本法的比较与融合[J].现代商贸工业,2018(6).
[3]赵晓燕.成本管理理论与实务国际动态[J].财会通讯,2018.
论文作者:贠明亮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物资论文; 作业论文; 仓库论文; 施工企业论文; 设施论文; 铁路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