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社科信息服务业发展现状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广东论文,现状分析论文,服务业发展论文,信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发展迅速,基本完成硬件方面的投入工作
1.1 广东省信息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目前我省互联网络用户人数已近400万,居全国第一位;形成了广东省五大互联网络,“信息网”、“科技网”、“视讯网”、“电信网”、“教育网”。到2000年,广东省信息化程度如表1:
表1 广东省信息化程度表
指标 2000年 广东省
广东省 南海市2005年预测
信息化综合指数
40.5
52.2553
信息网络普及率(互联网用户/百人)
3 914
电话普及率(电话机/百人)
38.8
59
65
广播人口覆盖率(%)96.2
100 98
电视人口覆盖率(%)96.6
100 98
城镇居民每百户拥有电脑数(台/百户) 23 50
40
城镇居民人均交通、通讯、娱乐、教育、 24 32
30
文化服务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重
注:资料来自(《广东省信息化简报》第17期,2001.12.26)
从上表可以看出,广东省信息化综合指数40.5,仅次于北京、上海,居全国前列。本省部分城市(南海、深圳等)信息化程度已高出全国发达地区的水平,部分指标如广播人口覆盖率和电视人口覆盖率已达100%,达到国外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全省整体的信息化程度还有待提高,与国内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的距离。从部分城市信息化程度远远高出全省平均水平的侧面也可以反映出全省的信息化发展还很不平衡,部分地区如珠江三角洲经济发达地区信息化水平比较高,其他经济欠发达和不发达地区信息化程度还处于比较低的水平。这就要求我们的领导在做全省的信息化规划时,要重点考虑扶持这些信息化水平比较低的地区,缩小地区差异,从而促进全省经济平衡。
1.2 广东省网站状况
广东省网站在全国的位置排在第二位。据《中国互联网中心》的调查报告(截止日期为2001年4月30日),全国域名数:692490;全国网站数:238249。
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之一,其网站数量占全国网站总数的14.49%,居全国第二位,这说明广东的网络发展水平已经居于全国先进行列,对于基于网络的社科信息服务业来说有很好的发展基础和广阔的市场,有这么好的基础,广东社科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也理应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从广东社科信息服务业当前的发展状况来看,落后于北京、上海,也大大落后于本省的其它行业,与当前我省的信息化程度不相符合,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思考。
1.3 广东高校系统的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入网状况
“九五”期间,各类型社科信息服务机构根据各自的用户范围和需要,高校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先联学校局域网,通过学校上省教育网,再上国家教委互联网(CERNET)。据中国教育与计算机科研网(http://www.edu.cn)统计,广东上网高校共有48所,90%以上的院校已完成入网工作。包括华南理工大学图书馆、深圳大学图书馆、华南农业大学图书馆、广东医学院图书馆、中山大学图书馆等24所高校图书馆。
1.4 广东社科系统的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入网状况
社科院系统的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先上本院局域网,通过院网再与中国社会科学院互联网(NCFC)链接。广东省的社科信息机构系统主要是以广州为中心,辐射到深圳、珠海各市区。在广东有广东社会科学院的学术情报研究所、广州社科院的信息中心或情报研究所、深圳社科院的信息中心等10几个服务部门。广东省的社科系统网站建立不完善,如广州社会科学院信息中心、广东社科院信息中心、情报所、图书馆各自为政,网络建设不完善。其它地方性社科院系统的服务机构有的有一个网页,有的还没入网。据笔者的不完全统计,60%已入网,但服务单一,更新较慢。有部分根本没有内容,正处于建设之中。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1.5 广东党政机关的社科信息服务部门入网状况
党政机关系统的社科信息服务部门入网状况较好,95%以上已入网。信息中心入省政府信息网,包括:广州市、河源市、揭阳市、深圳市、佛山市、珠海市、潮州市、汕头市、梅州市、湛江市、茂名市、韶关市、东莞市等24个地市级信息中心。
广东信息网就是以广东省信息中心为主建设的,它上接国家信息中心,下连24个地级市,形成中国经济信息网华南区域中心。拥有70多个数据库或信息专栏2500多万条记录,信息内容日更新量180万字,网络月信息流量超过万兆字节。
1.6 商业性信息咨询公司入网状况
信息公司在广东省工商企业网上,用信息咨询一词查询,得到记录结果为8818条。仅广州到2000年底,信息服务企业达5051家。广东企业60%以上已入网,信息咨询公司也不例外。但上网方式,Modem拨号上网依然是主流,其一次性投入少和使用经济实惠令信息咨询公司热衷不已,平均使用率高达75%。而ADSL、ISDN则只有少数规模大的信息咨询公司采用。80%的信息公司,用网站主要目的是宣传推广企业,利用网络平台销售产品及传播信息分别占44%和52%。虽然都希望借助互联网进行宣传,但事实上大部分仅是口号行为,对于网页的推广并没有投入时间和精力。34%的企业没有更新过自己的网站或网页,而更新频率每2到3个月一次的仅有41%。信息咨询公司只是一切,“人有我有”,并没有做出自我的特色和风格,有的公司认为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去策划网页的更新,有的公司认为网络服务沟通不方便,效果不理想。
2 电子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建设初具规模
2.1 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上的社科信息资源
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围绕用户的需求特点,开发网络社科期刊、网上社科经济数据库、网上社科名人、网上社科机构等等。参考馆员运用各种技术方法,多种途径,收集INTERNET网上的参考信息源,经过研究比较,筛选出最有效的网页信息存于本站点上(直接订购、镜像站点或仅是链接),然后将这些资源形成一个网页。在这方面广东省各系统的社科服务机构正逐步开展,开展较好的是高校系统中的各社科机构,如中山大学历史系网页,港澳研究中心等;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系统中的各研究所,如广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网页等。总体来说,广东在有针对性地开发网络上的社科信息资源工作刚刚出台,各社科机构都有此打算或正在开展、探讨。
2.2 社科数据库建设现状
数据库是资源的核心,数据库建设是信息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纪委、国家科委、国家信息中心于1995年3月21日~10月31日进行了一次以数据库为重点的信息资源调查活动。经筛选,掌握了有一定容量、能够对外提供服务、国内单位自建的数据库1038个,收入《数据库大全》。1038个库中,社科库为586个,占总数的56.5%,社科数据库的行业分布和内容几乎覆盖经济、管理与统计、图书情报、党政等多方面。广东77个,占13%,名列第二,但大型数据库少,容量大部分在10MB-100MB之间。在有关部门统计中,1997年、1999年,我国网上信息源和应用数据库的统计数据中,广东一直名列前六位之间。
据了解,现阶段仅广东省的图书馆已建成了包括中外文书目数据库、中外文期刊数据库、地方文献数据库、CD-ROM光盘数据库、中国教育软件库、联合国技术信息促进系统(TIPS)、法律咨询系统、电子版期刊库、剪报与文摘库、家庭医学百科、文苑通览、摄影写真集数据库等十几个数据库;但由于无法找到广东省社科数据库的具体数据,只是通过各大系统的情况概述而论。
总之,可以看出,企业、商业性网站和政府是数据库最主要的生产者。而数据库的内容和类型直接反映了数据库产品的市场定位。从用户市场的角度看,文字数据库的市场面最大,它应该作为我省数据库产业发展的重点。
3 网络化信息服务初步形成
广东省大部分社科信息服务机构在INTERNET上建立虚拟社科信息服务机构,以适应社会的发展,满足现代用户的需求。社科信息服务机构的主页除了社科信息服务机构的常规简介外,已建成书目数据库的社科信息服务机构纷纷将本馆的馆藏资源上网。大部分高校图书馆已开展了电脑化图书管理及数据库服务,购买了中外文光盘数据库等数字化产品,部分图书馆还有自建的数据库,设立多媒体阅览室或基于局域网的光盘信息服务系统,提供联机检索服务,主要包括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外文期刊篇名数据库、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数据库、全国报刊索引等,并提供在网上服务。还进行了网络信息查询技巧的辅导和培训。如中大图书馆,外文网络数据库有31种,中文光盘数据库有52种。但广东社科系统的馆藏资源仅是内部使用,高校图书馆系统也是一样,没有真正做到信息资源共享。
党政机关形成了经济信息服务系统,主要是指以省、市信息中心为主的一些直属市政府或有关经济管理机关的行政或事业性质的经济信息服务系统。包括计划、统计、外贸、金融、物资商情及市场信息服务等内容。建立和完善了区、县级市信息中心,发挥经济信息服务系统的整体优势;共同建立信息网络,实现了全省、市信息数据库联网。完成了为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服务的“宏观经济信息网”和为社会和企业服务的“公众信息网”;发挥了市信息中心与国家和各省市信息中心联网的优势,为社会和企业尽量提供量最大、面最广、质最优的各种经济信息服务。并且,在网络主页上开辟有特色的栏目,如网上资询站,设置专门的电子信箱接收用户提出的咨询并在本栏目中及时作出解答。
4 广东社科信息服务业问卷调查分析
表2 广东社科信息服务问卷调查总表
注:调查总表规定:职工中本科以上文凭+中级以上职称30%为高、好,10%-30%之间为一般,10%以下为偏低。
从表2可以看出,我省社科信息服务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人才方面虽然我省社科信息队伍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与我省社会、经济发展对社科信息事业及其专业队伍发展的要求相比较,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高级人才所占比例太小,且青黄不接;研究生比例太小,复合型人才和计算机人才奇缺,人才专业结构不合理;由于多方面原因,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基层社科信息服务专业人员比例偏低。人才素质最好为高校系统与党政机关的信息中心。
社科网络资源网分散建设,没有形成统一资源网,互相之间没有达到共享,或共享程序较低。电子化社科信息服务内容单一,主要是购买一些社科光盘提供服务,自建数据库少。
广东整个社科信息服务业发展不平衡,数字鸿沟扩大,市县之间的差距(如珠江三角洲的发达地区与广东省北部的贫困市县)、行业之间的差距(如与金融业比较)、同行业之间的差距(如与科技信息服务业比较)、同行业内子系统之间的差距(如高校系统与社科院系统之间)、同一子系统之间的差距(如中大图书馆与商学院图书馆之间)。
广东社科信息服务业存在的主要问题有:领导重视程度问题(包括领导本身);财政问题;人才问题;管理问题;发展不平衡及质量等问题。
收稿日期:2002-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