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论文_胡游敏

探析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论文_胡游敏

重庆市垫江县澄溪镇畜牧兽医站 重庆 408300

摘要:畜牧养殖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逐渐趋向于效益化、科学化、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方向,但在产业发展中,也逐渐迎来了传染性疾病的防治问题。所以,为了保证我国食物安全性,必须深入分析口蹄疫、犬瘟热、布氏杆菌等传染病的流行特点和防控关键点,继而降低畜牧养殖中经济损失。

关键词:畜牧养殖业;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

传染性疾病是畜牧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疾病种类,在养殖厂中出现传染性疾容易给给养殖户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影响养殖业的健康有序发展。根据传染病病原和养殖场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关防治计划,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传染病的滋生和传播,降低养殖风险。

一、养殖业发展现状

我国畜牧行业的散户数量正在持续增长。即据统计数据可知,在2016年,生猪年出栏500头以上的比重已经达到了44%,而100头以上的养殖场比重占据总体的50%。所以,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肉蛋奶的需求,开始推广范围集约化养殖场的发展,并逐步实现生态养殖的建设。但就目前现况来看,在我国畜牧行业可持续发展期间,仍然面临着传染性疾病问题。即一些养殖场在牛、猪等养殖过程中,受人为因素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使得动物产生细菌、支原体、病毒、真菌等病原,在病原长时间潜伏下,逐渐引起大面积的布氏杆菌、口蹄疫等传染性疾病,最终促就食物安全受到一定影响。同时,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中,一旦表现出传染性疾病病发现象,必须对疾病进行控制,若控制不及时,则将使更多的动物受到感染,甚至引发人畜共患危机,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

2.传染性疾病。在养殖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危险因素,环境、疫苗、饲料和疾病都会影响动物的健康成长。养殖场出现传染性疾病如果没有及时治理会造成大量畜禽的死亡,严重的还会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传染性疾病是由各种病原体引起的在人与人、人与动物或者动物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传染性疾病具有流行性、传染性、季节性与地方性的特点,病原体可以在通过水源传播、空气传播、接触传播和土壤传播的方式扩大感染范围。传染性疾病的防治措施就是切断其传播途径,避免出现大范围的病毒感染。2013的禽流感病毒,不仅给家禽养殖户带来了很大的经济危机,还造成了多人死亡和感染,令人胆战心惊,很长一段时间,肉、蛋市场的生意都不景气,人人谈“鸡”色变。在现阶段,养殖业吸取以前的经验和教训,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越来越重视,制定了很多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为养殖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二、动物疫病防控策略

1.定期进行疾病检疫。养殖户和疾病检疫部门应该定期对养殖场进行疾病检疫,按照相关卫生标准进行诊断,做好病前防护措施。已经发生病情的地方根据其传染性进行必要的隔离治疗,避免发生扩散。定期对疫苗进行药物注射或者灌输,使用较好的饲料进行养殖,提高动物本身的免疫力。在疾病多发季节,养殖户和相关部门应该做好日常管理和照常检疫工作,加强养殖场所的通风和清理工作,将疾病检疫工作了落实到实处。在畜牧养殖行业发展中,为了实现对口蹄疫、布氏杆菌等传染性疾病的控制,必须做好疾病检疫工作。首先,在疾病检疫工作开展期间,应结合传染性疾病危害性,构建以“预防为主”的畜牧检疫机制,定期检测传染病原。其次,为了实现对传染性疾病的及时控制,防止扩散、传播现象,则必须开展消毒处理、疫苗注射、给药等一系列疾病检疫工作。其中,消毒工作的展开,需安排专业的消毒人员进行,并在具体的消毒工作中,常备物体表面消毒、环境消毒、手消毒等消毒剂。如,漂精片等等。同时,在消毒期间,使用专业的仪器测定消毒剂浓度,并在现场消毒时,配备刻度量杯、配药桶、消毒浮筒等工具,达到高效性消毒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在传染性疾病疫苗注射工作中,为了实现对疾病的有效控制,应根据传染病特点和流行环节,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例如,在口蹄疫传染性疾病控制中,因其传染性特点表现在发病率高且传播迅速方面,所以,在检疫时可利用2%~4%氢氧化钠或者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对动物进行消毒。然后,进行免疫接种工作,达到最佳的传染性疾病控制效果。再如,在绵羊痘传染性疾病防治过程中,应结合其病原是病毒的特点,在防治工作中,使用羊痘鸡胚化弱毒苗进行皮内接种,而药剂的使用剂量保持在0.5ml,就此通过接种工作降低传染病疾病发病概率。

2.做好饲养管理。养殖场所的温度和湿度不能调节好很容易滋生细菌,养殖户应该对动物的生长环境做好消毒和清理工作,经常通风,保持空气流体,提高空气质量。对动物粪便进行清理,可以将其卖给果树种植户或者施撒到自家的农作物中,减少购买材料的成本。养殖户对动物的圈舍需要定期清洗,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能够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机率。经济条件好点的养殖户可以提高养殖场的信息化水平,完善基础设施,采用相应的通风系统和排水系统,保持饲养环境的干净、卫生。制定相关疾病防治措施,检疫部门和卫生组织监督养殖户落实检疫制度,提升养殖户的执行力,规范养殖流程,预防疾病发生。在畜牧养殖工作开展过程中,为了达到常见疾病防治目的,做好喂养管理工作也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牛、羊、猪等动物喂养中,应注重定期清理动物粪便,并做好养殖环境的通风工作,避免动物传染性疾病的滋生。其次,在动物喂养时,应认真贯彻“以预防为主”的工作理念。同时,结合动物饲养现况,逐步完善喂养制度。然后,依照喂养制度,对不同动物的饲料进行科学调配,保证不同动物均具备一定的抵抗力,从根本上解决传染性疾病发病问题。再次,养殖户在畜牧养殖期间,可从动物源头入手,做好动物传染性疾病控制工作。即在不同的动物品种中,选取健康的动物群体,建立动物繁殖体系,并在这一繁殖体系饲养中,定期进行消毒、疫苗注射等防疫工作,有效降低动物发病概率。

3.提高疾病防控技术。随着先进技术与设备的不断研发和应用,在畜牧养殖中使用相关技术能够改善动物的饲养环境,提高畜禽肉质的口感。养殖户要想提高经济效益,不仅需要在动物质量上下功夫,还需要注意养殖户的卫生环境。如果没有做好疫情防治工作,养殖厂内发生疫情,那么不仅不会挣到钱,还会造成一定的损失。所以,养殖户需要加强对传染性疾病防治工作的重视,强化养殖人员、饲养环境、机制等方面的管理,加强疾病防控技术的研究力度,创新疾病防控技术。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具有抗药性和免疫性,随着新病原体的不断出现,养殖场的疾病防治工作越来越难进行,这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加强对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创新疾病预防手段,保证畜牧养殖业能够良性发展。

4.疾病防控知识宣传。在畜牧养殖工作开展期间,做好疾病宣传工作有利于控制动物传染性疾病的传播,所以,在具体的养殖工作中,我国政府机构应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报纸、手机等渠道,向散养户宣传畜牧养殖中的工作流程、检测机制等等,让这些散养户自身疾病防控意识得到提高,引入科学的养殖方法,达到传染性疾病“主动防疫”目的。此外,在畜牧养殖期间传染性疾病控制中,为了达到最佳的疾病控制效果,需在中国畜牧网首页设置传染性疾病宣传栏目,在宣传栏目中设立生猪、仔猪、家禽、牛、羊、特种养殖等不同品种的传染性疾病宣传板块,明确传染性疾病控制流程和先进的控制技术等等,就此达到科学的疾病控制目的。

畜牧养殖是在农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畜牧养殖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有这重要意义。而其中对于收益等问题影响较为关键的是传染性疾病问题,农业部门需要对养殖户的动物检疫防疫工作做到深入的指导和普及,以更多的方式方法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影响,减少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造成的动物死亡风险。

参考文献:

[1]张智勇,王永红.畜牧养殖的动物疾病及防控措施探讨.2016.

[2]周利萍.王晓东,畜牧养殖动物疾病病因与控防措施探讨.2017.

论文作者:胡游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29

标签:;  ;  ;  ;  ;  ;  ;  ;  

探析畜牧养殖过程中传染性疾病防治对策论文_胡游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