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患者痰细菌学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论文_石沙

(天津市武警后勤学院检验131专业(学员二旅五营) 天津 300309)

【摘要】目的:探究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痰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方法:分析我院自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确诊的460例肺炎患者,分别于不同的时间对痰液标本进行采集并检验,对比分析两种检查结果。结果:经过不同时机的痰液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痰液的试验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痰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感染性肺炎;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诊断价值

【中图分类号】R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26-0030-02

Comparison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time of sputum specimen collection on the bacteriological examination of sputum in patients with pneumonia Shi Sha. Tianjin armed police logistics school inspection 131 professional (students two brigades five camp) 300309,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patients, analysis of different time and the test results of sputum culture,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Methods Analysis of our hospital from 460 cases of pneumonia were diagnosed during June 2012 -2014 December, respectively at different time of sputum collection and inspection, analysis the two examination results. Results After sputum collection at different time after examination, fasting collected sputum test group positive accuracy rate (217/230,94.3%)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no fixed time collection sputum of control group (179/23 0,77.8%), significant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 0.05). Conclusion In the process of clin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patients in time were collected the correct sputum culture and be helpful to examine the accuracy of the promotion, lay the foundation for the clinical diagnosis of pneumonia, should be widely promoted.

【Key words】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 Procalcitonin; C- reactive protein; Diagnostic value

通常情况下,痰标本留取方法的正确与否与病原学诊断结果息息相关,如何正确、及时地采集痰标本并进行运送、保存及处理,已成为了临床细菌室工作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对其工作质量至关重要,应给予高度重视。痰液属于肺泡、支气管、气管所产生的分泌物,基于正常状况下,此类分泌物相对较少,而在病理状况下,譬如出现肺结核、肺部炎症、肿瘤等疾病时,痰量呈增加趋势,其成分、性状、成分容易出现改变[1]。为此,本文旨在对比分析,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分析不同时间采集痰并培养的检验结果,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在我院相关科室选择了2012年6月—2014年12月期间收治的,且均确认为肺炎患者,随机抽取460例,为本研究研究对象。性别:男性:252例,女性:208例;年龄:以19岁为最小,以52岁为最大,以30.23±6.46岁为平均年龄。以随机分配为原则,分为各230例的试验组与对照组,其中,试验组230例患者中男性:112例,女性:118例;年龄:19~53岁之间,平均年龄32.46±10.77岁;对照组230例患者中男性:117例,女性:113例;年龄:20~51岁之间,平均年龄37.82±10.93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痰液的采集方法 先予以患者雾化吸入处理,10mL的0.9%氯化钠与4000U的糜蛋白酶混合;叩击患者背部,协助患者排痰,用一次性吸痰管将痰液吸出;将管内痰液用0.9%氯化钠冲洗,冲洗液收集于标本瓶内,于半小时内检验。

1.2.2 观察组:患者第二天晨起,空腹状态下,采集痰液标本。对照组:无固定时间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

1.3 评价标本采集的质量

合格痰液标本标准:低倍视野下,鳞状上皮细胞≤10个,中性粒细胞≥25个[2]。不合格标本:低于上述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中的卡方检验统计和分析所有研究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标本的阳性准确率

经过不同时机的痰液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痰液的试验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痰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痰液标本的阳性准确率[n(%)]

 

3.讨论

肺炎是指终末气道,肺泡和肺间质的炎症,可由疾病微生物、理化因素,免疫损伤、过敏及药物所致[3]。由于肺炎的病理类型是不同的,临床为了更好的进行对症治疗,医者常采用患者的痰液进行检验诊断,以判定患者的感染的病菌类型,选择对症的抗生素进行治疗,为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奠定基础。痰液属于肺泡、支气管、气管所产生的分泌物,基于正常状况下,此类分泌物相对较少,而在病理状况下,譬如出现肺结核、肺部炎症、肿瘤等疾病时,痰量呈增加趋势,其成分、性状容易出现改变[4]。一般情况下,痰液可与唾液或是鼻液混合,但是后面一般而言,鼻咽与唾液分泌物虽可与痰相混合,但其并非为痰的构成部分,用痰标本检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下呼吸道感染等疾病,可明确疾病感染病原菌,对抗菌治疗方案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5]。因此,本研究针对痰液标本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不同采集时机是否影响检验结果,为提升临床诊断率奠定基础。

3.1 在临床痰液标本的临床价值

痰主要是指喉部以下部位各级气管的一种分泌物,此类分泌物在临床上的定性主要存在两种类型,分别是生理性和病理性的,从本质上来讲,痰属于人体呼吸道的分泌物,它经由上皮纤毛运动自肺部推向上呼吸道,最后经由人正常咳嗽反射自气管内排出,正常人痰量相对很少,只维持呼吸道湿润[6]。但人吸入致病性病毒、细菌及刺激性尘埃、气体等有害微生物时,易诱发上呼吸道易炎症或肺部疾病,增加呼吸道分泌,导致痰量增加,诱发痰性质改变[7]。如,以正常人为对比对象,罹患支气管扩张的患者体内含有大量的浓痰,呈黄色,痰中含有多种致病菌。譬如与正常人比较,支气管扩张症患者存在大量黄脓痰,且里面存在大量致病菌。留取合格率相对较低、痰标本质量低下等一系列情况大大降低了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作用,为了获取合格的痰标本,快速掌握细菌学证据,探索积极有效的痰标本留取方法已成为了临床工作者的工作重心[8]。

在临床上,痰培养已经作为呼吸道疾病检查项目中不可缺少的一项,因此,正确时机采集痰液标本是检验结果阳性准确率的基本要求。目前,临床上痰标本杂菌污染率相对较高,一次性普通吸管留取痰标本方法已无法满足实际需要,留取合格率相对较低、痰标本质量低下等一系列情况大大降低了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作用,为了获取合格的痰标本,快速掌握细菌学证据,探索积极有效的痰标本采集时机已成为了临床工作者的工作重心[9]。

3.2 分析不同时间痰液采集的阳性准确率

根据生理学角度,机体处于睡眠状态时,迷走神经兴奋,交感神经被抑制,导致夜间咳嗽较为严重,晨间起床时,交感神经由抑制转为兴奋,从而使迷走神经受到抑制,便于痰液排出留取,另外,晨间痰液未被鼻腔分泌物及唾液所污染,降低留取过程中被污染的风险[10]。由于夜间进食少、饮水少、活动少,晨间痰液较黏稠,细菌含量高,利用吸痰管插入气道可防止唾液与上呼吸道分泌物混入,避免受到口咽部定植菌的污染,此检查结果才可以真实反应气管、支气管和肺泡菌群情况[11]。但是,在晨起的时候,迷走神经与交感神经处于互相转换的过程中,患者可表现出较好的依从性,配合医护人员的痰液采集工作,进而避免在各个环节过程中发生污染,使病菌学的诊断结果更加温和试剂感染的病原菌,有利于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在本研究中,经过不同时机的痰液采集后,经检验,晨起空腹采集痰液的试验组的阳性准确率(217/230,94.3%)显著高于无固定时间采集痰液的对照组(179/230,77.8%),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结果验证了晨起空腹取痰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断临床基础。

3.3 提升痰液标本的阳性准确率

掌握正确的痰标本采集的时机一般来说,痰标本采以清晨为最佳,此时痰液中含菌量最多,因此,应用清水反复漱口,至少3次,以去除口腔内的大量杂菌,减少上呼吸道中的正常菌群污染痰标本[12]。因为清水冲洗可将口腔中的常驻菌明显减少,且避免浓痰污染、影响结果。

综上所述,在肺炎患者的临床诊断过程中,不同的采集时间会对检验结果产生不一定的影响,因此,必须在正确的时间采集患者的痰液标本并予以培养有助于检验准确率的提升,为临床肺炎的诊断奠定基础,应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田丽梅.痰标本留取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措施对培养结果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2,24(13):2855-2856.

[2]刘奇.痰标本在细菌学检验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2,31(2): 234.

[3]刘勇.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13):237.

[4] Shelbourne K D,Brueckmann R R.Rush-pin fiXation of supracondylar and intercondylar fractures of the femur.J Bone Joint Surg Am,2010,64(2):161-169.

[5]岳淑琴,杨慧珍,游文平,等.改良痰标本采集法对儿科肺炎患者痰培养结果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15(16):1508-1509.

[6]史大宝.不同痰标本留取方法对痰培养结果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1):163-164.

[7]吴云艳,刘远金,丘丽玉,等.ICU痰培养标本质量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3,24(14):95-97.

[8]陈再玲.654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痰培养病原菌及其药物敏感试验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2,9(23):138-140.

[9]冯淑芳.痰培养标本采集时间与采集方法对支气管肺炎患儿标本质量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9):96-98.

[10]杨云峰,庄建奖.肺炎患儿痰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4,28(1):211-212.

[11]陈婉玲,梁少霞,吴翠仪,等.不同留取痰标本时机对培养结果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3,21(9):137-138.

[12]池巧珍,陈忠寿.提高痰标本细菌学检验与临床感染符合率的对策探索[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18):70-72.

论文作者:石沙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27

标签:;  ;  ;  ;  ;  ;  ;  ;  

肺炎患者痰细菌学标本采集时机对痰细菌学检验结果的影响比较论文_石沙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