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险竞争:依靠创新求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求发展论文,财险论文,竞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我国加入WTO后,外资保险公司将纷纷进入中国市场,并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实力、先进的管理经验、综合的保险服务和良好的商业信誉参与中国保险市场的竞争,对我国保险业形成冲击。因此,中国的人保公司应当不断地进行业务、制度创新和市场开拓,迎接挑战。
(一)观念创新:财险竞争的灵魂
迎接入世挑战,首要的问题是转变观念,把WTO作为人保发展的起跳板,以外促内,加速革新,“超常规”、“跳跃式”地发展人保业务,争取借此机会迈上一个新台阶。目前,针对人保状况来看,首先要实现由粗放型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把市场竞争由拼网点、拼规模、拼价格提高到比质量、比服务的层次上来。保险公司的业务重点,应转向产品开发、资金运作、信息支持系统的建立和承保、理赔技术的提升,并探寻不断开发新的营销渠道。其次,要大胆尝试巨灾债券等新的风险分散途径,实行更广泛的再保机制,及早掌握并运用保险分散途径,及早掌握并运用保险证券化的风险处理技术,为保险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再次是要建立以股份制为代表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内控机制,提高规模经济效益。
(二)组织创新:财险竞争的保障
组织创新是组织规制交易的方式手段或程序的变化。因此,当前“三个中心”建设是人保公司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核心工作之一,就是要在中心城市分公司建立牢固扎实、高效运行的客户服务、业务和财务中心。建立“三个中心”,可以为中心城市分公司全面实践“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理念准备重要的机制和技术条件;为中心城市分公司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提供强大的内部动力;为中心城市分公司积极有效地调整业务结构、加快业务发展,创造重要的内在条件,从而为中心城市分公司进一步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迎接保险市场国际化竞争挑战,奠定重要的经济、技术和人才基础。此外,建立“三个中心”,还是中国人保统一法人制度微观基础建设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公司组织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的一次重要创新,是人保公司增强整体竞争力、迎接我国保险市场开放挑战的一个重要步骤。
(三)产品创新:财险竞争的支柱
创造新的比较优势,提高服务品质,加快险种创新是人保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支柱。因此,人保公司要以市场为导向,紧抓技术开发,加大研发投入和不断提高研发人员的水平和能力,建立起一支强有力的R&D创新机制,使保险业的产品开发有一个新提升。目前人保公司产品结构的调整要以大力发展责任保险和信用、保证保险业务为主,将传统的财产险类业务同与此相关的责任险类业务整体发展,调整传统业务,在不断满足保险保障需求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保险投资,储蓄需求,使得保单的保费、保额、现金价值和保险期限都可以随保户的需求而改变;进一步提高设计开发推销新产品的能力,以适应和外资保险公司竞争的需求。客户对公司产品评价的高低,将决定他是否成为公司的最终消费者。而公司产品能为客户所认同,首先取决于我们能否根据客户需求开发出与竞争对手相区别的产品。所以,有差异才能有市场,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同业中立于不败之地,创造差异就是创造需求、创造客户。目前人保公司试点开办的“金牛投资保障型家庭财务保险”就是人保公司的第一个投资型财产保险产品,这一新的保险产品让广大消费者在购买财产保险的同时,还可获得投资回报。这是人保为满足人们保险保障和投资需求,设计开发的一个全新的保险产品,也是人保为增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迎接入世后保险业面临的挑战和机遇所作的积极应对,而投资理财型保险将成为未来保险业的主流产品。
产品创新滞后是财产保险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受制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形成的企业财产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和货物运输保险三大定型产品的营运模式,整个财产保险业的产品创新理念非常淡漠,很少有人根据本地区市场经济发展与变化的基本趋势认真思考和分析如何进行产品创新的问题。尽管开发新险种一直是财产保险业始终强调的工作重心,但仍然不能摆脱对于三大定型产品的依赖,似乎除了在传统业务基础上增加投资联结的功能就再也没有其他设想。各种责任保险、信用保险、保证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仍然具有很好的市场发展空间。例如,从近年财产保险市场的业务结构比例分析,“三大件”占据了约85%的市场份额,而随着国民收入提高和房屋商品化所形成的城乡居民家庭财产价值总量大幅度攀升的事实,却没有从家庭财产保险业务收入中得到反映,家庭财产保险业务总收入一直在占全部业务比重3%的水平徘徊;应该占据市场业务相当比重的各类责任、信用、保证保险业务始终没有突破5%的关口,而每年全国各地高校新生入学后大量需要申请助学贷款的新生,由于担保原因迟迟拿不到贷款的问题,却没有一家保险公司考虑开办大学生专项贷款保证保险的方式予以解决。同时,目前农业生产中越来越多地采用集约化和工业化经营模式,为本来非常尴尬的农业保险解决了一条出路,却很少有人实际考虑如何建立现代化的中国农业保险体系。所以固守传统业务,缺乏产品创新的勇气和决心,就不可能形成拓宽业务领域的科学思路,也就没有胆量进行开拓和尝试。
(四)服务创新:财险竞争的核心
保险业经营的不是有形的商品,而是一种规避风险或风险投资的服务。正是基于此,在我们的保险经营中,优质服务质量越来越重要。当“服务”已作为核心内容纳入保险企业价值观,成为核心竞争力的时候,客户服务已从过去的一个保险经营环节,发展成为具有独特涵义、独特理念的服务文化。
保险服务理念的创新,就是要创建一整套全新的保险服务文化。企业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对保险企业来讲,它应是企业文化最核心的部分。创建保险服务文化,就是把保险企业文化中的这一核心内容给予特殊的关注,通过有意识地投入、培育、提炼、积累、引发和塑造体现企业自身优质服务特点的文化和精神,以有效地激励、规范、约束、协调每个员工的服务思想和行为,在保险服务领域里造就一种追求卓越,创造辉煌的精神优势。
保险服务理念的创新,就是要使保险从业人员树立崭新的保险服务观念和意识。未来保险服务的竞争,实际上是保险从业人员的市场行为观念的竞争。在服务理念上,首先要超前。比如说,要在保险企业上下形成一个深入人心的服务链:“领导为员工服务,上级为下级服务,机关为基层服务,管理为业务服务,全员为保户服务,公司为社会服务”。就是要从经营理念上确保客户价值增值,从产品、承保、理赔等全过程来满足保户需求。
“入世”后面临洋保险的挑战,我国保险业无论在资本规模、经营机制,还是服务方面,与国际老牌保险公司相比,都有较大的差距。不仅从保险产品的种类和数量上,无法与之相比,在服务方面的差距更大。西方的保险业在多年的保险经营中已经创造出一整套非常完整的服务经验,在服务的内容和方式方法、服务质量等方面,都较我国保险业有较大领先优势。特别是他们那种真正视客户为上帝,以客户的需求为经营宗旨,以客户满意最大化为根本目标的服务理念,更是目前我们从业过程中所无法比拟的。因此,我们的服务观念、服务内容、服务形式和方法都将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将来保险公司竞争的核心,将反映在各自保险的服务水平上面。核心的竞争能力将会体现在为社会和客户所能提供的服务上。所以,我们要把喊在口头上的迎接“入世”挑战,转化为迎接挑战的实际行动,必须在服务上大做文章。既要扩展服务内容,提高服务质量,更要创造适应“入世”后竞争需要的服务方式和方法。通过延伸服务的内涵和拓展服务的空间,使人保公司在未来的竞争中保持优势,争得先机。
根据目前的竞争态势,河南人保审时度势,敏锐地洞察出前进中出现的障碍。提出了“认清形势,全员努力,构筑河南人保优质服务型竞争优势”战略思想,并在全省人保系统展开了全员服务意识教育活动,本次全员服务意识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通过全员服务意识教育活动,强化服务观念,提高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采取强有力措施,彻底纠正经营中的不正之风,靠服务去树立信誉,靠信誉去影响保户,影响社会,建立宽广的客户平台,为我们今后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提高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打下坚实的基础。全体员工经过动员学习,换位思考,查找差距,制订措施,完善服务措施等几个环节,目前已收到良好效果。现在全体员工都深刻认识到,服务不仅是事前的宣传签单,事后的防灾理赔,而且是全过程的措施和制度,应该把保险服务当作保险产品来做,真正达到提升保险服务经营理念的目的。
(五)市场创新:财险竞争的根本
中国的入世,必将带来前所未有的市场竞争。以“市场为导向”的经营理念必将深入各个层次。市场开放,首先是市场主体多元化,而且由于资产存量的急速攀升,“巨鳄”的出现会促使中国这个保险“池塘”更活跃。目前,国内保险业总资产3700亿元人民币,而上年8月底刚在成都设立办事处的美国国际集团(AIC),其中一家的市值就达1888亿美元。这样的保险“巨鳄”还不止一只。显然当“巨鳄”游进中国市场时,中国民族保险业就不得不考虑自己的生存空间。但应该正确看待这个现实。“巨鳄”的游进将使“池塘”更为活跃,必将充满更多的新鲜氧气,巨大的潜在市场将转化成现实的市场。就上海市场来说,1992年友邦保险公司进入时,保险深度为0.596%,保险密度为43元,到1997年,这两个国际通行指标上升到1.73%和444元,远远高于全国水平。按照经济学的理论来看,往往是“供给创造需求”,而保险业是一种“引导的”、“潜在的”市场,开发得好,需求就会增加,市场就会扩展。目前我国的保险密度和深度分别为130元人民币和1.7%,与国际平均水平1000美元和7.5%相比存在着巨大的差距,而这个巨大的差距就是巨大的市场。外资保险公司的进入,民族保险业的市场份额会减少,但营业额不会缩小,竞争将使保险覆盖面扩大,服务质量提高,最终投保人受益更多。
另一方面,保险市场创新不仅仅是保险市场主体增多,而要根据我国保险发展状况确立正确的市场定位。市场定位失衡是制约财产保险业务发展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社会固定资产总量增幅较大,但财产保险业务增幅却远远落后于社会物质财富增加的幅度。实际上财产保险业务除了具体的物质财产,无形的利益和责任也是财产保险的保险标的,财产保险业务增幅度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节奏产生脱节的原因是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课题。目前社会固定资产增量主要集中在公路、桥梁和大型工程项目建设以及城市公用设施和办公楼与商品住宅的建设项目上。这些项目的保险保障对于按照传统的固有模式运营的保险公司存在较大的障碍,其中主要的因素就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根据市场可保标的分布和归属状态进行科学、合理的市场定位,没有将传统的标准化条款改造成为能够适应各种不同社会阶层、消费群体需要的保险产品。财产保险业务的市场定位非常重要,一旦确定合理的市场定位,就要根据不同团体和人群的定位差异确定适宜的营销策略。市场定位失衡的问题在我国的机动车辆保险和家庭财产保险业务中表现得更为突出。譬如,根本不属于相同类型的汽车与摩托车、特种车被列入同一保险单项下进行承保,而价值近60万元的2.8排量国产奥迪A6和价值不足5万元的国产奥拓却采用相同的基本保险费。显然,汽车与摩托车、奥迪与奥拓、自用车和公务车的风险因素存在很大差异,我们并没有因为这种差异而采取不同的市场销售、服务定位,其结果必然产生对于不同定位个体的歧视或不尊重,从而成为制约财产保险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我们要充分关注和思考财产保险产品的市场定位问题,结合不同的市场定位,有针对性地设计具有地区个性、群体个性和需求个性的保险条款,避免出现在乌鲁木齐签发的保险单上有海啸责任、海口的保险单承保雪崩责任的缺乏市场定位考虑的保险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