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子在归途中悲悯——读沈从文《湘行散记》论文_张颖

游子在归途中悲悯——读沈从文《湘行散记》论文_张颖

(西北师范大学,甘肃 兰州)

摘要:独在异乡漂泊十年之久的沈从文,为探望家中病重的母亲,于1934年踏上了归乡之旅,临行之前与他新婚的夫人张兆和约定好,每天给她写信记录沿途中的风景与人事,历时月余,写信数十封,后期被整理成散文多篇,收集于《湘行书简》。回京之后将其润色修改,整理成散文集《湘行散记》,其中的文章清新自然、表情达意,是沈从文创作巅峰时期的代表作之一。每一个小的故事细读有深刻之意,实质流露出沈从文对现代文明侵蚀了朴真乡下人本性之美的担忧,同样对湘西人民生活中的人事变化表示隐忧和叹惋。

关键词:人性之美;湘西风光;悲悯情怀

一、熟悉的声音

仿佛是被一个极熟悉的声音一遍遍呼唤,在清醒之后那个声音依旧停留在耳边,对沈从文来说,那是河水流淌过船桨的轻响,极熟的声音是故乡湘西。湘西由于地理位置原因,车马不易成为交通工具,翩翩小舟承载着来往的旅人渡河,这种特殊的闭塞环境孕育出了湖湘人民。在作品中,沈先生的散文对湘西风土人情极尽细致的描绘,为我们还原出一个真正的乡土世界,他以非常详细的方式描绘了湘西的习俗,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梦幻般的本土世界,其中有对湖湘美景的叹美之意也有对于本土人民艰难生活的同情。真正美的东西就是要让人愉悦之时也能感到慑人的痛,而沈从文在这部散文集中正是做到了这一点。沈从文先生用文字涂抹着湘西的风情,也在途中偶尔用笔为爱妻张兆和画下了一路所见所闻。那清新秀丽的山间风光、多情妩媚的吊脚楼女人、无所畏惧与江流拼斗的水手,诸如种种性格鲜明的人物,传神的书写无不打动着读者的心神。他深爱着这片给他生命,让他有过快乐时光的故乡,他将他的所见所闻倾之全力镕铸在文中,让不熟悉湘西的人有了一种新的感官体验。在这里讲述出的故事,情节简单、画面纯净、民风淳朴,在这些纯朴的语词中却可看到沈从文先生的孤独之感,无论从他自身,还是他笔下。

二、为爱书写

早年的经历让沈从文先生更关注家庭的存在,早年漂泊在天涯无所定居,见过了太多时俗炎凉的旅人,追随张兆和多年也终抱得美人归,如今随着船儿一同被湍急的河流放逐在水面上,此时的他只渴求他的三三给予他精神和身体的港湾。他说道:“我们的短期分离,我应多受点折磨,方能补偿两人在一处过日子时,我对你疏忽的过失,也方能把两人同车时我看报的神气使你忘掉。我还正在各种过去事情上,找寻你的弱点与劣点,以为这样来,也许我就可以少担负一份分离的痛苦。但出人意料的是我越找寻你坏处,就越觉得你对我的好处……”[1]这种类似于自呓喋喋不休的独白,温柔的语气,细腻的心思尽露与眼前,令人怀疑这样甜糯的情话当真出自于一位男子之口?沈从文的散文摇曳多姿,那些会说话的文字,诞生在湘江的小船、北平的陋室、以及晨曦初露的清晨,伴着前半生屡遭羁绊,三三抚慰了漂泊不定的心灵,那个动荡不安的灵魂有了三三,终于对这个世界即将或正在发生的一切,波澜不惊。

三、景、物、人的意蕴

吊脚楼是湘西常见的建筑物,这被传颂在歌谣里的建筑成了来往旅人们缓解疲惫寂寞之处,吊脚楼高处莺莺燕燕的妓女扭着纤腰招呼着来往匆匆一面之缘的旅人、粗壮的纤夫、工人以及一些常客老板,当地淳朴的民风视之为正常的交易,然而“戏子无情”,金钱驱使下的温存却在《湘行散记》中,体现了一种别样的爱情故事。《一个多情水手和一个多情妇人》中的水手牛保和多情女子缠绵爱情故事让读者动容,当水手即将扬帆远行,温存一夜之后“无情的戏子”竟“露出鬓发散乱的头颅,向河下人锐声尖叫”,为的是多叮嘱几句自己的情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水手也知道那“妇人起身到窗边时是还不穿衣服的”,即心疼又不耐烦地叫她回去,女子因此有些不高兴,赌气又撒娇地说道“我等你十天,你有良心,你就来。”严寒的气候,赤裸着的身体,什么目光都不能阻止这对情人的深情告别,水手更是在拿到作者给的四个苹果后,欣喜地向吊脚楼飞奔过去,只为的是要紧再看一眼那令他痴迷的妇人,却连下河的时间都给忘了。对于水手来说,“在急水滩头爬伏到石头上拉船,脱了裤子涉水过溪”纵然艰苦并且充满危险,然而一想到妇人,“心中感觉十分温暖”。水手的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为了生计奔波,可能会随时被这工作带走了性命,而那妇人也可能被有钱势之辈侮辱甚至被抢夺了去,江湖上那些难以维持的爱情似乎是永远都不易改变,对于漂泊的江湖人而言,一份长久的爱情对于女子或者浪子都是奢侈的。

命由天定的水手永远都是在水里与自然殊死搏斗,前路无论有多大的危险,此时不谈什么生活,仅仅是为了生计和生存,都必须完成自己的工作。那个划了三十七年的船夫,这个老水手把他的一生都花在了船上,他没有家,一身的家当都在这条飘摇的船上,没有家和子女孤孤单单地活在这个世上。而十几岁的小水手,在危险的情况下还是得奋不顾身的跳进河里去,哪怕可能会送了性命,这是水手的工作也是他们的职责。沈从文面对水手们的艰辛的生活环境,给予同情,同时这段旅行他感觉自己和漂泊水上的水手们一样,孤苦伶仃地生活在这样的世界里,静思中体会水手们在工作上的勇敢处,和水手们在一起也让他可以感受到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情,那份苦中作乐结伴的,使作者也在寂寞里不由常作微笑!

小船儿上空的夜色璀璨,木筏上的火光盈盈弱弱,吊脚楼的灯光忽明忽暗,河岸飘动的火炬星星点点,高楼妓女摇曳的身子忽显忽隐的,所有发生的一切都罩在黑夜的幕布中,尽然有序的上演。这一出万家齐上的戏在深夜中呈现出冷色调,让人感到一丝压抑。远离亲人的孤苦,无人诉说的苦闷霎时铺天盖地席卷而来。漂泊中细细去体会那一山一水,一波一浪,一桥一楼,一哭一笑,皆呈现在眼前,吊脚楼、撑船的杆子、竹篙、女人的围裙、旱烟、地上不值钱的桔子,一切一切寻常可见又充满灵气。

四、结语

水手,商人,妓女,带水獭帽子的朋友,军人,爱惜鼻子的人……各自身上都体现出不同的艺术人物形象,在每一个小故事当中“生活”是最基本的元素,这其中无论是传奇,亦或是朴实,都涌现出沁人心脾的自然新鲜之气,言溢于表,指抒作者胸意。“对于湘西社会和底层民众,沈从文却能发现许多美好的优秀的品质,从‘卑贱’中见出单纯,从‘野蛮’中见出雄强,从‘平凡’中见出伟大,从‘愚蠢’中见出诚实。”每个故事当中的人物,都是作者清高表达的寄托,情感自由抒写的载体,他们肩负起作者所极力推崇的湘西健全、善良的人性,艰难的日子里也充满着爱意且真挚。《湘行散记》每个故事都体现了作者对湘西人民的“不可言说的温爱”以及那“不易形诸笔墨的沉痛和隐忧”。这本散文集正是因为融入了作者切肤之痛以及心灵体验,才成为现代散文史上出类拔萃的上乘之作。

参考文献

[1]沈从文.湘行散记[M].太原:北岳文艺出版社,2002.


[2]李生滨.沈从文与京派文人的魅力[M].宁夏人民出版社,2008

[2]王晓明“.乡下人”的文体与“土绅士”的理想——论沈从文的小说文体[C]见:刘洪涛,杨瑞仁主编.沈从文研究资料(上),天津:天津人民出社,2006.


[4]李刚,沈从文散文创作的江湖意识——读沈从文《湘行散记》有感[J],名作欣赏,2005.

论文作者:张颖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  ;  ;  ;  ;  ;  ;  ;  

游子在归途中悲悯——读沈从文《湘行散记》论文_张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