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_王伟伟

关于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_王伟伟

摘 要:新课改以来,国家对教材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正值部编本教材的大力推行,教育学界关于初中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日渐丰富。研究者们对教科书编写以及选文内容的研究较为集中,可是对于练习系统中的课后习题的研究却比较少,重视不够。而随着当下语文教材理论的迅速发展,现在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呈现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复述、默写或笼统地呈现语文知识,而是课文内容的重要载体,变成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环节。 笔者希望通过对近十年初中语文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以期对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研究的方向做出指引与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课后习题

一、问题的提出

语文教科书是语文教学活动进行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关于语文教科书的研究日渐丰富,学者们对教科书编写以及选文内容的研究较为集中,而对涉及如何利用练习系统以更好的为教学服务的研究却比较少。关于中学语文教科书的构成要素的组成,顾黄初、顾振彪认为,它的内部结构包含四个系统,分别为选文系统、助读系统、知识系统、练习系统。[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练习系统在语文教学当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的利用可以很好的指导学生利用教科书来学习。顾黄初和顾振彪在其合著的著作《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中提到练习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助学,尽管也包含一些知识,但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更加科学有效地学习新的知识,从而提高能力。[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1.]因此,在教科书研究中我们也应把指导学生如何利用练习系统列为重要的研究内容。

由于语文课程具有模糊性、非线性的特点。相较于其他课程而言,语文课程内容的逻辑性并不强。这使得语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使用练习系统时还存在着许多的误区。首先就是不重视甚至是不使用练习系统指导自己的教学。即使有的教师意识到课后习题用以指导教学的作用,但处理的方式却并不恰当,有的老师直接让学生直接对照教材全解,像这种教师不分侧重点、学生不动脑思考的这种学习方式,只会导致练习系统失去其作用,成为学生应试的堡垒。教师的这种随意性,并没有合理地使用课后练习题作为辅助理解文本的作用。因此,研究当前练习系统中课后练习题的使用情况,对教师合理发挥课后习题作为助读系统的一部分是非常有必要的。

二、概念的界定

涉及的核心概念主要有:练习系统与课后练习题

(一)练习系统

练习系统是:“语文教材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而有计划提供的思考与练习,分为口头与书面两种形式。练习系统有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或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消化知识。巩固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践形成、发展自己的能力”。[宋祥,刘莉萱,李晓明.语文学科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二)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指的是教材课文后面的练习题。语文教材练习系统中的课后习题显示了语文知识的呈现顺序和语文能力训练的层级,一般指课文后面的研讨与练习,读一读、写一写,并不包括教材练习系统中的写作练习和口语交际练习等。

三、研究现状

近年来,练习系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相关研究也越来越丰富。在中国知网中以“练习系统”为关键词输入后发现相关文献有一百余篇,但将“语文教材课后习题”作为关键词进行文献筛选,发现论文数比较少。笔者在查阅后将所查书书籍与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整合,现将文献作如下梳理:

(一)关于对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相关练习设计理念和原则的著作研究顾黄初、顾振彪在《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一书中认为“练习题是为了帮助学生领会课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特点,有计划地进行语文训练,它是思维和操作的演练场”。[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科书[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1.]以王相文主编的《语文教材研究》对练习系统做出了详细的概念阐述,该书指出按照一定的标凭借课文有计划地设计出一套“练”的方案或题目,便构成阅读教材中的作业要素。[王相文.语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语文教材研究》也比较详细地对我国语文教材的练习系统内容做出了归纳和总结: 《语文教材研究》认为作业有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和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消化基础知识,实现知能转化,形成语文能力。作业的类型有理解性作业、记忆性作业、应用性作业。作业的层次人教社“义务教育本”初中语文教材将教读课文后的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理解分析”;第二个层次是“端摩运用”;第三个层次是“积累联想”。人教社设计的这三个作业层次,是一个连续的训练过程,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练习设置在一定程度上承担着协调知识、能力、心智和情感等方面并使之有序发展的重任,作业的层次设计必须要能够体现阶段性成长。黄光硕在《语文教材论》中提出:“练习题切忌空泛,应紧扣课文中若干重点之处切实对学生进行训练,要有计划性,注意多样化,富有启发性。”[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其基于对《国文百八课》的练习系统设计进行的研究,认为应当将课文和知识结合起来设计习题,从而形成“知识一文选一习题”融会贯通的训练体系。

(二)对语文教科书各版本的练习系统中课后练习的文献研究对语文教科书各版本的练习系统中课后练习的研究的文献多集中在对课后习题的评价研究,对于如何改进课后习题的设计论述较少。付国玲的《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是为探究鄂教版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设置的科学性的评价标准,作者将教材与武汉市语文中考试题进巧比较,从对照中得到鄂教版语文课本课后习题的评价。[付国玲.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6.]方源的《基于PBL理论的课后习题设计的研究--以初一语文教材》研究,其认为从“问题式学习”(也称基于问题的学习角度,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练习系统的功能作用和独立价值进行分析非常有评价。[方源.基于PBL理论的课后习题设计的研究--以初一语文教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三)比较视野下的练习系统课后练习文献研究分为两种情况,一种是语文各版本的练习系统中涉及课后习题相关问题进行比较研究;一种是我国与他国关于语文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黄予希的《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为例》其选取目前较有代表性的人教版、苏教版语文教科书课后练习部分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比两个版本的教科书整体内容安排,由此解析它们在各自课后练习设计上的异同,并且在深入对比的情况下,展开有理有据的分析研究。[黄予希.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孙伟的《中美比较研究——语文课后习题的革命》研究,他认为中国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就是“教材”的问题。[孙伟.中美比较研究——语文课后习题的革命[J]. 新教育·中旬刊,2017(06).]而中美两国教材最核心的差别体现在课后练习题的设置上。他以美国语文教学思维作为参照,针对国内语文教材在课后练习题设置上的缺陷进行一番探讨,认为孩子在课堂上肆无忌惮地发挥想象力,掌握了说服他人的辩论能力以及真正的独立思考的能力后,我们的教育才有可能带给我们的孩子一个更有成就的未来。

(四)关于课后习题衔接的文献研究何海华的《初、高中课后习题衔接研究——以人教版现代散文篇目为例》研究发现了它们在各自内容的设计上和两个学段的衔接上表现出了一定的不足。初中课后习题表现出重视课文的悦读、内容的理解、语言的积累,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感受,重视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对文本的共性认识。[何海华.初、高中课后习题衔接研究——以人教版现代散文篇目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与之对应,高中课后习题则表现出重视课文的悟读、语文知识的应用,重视培养高中生的鉴赏分析能力、审美评价能力、抽象逻辑思维能力和对文学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表现出对阅读方法进行综合运用的趋势。严璐璐的《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衔接研究》认为初高中文言文课后习题的衔接对于学生文言文学习的意义颇大,语文教科书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的文言文课后练习在初高中两个学段上也必须要形成良好的衔接,其衔接的现状和特点等都值得我们深入探讨分析。[严璐璐.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衔接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纵观近十年的语文教材研究,笔者发现语文教材中练习系统的研究较少,且不够全面,现行出版的关于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研究方面的书籍多以经验式的内容为主,缺乏系统的理论性指导,很多学术期刊和论文都缺少深入分析,仅仅是宏观方面的分析,不够深入。尤其是对当前的文体类型的练习系统研究比较少、甚至是没有。许多研究的方向为从整体上对作业系统进行研究,以期分析课后习题的设计特点以及编制上的不足,针对于课后习题使用状况的研究不是很多。对课后习题如何避免不足,教师在使用时如何最大限度的发挥它的作用,解决课后习题使用现状这一方面的论著更是少之又少。目前国内研究初中语文课后习题还停留在系统性的针对教材本身,没有太多涉及的实践范围。目前对文体的练习系统的研究却是一个空白,其中的规律性和特殊性值得进一步发现。

四、现实意义

教科书是教师教好学的重要工具,教学内容的展开围绕教科书进行。学生学习知识,提高能力都需要教科书,教科书将教师、学生、课堂紧密的练习在一起。语文教科书由知识系统、范文系统、助读系统、练习系统四部分组成,它们之间相辅相成、紧密联系,共同构成一个知识体系,四者相互依存,相互依赖呈现“四足鼎立”的效果。练习系统是语文教科书为帮助学生复习、巩固语文知识,培养和提高语文能力而有计划提供的思考与练习,分为口头与书面两种形式。练习系统有助于教师检测教学效果或学生自测学习效果,有利于学生消化。巩固学过的知识,并通过实践形成、发展自己的能力。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的多样化使用能够指导语文教师掌握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巩固学生课堂所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和创新能力。

叶圣陶认为:“为了达到训练能力的目的,每课之后不一定都有几个练习题,以凑足数量,而要因文而异,从本课的内容和形式方面方面着手,选择要点,让学生思辨。练习的安排还要合理,要从一册乃至全套书来考虑,作通盘安排。练习题还需要,题目的内容和形式不要拘于一格,越多样越好。拘于一格,学生大概会发生‘走马观花’的感觉,这不免减损他们的兴致和积极性。”[1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1随着教材改革的进行,人们清楚的认识到练习系统中的课后习题不再作为选文的附庸,课后习题发挥着其他系统没有的功能,它是课文内容的重要载体,是语文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知识环节。笔者希望通过对练习系统中相关课后习题的研究,为我国语文教材方面改革的改革助力,为进一步推进语文学科的建设尽一份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专著类:

顾黄初.语文教材的编制与使用[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顾黄初,顾振彪.语文课程与语文教材[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杜,2001.

3宋祥,刘莉萱,李晓明.语文学科教学论[M].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6.

4王相文.语文教材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5黄光硕.语文教材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6叶圣陶.叶圣陶集(第十六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期刊论文:

1孙伟.中美比较研究——语文课后习题的革命[J]. 新教育·中旬刊,2017(06).

学位论文:

付国玲.鄂教版初中语文教材课后习题研究[D].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2016.

方源.基于PBL理论的课后习题设计的研究--以初一语文教材[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11.

3黄予希.初中语文教材练习系统课后习题的比较研究——以人教版与苏教版新课标实验教材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6.

4何海华.初、高中课后习题衔接研究——以人教版现代散文篇目为例[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

5严璐璐.初高中语文教材文言文课后练习衔接研究[D].淮北:淮北师范大学,2016.

作者简介:王伟伟(1992-),女,聊城大学文学院17级研究生。专业:学科教学(语文)。研究方向:学科教学(语文)。

论文作者:王伟伟

论文发表刊物: 《青年生活》2019年第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14

标签:;  ;  ;  ;  ;  ;  ;  ;  

关于初中语文教科书练习系统中课后习题研究的文献综述论文_王伟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