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介绍了一种有待开发的中药材冰球_植物论文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待开发的中药材冰球_植物论文

介绍一种待开发、的中药材——冰球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冰球论文,中药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近日,一位桦甸市农民询问一种当地售价达16元一市斤的药材,他描述:其生长于林下阴湿条件下,只有1片像低年生平贝母“鸡舌头”叶,开1串黄花。问是什么植物?同时,由于目前有大量商贩收购,因此,野生品种已开始变得极其难找,问是否可以人工栽培?

经调查,这种药材的中药名叫冰球子,是目前市场上的一种紧缺药材,6月29日,在安国药市的干品售价达到120~130元每千克。同时发现,目前,只有贵州人工种植冰球子药材已获成功,但栽培技术保密。鉴于这种情况,我们特向广大山区农民推荐引种这种待开发的中药材,不仅可成为发家致富的一个好项目,同时也对我国植物资源保护有重大意义。

进一步的分析还发现,目前,这一药材有多种原植物,但名称不统一。为了大家引种方便,现把较有代表性的观点介绍给大家,供广大农民引种时参考。

冰球子有20多个别名,主要有山慈姑、毛慈姑、泥宾子等。原植物为杜鹃兰、独蒜兰、山兰等多种,以其假鳞茎入药。始载于《本草拾遗》,其性味甘、微辛、凉,有小毒。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的功效。主治痈肿疔毒、瘰疬痰咳、淋巴结结核、毒蛇咬伤等。

冰球子药材的原植物分布于东北、陕西、甘肃、四川、贵州、云南、西藏等省区。多生长在中等高山山区的林下阴湿处。一般都是春季采收,鲜用或晒干入药。桦甸市农民所提到的植物是山兰。其植物形态如下:

山兰,多年生草本。假鳞茎近球形,直径约1cm。数个相连生于匍匐状的根茎上,有2圈环纹,着生稀疏纤维,顶生1~2叶。叶片狭披针形,长达30cm,宽1.2~2.2cm,先端渐尖,基部收窄成柄。花葶侧生于假鳞茎顶端,长达50cm,下部被2枚膜质筒状鞘;多花排成长8~20cm的总状花序;小苞片短,狭披针形;花黄褐色,花被略向外反折;萼片和花瓣近等大,长7~10mm,宽约2mm,中萼片狭长圆形,侧萼片和花瓣镰状长圆形;唇瓣白色带紫斑,3裂,侧裂片狭镰刀状,长约为中裂片的1/2,中裂片楔状倒卵形,前缘皱波状,合蕊柱长约6mm。

其他种,杜鹃兰典型特征是花紫红色,生于山坡及林下阴湿处,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地区及山西、陕西、甘肃等地;独蒜兰典型特征是花淡紫色或粉红色,生于海拔630~3000m的林下或沟谷旁有泥土的石壁上,分布于华东、中南、西南及陕西、甘肃等地。

应该注意的是,由于其价格较昂贵,不法商贩为了牟取暴利,用价格低廉的药材白芨经人工修剪后充当冰球子出售。白芨是兰科植物,白芨的干燥块茎,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其性味苦、甘、涩、微寒。主治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痔肿、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虽然也是兰科植物,但由于它们的功能、主治不同,且冰球子有小毒。因此,在临床用药上一定要严格区分入药。

引种时的三点建议:

(1)由于这种药材的种子极小,类似天麻,因此,应及时采种,以免种子成熟时被风吹落,难以收到。

(2)兰科植物有相似的特点,就是种子寿命短,因此,采收种子后要及时播种。

(3)播种时,可先采用仿生栽培的方式,在原野生地点撒种。

联系电话:0431-88600118

标签:;  ;  

本文介绍了一种有待开发的中药材冰球_植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