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辽市博物馆 内蒙古,028000
[关键词] 藏传佛造像;图像学;那若空行母;
[摘 要] 佛造像是立体化的图像,它是人表意的重要工具,在研究藏传佛像图像学时,要先了解三个词,即形象、文本和意识形态。形象是包括图像、精神、词语在内的一个整体。文本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图像交集在一次相伴而行。在图像的背后,还隐藏着意识形态的因素。通过三者的联系,才可进行藏传佛教图像学研究。
本文以内蒙古通辽市博物馆,《庄严神韵——藏传佛造像艺术展》展览中清•铜鎏金那若空行母(图一)造像举例,浅谈藏传佛教中所体现的图像学。佛教造像对佛教的传播和传承都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印度,佛教产生的最初五六百年间是没有佛教造像的,原始佛教形象中常以莲花、莲座、菩提树或佛足印等图像来表示佛的存在。一般认为佛像产生于大乘佛教兴起的阶段,犍陀罗佛像就是佛教造像艺术诞生的标识(1)。随着欧亚文化不断地交流与发展,教义的不断丰富与深入,人民对偶像崇拜的迫切需求,进而促进了佛的形象诞生。佛教造像实际就是立体化了的图像,它是人表意的重要工具。
一、那若空行母——形象
形象是图像理论的一个关键词,关于图像学的讨论主要是从这个词开始的。形象在文学中指的是以语言为手段组成的艺术形象,又称做文学形象,是文学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形态。
那若空行母佛造像:身红色,裸体,一面两臂三目,左手高举盛满血浆的颅碗,右手持金刚钺刀,左肩上横放一顶端饰有金刚杵和新鲜、半干人头的梃杖,戴各种珍宝首饰,项挂一串人骨璎珞,双足各踩一魔。这可以看做是那若空行母在文学作品中的展现形象,形象是内在的,是存在人的意思之中的虚拟形式。图一是通过传统图录典籍图二《造像度量经》铸造的佛造像,再以实际实物为准,采用现代化设备进行拍照后呈现的数字化图片形式展示在世人眼前,但其基准是参照实际“清·铜鎏金那若空行母造像”实物而成。所以,形象的解释大体可分为两类,即内在的精神形象和外在的物质形象。
图一 图二
二、那若空行母形象—文本
这里之所以采用带连字符的形象—文本,特指的是形象与文本的关系,图像学家米歇尔不仅从语言学的角度来谈文本,还从与形象的关系来谈文本,重点就是为了突出形象。关于那若空行母的文本甚多,其心咒及八句赞文本能体现那若空行母形象特质之一。
语言(文本)与图像既对立又联系,都试图取得自己作为主导的表意功能地位。有人认为对神的信仰只能是精神的信仰,而不是对所谓的神像的信仰。神是无法用形象来表现的,任何画像(图像)都无法揭示神的本质。他们只推崇以“经文”、“经典语录”为代表的宗教语言文本艺术,这是在初期。但是后来,图像不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这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各种绘画、雕塑、造像、建筑等作品。这也说明,形象和文本作为人类两大表意系统,是可以并存的,并不能简单地用一方来取缔另一方,这都是无法实现的,只不过二者的地位在某些时候会出现不对等情况。想要试图把语言(文本)与图像严格地区分开来是不可能的。
三、意识形态
那若空行母图像是对外物的反映,但并不是机械的反映,在图(佛)像背后总是隐藏着意识形态属性,没有不蕴含任何思想观念的图(佛)像。那若空行母是藏传佛教中最具智慧与力量的女性修行者,也是噶举派、萨迦派及格鲁派共修的女性本尊。所体现的就是“亿万空行的总咒”藏传佛教思想。佛像都有着特定的象征指向,也无不深藏着各种各样的深刻寓意。图像可以传达某种观念,以启发图像意识形态的出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图像背后所隐藏的观念慢慢转化成了意识形态。
宗教图像本身的意识形态作用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图像的虚假性,这种图像以虚假的画面来迷惑读者,从而消磨观看者的斗志,以实现统治阶级的统治,这属于意识形态的消极方面。二是,是希望通过图像来教化、引领观看者,从而起到某种宣传作用。
第一种,图像的虚假性。在传统中,人们普遍相信眼见为实,人们所相信的除了真实的场景外,另外相信的就是事物本身的形象,即图像。于是,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都出现了所谓的偶像崇拜,无论是中国对神像的崇拜还是西方中世纪对圣像崇拜,都是把形象等同于神或上帝本身,包含塑像、雕像、造像、图画等。统治者发现这一点,并利用图像的这种意识形态属性创造出不同图像来维护自己的统治。而且人们也逐渐习惯了其中的虚假性,并心甘情愿地被这种虚假性所诱导。其目的是维护封建帝王的形象,从而有利于其统治。
图像的第二种意识形态作用则是引领、教化作用,这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论述的,这里注重的是图像的社会动员作用和对社会公共意识的影响。图像文化所具备的无可比拟的优势,如其以逼真的形象、接 受的广泛性和传播的便捷性,常常会成为统治阶级运作的工具。有的学者认为,“图像的社会意识形态功能主要职责就是把代表统治阶级意志的主导价值观灌输给大众,得到大众的接受和认同,而忽视其他更加涉及自身权利的要求”(2)。宗教宣传者历来都重视图像的教化和引领作用,作为鼓舞和动员大众的一个工具,靠的就是图像的意识 形态因素所起的作用。
结语
通过对图像学中的形象、文本、意识形态三点解读再与藏传那若空行母佛像联系时不难发现,历代创作者把经验与超验、真实与虚幻、欲望与禁忌等要素组织在佛(图)像中,从而使藏传佛(图)像学在佛教艺术创作中得到发展。从图像学意义上讲,它把佛教教义物质化地表现在一个特定的、可观感的佛(图)像中;让人们在认知佛像过程中感受藏传佛教,以直观生动的方式来引导和教化信众。同时,这些图像通过视觉给人以宗教艺术的审美感受,能够唤起信徒内心的感言与禅悟。佛像是基于原始印度佛教图画符号和古希腊雕塑融和而来的。佛教本无意建构图像学,但佛教经典在阐发其世界观、宇宙观、人生观、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时,又不自觉地透露出丰富的图像学意蕴,孕育、胚生出许多光芒耀眼、为其始料不及的图像学思想。其中《藏密法相集·五百佛像集》的问世,是乾隆时期对藏传佛教的神系进行图像系统化的创举。而佛造像就是展示在世人眼前的立体图像。
参考文献:
1.鲁晓帆; 田聪.《佛韵——美的赏析》.《收藏家》2014-09-10
2.段钢.《图像符号的意识形态操控》[J].河北学刊,2007,(6) .
论文作者:包海平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3
标签:图像论文; 造像论文; 形象论文; 空行论文; 佛教论文; 意识形态论文; 佛像论文; 《文化研究》2018年第10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