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熊刚

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熊刚

42112619870629XXXX 518000

摘要:本文将通过对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要求及特点进行介绍,进而列举在此项施工中的重要技术,以期为有关施工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

1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的施工要求及特点

(1)若部分空间需要防碱、防酸,则其墙裙、地面必须使用防腐性材料,并将防腐涂料刷在墙面、顶面。(2)严禁将可能会发霉、腐烂的材料掺加入墙面的抹灰中,从而影响整体施工质量。(3)大型地下空间属于一类相对封闭的空间,施工人员在日常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到减噪、减震[1]。

2工程概况

某综合型大厦,其主体建筑总高244m,地下分三层,裙房有4层,地上共45层。地下总面积12810㎡,地板面积12810㎡,底板厚度0.3m。此地下空间结构面积较大,南北向的长度较长。

3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重要技术

3.1底板整体施工注意事项

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底板整体施工属于一项十分重要的施工环节。此环节必须重视裂缝现象的发生,施工人员必须从原材料、施工技术以及后期养护等方面进行综合处理。

在此工程中,临界点为后浇带,实施分块式的混凝土浇筑,在施工缝需要加钢板止水带。除此之外,由于外墙需要做防水处理,施工人员在对外墙与底板的交接处开展施工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施工缝应当高于底板的表面500mm。(2)可以单面焊底板上、下层的钢筋接头,且焊缝常10d;也可采用冷挤压套筒或者直螺纹套筒进行连接。与此同时,接头位置的下层钢筋,位于跨中的1/3轴跨范围中,其上层钢筋位于支座的1/5轴跨范围中,且接头的位置必须互相错开,同截面街头率应当低于50%。此工程投入6台焊机进行连续性的施工作业,需要注意的是,焊接人员必须持证施工,且在正式施工前,施工负责人员应当让其进行试焊,且试焊过程中要及时处理焊条头、焊渣。(3)在对板筋进行绑扎的过程中,绑扎人员必须确保钢筋具备充足的保护层,且位置精确。(4)在浇筑混凝土时,本工程应当进行整体一次性的连续浇筑,这要求施工人员必须按照前排、中排以及后排的形式对混凝土进行振动,完成后进行振平,即一边浇筑混凝土,一边使混凝土成型。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随时进行测平工作,从而确保底板的表面平整,底板厚度符合设计要求,并用合理手段压实混凝土,避免后期发生“裂缝”,最后蓄水进行混凝土的养护。

3.2排水降水施工

本工程采用地下连续墙进行围护、止水。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确保基坑中降水漏斗不可超过所设立连续墙墙底,且对水位等进行实时监测,从而实现排水、降水、止水,避免其影响后续施工。

3.3模板施工

模板施工对于整体工程的质量具有直接性的影响。施工人员必须确保此工作环节准确、达标。

3.3.1底板支模

此工程基础的侧面是砖胎模,低于1.5m需要采用240厚的砖墙,高出的采用砖墙为370厚。

(1)施工人员在正式施工前,首先需要保持垫层清洁,在清理结束后开始防线工作;(2)此工程砂浆的配比选择重量比,砌筑砂浆配比的比例为1:3,需要进行试验,合格后才能够正式使用。搅拌时,人工搅拌按照砂、水泥、水的顺序。需要注意的是,水泥混合砂浆以及一般的水泥砂浆必须在搅拌完的3-4h内用完,严禁将过夜的砂浆投入施工;(3)砌筑砖基础之前,必须确保垫层的表面清洁,并在上面洒水保持湿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局部有加深,或者基础标高无法一致,施工人员应当按照从下往上的顺序砌筑,且此过程中必须随时拉线进行检查,确保砌体平直;(4)抹灰过程中的水泥砂浆配比为1:3,抹灰厚度20mm。

3.3.2梁板模板

在此工程中,现场土质良好,强度较大,可以利用土胎模将其直接制作成模板。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循设计标准和要求,挖土至标高,并运用水平仪找平。在此过程中,施工人员应当对表面进行修整,进而制作顶板底模。

3.3.3柱头模板

施工人员需要把柱头位置土挖至梁底约500mm处,同时设置施工缝的模板。模板需要呈现斜面形式,可以方便浇筑下部柱子。柱子的钢筋完全穿过此模板,且在下方穿出符合要求的接头长度,随后将梁板和柱头模板组立于施工缝模板。

3.4钢筋施工

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过程中,对于钢筋的需求不仅比较集中,需求量也非常大,因此,本工程引入钢筋的方式为先进行集中下料,随后将钢筋送至现场。钢筋从入场到施工完毕,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于入场的钢筋,现场负责人员必须对其合格证、出厂检测证明、数量、外观、规格等进行全面检查和验证,送检合格后才能够入场;(2)焊接人员必须在钢柱间焊接梁中的钢筋两端,且确保位置的准确性;(3)对于插筋以及后续施工所用钢筋的焊缝厚度和长度进行科学计算,避免出现误差;(4)在进行圈梁以及施工洞口的作业过程中,需要预留出一部分的楼板插筋,同时确保同截面的内接头数量在受压以及受力区域都不超出50%;(5)在柱插筋施工中,施工人员必须保证其被插进底模下方的土中。在此过程中,通常需要施工人员事先将定位的角钢埋好,并且做好相应的标记,从而提升插筋的精准性;(6)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预先在钢筋可能插入的位置进行换砂填土,从而防止钢筋被泥土污染;(7)此次工程的连接接头工作,采用钢筋冷挤压的方法。

3.5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是此项工程最核心的原材料之一,因此有关人员必须对混凝土施工的全程进行严格把控,确保其整体质量。

3.5.1运输过程

(1)施工部门应当尽量缩短混凝土搅拌站到施工地点的距离,从而使混凝土能够在最短时间被送至现场。(2)运输过程中,运输人员必须确保混凝土均匀,不发生离析、分层等现象;

3.5.2浇筑

(1)在浇筑混凝土前,施工人员应确保模板标高、轴线等与设计标准相符合,且保持基层表面、各个模板清洁、干净。另外,负责人员也需要检查钢筋、预埋件以及模板及其支架等,保证其与设计相符并进行详细记录。(2)浇筑混凝土时,在对竖向结构进行浇筑之前,施工人员需要把50-100厚的水泥浆(成分和混凝土砂浆相同)填充到底部,且严禁浇筑过程出现“离析”。同时,负责人员必须严格把控现场温度,确保混凝土浇筑过程处于相对适宜的温度、环境中,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浇筑质量。

3.5.3养护

施工人员必须重视混凝土浇筑结束后的养护工作,从而确保混凝土能够加速硬化,避免其由于外部温度、环境等影响,在后期产生破损、裂缝或者收缩等情况[2]。如今常见的养护方法包括覆盖养护、润湿养护以及积水养护等。

结论

总体而言,在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的过程中,为了确保施工的整体质量,提升地下空间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施工部门必须严格遵循设计规范以及要求开展施工。此项施工涉及范围较广,综合型较强,所以有关人员必须对施工流程中各项重要技术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才能提升整体施工水平。

参考文献

[1]金振,李清狮.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J].建筑技术,2019,50(01):78-82.

[2]张帆.某大型地下空间结构设计若干关键问题的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6.

论文作者:熊刚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

标签:;  ;  ;  ;  ;  ;  ;  ;  

超高层建筑大型地下空间结构施工技术研究论文_熊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