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光辉
阜宁县人民医院 224400 江苏/盐城
摘要:目的 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2013年4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54例。观察组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治疗后,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0.74%)高于对照组(68.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PaO2、pH值都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aCO2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创正压通气;COPD;呼吸衰竭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疾病。其患者免疫能力低下,肺功能受到损伤,极易并发各类心脏疾病,最终可能导致呼吸衰竭[1]。本次研究探讨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3年4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纳入研究。所有患者都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中的诊断标准。纳入标准:病情为急性发作期;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咳嗽、咳痰、肺痰鸣、湿罗音与呼吸困难;治疗前动脉氧分压(PaO2)均低于60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超过50 mmHg;患者神志清醒,能够合作,无需气管插管或者切开;无影响鼻面罩使用的面部畸形或创伤;血流动力学稳定。排除标准:深度昏迷、消化道出血、大咯血、休克、鼻面部有损伤或畸形者;躁动不安、谵妄不能合作者;上呼吸道梗阻者;合并有上消化道出血者;需气管插管吸引气道分泌物者;严重心律失常,血压进行性下降难以纠正者。随机将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54例,男32例,女22例;年龄53-78(65.18±5.98)岁;病程7-26(14.78±3.14)年。对照组54例,男28例,女26例;年龄55-75(66.56±7.12)岁;病程5-28(13.46±4.22)年。比较两组一般资料,没有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袪痰平喘、保持酸碱平衡、防止感染、增加营养,鼻导管低流吸氧,使用呼吸兴奋剂。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治疗前,稳定患者情绪。根据患者身体情况,设置相应的参数,氧流量保持在2.5-3.5L/min,初始呼气压和吸气压分别设为4cmH2O、10cmH2O,频率设定为10~16次/min。根据患者血氧饱和度,调整压力。呼气压与吸气压分别调到5-9cmH2O、15-20H2O,呼吸频率设定为6-15次/min。通气时间定为4.5h,2次/d。当病情出现好转,压力下调,缩小通气时间。
对比两组治疗效果,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PaCO2、pH值等动脉血气指标的变化。
1.3疗效评定[3]
显效:患者症状显著改善,血气指标回到正常值。有效:患者症状有所改善,血气指标基本回到正常值。无效:患者症状及血气指标都没有好转,或出现病情加重。
1.4统计分析
选用SPSS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计量资料采用()表示,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对两组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X2=8.22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2.2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各项动脉血气指标都有显著改善(P﹤0.05),且观察组PaO2、pH值指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PaCO2水平低于照组组,都具有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指标
3讨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会出现支气管平滑肌痉挛、呼吸道阻力上升,肺泡通气性下降,机体出现缺氧,中枢神经被抑制,体内CO2潴留,PaCO2升高等症状,最终导致重度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把导管插入气管内,构建人工气道,以便患者得以正常呼吸。但是气管插入时经常引起机体损伤,术后感染率较高,并发症发生机率也大[2]。
近年来,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引起的呼吸衰竭成功率已达到85%以上[2]。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可以减少患者气管插管率,防止并发症的出现[3]。无创正压通气是利用机械压力,提供呼气末正压的环境,以利于排除气道内阻力,确保氧气的供应,提升血氧水平。同时,可降低外来阻力,消除呼吸肌的疲劳,增强机体的氧合能力,调整呼吸频率,调节呼肌力与呼吸驱动的指标。还能改进肺泡通气状况,减少死腔气量,增大功能残气量,推动CO2排出肺泡。饶明清[3],叶宏波[4]在研究中均指出,该治疗方法经济便捷、并发症较少、创伤小,不需要气管插管或切开气管,还能有效保护多种脏器官,提高治疗效果。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要高;且患者PaO2、PH值也均高于对照组,PaCO2水平则比对照组要低,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综上所述,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重度呼吸衰竭的效果显著,可提高血氧饱和度和PaO2,降低PaCO2,对患者症状有明显改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周明.无创正压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110-113.
[2]刘美红,徐咏梅.无创正压通气对救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价值[J].中国实用医药,2015,(5):113-115.
[3]饶明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的临床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0):4602-4603.
[4]叶宏波.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重度呼吸衰竭应用无创正压通气的临床探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4):890-895.
论文作者:徐光辉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0
标签:正压论文; 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对照组论文; 两组论文; 阻塞性肺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