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logical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1969 M 7.4 Bohai Sea Earthquake(论文文献综述)
高战武,缑亚森,钟慧,任治坤,周本刚,徐杰[1](2021)在《中国东部海域断裂构造格架与地震活动研究》文中指出渤海、黄海和东海等中国东部海域在地质构造上是大陆向海的自然延伸,海域内的构造方向与大陆一致,均为NNE-NE向,但属于不同的二级大地构造单元,渤海和北黄海属于华北地块,南黄海属于扬子地块,东海属于华南地块。由于各地块与现今活动板块边界位置不同,构造与地震活动性差异较大,渤海和北黄海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受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东喜马拉雅构造节远场效应影响,地震活动强烈;南黄海地区以中强地震活动为主;东海地区地震活动主要受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形成的琉球俯冲带影响。冲绳海槽是正在形成的(活动的)边缘海盆地,不仅有浅源地震,且有中源地震活动。东海陆架盆地由于受冲绳海槽扩张的影响,停止发育,构造与地震活动相对较弱。
刁守中,李红,王峰[2](2020)在《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纪念1969年渤海地震50周年》文中研究指明收集尘封多年的原始资料,对1969年7月18日渤海7.4级地震发生后地震现场应急情况进行了历史性回顾。震后当天成立了我国第一个全国地震工作领导机构——中央地震工作小组,并首次统一指挥调度大震现场工作。渤海地震促进了山东地震工作的快速发展,是山东地震工作的标志性事件。1969年渤海地震留下50年来我国防震减灾发展历程的一个历史印记。
牛琳琳[3](2018)在《京津冀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孕震环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华北地块地处我国三大构造域的交汇区域,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过程,在现今印度洋板块、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作用下,仍在发生强烈活动。京津冀地区是我国人口稠密,政治、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地区,该区位于张家口-渤海构造带和华北平原NE-NNE向构造带交汇部位,也是我国东部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鉴于京津冀地区特殊的地质构造位置和新构造活动背景,加强该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孕震环境研究、评价、预测,具有紧迫性和必要性。尤其是,活动断裂的研究对工程选址与减轻自然灾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选择京津冀地区作为研究区,通过地质资料收集及野外地质调查,分析区内活动断裂的发育特征及地震构造背景,同时依据地壳浅层地应力测量资料和构造应力场研究结果,配合三维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在构造运动过程中断层的空间分布形态与地震活动之间的内在联系,揭示活动断裂体系如何促进地震的孕育、触发及地震活动对于活动断层、构造应力场的影响及其相互作用关系。论文首先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历史地震资料分析该区地震的时空分布特征;其次,利用京津冀地区的原地应力测量资料研究地壳浅层现今构造应力场的分布特征,结合安德森断层准则、库伦破裂准则及Byerlee定律,研究京津冀地区的断层强度,探讨京津冀地区的地震危险性;最后利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以GPS地壳形变资料和地应力测试结果为约束条件,分析京津冀地区NW和NE向两组断裂带对地震孕育和触发的控制作用,从构造应力场和动力学模式两个方面探讨京津冀地区的地震构造模式。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依据所获得的地震资料,分析认为京津冀范围内的地震主要分布于山前平原和山间盆地,其分布形式构成了 NE向、NWW向的线性组合。京津冀地区的强震的平静期和活跃期的周期分别为大约120~150a,50~100a。依据京津冀地区的地震震源机制解可知,京津冀地区受两组断裂带的切割,在NNE向最大主压应力的作用下,NWW向的断裂带易于活动,从而在NWW向断裂带上形成地震的密集活动带,而与其共轭的NE向断裂带上则发生中强震。(2)断裂带各段的地应力测量结果表明:张家口-蓬莱断裂带西北段和太行山断裂带中段的地应力随深度变化的梯度比较高,尤其是张北钻孔的拟合梯度达到0.057MPa/m,对于该区地震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侧压系数表明平均水平应力和垂向应力的比值、最大水平应力和垂向应力的比值随深度增加离散性减小,到深部均趋向于一个常数值,反映地壳浅层构造应力占主导地位,随深度的增加,垂向应力增强,构造应力逐渐减弱。(3)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分析研究京津冀地区断层的断层强度。结果表明:沿张家口-蓬莱断裂带西北段的断层似摩擦系数为0.48,未来该区的地震活动值得关注。断裂带中段的各测点似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为0.30,表明该段应力积累程度较低,地震活动可能性较小。在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东南段,由钻孔资料计算的断层似摩擦系数的平均值为0.26,该段的应力积累水平较低,地震活动可能性也较小。对于太行山山前断裂带,在断裂带中段,断层似摩擦系数较高,接近断层活动的下临界值0.6,因此应关注该段地应力状态的变化趋势。在垂直张家口-蓬莱断裂带的方向上似摩擦系数的变化:靠近断层的李四光纪念馆钻孔的似摩擦系数值较低,而远离断层的其他两个钻孔数值较高,与Zoback等对圣安德烈斯断层在垂向方向的地应力测量结果基本一致。(4)以华北地区唐山和日本两次典型地震事件为时间节点,首先综述了前人对唐山地震前、后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变化特征的研究成果,其次,研究了日本人地震前、后华北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变化特征。华北地区的构造应力场反演分析,发现华北地区北部地区及郯庐断裂带东部地区在唐山地震前、后构造应力场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而华北地区南部在地震前、后构造应力场发生较大变化。华北地区在日本本州岛大地震前、地震造成的拉张效应期及现今构造应力场的最大水平主应力方位分别为NEE向、NNW向和NEE向,反映了华北地区震前、震后调整到恢复至地震前的构造应力场演化过程。(5)在现今构造背景之下,通过数值模拟研究了京津冀地区在NE和NWW向两组断裂带的控制作用下,研究区内的应力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分布和孕育触发机制关系。研究区内NE和NWW向两组断裂带交切的区域呈现应力集中、应力强度大,且往往为地震发育部位。太行山山前断裂带的缓倾铲型正断构造阻挡了来自于山西地堑系的应力,从而导致了华北坳陷区的低应力现象,对华北坳陷区形成了一定的“保护”作用。邢台地震造成的应力扰动主要集中在华北坳陷区两组NWW和NE向断裂围限的区域,邢台地震造成的应力扰动仍未传递至太行山山前断裂带西侧的区域;唐山地震的影响区域主要是沿两组断裂带的附近区域,最远至张家口地区。华北中部地区在NE向和NWW向两组断裂带的构造体系之下,两组断裂带对于整个区域构造应力场具有联合控制作用,纵观以上数值模拟结果可知,在几个区域构造体系中,NE向断裂带在地震活动中占据主导地位。
王椿镛,段永红,吴庆举,王志铄[4](2016)在《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华北地区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强烈地震的孕育、发生和发展与深部构造密切相关.近50年来,我国地震科学领域在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环境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深部地球物理探测和地震层析成像结果揭示了华北地区地壳结构的基本特征,并在强烈地震发生的深部构造环境等问题上取得了重要进展.本文在回顾华北地区地壳上地幔结构探测的基础上,对1966年邢台MS7.2,1976年唐山MS7.8,1975年海城MS7.3和1679年三河—平谷M8.0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环境进行评述.深部地球物理数据的综合分析表明,震源下方的低速异常带,高角度超壳深断裂,地壳深浅构造的不一致,偏低的上地幔顶部速度和局部隆起的莫霍界面,是华北伸展构造区深部孕震环境的共同特征.
黄大卫,胡宏玖,王华林,黄兴,王纪强,陈平,胡超,刘军,刘红欣[5](2015)在《光弹实验构造渤海强震区应力场及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文中认为本文在对渤海强震区地质构造环境、断裂带分布特征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机械加工聚碳酸酯材料制成渤海强震区域的地质模型,分别运用集中、二点和均布加载方式,用光弹实验方法模拟特定构造框架下应力、应变场的变化特征。通过对光弹实验数据的分析与处理,在对比不同加载方式下应力积累区域和地震危险点的基础上,判定渤海强震构造区中的地震危险区域。
王华玉[6](2014)在《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文中提出我国近海海域位于西太平洋西侧,从北往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和台湾以东太平洋,海域内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资源。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近海海域资源的开发和投入越来越多,近海海域的经济和人口空前繁荣。与此同时,我国近海海域及邻区有着特殊的地理位置,处于几大板块的交汇处,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在此相互作用,海域地震活动频繁,地震及次生灾害则会对我国经济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冲击。因此,了解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分布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不仅能为该区的防震减灾提供科学依据,也能对该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条件保障。本文通过梳理文献和收集历史地震资料,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历史地震活动情况、新构造运动和深部地球物理特征进行分析,描述了我国近海海域深、浅部地质构造活动特征,并揭示其与该地海域地震的关系;结合多层次的构造活动,对我国近海海域的孕震构造背景进行探究,找出该区域地震活动的时空分布规律及主控因素,以期对该地区地震活动性进行评价。从地震活动性强弱来论,渤海、台湾海峡、南海北部地震活动性较强,黄海次之,东海最弱。我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不均,渤海、南黄海地震主要集中在1548—1597年和1888年一现今这两个时段活跃期,它们的活动周期约为300-400年;东海地震自1900年至今,在时间上分布比较平均,且主要集中在近50年;南海地震自1900年以来,地震也主要集中在近50年左右。由此可见,我国近海地震活动具有显着的时空分布差异特征。地震活动与断裂带、俯冲带等地质构造带密切相关。渤海海域的强震主要是出现在郯庐断裂带和燕渤断裂带的交汇部位,黄海海域的地震大部分都分布在南部坳陷和勿南沙隆起的过渡带上。东海海域的地震活动整体上来说比较弱,但东部的琉球群岛-冲绳海槽一带最强,南海海域现今地震活动多分布在台湾南部和菲律宾一带,这些发震部位均位于目前仍在活动的板块俯冲带之上可见,地质构造带是地震活动的载体,识别我国近海及邻区的大型断裂活动能为该区的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基础。地震活动是地壳应力的快速释放,构造应力场分布为地震活动性分析提供了应力背景。研究表明,我国近海的现代构造应力场以水平至近于水平挤压作用为主,压应力方向从北到南由NE逐渐转为NEE、EW、SEE至SE向,总体呈向东发散的扇形分布;且构造应力的强度存在非一致性,北强南弱。应力场这一分布特征是中国东部大陆和海域在青藏高原东部被印度板块挤出的构造块体往NE和SE方向滑动推挤及东边太平洋和菲律宾海板块向NWW俯冲推挡的共同作用所致,主要动力是青藏高原东部被挤出块体东向滑动的推挤。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作用导致在我国东部海域形成各种断裂,便产生了地震。此外,通过对比地壳厚度、重磁和热流等地球物理场图和地震活动空间分布图,我们发现地壳厚度的过渡带或者梯度带,是地震活动密集区。这些区域同时也是断裂带发育的地方,同时还表现为高热流和重力异常梯度带等深部构造特征。这是因为这些地球物理场过渡带是地壳深部的物质组成、结构等性质发生变化的带或区,易造成应力、应变的集中,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表现为断裂带的破裂和再活动,形成地震。这是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的深部构造因素。上述研究从整体上揭示了我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的时空规律和孕震构造环境,也即地壳深部物性过渡带在浅层表现为(地表)断裂带,在合适的构造应力作用下,发生应力/应变集中,形成地震活动。地震活动是一个复杂的动力学过程,受到深部构造和浅部构造的耦合作用,今后要加强这方面的深入研究。
胡惟[7](2014)在《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构造活动方式与深部背景》文中提出郯庐断裂带渤海段也称为营潍断裂带。以往关于营潍断裂带第四纪活断层的综合研究有限,诸多方面仍存在着认识上的分歧。本文利用一系列地震剖面,对该断裂带新构造活动规律进行了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广泛而强烈,基本上继承了新近纪的断裂格局,由东、西两支主干断裂构成,各自呈左阶雁列式展布。渤海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周边现代应力测量与GPS资料,皆显示新构造活动期的区域应力状态为北东东-南西西向挤压。其主干断裂在第四系内陡立的断面、常见的第四系背斜构造及区域上NEE-SWW向挤压应力状态,皆表明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呈逆右行平移活动。大量的地震剖面揭示,该断裂带渤中地区为全新世活断层,而潍北-莱州湾和辽东湾地区呈现为全新世、晚更新世与第四纪活断层相间出现的现象。总体上,该断裂带第四纪以来活动时代中部最新,南、北两段相对较早。郯庐断裂带中段包括了渤海段与山东段。该段地震活动强度大、频率高,是中国东部一条重要的地震活动带。地震分布表明,沂沭断裂带东地堑的地震活动明显强于西地堑,而营潍断裂带地震活动性自南向北呈现弱-强-弱的特点。强震沿该断裂带中段局部发生,弱震不均匀分布,一些部位为无震区。本文利用5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对该断裂带中段地震孕育的深部背景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该断裂带切穿整个地壳,地壳电性结构显着不均一,但普遍出现陡立的低阻带与高阻带相间排列的现象,从而成为强烈的新构造活动带。该断裂带上3处≥Ms7级强震的地壳电性结构实例显示,带内上地壳中、下部出现刚性高阻层连接旁侧或两侧刚性高阻体时才会出现大的应力积累,从而成为强震发生必要的深部结构条件。而该断裂带弱震区显示全地壳尺度陡立软弱低阻带与刚性高阻带相间排列现象,其中的高阻带内只能积累有限应力而诱发弱震。该断裂带无震区上地壳出现了巨厚的异常软弱低阻层,成为极易蠕滑带,旁侧的刚性高阻体完全无法积累应力而诱发地震。上述实际对比分析表明,大型活动断裂带内上地壳的电性结构和流变学与地震活动性密切关联。
王培涛,高义,于福江,范婷婷[8](2014)在《基于数值模拟的渤海海域地震海啸危险性定量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地震海啸产生的条件,结合渤海海域的地形特征、地质构造、地震学特征和历史地震及海啸记录对渤海海域潜在的地震海啸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分析了渤海可能引发地震海啸的震源区域,讨论了渤海发生海啸灾害的可能性。文中通过数值模拟再现了渤海历史上几次规模较大的地震事件可能引发的海啸情景,研究分析了可能的地震海啸在渤海及周边海域的传播过程及波动特征.地震海啸传播模型采用基于四叉树原理的自适应网格加密技术,有效解决了局部分辨率与计算效率之间的矛盾。数值计算包括地震海啸产生及传播过程。利用该模型对渤海潜在的地震海啸进行了数值计算,基于数值计算结果定量阐述了渤海海域潜在地震海啸对渤海局部岸段及北黄海沿岸的影响,给出了渤海可能地震海啸危险性划分;研究结果将为我国海啸危险性分析和海啸预警技术研究工作提供技术支持。
万波,贾丽华,戴盈磊,索锐[9](2013)在《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文中研究表明辽东半岛是中强地震活动较多的地区,除1975年海城7.3级地震外,这一地区还记录了≥5级地震19次。区内中强地震分布具有较好的规律性,基本上局限于地震活动条带及其网格的结点部位,空间分布上与金州断裂、鸭绿江断裂等NE—NNE向断裂及其共轭的NW向构造一致,且多发于2组构造交会部位的构造盆地或偏于NW向的构造带附近。NE—NNE向和NW向断裂是在现今NEE向近水平主压应力作用下所形成的一对平移走滑性质为主的共轭剪切破裂面,NE—NNE向断裂属于继承性破裂,规模大,对区域地质构造格局及其演化具有控制作用;NW向断裂多属于新生破裂,其规模通常同与其交会的NE—NNE向断裂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受到了NE—NNE向断裂的控制,但其发震构造基本上是NW向断裂,同时,与NW向断裂的规模相关联,中强地震活动存在由N向S、由W向E逐渐减弱的变化规律,地震强度大致从7~7.5级降为5.5~6级。
彭艳菊,吕悦军,徐杰,荣棉水,张力方,王俊勤[10](2012)在《渤海地区地震危险性特征及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分析了渤海海域地震构造环境及地震活动特征,总结了近年来对该地区潜在震源区划分的一些新认识,分析了地震危险性区划结果.在此基础上,引入地震危险性特征参数K对研究区进行地震危险性分区,通过不同场点的地震危险性曲线证明了地震环境造成的危险性差异,并以研究区内3个概率水准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比值统计证明了引入地震危险性分区的必要性.研究表明:(1)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动参数之间不存在固定的比例关系,受地震环境影响,地震危险性分区和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结合使用可以更准确地反应地震危险性特征;(2)对于一般工程,根据地震动参数区划图所给的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动参数折算所得到的小震的地震作用不具有统一的概率水准,抗震设防目标的实现没有科学保证;海洋平台抗震设计中利用强度水平地震推算得到韧性水平地震作用也不具有统一的概率水准;(3)将地震危险性分区和地震动参数区划结合使用或编制统一抗倒塌水准的区划图是一般工程抗震设防的科学做法,对于海洋平台的抗震设防,宜明确韧性水平地震作用的概率水准.
二、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logical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1969 M 7.4 Bohai Sea Earthquake(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logical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1969 M 7.4 Bohai Sea Earthquake(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部海域断裂构造格架与地震活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海域地质构造单元划分 |
2 海域断裂构造格架 |
2.1 断裂分级与活动时代 |
2.2 渤海海域断裂构造格架 |
2.3 黄海海域断裂构造格架 |
2.4 东海海域断裂构造格架 |
3 海域地震构造环境分析 |
3.1 渤海和北黄海 |
3.2 南黄海 |
3.3 东海 |
4 结论 |
(3)京津冀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孕震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3 主要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完成工作量 |
1.5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京津冀地区地震构造背景 |
2.1 区域地质构造及地貌概况 |
2.2 研究区地球物理场特征 |
2.3 地壳形变特征 |
2.4 主要活动断裂特征及构造分区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京津冀地区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发震背景 |
3.1 京津冀地区地震构造背景 |
3.2 地震活动性与应力场的关系 |
3.3 地震时间演化与地震活动期 |
3.4 京津冀地区地震时空分布规律与地质构造带的关系 |
3.5 断裂活动及发震成因的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京津冀地区地应力测量及现代构造应力场 |
4.1 京津冀地区构造应力场背景 |
4.2 京津冀地区关键构造部位深孔地应力测量研究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京津冀地区断裂带的断层强度 |
5.1 国内外断层强度的研究现状及断层强度理论 |
5.2 京津冀地区断裂带的断层强度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大地震前后京津冀地区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与意义 |
6.1 1976年唐山地震前、后华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简述 |
6.2 日本M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时空变化特征 |
6.3 唐山地震前后、日本MW9.0级大地震前后华北地区现今构造应力作用调整过程研究意义探讨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京津冀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研究 |
7.1 京津冀地区三维构造应力场数值模型构建 |
7.2 华北中部地区数值模拟结果分析 |
7.3 邢台和唐山地震对华北中部地区构造应力场的影响 |
7.4 NE和NW向断裂对区内地震的孕育和触发控制性探讨 |
7.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存在问题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课题与发表(或待发表)的文章 |
(4)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华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以及地震活动性 |
1.1大地构造背景 |
1.2地震活动性 |
2已有的深部地球物理研究 |
2.1深地震测深剖面探测 |
2.2深地震反射剖面探测 |
2.3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
2.4布格重力异常 |
2.5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
2.5.1地震波走时层析成像 |
2.5.2地震面波层析成像 |
3强烈地震的地震构造和深部构造环境 |
3.1 1966年邢台地震 |
3.1.1深地震反射剖面和深地震测深剖面 |
3.1.2邢台地震的地震构造模型 |
3.2 1976年唐山地震 |
3.2.1深地震反射和深地震测深剖面显示 |
3.2.2密集地震台阵观测结果 |
3.3 1975年海城地震 |
3.3.1深地震测深剖面 |
3.3.2地震区深部地球物理结构综述 |
3.4三河—平谷地震 |
3.4.1深地震反射剖面的证据 |
3.4.2深地震测深剖面的显示 |
3.4.3三河—平谷地震的地震构造及深浅构造关系 |
4讨论与结论 |
4.1邢台地震的地震构造 |
4.2唐山地震深部构造环境 |
(5)光弹实验构造渤海强震区应力场及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渤海强震构造区地质构造环境 |
1.1 渤海强震构造区概况 |
1.2 渤海强震构造区断裂构造特征 |
1.3 渤海强震构造区地震活动特征 |
1.4 渤海强震构造区断裂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
1.5 渤海强震构造区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
2 光弹性实验 |
2.1 实验原理 |
2.2 实验材料与模型制作 |
2.3 实验过程 |
2.4 光弹实验结果分析 |
3 结论 |
(6)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选题意义与科学问题 |
1.2 研究进展 |
1.2.1 国内研究进展 |
1.2.2 国外研究进展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工作量 |
第二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带及其时空分布特征 |
2.1 海洋地震概论 |
2.1.1 地震与海洋地震 |
2.1.2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的总体特征 |
2.2 我国近海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
2.3 我国近海海域地震活动时间分布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区的浅部构造环境分析 |
3.1 地质背景 |
3.2 活动断裂分布 |
3.3 现今构造应力场 |
3.4 讨论和小结 |
第四章 中国近海海域地震区的深部构造特征 |
4.1 地壳厚度 |
4.2 重力和航磁特征 |
4.3 热状态 |
4.4 讨论和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1 硕士在读期间的科研工作情况 |
2 本文采用的部分地震数据 |
(7)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构造活动方式与深部背景(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研究现状 |
1.3.1 活断层的空间展布 |
1.3.2 活断层的活动时间与活动强度 |
1.3.3 活断层的活动方式 |
1.3.4 新构造应力场 |
1.3.5 地震活动与深部结构及构造的关系 |
1.4 研究思路与工作方法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构造背景 |
2.2 新生代地层 |
第三章 活断层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时代 |
3.1 地震剖面解释方法 |
3.2 剖面特征 |
3.2.1 潍北地区 |
3.2.2 莱州湾地区 |
3.2.3 渤中地区 |
3.2.4 辽东湾地区 |
3.3 平面特征 |
3.4 断层的活动时代 |
第四章 新构造期应力状态分析 |
4.1 新近纪应力状态 |
4.2 新近纪末构造反转事件 |
4.3 现代应力测量方法与数据 |
4.3.1 震源机制解 |
4.3.1.1 1969 年渤海 7.4 级地震震源机制解 |
4.3.1.2 渤海及邻区现代震源机制解 |
4.3.2 井区应力测量 |
4.3.3 有限元法数值模拟 |
4.3.4 GPS 网观测数据 |
4.4 动力学背景 |
第五章 断层活动方式的讨论 |
5.1 依据区域应力场的判断 |
5.2 沂沭断裂带新构造活动方式对比 |
5.3 断层平、剖面分析 |
第六章 郯庐断裂带中段地震活动性 |
6.1 地震活动分布特征与震源深度 |
6.2 ≥7.0 级强震震源参数 |
6.3 地震破裂分段行为 |
第七章 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关系 |
7.1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简介 |
7.2 电性结构特征 |
7.2.1 q101 线 |
7.2.2 q109 线 |
7.2.3 t101 线 |
7.2.4 t102 线 |
7.2.5 q105 线 |
7.3 电性结构与地壳流变性的关系 |
7.4 地壳流变性与应力积累的关系 |
7.5 差异性地震活动与上地壳电性结构的对比分析 |
7.5.1 强震区 |
7.5.2 弱震区 |
7.5.3 无震区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8)基于数值模拟的渤海海域地震海啸危险性定量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渤海及周边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及断裂活动特征 |
2.1渤海及周边地区新生代地质构造背景 |
2.2渤海地区新生代断裂活动特征 |
2.3渤海及周边地区地震活动 |
3渤海海域历史地震海啸危险性计算 |
3.1地震海啸模型简介 |
3.2震源参数选择及海啸危险性计算 |
4渤海海域可能地震海啸危险性计算 |
5结论 |
(9)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习性 |
2 辽东半岛基本地质构造格局和NE—NNE向构造的主导性 |
3 关于NW向构造带 |
4 结论与讨论 |
(10)渤海地区地震危险性特征及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地震构造环境及地震活动性 |
2 潜在震源区划分 |
2.1 辽东湾地区 |
2.2 渤中地区 |
2.3 渤海湾近岸 |
3 地震危险性分区 |
4 讨论及结论 |
四、A Preliminary Study on Geological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s in the Region of 1969 M 7.4 Bohai Sea Earthquake(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部海域断裂构造格架与地震活动研究[J]. 高战武,缑亚森,钟慧,任治坤,周本刚,徐杰. 震灾防御技术, 2021(01)
- [2]1969年渤海7.4级地震应急钩沉及其历史印记——纪念1969年渤海地震50周年[J]. 刁守中,李红,王峰. 地震科学进展, 2020(06)
- [3]京津冀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与孕震环境研究[D]. 牛琳琳. 中国地质科学院, 2018(07)
- [4]华北强烈地震深部构造环境的探测与研究[J]. 王椿镛,段永红,吴庆举,王志铄. 地震学报, 2016(04)
- [5]光弹实验构造渤海强震区应力场及地震危险区判定研究[J]. 黄大卫,胡宏玖,王华林,黄兴,王纪强,陈平,胡超,刘军,刘红欣. 震灾防御技术, 2015(04)
- [6]中国近海海洋地震活动时空分布特征及构造环境分析[D]. 王华玉. 南京大学, 2014(07)
- [7]郯庐断裂带渤海段新构造活动方式与深部背景[D]. 胡惟.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8)
- [8]基于数值模拟的渤海海域地震海啸危险性定量化研究[J]. 王培涛,高义,于福江,范婷婷.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4(01)
- [9]辽东半岛中强地震活动及其与构造相关性[J]. 万波,贾丽华,戴盈磊,索锐. 地震地质, 2013(02)
- [10]渤海地区地震危险性特征及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启示[J]. 彭艳菊,吕悦军,徐杰,荣棉水,张力方,王俊勤. 地球物理学进展, 20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