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素质教育论文,班级论文,体系论文,目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标是指人们期望达到的某种境地或标准。它对于人的行动具有导向、规范、激励、反馈等功能。班级目标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它以提高管理效益为前提,以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为基本手段,通过目标的确立和实施而展开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从而使整体功能得到优化。

实施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管理,除目标管理过程外,主要包括目标体系的建立、目标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目标考评体系的建立。

一、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

1.确立班级管理目标。素质教育目标是青少年的思想品质、知识技能、体质心理等基本素质达到的质量规格。它决定着素质教育的内容、过程、方法、形式等,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激励每个目标承担者的内在动机,是素质教育在班级得到实施的前提条件。因此,摆在班主任面前的首要工作就是积极组织所有目标承担者共同制定班级素质教育目标。

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注意它的方向性、系统性、科学性和效益性。所谓方向性,就是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适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的培养目标。所谓系统性,就是班级素质教育目标,既要有初中三年或高中三年的总目标,又要有一学年、一学期、一学月的阶段性目标;既要有德智体美劳全面提高的目标,更要有学生个性特长充分发展的目标;既要有优等生、中等生的发展目标,更要有后进生的提高目标。所谓科学性,就是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制定,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遵循学校教育的客观规律和发展趋势,从班级实际、从学生实际出发。所谓效益性,就是制定班级素质教育目标时,既要考虑近期效益,又要考虑远期效益;既要考虑学生个体、班集体效益,又要考虑社会效益,做到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班集体效益与社会效益有机结合。

2.分解目标,建立班级目标网络。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光靠班主任一个人是难以实现的,必须依靠领导的重视,依靠群体的力量。因此,班主任必须按照班级管理的层次,根据整分合原理,将班级目标合理地进行分解,建立班级目标网络。班主任首先把班级目标(一级目标)分解到团支部、班委会和家长委员会,然后由他们分别制定具体目标(二级目标)分解到团小组、班小组和寝室长、科代表,最后由各小组将他们的工作目标(三级目标)分解到学生个人,(科任老师、家长的个人目标,分别由班主任、家长委员会直接分解)使每个人心中有数,明确各自的目标(四级目标),这样构成班四级目标链,使之形成人人有任务,个个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班级工作大家管理的局面。“合”就是协调配合,有效综合。在分工实施的过程中,班主任应适当协调,做到既分工又合作,使班级管理紧紧围绕整体目标有序地健康发展。

二、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保障体系的构建

在建立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同时,班主任应相应地建立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保障体系。保障系统分组织保障体系和制度保障体系。

1.建立组织保障体系。为了确保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必须根据目标分解的层次,层层组建相应的管理组织。即组建好团支部、班委会和家长委员会(一级组织机构),组建好团小组、班小组,还应设立科代表、寝室长、图书保管员等(二级组织机构)。团支部书记、班长和家长委员会主任均应民主产生。其程序应是班主任公开任职条件和资格,团会、班会、家长会分别演讲,无记名投票选举,引进竞争机制,激励大家对班集体的责任感。然后由团支部书记、班长和家长委员会主任在分别征求班主任的意见后组阁产生团支部、班委会和家长委员会。再由团支部、班委会组织产生团小组长、班小组长、寝室长、科代表和图书保管员等。组织机构确立后,班主任应吸收他们参与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制度保障体系和评估体系的制定工作,使他们既明确班级目标又明确各自的目标、职责和要求。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既要大胆使用,又要严格要求,加强培养,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的核心,成为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实施的骨干力量。团干、班干不实行“终身制”而实行轮换制,尽量使每个学生有锻炼的机会,使他们的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展,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提高。

2.建立制度保障体系。班规班约的建立健全和实施是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得以实现的重要保证,所以班主任必须组织全体目标承担者民主建立一整套班规班约。首先根据目标分解的层次建立岗位责任制,层层落实职责,授予相应权力,使每个人有责、有职、有权,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接着建立学习制度、生活作息制度、体育锻炼达标制度、卫生制度、考勤考评制度、奖惩制度等,置班级于制度控制下,做到有章可循,有约可依,借助于规章制度的约束效力,使班级目标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班规班约的制定应符合下列基本要求:一是政策性。班规班约一定要符合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符合《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二是科学性。班规班约的制定,一定要从班情出发,遵循教育规律,符合学校管理的特点,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三是教育性。制定班规班约时,既要从管理需要出发,更要从教育需要出发,要考虑教育目的,发挥教育功能;四是相对稳定性。班规班约一旦制定,切忌半途而废,更不要朝令夕改,叫人无所适从;五是操作性。班规班约在形式上要精简明确,具体可行,便于操作。

三、班级素质教育目标评估体系的构建

教育评估是根据正确的教育价值观和一定的教育目标,运用多种科学手段对教育现象进行价值判断从而为教育决策提供依据的过程,具有导向、改进、激励、反馈等功能。目标管理是重成果的管理。目标管理评估是班级目标实现的有力手段,它既是前段目标管理成效的肯定、不足的发现和经验教训的总结,同时又是为下阶段目标管理打下基础,使目标管理水平不断提高。

1.目标管理评估主要是制定考评细则和实施考评。不管是目标考评细则的制定,还是对目标管理的考评实施,都应遵循教育评估原则,端正评估指导思想。班级目标评估,特别要遵循教育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在评估中要注重评估的教育性,充分发挥评估的教育功能,要立足于人才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大面积提高教育的质量。班级目标管理过程是一个动态结构,作用于学生的教师因素、家长因素、社会因素都是动态因素,学生自身的发展更是处于动态之中,因此,对班级目标管理的评估必须遵循动态性原则,应用形成性评价,将评估结果或信息及时反馈、及时强化、及时矫正,使教育者的教和受教育者的学得到及时的改进和提高。在班级目标评估中,要重视评估对象的主体地位和自我评估的作用,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作用,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参与评估活动,以保证评估工作的顺利进行。

2.制定评估细则是班级目标评估的关键。班主任要根据制定的班级素质教育目标,即根据德、智、体、美、劳、个性等六个方面的具体目标,采用定量计算和定性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制定考评细则,确定评估标准。考评细则分个人和集体两类。个人考评细则用于考评各个岗位上的目标承担者,主要是学生个人。集体考评细则则用于团支部、班委会、家长委员会和各小组整合功能的考评。

3.建立评估组织。班级目标评估除学校职能部门外应建立两级评估组织,即以班主任为核心的团支部、班委会、家长委员会和科任老师参加的一级评估小组,以小组长为中心的学生参与的二级评估小组。

4.评估程序和形式。班级目标评估一般应是学生自我评估,二级评估小组评估,一级评估小组评估,个人认可等四道程序。评估形式有口头评估和书面评估、日常评估和定期评估、定性评估与定量评估。自我评估和二级小组评估有期中、期末和毕业评估。一级评估小组评估有期末和毕业评估。

5.建立评估档案。日常评估随时积累资料,定期评估既对日常积累的评估资料进行综合,又对阶段性评估目标达到的情况作全面分析衡量,从而建立起评估档案。资料档案不仅为实施奖惩提供依据,而且在目标控制中有着重要的意义。

6.根据目标设施的达成度和奖惩制度实行奖惩。达成度高的实行奖励。奖励分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两种。班级奖励主要是精神奖励,如报学校,以至上级授予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团班干部、体艺劳动积极分子、三好学生、学习标兵、十佳青少年等光荣称号,也可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达成度太低的应给予一定的惩罚。班级的惩罚应以批评教育为主,但也应给予留级、不予毕业、纪律处分等处罚,做到奖罚分明。

四、实施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关键

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关键是端正教育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认为中学教育就是为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只有考上大学,成名成家成才才是人才。用单一的文化成绩衡量学生,以考分多少论高低,一好代三好。统分、升学率是衡量教育质量的唯一标准。这种片面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渗透到中学教育的方方面面和全过程,致使中学教育在教育目的、培养目标上,偏离社会主义的教育方向。在课程计划、教学内容上,只重视学科课、升学考试课,违背教学计划,导致学生出现高分低能等种种缺陷。在教育方法、教学手段上,灌输加考试,书本加粉笔,枯燥单一,极大地抑制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教育管理、教育评估上,以统分、升学率为管理评估的唯一标准,实施一整套片面的导向、制约、激励的管理评估机制,扭曲了管理评估的本义。这种片面的教育思想和观念,致使升学成了一种办学的“强大动力”:教师把升学率视为自己最大的教育成果;学生视升学为自己奋斗的唯一目标;家长把升学作为子女唯一的出路;学校把竞相追逐升学率作为办学的方向;教育行政部门则把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质量的唯一标准。总之,在这种片面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影响下,中学教育一度陷入困境,严重地影响教育方针的全面贯彻、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班主任要在班级管理中实施素质教育目标,就必须积极地大力地争取家长、社会的理解,各级领导的重视,老师学生的支持。必须召开各种会议,组织学生、家长、科任老师学习和讨论,并大力向社会宣传,使之充分认识应试教育的种种弊端,全面理解“素质教育”的基本涵义和基本内容,澄清片面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为班级素质教育目标的实施排除障碍,开通航线。

标签:;  

班级素质教育目标体系的构建与实施_素质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