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现状和展望论文_梁海峰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现状和展望论文_梁海峰

(广东汇盈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5283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步伐日渐加快,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日趋提高,这一时代发展背景无疑为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以及进步带来了极大的发展契机,而变电站也在不断的向智能化以及数字化的方向进行转变,一定程度的提高了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值得一提的是,变电站的运行环节伴随着各类的阻碍性问题,这就要求相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肩负自身的职责,运用二次设计的方式对其进行合理的优化。基于此,笔者主要针对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而后展望了它的发展趋势,以下为详细叙述。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工作;现状;展望

整体的电力系统运行环节,变电站可谓是进行电能分配和把控的重要环节,它的主要功能是确保电力系统可实现高效的输电和配电,因此,若想一定程度的提高变电站的运作质量,并体现自动化的运行特点,就要对其中的各类不良因素进行总结,而后相关的技术人员还应当结合其实际的运行情况,对变电站进行有效改造和二次升级,逐步转变为智能化变电站,需要注意的是,当今所推行的智能变电站的线路以及设备的应用,仍旧体现了许多的不足和漏洞,所以相关的工作人员一定要做好二次设计的优化工作,确保智能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和安全性。

一、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要求

智能变电站是一项极具系统化特色的自动化系统,它会运用可靠的、开放式的以及高性能的系统设备,这样的内部功能符合无人运行的需要,全站通信规约则统一运用DL/t860通信标准,对整个变电站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的监视以及监测,提高控制效率,同时此变电站具有遥信、遥控、遥测以及遥调等功能,可以与时钟同步,体现了超强的信息交换能力以及通信调度能力,其功能逻辑层面主要由过程层、站控层以及间隔层所共同组成[1]。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现状分析

(一)设计原则

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内部功能以及相关配置等都要符合无人操作的设计需要,在此过程中,还需尽可能减少变电站设备的二次设置等行为,达到资源共享的效果,减少工程建设过程中的资金投入量。全站均运用高端的计算机监控系统,以此来提高变电站的供电质量、安全生产水平以及技术管理水准等等,使得变电站自身的运行更加简洁和方便,进而相应的提高相关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以及劳动生产率[2]。

其一,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均运用统一化的组网模式,实现信息共享这一目标,而后将dl/t860通信标准作为理论基础,确保变电站内部信息体现唯一性和共享性,与此同时,避免信息的重复或是故障等各类问题。

其二,变电站自动化系统运用开放式的、先进的分布式系统,内部构成主要有过程层、站控层和间隔层。

其三,变电站自动化系统需要具有防误动操作闭锁这一功能。

其四,系统内部需要有故障处理功能,并体现系统运行的自动化特点。

其五,系统需要建模,与此同时预留数据通信接口[3-5]。

其六,结合变电站无人操作的设计需求完成设计方案,体现一定的针对性。

其七,提供更加及时的、系统的以及精准的数据信息,体现设备运行中的实时监测功能。

(二)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监控范围

其一,系统的监控对象和远动系统要测相一致,与此同时,远动系统要与状态信号量相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其二,系统本身的操作功能涵盖了诸多的因素,比如,状态显示功能、数据录入功能、操作指导功能以及操作权限功能等等,以上均为较为典型的功能。

其三,系统的控制功能。变电站的控制方式需要结合分层控制的原则,完成方案的设计,控制方式中主要有运行人员控制、远方调度中心控制、就地站控制、运行系统控制以及设备就地控制等等。

(三)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置方法

其一,网络结构。全站网络均采用高速的以太网,通信规约则运用DL/t860标准,保证其实际传输速度,不可比100Mbps这一速度低,全站网络从逻辑功能层面进行分析,可主要分为过程层网络和站控层网络这两类,其中的过程曾连接间隔层设备以及过程层设备,而战控网则连接间隔层设备和站控层设备。

变电站站控层网络以及过程网络的内部结构必须满足dl860.1所提出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接口模型的相关要点,与此同时,其物理接口以及逻辑接口必须映射模型,过程层网络以及站控层网络都应体现独立性,避免给彼此带来负面影响[6]。

其二,系统构成。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内部构成因素相对较多,主要可以分为过程层、站控层和间隔层。结构层涵盖着电能计量装置、保护装置以及测控装置等等机械设备,以上设备所组成的系统可在站控层以及站控层网络实效的前提下,仍具备就地监控性能,体现了极大的应用优势。而站控层则主要由数据服务器、综合应用服务器、监控主机以及图形网关及等等功能站所同时构成,它主要提供人机联系界面,并体现过程层设备以及控制层隔层设备的管理等多项功能,最终达到远方监控的运行目的。

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的发展趋势

(一)对智能设备进行优选

智能变电站的设计过程中,需要明确设备的内部构造,设备中主要包含着电子互感器、开关以及二次设备等等,而其中的开关选择则是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它的落实可以保证开关儿发挥自身的诊断和控制功能。优选设备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网络化的机械设备,并针对电子互感器进行优先选择,需要择选无缘子互感器,选择它的主要目的就是它所运用的是光学传感技术手段,但是值得一提的是,此项技术的应用仍需进一步完善,应用范围也未能得到拓展,所以相关的研究人士需强化自身职责,对此技术进行积极研发和探讨,进而实现优选智能设备的目的。

(二)对网络结构进行优化

相关的设计人员必须肩负自身的职责,尽可能选择规约为IEC61850,选择的前提是保证间隔层和站控层两者之间所运用的网络为以太网,过程层之中,可以通过光纤路线的设置这一方式,将测控设备与间隔保护层进行有效连接。智能操控想在接收Goose相关数据参数时,此时可有效运用间隔层设备,借助此网络途径,逐步实现与间隔层之间的通信。

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电力事业发展步伐日渐加快,而若想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并满足人们对于供电稳定性和有效性的需求,就应当意识到先进技术手段引入的重要性,并重视变电站设计的智能化发展方向,借此途径实现变电站运行模式的更新和改革,通过二次设计的方法,将智能电网建设这一目标落实到实践中,进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可靠性和安全性,与此同时,也可推进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进度。

参考文献:

[1]彭少博,郑永康,周波等.220 kV智能变电站检修二次安措优化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4,12(23):143-148.

[2]张晓莉,刘慧海,李俊庆等.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测试平台[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5,23(18):91-96.

[3]徐晓春,汤同峰,赵雨田等.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检修安措规则数据库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2):111-116.

[4]许家焰,宋福海,陆榛等.智能站二次检修安措可视化及一键式操作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7,45(16):136-144.

[5]王文龙,胡荣,张喜铭等.二次一体化框架下变电站站控层体系架构探讨[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3,37(14):113-116.

[6]蒋怀贞,吴双惠,高建琨等.一种前接线二次保护装置显示终端的设计与实现[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24,(1):98-101.

论文作者:梁海峰

论文发表刊物:《河南电力》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1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现状和展望论文_梁海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