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艳秋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摘要】 目的:讨论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安全性以及有效性。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2月至2015年4月收治的45例下颌角肥大整形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对45例患者采取下颌角肥大矫正术进行面部恢复,并在手术中引进磨削法,对其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详细的观察并记录。结果:通过矫正后,4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满意为30例(66.67%),一般满意为13例(28.89%),不满意2例(4.44%),总体满意程度达95.56%。且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与血管的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访半年发现,1例患者的肿胀期高于100天,在200天后面部恢复如初;1例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现象,在2次手术后得到了纠正。结论:本文采用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 磨削法;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安全性;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7-0048-02
下颌角肥大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脸部缺陷,双侧的下颌角过于外翻以及后突是该面部特征的主要表现[1]。随着科技的进步,整形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下颌角肥群众通过手术对自身的脸型进行完善。本文针对我院45例下颌角肥大整形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在所有患者的纠正手术中应用了磨削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整形效果,现将具体报告如下呈现: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2013年3月至2015年5月期间来我院接受整形的下颌角肥大患者中随机抽取45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45例患者中,共计男8例,女37例,年龄为18至45岁,平均年龄为(25.8±3.6)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手术方式
首先使患者平躺与手术台上,接下来对使用(浓度为25%)的利多卡因以及肾上腺素对其进行局部麻醉,从口内下颌的骨升支下外部,顺着前庭沟外侧的黏膜处向前到第2双尖牙处切开[2],利用脱套术将其骨膜进行剥离,将其下颌骨的升支外侧与下颌体后方充分的暴露出来,利用医用拉钩将面部神经下的颌缘支与颏神经拦在拉钩的背面[3],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得过度拉扯,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的伤害。然后利用画线笔对事先设计好的(弧形)磨骨线进行标记,保证下牙槽神经线与磨骨线的距离为0.8至1.0cm。采取磨削法将其肥大的下颚角进行去除,在操作中(打磨)需对下颌骨的外形进行观察,尽量使其磨骨线打磨流畅且光滑。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去掉相应的颊脂垫以及咬肌,并使用可吸收线对其切口进行间断缝合。伤口外部采取加压包扎,手术结束后为患者提供常规的止血以及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项目
治疗结束后,对其手术的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分析。
2.结果
通过矫正后,45例患者的手术均成功完成,患者满意为30例(66.67%),一般满意为13例(28.89%),不满意2例(4.44%),总体满意程度达95.56%。且术中无1例患者出现神经与血管的损伤,1例患者出现术后感染,经治疗后病情已得到有效的控制。随访半年,发现1例患者的肿胀期高于100天,在200天后面部恢复如初;1例患者出现面部不对称的现象,在2次手术后得到了纠正。
3.讨论
下颌角肥大又可称为方颌畸形,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习惯性咬牙、夜间磨牙、单侧咀嚼以及遗传因素等都是导致其发病的主要原因,在以小脸为美的21世纪,众多的下颌角肥大患者希望通过手术的矫正,对自身的脸型进行改变,传统的手术一般采取截骨法对患者脸型进行改变[4],但该方式的操作幅度较大,对患者伤害也就相对比较严重,手术结束后,患者容易出现第二下颌角等并发症,对其面部的美观造成不良的影响。
本次实验将磨削法对患者面部进行矫正,该方式术中动作幅度相对较小,可有效避免第二下颌角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手术的质量与面部的美观感,对其术后的恢复也有着积极的意义[5]。有文献报道,全麻手术在术后容易出现呼吸道异常(梗阻)等意外事故,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的威胁。因此,本次实验将患者的安全放在首位,采取局部麻醉,且该种麻醉方式费用较低,术后的恢复也较快。本次实验的45例患者,手术均成功完成,其面部轮廓均得到了有效的纠正[6],下颌角的曲线自然且优美,且术中并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无1例患者出现第二下颌角的现象。
综上所述,本文采用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应用中的有效性显著,安全性也相对较高,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脸型,对患者术后的恢复以及生活质量的提高均有着积极的意义,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徐红霞,阎晓辉,薛艳斌等.“磨削法”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中的应用[J].海军总医院学报,2009,22(2):80-82.
[2]徐红霞,阎晓辉,薛艳斌等.颌面肥大塑形器在下颌角肥大矫正术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学,2009,18(1):45-46.
[3]黄恒平,修志夫,陈贵敏等.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磨削矫正术[J].整形再造外科杂志,2005,2(4):214-216.
[4] Yoon ES,Seo YS,Kang DH,et a1.Analysis of incidences and types of complications in mandibular angleostectomy in Koreansi,J].Ann Plast Surg,2006,57(5):54-55.
[5]李敏,归来,张智勇等.口内入路下颌角肥大矫正术[J].中华医学美学美容杂志,2006,12(6):323-327.
[6]王江宁,王寿宇,张晨等.内窥镜下微创下颌角肥大矫正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2006,17(1):39-40.
论文作者:姜艳秋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3
标签:下颌论文; 患者论文; 磨削论文; 手术论文; 面部论文; 术后论文; 对其论文; 《医药前沿》2016年6月第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