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安定医院七科 天津市 300350
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名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名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比较和分析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各维度及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优质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抑郁症;优质护理;护理满意度;生存质量
抑郁症又称抑郁障碍,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严重者可出现厌世心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其发病率有明显上升趋势[1]。抑郁症严重困扰患者的生活和工作,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负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故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护理的过程中,生存质量的改善是重点之一[2]。有研究显示[3],优质护理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为此,我院将优质护理有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并取得了一定成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名抑郁症患者作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名抑郁症患者作为观察组,给予优质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经明确诊断为抑郁症,均无严重心脑血管严重并发症、均无其他类精神障碍、均无肿瘤病史,均经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且符合伦理委员会基本要求。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34例,年龄25~65岁,平均(40.2±4.2)岁。观察组男23例,女33例,年龄25~66岁,平均(40.3±4.4)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疾病情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优质护理,具体如下:①健康教育方法:结合患者的家庭条件、社会背景以及文化程度为患者制定通俗易懂的健康宣教方案,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为患者解疑答惑,同时指导患者家属积极参与到健康教育的过程中,从患者与家属双方面入手,提升双方的疾病认知度,并鼓励患者家属与患者日常沟通。②日常护理: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对患者进行日常基础护理的过程中,注意语言温和、动作轻柔,对于生理自理能力较差者,辅助患者洗头,定期为患者修剪指甲,在护理的过程中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方式,使患者从心理上认可护理工作,同时从中获取患者的情绪心理相关波动情况。③综合护理:严格查房巡房制度,每天早、中、晚检查病房,有自杀相关因素更要加强,午休和晚上定时巡视病人是否蒙头睡觉。检查病人的衣物,床上和床下有无隐藏水果刀和锐物,以及注意病房有无自杀自残物品。密切检查服药情况,每次服完药后须检查舌下或两颊是否藏有药片。加强陪护,尤其外出或如厕时要伴随或监护,并观察病人的行为,回病房后应检查身边的物品[4]。④心理护理:密切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主动询问患者的感受,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心理状态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医护人员在与患者的交流中采取诱导发问的方式走入其内心世界,了解患者出现抑郁症的溯源事件,并且进行开导,拉近护患关系。⑤用药护理:给予药物治疗的时候,护士需要告知患者详细了解服药的主观感受,并引导患者能够体会到治疗的效果,以便强化服药习惯。并且需要向患者讲解药物治疗的效果与不良反应等情况,需要鼓励患者进行交流与讨论,以便相互监督与鼓励,提高患者的服药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①采用生存质量综合评定量表(GQLI-74)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情况进行评价,得分越高代表患者越佳。②护理满意度: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住院患者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分为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一般、不满意、非常不满意几个档次,出院时由专人指导填写并收回。满意度百分比=(非常满意+满意+比较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
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各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生存质量比较表
3讨论
抑郁症是精神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障碍性疾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抑郁症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趋势[5]。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优质护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我院将优质护理有效应用于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中,本研究显示,观察组生存质量评分各维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护理满意度百分率为91.0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可能是,优质护理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给予患者精神以及心理各方面的护理,充分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在优质护理中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良好,可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志明.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生存质量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21):70-73.
[2]张金荣.心理认知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35):157-158.
[3]王京江.优质护理服务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42):140+157.
[4]侯春香.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抑郁症治疗效果影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6.
[5]黎裕明.个性化护理在抑郁症护理中的作用[J].全科护理,2014,12(21):1940-1941.
论文作者:刘杰峰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
标签:患者论文; 抑郁症论文; 满意度论文; 质量论文; 对照组论文; 统计学论文; 心理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