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规模与风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_巴西经济论文

外债规模与风险的国际比较和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外债论文,规模论文,风险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在进入90年代以后,一方面由于我国在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特别需要筹措资金,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另一方面也由于现实存在国际融资的良好时机,所以,1996年我国外债余额已达1162.8亿美元,从名列第26位的债务国跃升为仅次于巴西、墨西哥之后的第三大债务国,此种新情况、新问题颇为国内外人士所关注。本文拟将我国外债与其它国家的情况加以比较分析。

外债规模与风险率的比较分析

(一)我国外债规模与风险率的现状。我国外债余额从1980年的45亿美元,以每年约50亿美元的额度增长,10年后的1990年达到525.45亿美元。我国在90年代以后,由于扩大开放,加速引进外资政策的引导,外债每年则以100亿美元额度增长。因而,1995年达到1065.90亿美元,1996年底达到1162.80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务国。

按照《1996年中国统计年鉴》口径统计计算,我国1994年、1995年、1996年外债有关数据(亿美元)见下页。

数据显示三点:一是,我国外债一半为国际商业贷款,一半为外国政府及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形成多角度有选择的举债;二是,外债总余额中基本上是长期债务,短期债务仅占10%左右,这非常有利于我国长期经济建设资金的稳定需要;三是,我国外债余额规模的迅猛增长,引起不少学者和专家的关注。但是,按照国际通行惯例,有关外债风险指标国际公认的安全线:负债率(当年债务余额占GNP的%)为25%,偿债率(当年债务还本付息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为20%,债务率(当年债务余额占商品和劳务出口总额的%)为10%,以此观察分析,我国外债风险率均在安全线以内,而且还有较多的弹性系数和较大的活动空间,外债在现有基础上还可以有所增加。

(二)按照《1996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①]口径统计计算,1994年世界上17个主要发展中国家的外债情况和各个国家的国际储备情况,分别比较分析如下:

(1)17国外债从1980—1994年15年来增长倍数如下:

1倍左右的:肯尼亚、赞比亚、埃及、智利、墨西哥、韩国;

2倍左右的:巴基斯坦、土耳其、菲律宾、巴西;

3倍左右的:加纳、马来西亚;

4倍左右的:印度、印尼;

7倍左右的:泰国;

20倍左右的:中国、俄罗斯。

上列数据显示:外债增长最快的是我国和俄罗斯,其次是泰国,再次是印度、印尼、马来西亚和加纳,其余各国只增长1—2倍。

(2)17国1994年负债率(%)如下:

25以内的:中国(19.3)、韩国(15.3);

25—50以下的:俄罗斯(25.4)、巴西、马来西亚、智利、墨西哥、印度、泰国;

50—100以下的:加纳、巴基斯坦、埃及、印尼、菲律宾、土耳其;

100以上的:肯尼亚、赞比亚。

上列数据表明:中国、韩国都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俄罗斯则在安全线的边缘上,其他各国均在安全线以外,有的竟达100%以上,如肯尼亚等国。

(3)17国1994年偿债率(%)如下:

20以内的:中国(9.3)、埃及(15.8)、泰国(16.3)、韩国(7.0)、马来西亚(7.9)、俄罗斯(6.3);

20—30以下的:印度、加纳、菲律宾、土耳其、智利;

30—40以下的:肯尼亚、赞比亚、巴基斯坦、印尼、巴西、墨西哥。

上表显示只有中国、埃及、泰国、韩国、马来西亚、俄罗斯在安全线以内,其余各国均在安全线以外,有的竟达30—40%左右。

(4)17国1994年债务率(%)如下:

100以内的:中国(84.3)、马来西亚(39.0)、韩国(48.1);

100—200以下的:菲律宾、泰国、俄罗斯、智利;

200—300以下的:肯尼亚、印度、巴基斯坦、埃及、印尼、土耳其、墨西哥;

300—400以下的:加纳、巴西;

500—600以下的:赞比亚。

上表显示:只有中国、马来西亚、韩国在安全线以内,其他各国都在安全线以外,如赞比亚等国。

(5)1994年各国国际储备(亿美元)分布状况:

债权国多属于高收入发达国家,全球国际储备1980年为9471.17,经过15年发展到1994年为14667.63,约增长50%。各国国际储备的分布如下:

低收入国家为1191.40(中国和印度合计为820.02),占全球的8.12%。

下中等收入国家为1369.01,占全球的9.33%。

上中等收入国家为1795.89,占12.25%。

高收入国家为10311.32,占70.30%。其中10个国家则集中了50%以上,他们是:美国为1655.91,日本为1351.45,德国为1138.41,瑞士为666.43,意大利为578.17,法国为576.27,英国为480.79,西班牙为475.31,澳大利亚为143.13,加拿大为137.75。10国合计为7203.62,占高收入国家的69.86%。由此可见,国际剩余资本70%左右潜藏于少数发达国家。

我国国际外汇储备总额1996年达到1050亿美元,按照国际惯例,外汇储备只需要能够进行3—4个月的进口量,就可以运用自如。我国1996年达到够用8个多月的,相当于必须的2倍多,证明我国外债在国际上的信誉很高。

(6)1994年6个借债大国(1000亿美元者)背景比较分析(详见下表):

注:国际储备总额(由货币性黄金持有量、特别提款权、会员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的储备头寸、货币当局控制的外汇持有量构成)。

我国的负债率、偿债率、债务率都在安全线以下,全国人均外债仅84美元,而且经济持续以年均7.8%的速度增长,国际储备较多,同时,年均通胀率保持在两位数以下,仅为8.4%。1996年基本上实现了经济软着陆,经济增长达到9.7%,通胀率降为6.0%,外汇储备达到1050亿美元,进出口维持顺差,出现了人民生活改善和社会稳定的局面。

反观其余五个债务大国,他们人均外债额(美元):巴西为949.74,墨西哥为1449.74,印度为108.35,印尼为506.82,俄罗斯为635.41。他们的负债率均超过安全线以上,最高的印尼达到57.4%,最低的是俄罗斯也在25.4%。偿债率除了俄罗斯保持在安全线以内,其余国家最高的达到35%以上。债务率也都超过安全线以上,最高的巴西达到336%,最低的俄罗斯也在161.1%。这些国家外债额度膨胀,风险增大,他们1985—1994年均经济增长率除印尼达到6%以外,其余各国经济增长率多为1%以下,印度也只达到2.9%。他们1984—1994年均通胀率都高于我国,最高的是巴西,竟达到900.3%,墨西哥、俄罗斯也各为40%,印度为24%,最低的是印尼仅为8.9%。在经济增长、进出口贸易、通货膨胀、举借外债等等各项因素交错影响之下,国际储备代表着国家的实力,储备多少说明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大小、国力强弱和贫富程度。国际储备的标准是以能够进行3—4个月的进口贸易为尺度。那么,我国1994年国际储备达577.81亿美元,能够进行6个月的进口贸易,但是,墨西哥储备只够1个月的,俄罗斯只能够用2个月的,印尼够用5个月的。其它,巴西和印度进口贸易少,生意不活跃,相对储备过度,外汇积压,够用11—12个月的。

思考与建议

(一)对外债规模必然扩大的趋势要有充分的预测和科学的安排

一个事物往往本身具有两重性,外资与外债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急需的宝贵资源,对于我们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一方面,国际资本寻找出路和市场;另一方面,我们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资金和技术。这两方面的碰撞与结合是顺乎潮流,强国富民的好事。根据债务规模与国民经济增长等速同步的预测,有的学者测算2005年我国外债可达到2400—2800亿美元之间。有的学者认为比这个还要大。另据世界银行的专家预测,1995年—2004年中国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总需求将达到7440亿美元(尚不含三峡工程和农业建设等投资),占GDP的7.4%。按现行汇率计算,约合人民币6.14万亿元,是我国现有国民储蓄额两倍以上,这样庞大的资金需求,若不积极利用外资是不可能实现的。另一方面,管理这么大规模的外债,应该接受巴西和墨西哥的经验教训,注重掌握各项风险指标,使其运作处于国际公认的安全警戒线以内,以保证我国发展改革稳定基本国策的实现。

(二)借好、管好、用好、还好外债是当务之急

我国外债规模已为全球第三,从绝对数量上衡量,实在不少,而且,可预见的将来外债规模必将扩大。但是,如何借好、管好、用好、还好外债是个新课题。目前,我国外债体制实际上处于无序分散状况,归口于各主管部门实际利益之下,形成外债管理多头,对外借债、用债、还债实属资源浪费型模式。大的部门有对外经贸部、财政部、农业部、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中国投资银行、交通银行、中国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等,小的有广东、福建、上海、天津、大连、海南等省市的国际信托投资公司,多个窗口对外,各自为政,条块分割,互不通气,缺乏统一和严密的对外债务战略和灵活应变的机制。由于各部门争相借贷,极易产生差别,出现漏洞和空隙,往往不可避免的被外资所利用和巧取,使国家长期的整体利益受到直接或间接的损失。因此,我们建议:在国务院之下成立国家债务委员会,由一位副总理领导,由财政、金融、计委、经贸、外汇等单位派员组成,下设办事机构,对外债进行统一调度和管理,使我国外债走上规范化的轨道,实现我国积极、合理、有效利用外资的政策目标。

(三)提高外债的使用效益

借债的目的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和增强综合国力。但是,外债这个国际资本的代价是不低的,一年要付利息200多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660多亿元,全国人均负担138元。因此,我们要非常珍惜外债资金,让它在我国经济建设的关键地方发挥作用,如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和高新科技等方面。

(四)积极参与国际融资活动

我国不放过在外国购进债权的机会,如1996年我国购入美国公债120亿美元,是1995年7.05亿美元的14倍,仅次于英国的197亿和日本的160亿投资(包括央行和民间投资),居在美投资国第三位。这表明我国由单纯的债务国开始向债权国转变,使我国在国际市场竞争和资本融通中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

注释:

① 世界银行编《1996年世界发展报告》,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6年8月,第190、220~222页。

标签:;  ;  ;  ;  ;  

外债规模与风险的国际比较与分析_巴西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