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图中的“形”——浅谈建筑创作中的形式规律论文_蒋珂

太极图中的“形”——浅谈建筑创作中的形式规律论文_蒋珂

杭州中联筑境建筑设计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 200092

摘要:建筑的“形”是设计师在项目里非常重视的一项。而现今的造型设计,存在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本文试图从太极图中揭示出三条形式操作的规律,意在填平形式理论和实践的鸿沟,并对建筑师的设计创作形成一定程度上的指导和帮助。

关键词:造型设计;形式规律;太极图

引言

严格的讲,并不存在“造型设计”这个概念。因为设计是一体的。你考虑造型问题时,同时也要考虑功能是否好用,结构是否安全,造价是否合理,空间是否人性化。而在快节奏的项目运作当中,团队作战和分工合作是设计市场化的重要需求。进而建筑形象的优化也就被拿出来作为一个单独的板块而存在。

1关联缺失的造型实践与理论

在实际项目中,关于“造型”这一块,常见的操作方式是“三部曲”:翻资料——确定类似案例——修改、拼合成形。这种方式具有时间上的优势,而成果上的似曾相识却不免让人遗憾。

那么,我们能否找到一种形式的内在逻辑,从形式规律出发,自上而下的产生出好的作品呢?

放眼各种艺术教科书,对于形式规律,常见的研究集中于以下三点:

一、对构成要素的分类:点、线、面、体。对每种类型的特点加以描述。

二、构成手法的列举:加法、减法、重复、韵律、渐变等等。

三、构成原则的总结:对称与均衡、变化与统一、动与静等。

那么,是否掌握了这些理论就能完成赏心悦目的构图了呢?

第一条,姑且认为构图中需要含有点、线、面、体等元素。一般而言,只要是成形的作品,自然就可以从中归纳出这些元素。分类本身无法推动设计。第二条,构成手法,加法、减法等。其实在设计中是被大量的运用的。而只对构成手法进行分类,并不能指明操作的方向。第三条,构成原则,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总结下来就是要做出变化,但又不能太乱。这一条的相关论述多为抽象的概念解释,缺乏关于“度”,即怎样的变化才恰当的分析。

总之,目前关于平面构成和立体构成的相关理论并不完善,在深度上也没有触及到艺术的本体,无法直接由这些理论推导或派生出有说服力的作品。

2太极图中的形式规律和应用

那么,关于“形”的创作,是不是就只能依赖于感觉和天赋,不可能找到一种系统化的操作规则了呢?

作为一个从业十余年的建筑师,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的是:形式规律,绝对有的。而且可以有效的派生出好设计的形式规律,一定是存在的。

大道至简。接近真实的理念,总是可以找到一种清晰、简洁的表达方式。关于形式规律,可以用一张图来表达。这张图大家也不陌生,那就是:太极八卦图。

太极图被称为“中华第一图”,其包含的哲学思想、宇宙规律,外延是远远大于形式规律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之所以用这张图来描述,是因为大家对它太熟悉,即便不配图也能在脑海中清晰的浮现出它的形象。

形式规律第一条:完整性。这条的意思并不是说,你要设计完。而是说,你要真正的设计完!你看太极图,它是一个圆,由阴和阳两个部分构成。只有阴和阳同时存在,这个圆才完整。普通的设计者,当他在纸上画下建筑平面时,他关注的是平面外轮廓围合而成的建筑部分。他热衷于体量的穿插变化,形体的轮廓美感。而这些都是属于太极图中“阳”的那个部分。对于背景的空白之形,他是完全忽略掉的。而他越是忽略掉空的部分,那些实的部分越是难以达成满意的效果。这就像现代足球,讲究的是球员之间的配合,团队意识。整体观强的球队才是真正的强队。那些过分强调球星个人能力的所谓豪门球队面对这种拥有行云流水般配合,十一个人就像一个人的真正强队,往往会被打得找不到北。《像艺术家一样思考》一书中,作者贝蒂鼓励进行一种“阴形画”的练习。实际上这种“阴形”指的就是形体的背景空间。虚空是实体存在的依据。当虚空完美时,实体也就同时达到了完美。重视虚空,是第一层意思。更进一层,虚和实是相对的,可以相互转换。比如民间剪纸,你可以选择把人物镂空形成形象,也可以把背景剪掉凸显人形。当你在纸上画下建筑的外轮廓,这个轮廓和室外空间就形成了某种有张力的阴阳关系。接下来,外轮廓内你也可以继续区分阴阳。交通走廊和功能用房,墙柱结构和使用空间,环环相扣,层层相套。一个完整的设计,需要思考所有具有阴阳关系的部分。当你把所有阴阳关系都理顺时,才能形成一个闭合的圆——所谓圆满的作品。

形式规律第二条:生命感。换句话说,你的设计是死的还是活的。之前学生时代,有位年轻的老师告诉我们,他的老师曾对他说,“如果有一天,你的设计做得和你这个人很像,那么你的设计就过关了。”所谓“心手相连”。设计通过一个人的手画出来,传递的是这个人的内心世界。如果你关上你心灵上的窗子,纸上就不会有生命的光线。我们都喜欢潇洒的、奔放的、灵动的、开合自如的设计,不喜欢拘谨的、呆板的、生硬的、沉闷的设计。我们有时也喜欢温和的、朴实的、宁静的、简洁的设计,不喜欢浮夸的、糜烂的、躁动的、繁琐的设计。其实我们喜欢的是真实的设计,那个像设计师本人一样的设计。所谓嬉笑怒骂皆成文章。生命没有定形,只会自然而然的燃烧。这里最直观的视觉印象就是形体的动感和张力感。划分优劣的标准在于是否接近艺术的真实。而这种生命感之艺术真实只能用心去体会。如果你还是不知道怎么体会,可以看看太极图,里面阴阳鱼的边界,那条由锐利到平缓到混沌周而复始变化的曲线。生命感跃然纸上。

形式规律第三条:系统数。关于数和建筑的关系,我们最熟悉的是名画“维特鲁威人”中的黄金比例。而关于比例,实践中你很难用“测量”的方式来完成,更多的是潜移默化的感觉的控制。今天这里的数主要谈的不是比例,而是指丰富性的问题。有的设计师,做的设计简洁明了,也不失美感。但业主对他的评价是“简单了些”,“单薄了些”,或者“缺少细节”。问题出在哪里呢?这就是丰富度的缺失。又说回太极八卦图。你看周边一圈的八卦数字。中间的阴阳鱼是主干,周围的数字是树叶和果实。只有主干而无树叶果实就是干涩的树桩。道德经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里表和里是相互映衬的。规律通过表象才能展示出来。你勾勒出一个外立面轮廓,这个立面是需要层级和划分的。从上往下,分为头、身、座三个部分。每个部分又是由若干子项组成。头部有窗洞和门洞,身部有幕墙格构,基座有雨棚挑檐。子项进一步划分。门窗有窗台、门套,幕墙有杆件、百叶,雨棚有抓点钢梁。每次划分,你都得到一种多个部分组成总体的数字关系。这些数字关系就像音符一样,不同的数字关系,演奏出不同的音乐效果。对这一套成系统的数的研究和实践形成了作品的丰富度,或者说某种类似交响乐一样的和声效果。

3结语

谈了以上三条形式规律,也许你会期待一种推导式的设计。而这时如果有人要问,什么样的设计方法是有效的?我会回答,“三部曲”。翻资料——确定类似案例——修改,拼合成形。是的,没听错,还是三部曲。三部曲的方式本质上是设计者之间的沟通。一位初学者和若干位富有经验的大师之间的沟通。这些大师的灵感和反复钻研,都凝结到了那些案例当中。你真的走进去了,也就能找到设计的大道。那么形式规律有什么用呢?这里要指出的是,那三条形式规律,是用来进行检验的。当你完成了初稿,你就把那三条套上去仔细感受,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完善。这就像过去火炮的校准机制:在试射后由观察员提供和目标的差距信息,再回传给炮手调整,重复以上步骤,缩小偏差,直至命中。这些形式规律会帮助你完成对借鉴品的超越,以至于某一天你终于能够不再依靠它们,走出属于自己的路。

参考文献

[1]贝蒂·艾德华. 《像艺术家一样思考》.北方文艺出版社、海南出版社,2006.

[2]老子. 《道德经》.春秋时期.

论文作者:蒋珂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

标签:;  ;  ;  ;  ;  ;  ;  ;  

太极图中的“形”——浅谈建筑创作中的形式规律论文_蒋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