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我见论文_王春锋

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我见论文_王春锋

摘要:众所周知,数学是学习生涯中极其重要的学科,教师在传授学生数学知识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以此来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提升学生学习有效性。但是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仍侧重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灌输,对教学内容不加思考,不做任何探究,更没有动手实践,从而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师需要认识到动手实践的重要性,积极开展动手实践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记忆,提升学生学习质量。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策略

引言

培养实践能力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也是参与国际竞争的需要,基础教育的改革要求我们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培养实践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任务。小学数学作为基础学科要注重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品质,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的意识和初步的创造力。对于小学生来说,通过独立思考、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得出方法,新知识、新规律就是创新的表现。

1有的放矢,精心设计操作内容

选择有效的数学活动素材是提高数学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基础和重要前提。教师在设计学生动手实践环节时,应围绕本节课的教学目标,突出教材的教学重点并且实现对教学难点的突破,科学、合理地选择动手操作活动,使原本单调的内容置于情境之中,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例如,教学“人民币的认识”一课时,教师精心设计了购物活动,当“小小文具店”的场景伴随着音乐出现在大屏幕上时,学生兴趣盎然,主动读出橡皮、削笔刀、直尺等物品的价格。在购物时,学生对照价格选择相应的人民币,与“营业员”交换实物,似乎此时真的进入商场购物,积极性很高。这种源于生活情境的学习,自然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达到主动参与认知的全过程。

2给予独立时空,自主学习

学习需要经历自主探究的过程,只有通过这个探究过程学生才能对知识产生自己的认知,进而培养自身能力。同时自主学习的过程,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最好的途径。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当给予学生一定的独立时间和空间,采用布置课前预习等方式,引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时的自主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并通过自主探究的过程深化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进而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如在讲解“小小志愿者———混合运算”这部分内容的时候。在讲解这部分内容之前,我首先给学生们布置的课前预习任务,要求学生自己对课本内容进行预习,并在预习后自行设计一个问题,并给予合理地解释和算式表达。学生设计的练习题中有:1kg苹果的价格是10元,1kg橘子的价格是6元,买2kg的苹果5kg的橘子共需要多少钱?算式表达为:2×10+6×5=50元。为了加强学生的辨析能力,我为学生们设计了如下题目:261+26×3-80.58+42÷2。通过这些练习,学生们不仅能够在日常生活中熟练地运用混合运算解决生活问题,还能在数学练习中更熟练地掌握混合运算的做题技巧。给予学生独立的时空进行自主学习,一方面是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认识程度,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方面,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课前学习的习惯,整体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在当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对教学难点一般很难做到真正掌握和理解。因此,如何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的有效运用,可以让学生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中的重难点,并进行有效自主探究,提升自身学习效果,培养自身的数学知识探究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时,其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正方形、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完成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基于此,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与认知情况,通过动手实践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先为学生设置教学任务:1.经A、B两点,画出一条线段;2.过线段AB外一点C,将线段AB的垂线画出;3.过线段AB外一点C,将线段AB的平行线画出;4.以线段AB到点C的距离为高,底为线段AB,画出相应的平行四边形。引导学生进行动手实践,并对过程进行探究分析。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后发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在相互转化的过程中,存在“割—补—移”的关系,进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加深学生对知识理解与记忆的同时,促进自身数学探究能力的提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合作学习,动手实践

在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操作实践也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学习方法。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点和长处,也有自己的缺点和短处,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取长补短,吸取对方长处,既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完善,也有利于激发学生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还可以在相互的思维碰撞与交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俗话说:“实践出真知”。学生在动手操作演练中,可以将所学知识激活,转化为实践能力,学生在动手中获得第一手感性材料,有利于知识的巩固,理解和消化,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例如,在学习《桌子有多长》一节课时,放手让学生分小组,亲自动手,合作测量桌子的长度,学生在合作中可以互相观察学习别的同学的测量方法,还可以互相纠正缺点,发现新的问题。学生在动手测量中,既巩固了新学的长度单位:厘米,又学会了测量的正确方法。另外,在合作动手中,学生还有可能探讨研究出出人意料的方法。譬如,有几位学生的尺子少了一截,该怎么量?聪明的学生会探究出如果从刻度“几”开始量,那么要从量得的总数里减去“几”,这种方法如果不动手测量,不合作讨论,是不容易发现的。教学实践说明,通过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了立体性,培养了创造性。

5大胆放手,激励学生敢于探索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人人动手参与操作,尽可能自己探索,自己发现,自己试着做,边做边想,从而实现基本经验的激活,数学思维的碰撞,创造意识的萌动,生命智慧的灵动。这种有效融合“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四维目标的动手操作,正是教师给予学生开放的探索空间,放手让学生自主选择解决问题的方法的结果。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准备了两个完全一样的平行四边形,课堂上再让学生通过剪、移、拼的方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比较长方形的长、宽与平行四边形的底、高的关系,并分析长方形面积与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关系,最后从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割补平移的方法,自主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这样,教师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空间,让学生经历了猜想与验证的过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迁移推导及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动手实践活动在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开展,对提升学生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认识到动手实践活动开展的重要性,结合科学合理的策略,提升动手实践活动的有效性,进而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田晓玲.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学周刊,2016(8).

[2]殷俊峰.论动手实践在小学数学低年级教学中的重要性[J].小学生(下旬刊),2017(3).

[3]杨华萍.浅谈动手操作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J].考试周刊,2018(38).

论文作者:王春锋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2

标签:;  ;  ;  ;  ;  ;  ;  ;  

数学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之我见论文_王春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