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十分重视物理基础知识与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和应用,把加强和渗透知识的实际应用作为当前物理教学改革的一个方向,以现实生活实例和现代科技应用立意的应用型问题正成为高考命题的新趋势。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一些实验进行改进、改装,从而有效地帮助学生理解和巩固知识,提高学习能力。
关键词:物理教学;实验;教材
在教学中,笔者尝试对一些实验进行了改进、改装,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是高中教学中重要的验证性实验,这里笔者就例举出教学中对钠和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的改进。
一、钠的性质实验改进
1.钠的燃烧实验
人教版教材中,钠的燃烧实验是在坩埚或蒸发皿中进行的,由于所用仪器的局限性,学生不能观察到钠块的熔化过程,观察钠的燃烧现象和产物也不太容易。而鲁科版中是用石棉网做该实验,这样仪器和学生的视线在同一平面上,学生能观察到整个实验现象及产物颜色,但用后的石棉网会被烧破,不能再次使用,损耗率较大。笔者在做该实验时,用一块硬铁片代替石棉网,将铁片用铁夹固定在铁架台上,将吸干煤油的钠放在铁片上,用酒精灯在铁片底下加热,很快学生就可以看到钠块熔化,并且剧烈燃烧起来,火焰为黄色,淡黄色的产物也较明显。改进后,由于铁片良好的导热性,反应时间短,用后的铁片容易清洗,洗时也不损耗,可以反复使用。这样改进,节约了实验成本,缩短了实验时间,还增强了实验的直观性。
2.钠和水的实验改进
在教材中,钠和水反应的实验是在培养皿或烧杯中进行的,在这个实验中能观察到溶液变成红色,通过钠小球的游动判断实验中生成了气体。但通过课本上的实验装置无法检验生成的气体。在教学中,就有学生提问:该反应中产生的气体是氢气,怎么不通过实验检验?在人教版旧版本中,该实验是用小烧杯作反应器,用小试管收集产生的气体,检验有爆鸣声,反应后的溶液滴酚酞试液后变红。虽然这个实验对两种产物都有验证,但该实验操作难度稍大,且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钠为强碱,生成液虽然浓度很小,但多少有腐蚀性,这样,我们就不愿将手伸进该液体中拿出收集有气体的小试管,所以该实验如此操作也不是很合理。经过反复思考和实验,笔者对这个实验进行了如下改进:
(1)仪器和药品
漏斗、U形管、钢制针头、大头针、橡皮塞、钠、蒸馏水、酚酞试液。
(2)装置图
(3)操作
①用带有漏斗的橡皮塞塞紧U形管左边,通过漏斗向U形管中注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直至装满整个U形管。②将一个钢制针头和大头针固定在一个橡皮塞上(注意保证钢制针头的畅通)。③将②中的橡皮塞迅速的塞进U形管右侧(必须塞紧)。④反应完全后,在针孔处点燃气体。
(4)现象
①钠块接触到水后反应剧烈,产生气体,附近的液体变成了红色。②U形管右边液面下降,而左边液面上升,液体进入到漏斗中。③点燃气体,气体安静燃烧,火焰为蓝色。
通过上面的实验现象可以分析出:U形管右边的液面随着反应的进行而下降,说明作为反应器的U形管右边产生了气体,该气体不溶于水,使仪器的右边气压增大,气体将液面下压,由于整个装置是一个连通器,根据连通器原理,U形管左边的液面就会上升,从而进入到了漏斗中(我们不难看出漏斗起了防止U形管左边液体溢出的作用)。U形管中滴有酚酞试液的水变成了红色,说明反应中生成了碱性物质,即氢氧化钠,气体点燃后安静的燃烧,火焰为蓝色,说明生成的气体为氢气。
该改进实验仪器均是常规仪器,且操作简单,实验现象明显。该实验形象、直观地证明了钠和水反应的两种产物,对学生记忆该反应的现象和化学方程式有很大的帮助。经过多次实验验证,该实验的成功率较高。
二、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改进
关于过氧化钠和水的实验,课本上该实验是将水滴进装有少量过氧化钠的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生成的气体,然后滴加酚酞试液验证生成了氢氧化钠,课本上的实验简单,现象明显,但缺少趣味性。为了增加趣味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们往往是将过氧化钠粉末用脱脂棉包住,再用胶头滴管向棉花团上滴水。根据理论知识,现象应该是棉花团剧烈燃烧,原因是水通过棉花和过氧化钠接触并发生反应,放出的热将棉花引燃,产生的氧气又助燃。但是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滴加的水是先和脱脂棉接触把棉花浸湿的,这样,就算是水和过氧化钠粉末接触发生了反应,湿棉花也不会燃烧起来,也就不会有前面我们所期待的现象,所以这样改进后的实验成功率低。
试想,我们如果让水和过氧化钠充分接触,再利用可燃物作载体,这样该实验的成功率就会加大。笔者经过思考和试验,对这个实验又做了如下改进:
1.在集气瓶中放少量过氧化钠粉末,将一小团棉花放进集气瓶中,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并且反复震荡,这样棉花团里外都可以沾上过氧化钠粉末,拿出棉花团固定在铁架台上的铁片上,然后用胶头滴管向棉花团上滴一两滴水,水在接触到棉花的同时也接触到了过氧化钠粉末,棉花团开始剧烈燃烧。反应完全后,向剩余物上滴酚酞试液,剩余物上出现红色。实验这样改进后,增加了趣味性且现象明显,两种产物也得到了验证,该改进实验的成功率很高。
2.过氧化钠和二氧化碳的实验改进
教材中对该知识点只有文字说明和化学方程式,无演示实验,对学生而言,显得枯燥无说服力。在教学中,笔者增加了一个实验:用玻璃管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棉花团吹气,很快,棉花团就剧烈燃烧起来。这样做学生很感兴趣,因为他们知道吹气可以熄火,但通过这个附加实验他们知道了吹气还可以生火,也就明白了过氧化钠可以和二氧化碳反应。趁热打铁,笔者给学生讲解该实验的反应原理和产物。这样,枯燥的理论知识通过小实验趣味化了,加深了学生对该知识点的印象。但是,在多次的教学中,笔者发现这个实验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实验成功率不是太高。经过分析,笔者发现,实验不成功是因为我们呼出的二氧化碳气流量不是太大更不是干燥的,这样带出的水汽将棉花团润湿了,使得实验难以成功。如果再制取二氧化碳,则麻烦又有消耗。有学生提出,想办法让呼出的气体干燥了,实验是不是就成功了?顺着学生的提醒,笔者又采取了另一种方案:用棉花团包住适量的过氧化钠粉末放在一块铁片上,然后在一个干燥管的中间装上适量的CaCl2固体作干燥剂,干燥管的两端放少量的棉花,将干燥管细口一端对准包有过氧化钠的棉花团,用嘴向干燥管粗口端吹气,这样因为用了干燥剂,就可以保证和过氧化钠接触的二氧化碳是干燥的了,果然,棉花团剧烈燃烧了起来,和预期的效果一样。
这样改进后的实验,操作简单,现象明显,无任何污染,省去了制取二氧化碳的麻烦。
以上几个改进实验在教学中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仍然存在一些不足,还有待继续探索。
总之,在教学中,我们只要做有心人,充分利用实验资源和条件进行实验改革创新,我们的教学就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单位:福建省连城县连城一中 366200)
论文作者:蔡运恒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7/5
标签:过氧化论文; 棉花论文; 气体论文; 铁片论文; 酚酞论文; 笔者论文; 现象论文;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6年4月下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