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世界现代史的整体知识结构——世界现代史单位元复习的总体思路,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代史论文,世界论文,位元论文,知识结构论文,思路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世界现代史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其下限中学教材讲到1991年苏联解体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它是垄断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曲折前进,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互相对抗,世界人民争取独立、民主、和平与发展的历史。
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的曲折前进,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和第三世界的兴起,是世界现代史发展的三条基本线索。
这一历史时期中存在的四种基本矛盾是:资本主义国家同社会主义国家的矛盾,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资本主义国家同殖民地半殖民地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矛盾,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内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矛盾。这些矛盾的发展变化,影响着世界现代历史的发展进程。
世界现代史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为界标,划分为两大时期,即1917-1945年的现代时期和1945-1993年的当代时期。结合中学历史教学的实际,在高三历史总复习中,似应将这两大时期划为四个阶段,加上世界近现代文化编为五个单元:
1.第一阶段:俄国十月革命、一战后至2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1917-1929年);
2.第二阶段: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法西斯势力的侵略扩张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29-1945年);
3.第三阶段:二战后至70年代以前的世界(1945-1969年);
4.第四阶段:70年代以后的世界(1970-1993年);
5.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
单元一 俄国十月革命、一战后至20年代的东西方世界(下册第1章、第2章第1-3节)(1917-1929)(注:括号内为高中《世界近代现代史》下册与之对应的“章”的编号。)
这一阶段,世界形势的发展,围绕两个中心而展开。第一个中心是俄国十月革命及其影响下欧洲革命运动与亚非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第二个中心是“一战”后2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相对稳定局面的形成。
1.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人类开始进入两种社会制度并存和竞争的新时代
(1)1917年爆发的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历史上的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标志着世界现代史的开端。新生的苏维埃俄国,经过三年内战,粉碎了协约国帝国主义策动的武装干涉,巩固了苏维埃政权。1921年开始实施的新经济政策,改善了工农联盟,使国民经济逐步恢复到战前水平。
(2)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革命运动一度高涨(1918-1923年)。其中,德国十一月革命和匈牙利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的建立影响最大。在各国共产党纷纷建立的基础上,1919年成立了共产国际。
2.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和相对稳定
“一战”后,帝国主义的战胜国为重新瓜分世界,建立新的国际秩序,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调整了它们在欧洲和远东太平洋地区的关系,形成了资本主义世界的“凡尔赛——华盛顿体系”。这是英法主宰世界,美日加紧在太平洋地区争夺的国际关系新格局。美国虽然取代英国掌握了世界经济霸权,但其称霸世界的企图并未实现。日本迅速崛起而成为东亚霸主。欧洲霸权虽呈现出衰落的景象,但尚能勉强维持,主要由英法控制的国联成为维护凡尔赛体系的工具。
第一次世界大战改变了欧洲和中东的政治版图,沙俄、德意志、奥匈、土耳其等帝国先后崩溃,一些新兴的民族国家先后建立。
1918-1923年欧洲革命高潮过去以后,资本主义世界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资本主义快速发展、政局相对稳定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潜伏着危机。1922年秋墨索里尼出任总理,法西斯专政在意大利开始建立。如何处理德国赔款问题,成为20年代国际关系的突出课题。道威斯计划的实施,实际上是协约国复兴德国经济的政策。到1929年,德国重新成为欧洲的经济大国。洛迦诺公约签订后,德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大为提高。
3.民族解放运动高涨
在俄国十月革命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下,在本地区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较大发展的情况下,亚洲及北非的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发展,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规模比较大的有:中国“五四”运动的爆发和中国共产党成立,朝鲜的“三一”反日运动、印度甘地领导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土耳其的凯末尔资产阶级革命和埃及的“华夫脱运动”。
单元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册第2章第4-5节、第3章)(1929-1945年)
这一历史阶段的特点是由危机走向战争。法西斯主义的侵略扩张和反法西斯、维护民主与和平的矛盾,逐渐演变为这一阶段的主要矛盾。
1.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从和平走向战争
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影响甚大,是这一阶段历史发展具有转折意义的关键点,由此引发了世界局势的巨大变化。为了摆脱危机,美国实施了罗斯福新政,采取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走出危机,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德国、日本则先后确立法西斯专政,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对内独裁,对外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不断侵略扩张,成为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由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中国、埃塞俄比亚、西班牙等国的反法西斯局部战争率先展开。由于英、法、美采取纵容法西斯侵略的绥靖政策,也由于苏联1939年采取的中立自保政策,爆发新的世界大战的危机日益迫近。30年代国际关系的特点,是反法西斯战争由局部战争逐步扩大为全球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
2.苏联一国建设社会主义的探索
在国际帝国主义的包围下,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从1925年起,在斯大林领导下,开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的进程。1928-1937年,苏联实施了经济建设的两个五年计划,基本上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1937年,苏联工业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1936年通过的苏联新宪法,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的确立,也标志着斯大林时期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体制的形成。
30年代,苏联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日益严重。1936年至1939年间,苏联进行了大清洗运动,大批党、政、军优秀领导人和著名知识分子被镇压,对苏联以至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损害极大。
3.第二次世界大战
1939年9月,德军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英法宣战后,实际上是宣而不战。苏联也趁机向西扩展疆域,建立了一条从波罗的海至黑海的“东方战线”。大战的性质,从一开始就是一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1940年,德国占领北欧和西欧诸国;6月,法国溃灭。在不列颠之战中,英国作为欧洲战争的唯一主力顶住并挫败了法西斯德国的进攻。此后,德军又侵入了巴尔干和北非。
1941年6月和12月,苏德战争、太平洋战争的相继爆发,使大战进一步扩大。中国抗日战场、苏德战场成为东西方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随着战争规模的不断扩大,反法西斯力量逐渐联合起来。1942年初,终于形成世界反法西斯同盟,这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终取得胜利的保证。
1942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发生转折的一年。中途岛海战成为太平洋战争的斩折点,阿拉曼之战成为北非战争的斩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争的斩折点,也是整个大战的转折点。1943年9月意大利投降,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开始瓦解。
在反法西斯战争发生根本转变的形式下,1943年冬先后召开开罗会议和德黑兰会议,形成了主要反法西斯国家协同作战的局面。1944年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使德军处于盟军东西夹击之中,加速了法西斯德国的覆灭。1945年初雅尔塔会议召开,三大国首脑已把目光转向战后世界的安排。5月,德国投降,欧洲战争结束;7月波茨坦会议召开,8月日本投降。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场战争,它对战后世界格局的形成和世界未来的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单元三 二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下册第4章)(1945-1969年)
1.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美苏争霸的开始
“二战”后,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等强国,苏联成为唯一能够与美国抗衡的政治军事大国。大战结束后,世界大国开始按照雅尔塔等国际会议确立的基本原则,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形成了美苏两分天下的世界两极格局,史称雅尔塔体系。雅尔塔体系的确立,标志着以欧洲为中心的传统的国际格局被美苏两极格局所取代。随着“二战”的结束,美苏战时同盟关系开始破裂。
战后美国凭借经济军事优势,确立霸权地位。美国推行“冷战”政策,其内容包括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和北约军事集团的建立;以苏联为首的东欧社会主义阵营针锋相对,组成华约军事集团。从50年代中期开始,形成两大军事政治集团对峙的局面,而其战略争夺的重点在欧洲。1949年以后,两个德国的出现,对战后欧洲和整个国际局势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美国除对社会主义国家采取“冷战”政策外,在亚洲先后进行了侵朝战争和侵越战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
50年代后期起,美苏争霸的格局逐渐形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当时的战略优势仍在美国方面。60年代中期勃列日涅夫上台后,苏联大力发展远洋海军和洲际导弹,军事实力上升,在美苏争霸中渐取攻势。1969年尼克松担任美国总统后,从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2.社会主义力量的大发展和大分化
“二战”后,东欧和亚洲许多国家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上了发展社会主义的道路。社会主义越出了苏联一国范围,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1946年,苏联开始实行第四个五年计划,国民经济迅速恢复,国防工业取得突破性进展,但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也日益显著。东欧人民民主国家都照搬苏联模式,广泛实行银行和工业国有化,实行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成效与问题并存。
进入50-60年代,苏联与东欧国家先后进行了社会经济政治改革。最先摆脱苏联模式的是南斯拉夫,它实行了社会主义自治制度,国民经济获得较快发展,但削弱了国家的宏观调控。1956年,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发生大动荡的一年。这年召开的苏共“二十大”,在苏联国内造成了思想混乱,并一度造成了东欧政局的动荡(主要有波兰波兹南事件与匈牙利事件),此后,赫鲁晓夫在苏联、哥穆尔卡在波兰、卡达尔在匈牙利,先后进行经济改革。其中,匈牙利的改革成效较大,苏、波都未走出经济困境。1964年,勃列日涅夫上台,苏联的军事和综合国力逐渐增强,70年代开始成为超级大国。1966年,中国开始陷入长达10年之久的“文革”内乱。1968年,捷共以杜布切克为代表的改革派,使捷克斯洛伐克进入了“布拉格之春”的改革新时期。但由于苏联诸国的出兵干涉而中断。
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出现了剧烈变化。一方面,中国坚持走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苏联却企图控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以致最终破裂,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3.垄断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
“二战”后,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中起了主要作用。战后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在经历了短暂的恢复期后,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新成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促进经济进入一个相对稳定和高速发展时期。其中,日本和联邦德国的经济发展尤为突出。战后,联邦德国实行非军事化,集中力量进行经济建设。60年代初,联邦德国成为西欧最强的经济大国。战后,日本实行民主化改革,进一步废除封建落后因素,为发展现代经济奠定了基础。日本利用战后国民经济非军事化,引进先进科技,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从50年代中期开始,日本经济进入快速发展时期。1967年,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超过苏联,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五六十年代,西欧经济出现了繁荣局面。1967年,欧洲共同体成立,进一步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国际舞台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4.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瓦解和第三世界兴起
战后初期,亚洲和北非出现民族独立运动的高潮,几十个国家摆脱了殖民枷锁,取得了独立。亚洲,比较突出的事件有印度尼西亚的独立,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治和独立,以色列的建国;北非、埃及的独立及收回苏伊士运河主权的斗争,阿尔及利亚长达七年(1954-1962)的民族解放战争,最为引人注目。1955年,在印度的万隆召开的第一次亚非会议,在国际舞台上产生了重大影响。在战后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中,1959年开始的古巴革命影响最大。1961年,古巴成为社会主义国家。
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贝尔格莱德召开,不结盟运动正式诞生,标志着第三世界的兴起。1960年,石油输出国组织成立。1964年,第三世界国家建立了国际经济组织“七十七国集团”,开始了要求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斗争。从60年代开始,新加坡、韩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单元四 美苏争霸、第三世界的兴起、苏联东欧剧变后的世界(下册第5-6章)(1970-1993年)
1.世界两极格局的演变与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70年代的美苏争霸,苏联处于攻势,美国则转攻为守。尼克松调整对外战略,实现了从越南撤军和中、美关系正常化。1979年,苏军入侵阿富汗,直接威胁海湾地区和印度洋地区。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开始对苏采取强硬政策,以小规模局部战争打击排挤,并企图以“星球大战”计划拖垮经济力量相对落后的苏联。总的来说,1969-1985年前后是美苏缓和中的激烈争夺。
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89年以来,苏联和东欧国家发生了自战后以来有利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最大历史性变化。这一变化是从198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开始的。戈尔巴乔夫大力倡导裁减军备,从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并逐渐退出了苏联长期控制的东欧地区。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和冷战局面结束,世界呈现多极化的发展趋势。美国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日本、西欧、中国和俄罗斯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影响着世界局势的发展。同时,在世界范围内,民族主义思潮抬头,地区性冲突加剧。1991年中东地区爆发的海湾战争,前南斯拉夫地区出现的波黑战争和冲突,1993年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达成和解及其后出现的和平危机,先后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七八十年代以来,世界经济力量结构也出现了明显的多极化趋势。它主要表现在以美国为主的世界经济格局,逐渐转变为以美为主的美、日、西欧三足鼎立。90年代初,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三大区域性经济集团形成,世界经济发展中的区域集团化和全球一体化进一步发展。
当前,世界正处在向多极化发展的过程中,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国际社会的主要问题。在世界格局新旧交替之际,中国面临着机遇和挑战。
2.社会主义国家的重大曲折和新探索
80年代中后期,苏联和东欧各国在改革进程中出现了重大的挫折,面临严峻的经济形势。1955年戈尔巴乔夫在苏联上台后推行经济体制改革,困难重重。长期片面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畸形经济结构没有调整过来,食品和消费品生产严重落后,经济增长速度和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下降。80年代中后期,东欧国家的经济形势继续恶化,与西欧经济相比差距越拉越大。严重的经济危机导致了政局动荡。
1989年是东欧剧变年,东欧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在短短的时间内纷纷丧失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根本性变化。1987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同年12年罗马尼亚首都爆发大规模示威游行,国防部军队倒戈,总统齐奥塞斯库被处决,救国阵线委员会取代罗共执政。1989年民主德国实行多党制,第二年在大选中反对派获胜,10月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此外,其他东欧国家也都发生了政权更迭。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剧变,是由于长期以来未能找到独立自主发展道路而依附于苏联的恶果,也是苏联急剧退出东欧势力范围和西方国家“和平演变”攻势的产物。
戈尔巴乔夫执政时期,是苏联发生急剧变化,以致最后解体的时期。在经济改革失败后,从1988年开始,戈尔巴乔夫转而实行政治改革。他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纲领,实行多党制,造成思想混乱和政局动荡,民族分离活动也愈演愈烈。1990年立陶宛率先宣布脱离苏联,此后俄罗斯等10个加盟共和国也发表“主权宣言”。在苏联趋于解体的形式下,1991年8月19日爆发了“八·一九”事件,但起事三天便归于失败。此后,苏联政局急转直下,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及其支持者迅速掌握了国家大权,苏联共产党被迫解散。同年12月,俄罗斯联邦等11个国家举行独立国家联合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是国际社会主义运动的重大曲折。
中国在经历了“文革”的劫难后,走上了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主义运动呈现出探索符合本国国情模式的发展趋势。
3.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进入“滞胀”阶段和资本主义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形成
70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出现了经济“滞胀”和低速发展。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战”,引发了战后资本主义世界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1973-1975)。此后,西方经济在1975-1979年陷入“滞胀”(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并存)状态。1979年,又爆发了严重的世界性经济危机。直至1983年以后才出现了80年代经济恢复和较快发展的好势头。
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1973年,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美国经济霸主地位动摇。由70年代前美国独霸、欧日依附演变为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经济发展新格局。80年代中期以来,经济集团化、区域化趋势加强。北美、西欧和东亚三个工业发达地区成了当今世界经济格局的主体。
4.资本主义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第三世界的发展
70年代,莫桑比克、安哥拉等国人民经过长期武装斗争,推翻葡萄牙殖民统治而独立。1980年、1990年,津巴布韦和纳米比亚先后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1994年南非举行第一次各种族参加的大选,曼德拉当选为总统,南非历史揭开新的一页。1977年,巴美签订了关于巴拿马运河的新约,巴拿马人民要求收回运河区主权的斗争取得重大胜利。
七八十年代,第三世界在国际事务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越来越多的第三世界国家加入联合国,美国操纵和控制联合国的局面有所改变。1971年,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60年代第三世界国家建立的“七十七国集团”,到80年代其成员已增加到110多个。第三世界的崛起,有力地冲击了战后国际关系中的两极格局。
七八十年代以来,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特别引人注目,成为世界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地区之一。70年代,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台湾地区的经济出现了高速度增长,走上了新兴工业化发展道路。80年代,东南亚地区、泰国、马来西亚等国的经济发展异军突起,但与新加坡、韩国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印度也在发展民族经济,特别是在科技方面取得了较大成就。西亚的海湾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蕴藏最丰富的地区。70年代以后,西亚产油国逐渐全部或大部分控制了本国的石油工业,并逐步建立起以石油开采为主、石油化工为主导的工业生产体系。亚洲一些新兴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为世界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单元五 世界近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上册第5章、下册第7章)
1.基本线索
(1)近现代科技进步。
(2)资本主义文化主要流派及代表作品。
(3)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艺。
(4)民族主义文化兴起。
(5)当代学术整体化发展趋势与世界性教育改革浪潮。
2.阶段性特征
(1)欧洲资产阶级革命高潮年代,浪漫主义(18世纪—19世纪30年代)。
(2)资本主义上升时期,批判现实主义(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
(3)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4)当代,现代主义新发展。
【重点难点解析】
1.17世纪至20世纪初的自然科学
2.第三次科技革命
①开始于20世纪40-50年代。
②代表性技术有:原子能技术、航天技术、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人工合成材料、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工程等。
③突出特点是:
科技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科技转化为直接生产力的速度加快;
科学和技术密切结合,相互促进;
科学技术各个领域之间相互渗透。
④影响:
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促进了社会经济结构和社会生活结构的变化;
推动了国际经济格局的调整。
3.教育战略地位示意
标签:军事历史论文; 世界现代史论文; 世界历史论文; 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论文;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论文; 资本主义制度论文; 德国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阵营论文;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论文; 国家社会主义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 社会主义革命论文; 资本主义社会论文; 法西斯主义论文; 经济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