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安乡县人民医院 415600
摘要:目的 分析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疗效。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35例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为对象,均接受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的变化。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后患者DFNP评分明显提高,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效果显著,可明显纠正面神经麻痹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关键词:针刺;康复训练;脑卒中;面瘫;临床疗效
脑卒中可引起神经功能缺损,如病变累及支配面神经的中枢部位可引起面瘫,不仅影响面部表情动作,还会影响进食、语言等功能。脑卒中后面瘫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产生自卑心理,不利于后续的康复治疗[1]。本研究分析了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13年8月至2014年7月35例脑卒中后面瘫患者为对象,包括男性20例,女性15例;年龄45岁~76岁,平均年龄(59.24±11.63)岁;体重54kg~90kg,平均体重(64.35±10.24)kg。
所有患者均有明确的脑卒中病史,其中出血性脑卒中8例,缺血性脑卒中27例。在脑卒中后均出现面肌瘫痪症状,具体表现为一侧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或歪斜,流涎,耸鼻、鼓腮不对称,发声和言语障碍、吞咽困难等。研究对象剔除合并精神病史、智力障碍、认知功能障碍,酒精、药物滥用史、二次脑卒中者。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面部取穴下关、四白、颊车、地仓、翳风、阳白、太阳、承泣等穴位。体针取穴风池、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穴位。针刺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法,留针30min,每隔10min行针1次,1次/d[2]。
针刺治疗结束后休息1h进行康复训练。采用揉法按揉面部患侧肌肉,以加速局部血液循环。拍打面部肌肉3~5次,以增加面部感觉刺激。点按阳白、四白、下关、颊车,地仓等穴位,每穴点按30s。指导患者进行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吹泡等训练。30min/次,1次/d[3]。
连续治疗6d后休息1d,再开始下一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治疗后随访6个月以上,对比分析治疗前后患者面神经功能和情绪状态的变化。
1.3评价指标
1.3.1面神经功能
采用面神经麻痹程度分级量表(DFNP)评价面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包括抬额、皱眉、闭眼、耸鼻、鼓腮、示齿、咧嘴等面肌运动,总分为100分,得分越高,表示面神经功能越好。损伤程度分为6级,100分为Ⅰ级,正常;75~99分为Ⅱ级,轻度功能障碍;50~74分为Ⅲ级,中度功能障碍;25~49分为Ⅳ级,重度功能障碍;1~24分为Ⅴ级,严重功能障碍;0分为Ⅵ级,完全麻痹[4]。
1.3.2情绪状态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价患者的情绪状态。SAS量表共包括20项内容,每项采取四级评分法。将各项得分相加后乘以系数1.25,取整数部分得到标准分。满分为100分,临界值为50分。SAS评分越高,表示焦虑程度越严重。SDS量表评分方法和标准类似于SAS量表。SDS评分越高,表示抑郁程度越严重。
1.4数据处理
将本研究中所涉及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采用t检验分析进行数据统计,治疗后患者DFNP评分明显提高,SAS评分、SDS评分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患者常遗留中枢性面瘫,导致面部肌肉和神经功能缺损,患者出现面部外观异常,妨碍进食、语言、交流,对患者的正常社交造成了严重影响,导致自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滋生[5]。
中医学理论认为中风是由气血逆乱、上扰脑窍所致。脑髓神机受损后可发为面瘫,其基本病机为经络阻滞、气血失养。针刺治疗是中医学理论中的特色外治法,通过针刺穴位疏通面部经络,产生良性刺激作用于神经系统末梢感受器,反射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加强大脑皮质对面部的调节功能。针刺下关穴可疏调经络、消肿止痛,配伍阳白、四白、颊车、地仓等穴位善治口眼斜。针刺翳风、太阳可益气补阳,承泣穴散风清热。体针取穴风池、肩髃、曲池、外关、手三里、合谷、血海、阳陵泉、足三里、悬钟、太冲等以调理阴阳、益气活血、疏风通络,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实针刺刺激有助于提高神经、肌肉的兴奋性[6]。
康复训练是通过肌力训练激活脑部神经元新的通路形成。通过点按穴位起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之功效,直接刺激面部肌肉产生兴奋作用。通过拍打面部肌肉,刺激本体感受器,从而促进肌肉运动的兴奋性。通过抬眉、闭眼、耸鼻、示齿、努嘴、鼓腮、吹泡等主动训练,可提高面部表情肌肌力,改善面部瘫痪症状,防止肌肉萎缩。
本研究中35例脑卒中后面瘫患者经过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后DFNP评分由治疗前的(65.87±10.25)分提高至(88.24±11.32)分;SAS评分由治疗前的(65.43±7.65)分下降至(53.28±6.25)分;SDS评分由治疗前的(68.37±7.32)分下降至(54.26±6.14)分。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效果显著,可明显纠正面神经麻痹症状,改善患者情绪状态。
参考文献:
[1]刘丽伟.应用2010缺血性脑卒中指南配合针刺治疗Weber综合征1例[J].针灸临床杂志,2012,28(8):20~21.
[2]郭文海,王艳,裴飞.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面瘫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13,29(3):26~27.
[3]曾伟.针刺结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面肌瘫痪40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2014,12(3):58~59.
[4]冯姝娜,刘丽娜,高慧敏.针刺配合走罐治疗卒中后面瘫的疗效观察[J].慢性病学杂志,2013,14(11):845~846.
[5]李凌鑫,田光,孟智宏,等.不同刺激量针刺合谷穴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中枢性面瘫:随机对照研究[J].中国针灸,2014,34(7):669~674.
[6]田光,孟智宏.针刺合谷穴治疗中枢性面瘫量效关系研究[J].上海针灸杂志,2015,34(2):95~98.
论文作者:彭钦民,刘聪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16
标签:针刺论文; 面瘫论文; 脑卒中论文; 面神经论文; 患者论文; 面部论文; 评分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