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论文_霍园园

试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论文_霍园园

宝鸡市辛家山林业局 陕西宝鸡 712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由此引发的环境问题逐渐突出,各地也陆续开展植树造林工作。其中,育苗工作作为林业持续性发展的重要保证之一,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不良影响。如何通过现代化科学技术提升林业育苗工作的质量,便成为了相应的工作重点。林业育苗工作是保证林业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现阶段林业育苗工作中病虫害严重影响了幼苗的质量,为林业发展带来严重影响。结合我国林业病虫防治工作的现状,从营林防治、改进林木病虫害防御能力、创新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提出强化我国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的有效措施,旨在全面促进我国林业事业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方法

1.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

1.1无公害防治技术无公害防治技术又称为生物防治技术,将病虫害防治技术作用最大化,确保我国林业的持续性发展。此种方式不但能够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同时还在某种程度上减少了病虫害防治成本。在其具体应用中,大致可分为昆虫防治、微生物防治、益鸟防治3种[1]。昆虫防治是根据自然界生物链规律,在林业生产中适当引入病虫害天敌昆虫,出于对生态平衡的考虑,实现病虫害防治。微生物防治主要借助微生物实现对林业病虫害的有效控制。而益鸟防治则是在林区中引入一定数量的森林鸟,通过鸟类捕食害虫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

1.2化学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在林业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彻底性,能够在根本上消除病虫害,应用范围较广。选取部分对害虫具有致命作用的化学药剂,喷洒至工作环境中。在此期间,应注意化学药剂对人体及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需充分考虑到药剂种类及剂量,合理选择。1.3物理防治技术物理防治技术利用物理原理,减轻虫害对树苗的不良影响。例如工作人员通过利用涂白方式,可以在避免病虫进入树木造成破坏的基础上,提高树苗抵御严寒的能力,综合来看,属于一种经济实惠的病虫害防治措施。

2.林业育苗中病虫害防治方法

2.1营林防治不同的工作环境,病虫害防治工作开展的方式、途径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例如在正式播种前,有关人员可对其树种进行有效处理,利用化学药剂尽力消除潜在的病虫害隐患。为了强化病虫害防治工作的质量,育苗前有必要实行土地轮作作业,以此除去土地中存在的虫卵。育苗期间,工作人员应提前对相应场地进行全面深入的清理,始终保持苗圃场地清洁,防止由于工作场所不卫生而产生病虫害。当病虫害面积相对较小时,可选用人工捕捉的方式。人工捕捉的工作效率较低,但对后续的环境保护及日常巡查大有裨益。病虫害面积较大时,应利用化学药剂,注重对其质量及剂量的把握,将病虫害带来的经济损失最小化,维护林业发展安全[2]。

2.2提升林木品质育苗过程中,重点培养病虫害防御能力强的树种,配合相应的法律规章制度,进而达到病虫害防治的目的。同时要求工作人员密切注意该区域内病虫害发生的规律及特点,分析其中要点及难点,明确病虫害产生的原因,采取针对性措施。详细准确地记录病虫害的相关数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提供必要的支持。对于受到病虫害侵袭严重的植株,应对其实行及时隔离、观察,抗病虫害能力较强的植株,务必重点标记,深入研究植株发病原理。一段时间后,整理观察数据,查找出各植株抗病性强的原因。如若影响因素为植株本身品种,应着重于该品种的大批培养,将其作为杂交的预备种。及时全面地清理被侵袭病株,当病虫害大面积蔓延,严重危害整个苗圃时,工作人员应始终保持周围环境的清洁无害,为育苗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个健康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保证内部的营养适中,不会由于大量的施肥影响到实际的土壤环境,就需要对施肥量进行科学的配比规划,保证营林内部的环境实现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创新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近年来,受到各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林业病虫害在数量及种类上均呈现出逐渐增加的趋势,导致林业生产不断受到破坏。其中较为常见的林业病虫害为美国白蛾、杨树腐烂病等,不但阻碍了树木的正常生长,也为我国林业生产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损失。这就需要林业管理人员及技术人员提高对病虫害防治的重视,加大对此方面的技术投入,努力在最大限度上降低林业病虫害发病率,保证林木的健康生长。严格把控林业生产中的各个环节,包括育苗、抚育等。苗圃尽可能地保持通风、低湿,减少枯苗出现的情况。在树苗生长过程中,管理人员需依照实际情况,结合林苗长势,定期进行施肥、除草、修剪等,尤其是患病枝叶,更是应立即清除,防止病情蔓延。林业管理人员务必树立责任意识,利用业余时间强化有关专业知识的学习,特别是随着我国林业面积的扩大,林业病虫害逐渐具有多样性,无疑加大了林业病虫害防治工作的难度。有关部门可为林业工作人员提供定期培训,在开展病虫害防治工作时,始终坚持“预防为主、治理为辅”的原则。

3.探析营林技术的总体发展趋势

3.1转变单一的营林技术模式在原有的营林技术模式下,营林技术模式具有明显的局限性。这是由于,很多地区都习惯于常年栽种单一的某个树种,但是并未能做到有效引进多样的林木树种。同时,很多地区仍然局限于粗放营林管理,进而导致产生较多的林业病害防治漏洞。为了切实转变林业病害防控的现状,那么核心措施应当落实于改进现存的单一营林模式,对于多样化的混交树种与抗性良好的树种都要做到全面予以引进。

3.2引进新型的生态控制技术从根本上来讲,针对林业病虫害运用生态控制措施的基本思路在于控制林业害虫自身的繁衍与生存,并且借助科学的措施来实现对于害虫种群所处环境的调整。经过以上的生态控制处理后,林业害虫将会丧失现有的生存区域,进而达到了成功抑制林业害虫的效果。由此可见,生物防治措施建立在生态调节的全新思路基础上,并且转变了单一与僵化的病害防控方式。通过运用全方位的林业生态调控措施,应当可以保证实现最佳的林业生态整体效益。例如对于杨树溃烂疾病以及树木外皮腐烂的疾病在进行防控处理时,林业部门可以尝试引进以上的生态防治手段。但是截至目前,运用生态手段来防控林木病害的各项具体技术并未能真正达到最优化的程度。并且很多地区对于以上的林木病害防控措施在引进与利用时,通常也会呈现明显的盲目性,未能有效结合当地的真实林业发展状态。在此基础上,林业技术人员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的防控林业病虫害,而不能一概运用同样的生态防控措施。

3.3运用综合性的营林技术措施除了生态控制的营林技术措施以外,目前关于防治典型性的林业病虫害还能够做到综合运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及微生物防治等较多的技术手段。这是由于,关于防治林木虫害如果局限于单一的手段与措施,那么通常无法保证达到最大化的营林技术实效,甚至很难符合最基本的营林技术效果。相比来讲,运用综合性的林业病害防控措施体现为更高的安全系数与更好的病害防治效果,并且还能达到减小林业病害威胁的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我国造林工程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国内植树面积将会不断扩大,病虫害防治工作将面临着更严峻的挑战。基于此,相关工作人员应切实提升病虫害防治技术,优化营林防治方法,采取多样化措施确保育苗工作的顺利开展,进一步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稳定发展。针对林业育苗中病虫害的防治进行深入剖析,希望能够为林业育苗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吴艳梅 病虫害防治技术在林业育苗中的应用[J]援新农业,2019(9):29

[2]甄飞 林业育苗技术及苗期管理探讨[J]援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3)

论文作者:霍园园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14

标签:;  ;  ;  ;  ;  ;  ;  ;  

试析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论文_霍园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