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针对目前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采用“单导师”模式的不足,本文提出了“导师组”培养模式,重点研究了“导师组”模式的建立、培养方法及模式以及评价与激励机制,并给出结论。以期对博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建设与实践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博士研究生;“单导师”模式;“导师组”模式;博士生导师
大学的首要任务是为社会培养、输送大量的优秀人才,博士研究生是大学人才培养队伍中的较高层次,而博士生导师对于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长期以来,我国的博士生培养实行的是单导师制,即一名博士生只由一名导师指导,而一位导师可以同时指导多名学生,且由导师独自制定博士生培养计划,并独立指导其科学研究和学位论文。近几年,随着我国博士生教育规模的大幅增长以及科学研究的迅猛发展,传统的单导师制的博士生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当前博士生的培养需要,成为制约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与提高的一个关键问题。如何提高博士生导师队伍的质量,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是摆在博士生教育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开展协同创新,建立“导师组”培养模式是当今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发展趋势,由相近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组成导师组,发挥团队的知识互补优势,使博士生能够博采众长,吸取多学科多领域的知识与思想,扩展学术视野,提高学术水平,从而提高博士生的创新能力,保障博士生的培养质量。
一.博士研究生“单导师”模式的弊端
1.“单导师”模式不利于博士研究生的管理
目前,一位博士生导师通常指导多名博士生。这种单导师模式已无法适应科学研究的发展与需求。随着博士生的扩招,这种矛盾日益突出。导师经常面临出差,出国培训,有些导师还具有行政职务和社会兼职。因此在博士生的指导工作上时间和精力投入相对不够,在启发博士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和指导博士生进行系统的专业学习上花的时间相对不足,不利于博士研究生的学习与深入研究。
2.“单导师”制度不利于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作为博士生导师,每位导师的研究方向都是专而精,对其他研究领域和方向、边沿学科、知之不多,而科学研究中学科交叉、渗透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专业之间联系越来越紧密,对导师的知识结构和更新也提出了挑战,单一导师的指导难免势单力薄,知识面较窄,不利于拓宽学生的研究思路。博士生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复合型和创新型人才,这对导师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如果实施“导师组”培养模式,多位导师共同指导博士生可以弥补一位导师知识结构不宽、研究领域过窄等情况。
二.“导师组”的组建
1.“导师组”成员构成
“导师组”可以由一个主导师和一个或多个副导师共同组成。主导师对博士生培养过
程中的各个环节及培养质量负主要责任。副导师参与博士生的培养,协助主导师指导博士生,其主要职责是协助主导师制定培养计划并指导博士生,为博士生提供相应的科研条件或科研经费,参与学位论文指导工作及学位论文开题等工作,为博士生开设课程或专题讲座等。遴选“导师组”成员时应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考虑主副导师的学科背景、学历及职称层次以及年龄结构等因素,以便能组成一支在知识结构上相互补充的博士生指导小组。与传统“单导师”模式相比,“导师组”模式通过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可以帮助学生全面把握自己的研究方向、开拓思维,为博士生学术创新营造更为广阔和自由的空间。
2.“导师组”合作模式
(1).校内导师合作,组成导师组。这种合作有利于发挥学科综合优势, 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拓宽视野, 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领域中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产生更多创新成果。
(2).与企事业单位或政府机构合作,组成导师组。这种合作能够为博士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 并解决科学研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提高博士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竞争力。
(3).与国内大学或相关科研机构合作,组成导师组。这种合作使博士生具有在不同大学的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开拓学术视野,并利用国内其他大学或者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 掌握更多前沿知识与不同思想理念,利于博士生创新能力发展。
(4)与海外大学合作,组成导师组。这种合作不仅可以使博士生掌握国际学术前沿,培养其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同时也可推动导师与海外导师的合作与交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导师组”培养博士研究生模式
1.博士生自主选择导师组
博士生在选择“导师组”之前先选择方向,当方向确定后已基本确定所在导师组。且在确立指导关系之前,导师组要尽可能地与学生充分地、全方位地沟通,让学生对这个导师组有较全面的了解。博士生根据自身特点和兴趣选择导师组,这种充分尊重博士生兴趣和需求的培养模式,调动了博士生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2.为博士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
导师组的每位成员需要参与为每位博士生制定个性化培养方案,需根据学生的学术
兴趣、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为其选择不同的课程,并为其研究拟定培养方案和计划。同时,博士生在导师组指导下参与教师科研课题的科学研究,在遇到各种不同领域的问题时,可以即时得到团队内导师指导,这样生不仅可以使学生能得到多方面的培养学习,其研究方向也能得到精深指导,博士生培养质量得到了提高。
3. 通过多种形式的交流开拓创新能力
要提高博士生的创新思维,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学术交流,而这种导师组下的博士生学术交流更易开展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学生交流。例如:每周每个团队都必须做一个内部交流,就研究进展问题、合作问题做进一步交流;或者每个月相近学科团队可以做交流,就自身在科研中所遇问题、专业发展新动向、前沿研究进行交流与讨论;同时每学期可选拔优秀博士生和教师一起参加国内或者国外同行交流,了解国内外前沿新动向。通过这种团队内、校内、校外专题讲座或学术研讨提高了博士生自主开展学术交流活的能力,在这些交流中所收获的知识、创新思想可以直接应用于学生参与的科研项目中,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又可以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四.“导师组”评价与激励机制
完善管理制度和考核激励机制是导师组培养学生有效运行的保证。团队成员为着一个
共同的目标聚集在一起,需要有相应的评价与激励机制进行管理。一方面要明确组内导师的岗位职责、权利与义务。主导师负责整个团队工作的协调,每位导师都应积极参与研究生的指导工作,履行学术义务,起模范带头作用,避免出现导师组虚化和仅限于形式的情况。另一方面,要明确博士生的权利与义务。博士生应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并按学校要求公开发表学术论文;博士生还应参与一定数量的项目,提高实践能力,积累项目经验。
1.博士生导师评价机制
目前对博士生导师的考核评估指标一般包括:导师自身的学术水平和学术业绩(导师科
研成果情况、导师参与学术交流活动情况)、导师的科研支撑条件(导师承担科研项目情况、导师科研经费)、导师指导博士生的投入和业绩等。但是,对导师组的评价和考核不能等同于对一个独立的博士生导师,而应当定位于导师组对博士生的培养。因此,除了对导师聘任期间的学术成果以及教书育人等方面的业绩进行有效合理的评价之外,应当根据导师组培养博士生的情况建立评价指标体系来对导师组进行评价和考核,涉及导师组培养博士生数量、博士生发表论文质量和数量、主持和参与项目质量和数量、毕业论文规范和质量(含优秀论文比例)、获奖级别和数量等。对于在考核中低于标准线的导师组可以适当减少招生名额。
2.博士生学术能力评价机制
将独立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作为评价博士生的主要因素。将硬性发表论文数量的要求转变为发表高水平论文的质量的要求。除实施博士论文评阅的匿名评审制度之外,要求博士生答辩时要有若干位相关领域的校外专家参加,并提出能反映博士生水平与能力的相关前沿问题,同时把现场答辩作为重要的考核环节而不仅仅是将其流于形式化。
五.结语
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发展,交叉学科知识的重要日趋明显,“单导师”模式易于导致
培养的博士生存在知识面不够宽广、创新能力不强、培养质量不高的问题。作为提高博士生培养质量的重要措施, “导师组”模式的施行,可以充分优化导师资源,拓宽博士生的知识领域与内容,拓展其视野,提高其创新发展能力,进而提高其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 冯济琴. 基于团队导师制的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探索.中国电力教育,2014.02
[2] 陈超. 博士研究生教育施行“导师团队’’培养制度的思考.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9
注:基金项目 :本论文由天津财经大学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2014YJZ05)资助
论文作者:李旭,徐碧琳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导师论文; 博士生论文; 模式论文; 创新能力论文; 学术论文; 学生论文; 博士研究生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