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之中。在此背景下,建筑行业迅速发展,其对土木工程的需求量也在逐渐提高。土木工程的施工环节较为复杂,尤其是工程主体材料——混凝土的施工环节。本文对探究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
1选择混凝土的相关原料
1.1掺合剂
因为想要使得混凝土的硬化的强度能够增加,所以在进行混凝土生产的过程中经常会把降水剂、引气剂等一些辅料加入进去,由此来弥补在混凝土进行干缩的时候产生的一些不足之处。因此,结合实际的情况,选择一些功能不同的辅助剂加入进去,也可以有效保证混凝土的质量。
1.2水
在生产混凝土的时候,水是必然的组成成分,因为水的性质不同,所以常常会包含一些化学成分、酸碱、杂质等,这会影响混凝土的硬化的时候的水化的效果。除此之外,在土建施工的过程当中有着很多钢筋混凝土的结构,而工业废水很有可能对钢筋会产生腐蚀的情况,给工程的质量带来很大影响。
1.3水泥
在土建工程施工混凝土里面,水泥是必不可少的一个原料。现如今有很多的施工当中,使用的水泥产品,通常都是些适应性比较强的通用产品。如果具体到特定的施工结构、项目的话,那么施工单位就应该要结合实际,对比不同的水泥品种、生产年限以及生产厂商等,选取最合适的水泥,使得混凝土强度以及质量能够得到保证。
1.4骨料
因为骨料是混凝土最主要的组成成分,因此在土建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当中,就需要很多砂石,所以混凝土最终的质量也就由砂石质量来决定。除此之外,砂石骨料不同,因此需要的掺合料以及水泥等配料同样也是不一样的,所以,采购原料的过程中,需要考虑运输的成本、砂石优劣等一些因素,选择那些经济实用、颗粒大小适中、杂质的含量很小的骨料。
2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混凝土施工的现场与实验室的条件截然不同,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混凝土施工现场受到各种因素和条件的制约,所调配出的混凝土强度很可能低于实验室中调配出的标准混凝土质量,这一问题不得到解决将直接影响到土建工程的质量。第二,在土建工程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未重视用水的质量,部分人认为在用水过程中任何水质都可以,但其实不然,水质的不同其酸碱度也会有所不同,水中矿物质的含量也会有差异,若是用受到污染的水质长期来生产混凝土,则会对土建工程造成质量上的影响,带来危险因子。第三,由于未对土建工程混凝土进行后期的有效养护工作,导致混凝土容易出现裂缝现象,混凝土施工质量受到了影响。
3混凝土施工技术管理
3.1加强材料质量控制
工程原材料的选用必须严把质量关,如水泥强度的优劣,将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强度;要控制原材料的质量,首先是选择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掺合料、集料和外加剂,这些材料可以有效的降低混凝土的绝对温升,使水化过程得以延缓,从而使水化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降低和易于控制,避免温度变化所导致的温缩产生的混凝土裂缝;其次是通过掺入适当的掺合剂和外加剂,提高混凝土的抗拉伸效果,减少由于收缩所导致的变形。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严格控制配合比
配合比在混凝土搅拌的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只有保证混凝土配合比合理,才能让混凝土具有好的和易性,不会发生离析的情况,可以有效的避免混凝土构筑物由于混凝土发生离析发导致的变形。混凝土的配合比要经过反复试验,在实际操作中取得进步,研究出最佳配额和比例,保证安全混凝土施工工程的质量。同时,采用科学的方法,研究出配合比例,不能盲目的随意配置,以免造成施工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配合比可能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施工方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混凝土的搅拌。
3.3混凝土运输与外界环境等因素
混凝土在土建工程中应用的范围越来越广,混凝土浇筑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在浇筑之前的环节却往往受到了忽视。混凝土在浇筑之前需要进行材料的运输,运输过程中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例如要采取何种方式运输、如何防止外界因素的影响使得混凝土的质量发生改变等,都需要进行考虑。在混凝土的长途运输中,运输的距离、温度、湿度等都会影响到混凝土的质量,因此要尽可能的缩短运输的距离,控制好周围的湿度与温度,确保混凝土所受到的影响降到最低。混凝土浇筑施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确保持续性与层次性两方面,注意建筑结构的特点、钢筋疏密程度等因素。
3.4混凝土的浇筑技术
一般来说,混凝土浇筑施工需分层、分段进行,且严禁往已经搅拌完成的混凝土中添加任何剂量的水,以免改变混凝土的粘稠度。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施工人员需把握好每一层混凝土的厚度,并严格按照“先下后上”的浇筑原则,在浇筑上层混凝土时既要确保下层混凝土已经被完全覆盖,还需对两层混凝土层之间的浇筑间隔加以准确把握,确保各分层混凝土不会因逐层凝固的情况而降低混凝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为避免出现混凝土裂缝现象,施工人员需在下层混凝土初凝时间内完成上层混凝土的浇筑。多雨、大风、多雪等恶劣天气下不适宜开展混凝土浇筑工作,因此此类天气会使得混凝土当中的水分过早散失,进而还会影响整个混凝土的质量。
3.5混凝土裂缝处理技术
施工缝是能够从直接的层面上对土建工程的整体性质量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的,因为土建工程项目建设的过程中是会受到人力、环境艺术以及技术层面上的相关因素的限制的,使得混凝土浇筑工作不能够顺利连续的完成,并且在中间的间隔时间又远远超过了混凝土的凝结时间范围,在上文中提及到的这种情况之下就应当预先将施工缝留出来。应当在混凝土浇筑工程正式开展之前将施工缝预留出来,施工缝所在位置应当依据施工设计方案确定。因为施工缝所在位置是会受到混凝土结合力的影响的,所以在选择位置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的选择位置较为低下、应力较为薄弱以及方便开展施工相关工作的位置。
3.6后期养护
混凝土浇筑完成并不意味着整个混凝土施工结束了,还需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工期时需为混凝土的后期养护工作预留一定的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当混凝土表面的承重力明显低于1.2MPa时,工程需禁止任何人员接近该施工地点,同时还需禁止在该地点进行任何工作,如此才能避免混凝土受到损害。浇筑完成后,施工人员需及时进行后期洒水保养,使其表面保持一定时间的湿润。混凝土养护也可通过覆盖塑料膜和喷洒防护剂的方法,以避免因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过快导致混凝土内外凝固程度不一致及内部裂缝情况。如遇特殊情况需在多风天气下施工时,施工人员可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塑料薄膜,以有效防止风力影响混凝土表面的水分,这样水分不会散失过快。
结束语:
我国的土建工程在近些年来高速的发展,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范围也越来越广泛,但相应的很多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欠缺、施工过程的规章制度落实不到位、施工所需要的混凝土材料质量不过关等问题。因此需要不断的完善混凝土施工技术,保障混凝土质量的同时还要减少成本的投入,提升施工的效率,确保技术的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李峰,夏岩.浅谈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民营科技,2012,07:320.
[2]程苏娟.试论土建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6,30:40-41.
[3]王志平.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土建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5,04:94.
论文作者:蒲松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建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过程中论文; 施工技术论文; 水泥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