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传统文化传承问题新论——视觉文化反思和图文文化建构的视角,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文化论文,新论论文,传统文化论文,视角论文,视觉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718X(2008)10-0024-03
学校教育具有文化传承的功能。我国当代学校教育在延续和保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方面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同时在视觉文化转向的时代背景下也面临着诸多冲击。深入分析视觉文化给学校传统文化传承带来的问题,探寻超越视觉文化的图文文化及其相关策略,可以为建设能够有效承担文化传承使命的学校文化提供新的思路。
一、视觉文化:对学校传统文化传承的影响
当今世界的文化日益表现出高度视觉化的特点,视觉文化逐渐占据文化的核心位置,成为当代文化的一大景观,同时也成为诸多理论研究者瞩目的焦点问题。视觉文化是相对于传统的印刷文化而言的,作为处于经济全球化和消费社会制度背景下建立在高新电子信息数字技术基础上的文化形态,对当代人们的生存方式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甚至有成为人们日常生活本身的趋势。印刷文化时代对书面文字或语言的阅读是人们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主要手段,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传统文化主要是依靠阅读得以延绵不绝的。而在视觉文化时代,对图像的凝视则成为人们创造、表征和传递意义的主要手段,人们纷纷远离对文字的阅读,亲近对图像的观看,形成图像对文字的征服之势。进一步说,视觉文化时代甚至连人类的世界观和生存方式都已经视觉化了。“新的视觉文化最惊人的特征之一是它越来越趋于把那些本身并非视觉性的东西予以视觉化。”①因此,视觉文化的关键并不在于图像本身,而是表现为对图像或视觉存在的现代偏好。
视觉文化不仅具有重视感性直观的突出优长,而且更具有不同于阅读文化的独特的内在意义。在视觉文化中,观看或凝视与各种文字阅读形式同样深刻,形成的视觉经验却不能完全用文本模式来解释。②然而,作为后现代文化的视觉文化又有着深刻的内在缺陷。对此有学者进行了具体分析,认为视觉文化所体现的消费性意识形态削弱了其内在意义,以平面感为核心特征的图像符号消解了思想的深层意义,图像霸权导致的距离感的消失阻碍了文化中意义的生成。③因此,对视觉文化的盛行应该秉持理性批判的态度,既要敏锐地注意到其在人类文化和整个生活深刻变革中的积极意义,又要清醒地分析其对人类文化和整个生活带来的不利影响,唯此方能合理地对待文化生活中视觉的狂欢,进一步推动当代文化健康有序地发展。
视觉文化对学校中传统文化传承造成的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学校中盛行的视觉文化迟滞了传统文化传承中的现代转型。任何文化传承包括学校中的文化传承都是继承性和超越性的统一,继承的是精华部分,而不是简单的接受和复制,更何况对文化的选择性吸收和能动性扬弃这些超越性的机制。视觉文化通过视觉图像对传统思想的漫画化简单处理及视觉图像原封不动的大规模复制,摒弃了对传统文化的选择和扬弃,阻碍了传统文化对现代性的适应和相应的自身转变及新的意义的生成。在时下的校园中,文字及其中蕴含的深刻的理性思想被图像及其带来的直观的感性愉悦严重挤压。在作为传统文化主要载体的传统经典阅读方面,不但中小学生因为其年龄特点热衷于“读图”,甚至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也热衷于卡通读物、漫画读物和各种以文字注解图像的“图配文”书籍,这些图像化的经典文本不仅以印刷物的形式出现,也充斥着互联网的各个角落,形成了多维虚拟文化空间,虽然在形式上极具现代形态,但同样剥夺了文字语言带来的丰富的联想空间,在学生心目中只留下平面化的图像而把握不住深层的意义,更谈不上在当代思想文化背景下对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层意义做新的体验、思考、想象和转换了。
第二,学校中盛行的视觉文化削弱了传统文化传承中民族性的保持。视觉文化作为当代社会中占支配性的文化传播媒介,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西方当代消费主义、感性主义、享乐主义等意识形态,对传统文化中由心理意识、价值判断、感情趋向、审美情趣等文化的核心要素构成的深层次结构产生巨大冲击,影响了学校中文化深层次的心理传承,进而影响了学生民族认同意识的形成。课程教学作为学校教育和文化的核心要素在学校文化传承中至关重要,然而当下在教科书和其他学习读物中,在教师为授课准备的精美的课件中,在教室等教育空间中,视觉图像到处可见。学生普遍比较厌倦传统的以书面文字阅读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倾向于对图像充满快感的观看,这种方式简称为“读图”,是对传统的文字阅读的边缘化。不少教师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丰富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的角度考虑,也纷纷将观看图像融入教学之中。由此,文字性的静观体验被图像动态的感性直观所取代,④随之而来的是文化心理传承的缺失和深层次结构的断裂,在这种情况下何谈民族认同感和凝聚感。
第三,学校中盛行的视觉文化不利于师生真正成为文化传承的主体。在视觉文化中,与理性的文字相反的感性的图像,预示了与理性或工具性深度主体不同的感性的、非理性的平面主体的降临,这样一种主体生活在由视觉媒介创造的与现实无关的虚幻的超现实之中,对自己和自己的真实需求一无所知,缺乏深度阅读、反思能力和批判精神,传统的主体因距离感的丧失在图像中被解构了。⑤担负着传统文化传承使命的教师和学生沉浸于视觉图像的虚幻之中,丧失了深度理解、反思和批判所必需的距离,他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各种问题的见解和信仰及认知方式深受视觉文化的影响,面对各种复杂的问题很难做出合理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其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失去了坚实的依托,无法对桎梏和压制主体性发挥的各种意识形态进行有效的抵抗。
二、图文文化:学校传统文化及其传承的内在逻辑
鉴于视觉文化的不利影响,在学校中传承传统文化就要努力抵制视觉的盛宴,图文文化这种文化建构的策略或许可以成为一种可行的办法。图文文化是一种既能有效抵制视觉和图像的霸权,又能防止退回到文字霸权时代的一种看似折中实质超越二者的崭新的文化实践策略。图文文化的设想来源于对视觉图像和文字符号深刻一致性的理解,即当代视觉图像与文字符号一样,作为人类思维的直接现实都是人类创造的数字计算机语言这种高级语言方式,视觉图像不再只有低级的感觉功能,而是包含着深刻的视觉思维和视觉整体的人类的认识方式,也是作为整体的人类语言的一部分,体现了人类语言发展的最新成果。⑥按照米歇尔的理论,一切艺术都是既有文本又有形象的合成的艺术,一切媒介都是把不同的语码、话语习惯、渠道、感觉和认知模式综合在一起的混合媒介。⑦在此,我们也可以说,一切文化都是文字和图像的异质的混合体,其中文字和图像有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图文文化就是能真正体现文化这种特征的。米歇尔提出的“形象/文本”理论引导我们看到了这种文化形态的曙光。米歇尔首先以对文字和图像二元对立的否定奠定了该理论的基础,他认为,因为文字进入了视觉再现的领域,所以纯粹的视觉再现也常常直接包含了文本性;同样文本被书写或印刷成可视的形式时,纯粹的文本也包含了视觉性。从视觉或语言的观点看,书写的媒介解构了纯粹形象或纯粹文本的可能性,同时解构了文字和图像之间的对立。⑧进而他揭示了“形象/文本”的实质及其意义。“形象/文本”作为媒介和再现实践的异质领域,可以看作是文化中必须坚持的一个理论传统,开启了在文本和视觉形象之间建立多种关系的可能性。⑨在此意义上,大致相当于文化活动整体的再现应当被理解为一种活动、一个过程或一系列关系,被理解为权力、价值和宣传交换中的传递机制,这是一种固有的不稳定的可逆的辩证结构。⑩而“形象/文本”更像是再现的一个缺口或裂纹,是历史可以通过缝隙滑入的一个地方。(11)另外,“形象/文本”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视觉再现,而且延伸到语言,不仅涉及视觉文化的新意义,而且关系到阅读、文学和文化水平的命运。(12)
立足于图文文化和米歇尔提出的“形象/文本”理论对我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不难发现二者有诸多相通之处。汉字作为传统文化经典著作的基本单位和要素,在传统文化传承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汉字作为表意文字具有和印欧语系的拼音文字截然不同的特点,汉字及其书写方式对意义的附载和表达形象性更强,便于人们通过更具感性直观性的识读和书写体悟来传递其意义。换言之,在某种程度上汉字更像文字和图像的混合体,在其中字形和字义相得益彰,构建着复杂的相互关系,同时不存在一方对另一方的压制和霸权,书写汉字更像作画这样的艺术创作,因此在汉字中不容易形成西方意义上的文字和图像的二元对立。我国传统文化不仅通过文字阐述和表达,还以大量的图文相配、图文互释的传统绘画展现其价值取向、意义追求和诗意体验,因而其得以传承不绝除了依靠文字性的传统经典著作之外,也离不开独具中国特色的绘画艺术。与汉字相比,中国传统绘画具有更强的图文互通的特点,更深刻地反映了图像和文字的内在一致性。在中国传统中无论是汉字还是绘画都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米歇尔意义上的包容文本性和视觉性的“形象/文本”,如果不考虑因时代不同造成的技术因素的差异,甚至可以说中国传统文化本身就是图文文化,其有效传承应该遵循图文文化的规则而非视觉文化的逻辑。
三、从图文文化视角看学校传统文化的传承
针对视觉文化在学校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的不利影响,在学校中构建能够推动传统文化在传承中实现其现代转型、增强民族性、师生真正成为文化传承主体的基于图文文化的传统文化传承新体系,可以在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相应调整。
第一,努力形成基于图文文化的思想观念作为学校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在新的社会和文化背景下建设能够有效传承传统文化的学校文化,既不能固守传统的阅读文化的观念,对文化中正在发生的视觉转向视而不见,也不能不加分析和批判地盲目接受视觉文化的一系列观念及相应的意识形态,对传统的阅读文化持简单否定的态度,而应该在思想中努力克服文字和图像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倾向,解除任何一方的话语霸权,树立二者有机交融的观念,并自觉将图文文化的思想贯穿于学校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中。
第二,积极更新和完善学校中传统文化传承的方式和手段。在学校文化建设中及时吸收和掌握高新数字信息技术,运用现代化的媒体,结合传统文化图文相配的特点,创造兼顾文字的深刻性和图像的生动性的多样化多层次的传统文化传递、转化、整合、接受的方式和手段,促使学校各科课程教学活动、课外活动和文化环境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得以有效传播,进而使蕴含在其中的传统文化思想真正深入全面地影响学生和教师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第三,重建学校中的阅读文化。遵循图文文化的思路有助于在视觉文化背景下重建阅读文化的努力,着力开发以图像和文字共同揭示文化深层意义的关于传统文化的“形象/文本”,用以激发教师和学生深入阅读传统经典著作和体验传统艺术的兴趣,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在引导教师和学生对传统语言文字和艺术的学习与体验中,营造新的经典阅读的氛围和环境,培养教师和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防止沉溺于图像而疏远文字的新的“近似文盲”大量涌现的基础上,引导教师和学生增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意识,深化对传统文化思想精华的理解。
第四,注重养成师生的文化批判和反思意识。图文文化中“形象/文本”作为文化实践的异质领域,体现了多种权力和价值在现实生活中相互作用的复杂机制,要求文化实践的主体立足于现实生活,运用自身的理性积极进行文化批判和反思。教师和学生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主体,需要自觉摆脱视觉文化带来的意识形态的局限,在对传统文化的局限性和视觉文化之于传统文化思想的简化的警惕和理性分析中,批判性地理解和解释传统文化的深层意义并做出符合当代要求的创造性转化。
注释:
①[美]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著,倪伟译:《视觉文化导论》,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5页。
②⑦⑧⑨⑩(11)(12)[美]W.J.T.米歇尔著,陈永国、胡文征译:《图像理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页、82页、82页、87页、390-391页、91-92页、388页。
③梅琼林:《论后现代主义视觉文化之内涵性的消失》,《哲学研究》,2007年第10期。
④周宪:《重建阅读文化》,《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
⑤金惠敏:《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52-56页。
⑥金元浦:《视觉图像文化及其当代问题域》,《学术月刊》,2007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