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险扩张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_企业竞争力论文

社会保险扩面对私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社会保险论文,企业竞争力论文,私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2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674(2006)06—0039—04

1999年国务院发布了《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要求加速把非公有制企业职工和外来劳动力包括到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中来,但非公有制企业的实际参保率始终处于较低水平。2004年,我国私营企业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的参保率仅为86.2%、66.2%、62.4%、59.4%和27.3%,分别低于全国企业总体参保率6.3、12.7、13.1、6.4和9.2个百分点[1]。显然,我国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开展并不顺利,私营企业的参保率仍处于全国下游水平。事实上,私营企业拒绝参保的最大原因,就是担心参保所增加的人工成本对企业竞争力的削弱。因此,解决私营企业参保问题必须首先明确社会保险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以便调整政策策略,维护并培育企业持久竞争力。

一、社会保险扩面威胁私营企业原有的竞争力优势

(一)低廉的人工成本是我国大部分私营企业的主要竞争优势所在

我国私营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主要集中于传统产业。近年来,私营企业虽然在产品质量、企业品牌、管理效率、技术水平等方面有了长足进步,但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仍是私营企业取胜的主要手段,而低价格的主要原因在于劳动力的低成本。我国私营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始终处于较低水平,据劳动保障部发布的职工工资指导价显示,2000年我国私营企业职工的年工资水平仅为7443元,低于全国城镇在岗职工9371元的年平均工资水平,而同期国有企业职工年平均工资水平为9552元,外资企业工资水平则高达15037元, 这其中尚未包括国有企业及外资企业为职工缴纳的社会保险费。从其它人工成本的投入来看,私营企业的支出更是少之又少。据上海市2003年企业人工成本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私营企业人均福利费、劳动保护费、教育经费的投入分别只有全市企业平均水平的33%、18%、22%。凭借低人工成本投入,私营企业的产品以较低的价格在国内、国际市场上获得了较大的市场份额和企业收益。

(二)私营企业参保后的人工成本上升趋势不可避免

社会保险费是企业人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私营企业参保必然加大人工成本开支,但社会保险费的缴纳会使企业人工成本负担增加多少则要视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弹性而定。图1是企业缴纳社会保险费后的人工成本变化情况:

图1 缴纳社会保险费后的人工成本变化及费用分担

图1中W0为企业未参保时的人工成本。由于企业每雇佣一个工人就必须为其缴纳社会保险费T,所以企业缴费后的人工成本上升为W1+T,雇佣人数同时下降为L2,总体社会保险费负担为T×L2。但由于雇工的即期工资由过去的W0下降至W1,所以,真正由企业负担的社会保险费为阴影ABW0(W1+T)部分,并非全部的ACW1 (W1+T)部分,另外一部分阴影面积下的社会保险费由劳动者承担了。企业与劳动者之间的负担率要视二者的弹性而定,劳动力供给弹性越小则企业承担越少。在完全自由竞争的劳动力市场中,劳动力供过于求,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可以通过压低劳动者工资来转嫁,企业人工成本支出不会有太大变化。

但现实中劳动者的工资往往具有刚性,即便在劳动力供给过多、弹性较小的情况下,劳动者工资的下降也要受到基本生存底线的制约。就私营企业而言,其工资水平在全国已处于平均水平以下,若再以降低工资水平的方式转移社会保险成本,则劳动者的当前生活将难以保证。2004年,温州私营企业普工的月工资仅有600 —700元左右,而温州市最低月工资标准为620元,说明许多私营企业职工的工资目前仅能维持温饱,无力用现期收入加入社会保险,私营企业也因此失去了向劳动力转移社会保险成本的空间,因而私营企业面临成本上升的趋势是必然的。在工资不能下调的情况下,社会保险负担将不得不由企业全部承担,即私营企业人工成本上升的幅度就是费率T,负担部分就是图1中的所有阴影面积。按照我国目前的制度规定,企业的社会保险缴款率约占企业工资总额的30%左右,相当于企业参保后工资支出将增加30%。

(三)私营企业依靠逃避社会保险责任换来的低成本竞争力不可能长久维持

首先,社会保险制度具有强制性。私营企业加入社会保险制度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类型企业平等承担社会保险义务、享受社会保险权益的必然要求,是企业参与公平竞争的前提。因此,尽管参保会造成企业成本增加,但这是私营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和法律义务,这种成本上升是必需的。随着近年来我国法制逐步完善,社保费征缴力度不断加大,私营企业逃费、欠费的空间越来越小、代价越来越大,大部分私营企业意识到参加社会保险是大势所趋,依靠逃、欠社会保险费所获取的竞争优势是暂时的,不可能构成企业持久竞争力的来源。

第二,社会保险制度作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成为企业提高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基本平台。这一点在私营企业中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认同。许多先进的私营企业在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之后,逐步进入企业管理制度的提升阶段,人才的瓶颈日渐突出,在人文关怀思想日益渗透到企业管理的今天,社会保险制度的缺失无疑会使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大打折扣,失去人心的凝聚,企业的竞争力也就无从谈起。

基于以上两点认识,从根本上说私营企业对社会保险制度是不排斥的。根据对温州私营企业社会保险诉求的调查分析[2], 对加入社会保险制度必要性的认同率高达86.5%,但基本养老保险实际参保率却只有48.1%,二者的巨大反差,反映了私营企业在参保决策中存在较大疑虑,要想解除这个疑虑,仍需对社会保险与企业竞争力的关系进行深入的分析。

二、社会保险对企业竞争力产生影响的衡量标准

(一)私营企业参保是否意味着价格竞争力的丧失

如果将社会保险费打入价格无疑会使私营企业产品的价格竞争力受到削弱,但削弱并不等于丧失。据国家统计局国际统计中心的一份分析报告,目前我国制造业人工成本只相当于亚洲“四小龙”的5%—6%,不足发达国家的3%, 竞争优势明显。即使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也仅相当于巴西的18.0%和墨西哥的11.3%,是马来西亚的22.7%、泰国的44.2%和菲律宾的48.3%。

在这样大的人工成本差距面前,即便我国私营企业人工成本因参保再提高几个百分点,对产品的成本优势也不会产生太大影响,而实际上我国企业参保所导致的总成本只上升了2.24个百分点[3]。另外,在国际贸易中, 影响产品的价格因素极为复杂,频繁变动的汇率会减弱劳动力成本之间的差异,使得社会保险缴费对企业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4]。

根据以上分析,私营企业参保所导致的人工成本上升对价格竞争力的冲击并非如想象中的那么大。事实上,我国私营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正面临价格优势的巨大困扰,大量的反倾销指控已使得私营企业的海外市场份额大为缩减,国际贸易摩擦越来越多。这其中的因素固然复杂,但过低的产品价格所引起的贸易争端是主要因素之一。近年来,SA8000标准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跨国公司订单的附加条件中,对企业社会责任的要求越来越严格,社会保险的缺失显然会使我国一些私营企业失去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平台。由此可见,依靠劳动力的低成本获得的价格竞争优势反而成了私营企业丧失国际市场的主要原因,这充分说明固守劳动力低成本优势不可能实现企业竞争力的可持续性。

(二)私营企业参保对其积累和投资能力的影响

单纯的人工成本竞争优势只表现为一种原始的、初级的竞争方式,不能形成企业的持久竞争力,但新型企业竞争力的形成也需要企业有足够的利润空间去加以培植和调整。在产品市场价格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企业社会保险负担的增加实际上是企业利润的削减。“如果我国当前的养老保险供款率由24%增长到34%……利润就会从出厂价中的5元降到2.9元。”[5] 因此,企业社会保险负担实际上是社会保险费占缴费前企业利润的比重。在企业其它支出保持不变的条件下,企业对社会保险的最大负担能力就是将企业利润全部用于社会保险。从总收入的角度考察,企业社会保险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重必须小于等于企业的收入利润率。因此,有下列函数关系及推导式成立:

0≤(工资总额×缴费率)/总收入≤总收入利润率

0≤缴费率≤总收入利润率×总收入/工资总额

0≤缴费率≤企业利润/工资总额

其中,总收入为企业销售收入与应缴增值税之和。

根据此关系式,可以求出企业可承受的社会保险负担占工资总额的最大比重,也就是企业社会保险缴费率的上限:企业的工资利润率。但企业发展需要维持一定的投资率,所以缴费率的设置至少要使企业费后用于投资的剩余利润达到整个行业的平均投资水平。我国企业目前投资率大约维持在利润的30%—40%左右,取其下限,私营企业的投资率至少应达到30%的标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保险缴费率适度上限的测算公式变为:

0≤缴费率≤(企业利润/工资总额)×(1-30%)

近年来我国私营企业工资利润率基本维持在17.13%左右(见表1),如果从培植企业竞争力的角度考虑,则费率应维持在12%左右。而在当前制度下,私营企业“五险俱全”的总体缴费率至少达到30%,大大超出了私营企业的经济承受能力,仅养老金一项就占到私营企业总收入的4.64%,而我国私营企业总收入利润率为3.97%,二者相差0.67%(见表1)。

表1 企业利润对养老保险负担的承受力 单位:亿元,%

利润总额工资总额 工资利润率 总收入 总收入 养老金占总收入利润率与

利润率 总收入比值 养老金占总收入差额

企业总水平 5784.48 13161.1 56.55

113961.78 5.08 2.312.77

私营企业490.23 2861.18 17.1312340.02 3.97 4.64-0.67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03。

我国私营企业多集中于劳动密集型行业,人工成本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相对较大,而产品技术含量较低,市场份额虽大,利润空间却较小。如果说在产品新增价值中,一般企业劳动价值和资本价值为7:3的话,私营企业该比例则可能达到8:2[6]。所以私营企业的收入利润率低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而养老金占总收入的比重高于全国企业平均水平。虽然我国企业总体上对当前缴费负担尚能承受,但具体到私营企业而言,则有可能会过度侵蚀企业利润空间,在企业丧失积累能力的情况下,很难实现对企业竞争力的调整和创新。

(三)社会保险能否加强私营企业的人力资源竞争优势

对企业来说,参保能否增强企业在人力资源上的竞争优势,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个是社会保险制度保障功能的实现程度以及公众对该制度的信心;另一个是企业员工对社会保险成本的承受力。第一个因素涉及社会保险制度的建设层面,要求制度设计应符合企业员工的保障需求,满足相应的保障水平,并对制度实现抱有信心,社会保险制度才能真正地起到人力资源激励作用。但我国社会保险扩面并非完全基于满足私营企业员工社会保险需要的考虑,更多的是看重私营企业缴费对国有企业社会保险负担的缓解作用,因此在私营企业的制度承受力上、保障的需求层次上与私营企业的实际情况出现差异,导致制度功能的发挥受到影响。例如对私营企业员工而言,更多的保障需求集中于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需求强度分别为80.5%和60.0%,工伤保险需求强度为35.7%,只有23.8%的企业认为失业保险极有必要[7]。事实上,即便在发达国家, 对规模太小的企业和非营利机构也是不纳入失业保险体系的。因此,目前的“五险合一”不但会造成私营企业成本负担的大幅增长,而且也并非完全符合私营企业员工的保障需求,激励作用很难发挥。

从养老保险的账户设置上看,企业20%的缴费全部进入社会统筹账户,员工可以直接从企业缴款中受益的部分较小,所以,企业社会保险成本支出更多地体现为社会责任,对企业员工激励作用并不十分明显。

私营企业员工自身的社会保险成本承受力也是影响社会保险激励作用发挥的重要因素。按浙江省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条例规定,职工个人每月需按照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的7%缴纳养老保险费,缴费基数定在省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300%之间。私营企业的平均工资水平偏低,2004年浙江省私营企业职工的月平均工资仅为817元[8],而2004年浙江省职工月平均工资为1519元,养老保险缴费工资的下限即为911.4元,私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低于911.4元,但必须按911.4 元的标准计算缴纳养老金的数额,这样私营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负担率就变为7.8%,而并非制度规定的7%,再加上基本医疗保险2%和失业保险1%的缴费率,私营企业职工的实际总体缴费率高达11.2%,比其它企业员工的社会保险负担高出1.2个百分点,费后实际月工资仅剩725.5元,只能维持温饱。

三、关于构筑社会保险与企业竞争力和谐关系的几点结论

(一)从提高社会保险的人力资源激励效应来看,在私营企业员工目前收入较低,缴费能力较差的情况下,维持现期生活尚且困难,对养老等未来效用不可能形成强烈的现实需求,缴费不但违背其意志而且也超出了其经济承受力。因此,对这部分员工就应该尽量降低其社会保险缴费率,并设立缴费下限,防止出现低收入者社会保险负担过重的局面,在保障功能上只要实现社会最低生活保障线的标准就可以了。在保障项目上,也不必“五险俱全”,满足私营企业员工在工伤和医疗保险上的需求应是当务之急。而对某些收入较高的企业高级人才则可以采取国家统一标准参保,甚至为其设立企业年金。

(二)根据私营企业员工流动性较强的特点,可对私营企业员工参保实行一年的等待期,即员工必须在原企业工作一年后才可以正式进入社会保障制度,其上一年的缴费可在第二年时补缴,这样就可以有效避免员工较频繁的流动给企业参保造成的困难,也相应增强了社会保障制度凝聚人才的作用。

(三)对私营企业而言,由于发展层次参差不齐以及在吸收就业上的特殊功能,社会保险制度建设的原则也应是增强制度设计的灵活性,降低缴费率,减轻私营企业参保负担,给企业的积累和发展创造更大的利润空间。

(四)在养老保险的账户设计上,应适当加大个人账户的比重,通过权责对等来激励企业和员工的参保积极性。实际上,我国社会统筹账户偏大、缴费率偏高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企业承担了大部分制度转轨成本,既要对旧制度遗留下来的“老人”养老,又要为新制度下的“新人”储蓄,导致社会保险缴费率长期居高不下。因此,尽快剥离历史欠账是减轻企业负担,促进企业竞争力提升的重要措施。

当然,加强社会保障制度宣传、提高私营企业及员工素质、提高社会保险投资收益率、增强公众对社会保险的制度信心等也是提高制度激励功能的有效措施。总之,当社会保险成本在私营企业的经济承受范围之内,并较好实现人力资源激励功能的条件下,社会保险将有利于企业竞争力的调整和培育。

收稿日期:2006—03—25

标签:;  ;  ;  ;  

社会保险扩张对民营企业竞争力的影响_企业竞争力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