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施工,本文展开了研究,首先分析了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并对其施工质量要求展开了具体分析,对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道路施工测量技术、路基填筑技术和路基压实技术进行细致阐述,并提出严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质量、加强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和边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等策略,希望对道路路基建设起到一定指导作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1导言
道路的畅通是人们顺利出行的根本保障,必须重视市政道路建设和维护工作。在道路建设中,路基质量和性能对道路的整体性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道路施工中,重视道路路基施工,通过选用科学的施工技术,采用合理施工组织方法,依据相应施工规程,保证道路施工质量。
2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
2.1路基施工要求较高
市政道路施工建设过程中,路基的建筑质量决定着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施工质量,所以在进行建设中,对于整个路基的施工要求比较高。如果在实际的施工中,对于路基的建不重视,很容易导致很多问题,影响整个路基建设的质量,从而影响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质量。
2.2统筹规划
市政道路的施工是一项涉及到众多因素的工作,由于道路施工涉及的利益较多,所以进行道路路基建设要进行统筹规划,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影响整个道路路基的建设质量,必须要对道路工程建设中的众多因素进行协调规划,对于路基建设的方案进行统一管理,综合考虑,进行道路路基建设工作,要规范整个道路建设影响因素,统一进行管理,从而不断提高整个道路路基的建设基础。对于路基的施工方案适时进行调整,以此满足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从而有助于提高市政道路施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对于施工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进行市政道路的建设施工,往往是在户外或者是一些环境开放的地区进行。不同的地理条件导致土壤和土质的差异性较大,尤其是针对整个路基施工工作,必须在进行道路施工前加固路基土质。所以整个路基处理和加固工作对于施工人员综合素质和专业素质的要求比较高。如果施工工作人员在进行施工过程中,由于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问题导致道路施工质量低下,那么对于道路建设的综合效益来说就是巨大的损失。
3市政道路工程路基施工要求分析
3.1强度要求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交通流量不断的增加,对市政道路的荷载不断的增加,如果道路路基的强度强队较低,将会导致市政道路出现变形、车辙、沉降等问题,严重的影响市政道路的运行安全。因此,在进行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时,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状况,做好挖掘、填土施工,保证路基的质量与强度能够满足实际需求。
3.2稳定性要求
路基工程是市政道路工程的基础,路基的稳定性直接关系到道路工程的稳定性,还会缩短道路工程的使用寿命。但是,市政道路路基工程的稳定性会受到环境因素、天气因素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因此,施工单位在进行路基施工时,应该对施工现场的实际状况进行勘查,以此保证路基的施工质量,进而提高市政道路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延长市政道路的使用寿命。
3.2.1结构稳定性要求
在道路的建设中,必须重视道路路基的稳定性和整体性,这也是保证道路建设质量的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而保证道路路基稳定性和整体性,需要对于不同地段、不同地区的、不同通行状况等进行认真的分析,采取相对应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要求,防止因车辆碾压或者其他自然因素导致道路路基结构出现失稳或变形。
3.2.2强度要求
在道路的建设中,必须满足当前和未来一段时期城市交通发展的要求,对路基强度提出科学要求。随着城市车辆的不断增加,道路路基的强度要求和荷载要求也必须进一步提升。如果道路路基强度不够,在道路通行后,极易导致路基发生沉降坍塌,影响整条道路的通行能力。
4市政道路路基施工技术要点探讨
路基施工作为城市道路的基础,也易受到外部自然环境变化的侵蚀,对路基的坚固性和稳定性带来一定的破坏,加之车辆的通行碾压,使得道路正常通行受到一定的影响。因此,在路基施工技术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4.1施工测量
施工测量工作是将工程设计图纸中的建筑平面位置、形状、高程等在道路施工现场标定出来,从而达到指导施工目的。施工测量可以在道路施工开工前进行也可以在施工过程中提前在不同路段展开。在针对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作业时,测量人员必须对设计图纸认真熟悉,并检查设计要求与施工图纸是否存在不一致性。为了更好的完成路基施工作业,需在中线复测时增加加桩的地面标高和增加临时水准基点标高。同时,为了使后期施工路基和构造物在几何尺寸以及定位等满足设计的质量要求,必须注意保证纵横断面定位精度。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因管线问题导致施工中断,应对地表要埋设的各路管理线进行定位,确保其不影响路基施工作业。
4.2填方路基
首先,为了保证填方质量,在进行路堤填筑前,应选取一个地段做为试验段,对试验段中松铺系数进行测定,并对试验段内不同压实要求对应的压实遍数、每台班可完成的最大工作量、设备最佳组合等施工参数进行测定,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一般情况下,试验段填筑高度小于80cm时,需要对原地表进行挖除和清理,并将表层翻松30era,然后进行平整压实作业,当压实度≥93%后进行填筑施工。当填筑高度大于80cm时,对原地表进行挖除和清理后,对路堤基底整平处理,再进行平整压实作业,当压实度≥85%后进行填筑施工。再者,在进行摊平作业时,为了保证施工期内路基的排水疏通,应注意在每一土层的填筑施工时,保留一定的路拱。每层填土不能低于设计标高下路基宽度,为了保证路基边缘部分压实度要求,应每侧多出50cm为宜。
4.3路基填筑
在路基填筑施工中,必须控制好层厚度,并依据试验段所确定的最佳压实度施工。当土石方运达作业段摊铺后,应对摊铺的松土厚度进行测量,为了确保路基边缘的压实度,摊铺时应超路堤一定的宽度。在施工作业时,还应根据土质、温度、场所条件、施工设备等来确定压实的分层厚度、碾压(夯击)遍数,保证压实度达到设计规定。每层压实厚度根据试验段确定的最佳铺填厚度进行控制。
4.4路基压实
在路基压实施工时,应本着先边后中的顺序展开作业,这方便压实施工后形成路拱。再者,为了适应不同土基强度,按先轻后重、先慢后慢的方法进行路基压实,压实过程中避免机械推动松土。在进行碾压前,应从路中线向路堤整平出2%~4%横坡。在施工道路转弯道碾压时,碾压方向应从低的一侧边缘部分向高的一侧边缘展开。为了避免不均匀沉降的产生,必须保证路基压实均匀,前后两次轮迹需有一定的重叠。
5结束语
总体来说,市政道路建设对城市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为了更好的进行市政道路建设施工,首先要明确市政道路路基施工的特点,对其施工质量要求展开具体分析,科学把握市政道路路基施工中道路施工测量技术、路基填筑技术和路基压实技术,在实际施工建设中严格控制路基施工材料质量、加强排水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和边坡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不断提高市政道路路基建设质量。
参考文献
[1]慕全松,姜岚.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5):234.
[2]寇文军,曲绍春.市政公用工程道路路基施工技术的探究[J].才智,2015(01):372.
[3]赵勤.关于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居业,2015(08):92,96.
[4]凌石红.市政道路路基工程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5(14):96-97.
论文作者:陈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3
标签:路基论文; 道路论文; 市政道路论文; 压实论文; 作业论文; 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