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心理学的两种范式: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_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的两种范式: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_心理学论文

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种范式——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比较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范式论文,两种论文,认知论文,理论论文,心理学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众所周知,在20世纪的发展心理学领域有两位同年出生的伟大心理学家,他们是瑞士的皮亚杰(J.Piaget,1896—1980)和苏俄的维果茨基(Л.С.Выготский,1896—1934)。前者被誉为“揭示智慧奥秘的巨人”,后者则被称为“心理学的莫扎特”,这是两位不同世界观的学者,属于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社会制度、不同科学学派的代表①。他们之间曾有过一场关于儿童发展途径和内部机制的未终结的争论,并由此演变成发展心理学研究的两种不同的范式,即以皮亚杰为代表的自然科学范式和以维果茨基为代表的社会文化范式。两种范式对当代发展心理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对教育提出了不同的启示。

       一、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发展的途径

       (一)皮亚杰的自然科学发展观

       皮亚杰自幼喜欢动物,在他接受教育的整个历程中,始终没有离开过生物学的领域。等到他从生物学转向心理学研究时,他仍然秉持生物在自然环境中生存、适应和成长历程的观点去探讨儿童的认知发展过程。

       在解释发展性的变化时,皮亚杰将生物学的原则和方法运用到人类发展的研究中,甚至将生物学中的许多术语直接引入到心理学中,如同化、顺应、表型复制等。他把智力定义为帮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一种基本生命功能。适应本是一种生物学术语,它是生物体屈从环境的威力所做出的适应生存的改变。皮亚杰认为,不仅在生理水平上机体要适应环境,而且在心理水平和认识水平上也都存在着机体对环境、主体对客体的适应,这就是儿童智力发展的真正原因。因而皮亚杰强调,智慧就是适应,智慧乃是一种最高形式的适应。

       此外,皮亚杰研究认识的方法论也取自于生物学。在当代理论生物学中存在着渐成论(epigenesis)和预成论(preformationism)两种观点的对立。渐成论强调胚胎的发育是基因模型和环境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而预成论则认为胚胎发育是基因模型预先决定的,环境不起作用。可以说预成论和渐成论的对立是先天论观点与后天论观点的对立。皮亚杰吸收了渐成论的观点,认为儿童智力的发展是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认为生物的机能和结构与认知的机能和结构之间具有“同构”(isomorphism)的关系。②由此皮亚杰认为,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对周围环境的操纵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积极互动,这就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实质与原因。

       (二)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发展观

       在心理学思想上,维果茨基与西方心理学家的不同之处在于,他采用了社会文化历史的观点解释人类认知的发展。这是因为维果茨基在哲学上除了受斯宾诺莎的哲学、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影响外,特别是在对心理学学科性质的理解上,还受到狄尔泰以历史和文化为基础的“人文科学”观念的影响。按照这一观念,心理学就像历史学一样,必须被定位于文化和历史为基础的人文科学的视野之内。心理学研究过程本身就是社会的和历史的事件,必须采纳一种文化取向的、以意义为中心的研究方案。维果茨基敏锐地抓住了狄尔泰“描述心理学”中“历史主义”的思想,在科学史上第一次发展了心理学中的历史观点并在研究中自始至终贯彻了这一观点,从而从历史的角度开展了心理学的研究。③

       维果茨基将人的心理机能区分为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的、直接的低级心理机能,另一种是社会的、间接的高级心理机能。前者为人类和动物所共有,主要包括感觉、知觉、注意、记忆、情绪等;后者为人类所特有,主要包括语言、思维、逻辑推理、想象、情感、意志及个性等。个体低级心理机能的获得是生物进化的产物,而人类高级心理机能的形成则是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因此,维果茨基认为,认知发展实质上就是由低级心理机能向高级心理机能转化的过程。人类高级心理机能既然是人类社会文化历史发展的结果,那么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问题时就不能忽略两点认识:一是人类社会文化随历史发展而演变,在不同时代成长的儿童,其认知发展有所不同;二是人类社会文化是多元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的心理发展存在差异性,同一时代生活在不同文化形态下的儿童,其认知发展历程亦将有所差异。④所以,在整个儿童认知发展过程中,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

       二、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关于认知发展的机制

       (一)皮亚杰的看法

       皮亚杰在揭示认知发展机制时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重要概念:平衡、同化、顺应。皮亚杰认为,认知发展得以发生的主要机制在于平衡。在皮亚杰看来,人生而理性,人都有一种理解世界如何运作并找出它们存在的次序、结构和可预测性的内在需要。他把这种需要称为趋力(equilibration),即个体对世界的理解和他们的经验之间的认知平衡状态。当我们理解新的经验时,我们便处于平衡状态,当我们不理解新的经验时,不平衡就发生了,然后我们就会改变自己的思维,不平衡是发展中的主要动力。

       为了获得和维持平衡,个体会发生两种相关的过程——同化(assimilation)和顺应(accomodation),这两种过程都涉及儿童的认知图式或认知框架的改变,这种改变提供了理解和组织新知识的途径。皮亚杰指出,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多次的重复经历,积极的图式建构包含两个过程:同化和顺应。当儿童将新信息合并进他们现存的知识中时,同化就发生了。当新信息向儿童现在的思维方式提出挑战,并且用现存的思维方式对其作出解释,而儿童理解那些新信息需要调整解决问题的方式时,顺应就发生了。皮亚杰认为,同化与顺应共同作用,促进认知的发展。当然同化和顺应并不总是同时发生,当同化那些与已有图式不一致的刺激时会导致认知的冲突,从而促使有机体顺应这些刺激,最终的结果将到达适应,即认知结构和环境之间的一种平衡状态。这种不断的平衡→不平衡→更高水平的平衡的过程就是适应的过程,也是人的智慧发展的本质所在。⑤

       (二)维果茨基的看法

       维果茨基认为,人的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是社会文化内化的结果。那么社会文化的内化是怎样发生的呢?在维果茨基看来,这一机制需要三大要素:社会活动、在活动中使用的心理工具以及高级心理机能所具有的中介性。

       首先,维果茨基依据马克思的活动观,通过对人的实践活动的深入分析后指出,人的心理是在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随着儿童社会活动越来越复杂,高级心理机能也随之发展,形成了自我控制系统,也就是“意识”,由此意识是人所特有的。这样,面对意识,维果茨基既不用漫无边际的内省法来测量,也不用难以捉摸的投射法和精神分析法去追溯,而是强调人的社会属性,指出“活动”在心理形成和发展中的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人类的活动是创造文明、传承文明的活动,这种活动与动物的活动本质区别就在于人的活动中有工具的使用。人类社会离不开物质生产工具,同样人类的心理上也有“精神生产工具”,也就是“心理工具”,是指人类社会特有的信号、符号、口头或书面语言、公式、图像等。不论社会活动还是人类的精神活动都以工具和符号为中介。产生工具和符号的过程中凝结着人类的间接经验,即社会文化历史经验。因此,人类心理发展的规律不再受生物进化规律制约,而受社会历史发展的制约。维果茨基认为儿童发展的过程就是儿童通过使用符号化的“心理工具”逐步掌握他们自己“固有的”心理机能的过程。生产工具和语言符号的相似之处就在于它们使人类各种心理活动得以产生和发展。所不同的是,生产工具指向外部,引起客体的变化。符号指向内部,影响人的行为。对于人类来讲,控制外部自然和控制自身行为是相互联系的,因为人在改造自然时也改变着自身。

       “心理工具”是怎样影响人的行为,使得高级心理机能不断发展的呢?维果茨基根据自己的实验推论:首先,高级心理机能是派生出来的,它的起源是建筑在中介性的基础之上的。其次,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也依赖语言。语言是人类用以认识和理解世界的一种中介工具,也即一种思维工具,这是高级心理机能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也是其区别于低级心理机能的本质特点。而且,可以看出在人的心理工具中,语言的核心地位不可撼动。显然,在维果茨基看来,社会文化决定个体心理含有下列图式:集体(社会)活动→文化→符号→个体活动。研究个体心理的形成须先探索这个图式各个环节的转化。

       三、对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评价与比较

       (一)皮亚杰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皮亚杰是发展心理学研究领域杰出的和具有开创性的人物,他的理论对人类发展的研究具有变革意义,至今在许多方面仍独领风骚:(1)皮亚杰开创了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揭示了儿童发展方面的许多规律。他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使得儿童心理研究从一个小小的领域最终形成了一门科学——发展心理学,并对心理学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英国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彼特·布莱安特所言:“没有皮亚杰,儿童心理学将是微不足道的”⑥。(2)皮亚杰的理论是第一个试图解释而不仅仅是描述发展过程的发展理论。在其促动下,当今许多理论家也非常重视对儿童思维中的转变的解释。(3)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为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如何思维的问题提供了一个相当精确的概述。他虽然在某些细节方面是错误的,但正如罗伯特·希格勒所说:“他的概述基本上是正确的……总体趋势……符合我们对儿童期的直觉和记忆”⑦。(4)最后,皮亚杰提出的一系列内涵丰富且极具生命力的概念,如同化、顺应、客体永久性、自我中心主义、守恒和假设演绎推理等,带动了成千上万的研究者从事认知发展方面的研究。

       直到20世纪70年代中期,皮亚杰的观点还在主导着这一领域,只是从那以后,情况发生了急剧变化。对于这一理论的实证的和理论的异议越来越多,从而打破了主流认知发展研究领域皮亚杰理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在过去30年里,围绕皮亚杰理论的质疑不少,概括起来主要有:(1)皮亚杰低估儿童在各个不同发展阶段的能力。皮亚杰的理论是基于对相对较少儿童所进行的大量观察,尽管他的观察富有洞察力并具有突破意义。但近期的研究却表明,儿童只要对自己所完成的任务的背景领域足够熟悉,就能在早于皮亚杰确定的年龄完成多种任务。⑧例如,儿童在人们预计的形式运算思维开始的11~12岁之前,就能够很好地完成类比任务。这些都说明儿童具有比皮亚杰所认为的更高认知潜能,这是对皮亚杰阶段论提出的严峻挑战。(2)皮亚杰假设所有的儿童从出生至青春期都要以一种固定的顺序通过四个共同的系列阶段难免绝对。他认为,认知发展阶段是整体性的结构,是一种适用于多种任务的一致的思维方式。尽管他也承认儿童在不同阶段间的过渡是渐进的,但是批评者还是认为,发展是以一种更加连续的方式向前推进。进步不是一个阶段的末尾和下一个阶段的开始表现出来的能力飞跃,而是以更加缓慢的方式进行积累,通过一种技能接着一种技能的学习来逐步发展和提高。(3)皮亚杰的理论没有考虑文化对发展的影响。不同文化决定了儿童拥有不同的经验、不同的价值观。皮亚杰的研究似乎更适合于西方发达国家儿童的情况,而不大适用于非丙方文化中的儿童。所属文化和教育对儿童发展产生的影响比皮亚杰认为的更大⑨,如儿童获得守恒概念的年龄和他们的文化给予的相关实践程度有关。⑩实际上,社会交往对认知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这正是皮亚杰的同代人维果茨基提出的认知发展的社会文化观点的基础。

       (二)维果茨基理论的贡献与局限

       尽管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皮亚杰的思想统治了认知发展的研究领域,从而引发了难以计数的有关在教育中如何应用皮亚杰理论的著作的诞生,但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维果茨基的理论却后来居上,统治了该领域人们的思想。今天其他学者对维果茨基的引用依然持续保持高速增长。(11)维果茨基的理论在发展心理学领域显示出强劲的势头。

       作为皮亚杰的同龄人,维果茨基对发展心理学的贡献并不逊色于皮亚杰,这是因为:(1)维果茨基在其研究中创造性地采用了辩证的方法论。历史唯物主义辩证法是维果茨基心理学方法论的核心,人类发展关系的各个范畴,如心理和物质、语言和思维、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自然和文化等,在其他人的理论中也许是二元对立的关系,而在维果茨基的理论中却能辩证统一地被描述、分析和解释。(12)这使心理学家在心理学传统方法之外,找到了另一条研究人类心理的有效途径。(2)维果茨基理论关注儿童的社会和文化世界,认为它是儿童认知发展的源泉,这有助于解释大量研究中得出的社会交互在促进认知发展中的重要性的结论。他关于儿童对世界的理解与认识是他们与父母、同伴和社会中其他成员进行交互结果的观点,不仅获得认可而且得到大量研究结果的支持。其观点也与大量多元文化和跨文化研究相一致,这些研究结果发现,认知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是由文化因素塑造而成的(13)。(3)同皮亚杰一样,维果茨基一生也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概念及原理,如独具创造性的高级心理机能历史起源理论、活动理论、内化理论、工具理论、中介理论、教学与发展理论以及最近发展区和发展的社会情境概念等,这些已成为发展心理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果茨基奉献给后人的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某种程度上说,不了解它们简直就无法研究儿童心理发展的问题。

       由于维果茨基短暂的一生充满紧张的探索,不断提出新的思想,急于构建自己的理论,更由于他英年早逝,因此,维果茨基的理论并不是在所有的方面都得到了支持,学术界也出现了批评维果茨基的理论的声音:(1)维果茨基对于认知发展缺乏精确的概念界定。譬如,最近发展区这个概念就过于宽泛,定义非常不精确,而且很多时候难以实施到实验检验中去(14)。(2)维果茨基没有说明基本的认知过程是如何发展的。比如注意和记忆的发展,他也没有解释儿童先天的认知能力是如何形成的。(3)由于维果茨基强调的是宽泛的文化影响,没有关注单个信息是如何加工和整合的,如果我们要彻底了解认知发展,就必须考虑这些过程。(15)

       (三)皮亚杰与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

       在认知发展研究方面,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成果最受世人瞩目,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在某些方面有共同之处。首先,他们都深受心理学的机能主义的影响。皮亚杰毕生坚持智慧的本质就是“适应”,并认为科学思想也是生物适应的高级形式;维果茨基更是将他的理论研究规定为“高级心理机能的发展过程”,这无疑体现出两人机能主义的倾向。其次,他们都推崇格式塔心理学并寻找各自的超越途径。皮亚杰对儿童心理的研究得益于格式塔学派的影响,他赞成格式塔学派关于部分与整体关系的理论;维果茨基则把格式塔心理学视为“描述心理学”的范畴,认为它是“现代心理学极重要的学派”,受其影响维果茨基把意识看作“统一整体”,这对于抵制心理学的原子论和还原论具有重大的意义。再次,他们都试图回答同一问题:即“儿童怎样获得对周围世界的功能性表征?”在此基础上他们都发明了各自新的研究方法,确认了新的现象。

       然而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的理论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发展理论,它们之间的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

       其一,对个体知识建构过程的解释不同。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理论都属于建构主义,强调儿童主动建构知识和进行理解,而非被动接受。虽然两种学说均属建构主义,但他们关于知识建构的解释却不同。皮亚杰遵循的是个人建构主义的理论。他认为学习者主要依靠自己建构知识。根据皮亚杰的思想,学习是通过新、旧经验的相互作用而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认知结构的过程。而维果茨基遵循的则是社会建构主义的理论。他认为,知识最初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的,随后才被内化成为个体的知识,由此他强调学习的社会环境及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贯通。从皮亚杰到维果茨基,概念从个人转移到合作、社会互动及社会文化活动。因此,两种理论对于教育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和意义也不尽相同。皮亚杰理论的应用为鼓励儿童探索世界、发现知识的教学方法提供了支持。维果茨基理论在教学中的主要应用是,我们应当创造机会,让学生和教师及能力较强的同伴一起学习。

       其二,对自我中心言语的功能的理解不同。在心理学史上皮亚杰与维果茨基曾经围绕儿童自我中心言语问题有过一场著名的争论,而且两人为同一话题投入了极大的热情。皮亚杰在其代表作《儿童的言语与思维》一书中把儿童全部言语分为自我中心言语与社会化言语两类。其中自我中心言语具有两个特点:第一,它不能区分自己说话的内容与听话者说话的内容。第二,对是否在听他的说话并不感兴趣,不希望对交谈者施以影响,也不希望得到对方的应答,这种言语有点像话剧中演员的独白言语。(16)在皮亚杰看来,这种形式的言语只是思维的一种副产品,它还缺乏指向性,因而它是认知发展不成熟的一种表现。针对皮亚杰的这种观点,在《思维与言语》一书中,维果茨基用大量的篇幅就皮亚杰理论中的儿童自我中心言语和思维发展等理论问题从理论和实验上提出了异议。维果茨基认为,学前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是协调其思想与行动从而促进其认知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他还专门设计了与皮亚杰不同的实验,情境是故意使儿童在绘画时遭遇困难(如缺少足够的纸笔材料),从而观察儿童的反应。他发现在儿童有目的活动遭遇困难时,他的自言自语式的反应就会增加。这一现象显示的意义是儿童借助其自我中心言语帮助自己思维,以便解决困难。因此,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自我中心言语,事实上并非完全是“自我中心”,而是具有“自己对自己沟通”的意义。分析两位心理学家围绕自我中心言语的争论,不难看出,皮亚杰从对自我中心言语这一客观事实的研究中所得出的结论。或者说皮亚杰对这一事实的解释仅停留在对现象的描述和理论的探讨层面,缺乏有说服力的论证。而维果茨基对此问题的研究完全是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之上,所得出的结论更接近自我中心言语的本质,更符合实际,也更具有说服力。

       其三,对后世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影响不同。虽然皮亚杰并未直接涉及教育领域,他甚至原本对教育并不感兴趣而只是对发生认识论着迷,但是他的理论却给教育工作者以启示。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儿童的认知能力具有阶段性的特点。在每一个年龄阶段,其智力的结构与功能限制了儿童能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和怎样获得知识。“儿童并非缩小了的成人”这句话正是皮亚杰上述思想的具体体现。依据儿童认知发展的这一特点,教育工作者应根据儿童的认知特点组织课程,不要使学习的材料超越或落后于儿童的认知水平。把课程的结构建筑在儿童的认知结构的基础上,以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作为组织教育与教学的科学依据。显然,皮亚杰的研究成果,只对教育提供了一些认知发展的现象与事实,却未就教育文化的观点,进一步提供认知发展的建议。所以,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来说,在理论上的启示性大于在方法上的实用性。

       维果茨基的理论认为,儿童首先需要掌握文化交流系统,即符号系统,然后去学习运用这些系统来管理自己思维的过程,由此产生认知的发展,形成运用思维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维果茨基理论最重要的贡献就在于强调学习的社会文化性。儿童并不是在真空中抚养长大的,他们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环境会施加某些特有的影响,并提供一系列认知工具,其中最重要的是语言。正是由于维果茨基关于社会文化对儿童发展重要性的观点顺应当前的潮流,即重要的是评定学习中的环境因素,因此,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他的思想较之皮亚杰的思想颇有后来居上的趋势。

       四、结束语

       皮亚杰和维果茨基为了探讨人类心理的发展而贡献了他们毕生的精力。两位都是20世纪最杰出的发展心理学家。然而,不可否认,在学术观点上,如前所述,他们之间存在深刻的差异。皮亚杰的天才表现在对人类心理活动的逻辑运算基本作用的认识上,而维果茨基的智慧则表现在对人类个体的认知如何依靠适当的人类文化历史作为认知活动工具手段的认识上。一位思想家强调个体本身内在的逻辑过程的作用,另一位思想家则强调文化的影响作用。这样的分歧必然导致他们在认知发展研究上的尖锐冲突与对立。然而,这并不影响他们两人都成为伟大的发展心理学家。那么,如何看待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存在的分歧呢?

       最近,一些研究者大都强调两种理论的互补性,而不是对比其差异。这种观点认为皮亚杰没有忽略儿童所处文化环境的重要性,维果茨基也不是不重视儿童积极参与者的角色。还有学者在对皮亚杰与维果茨基理论之间的共同点(相似性)与差异(或对立)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探讨了超越这两种理论各自的局限性并产生一种整合性发展心理学理论的可能的途径。(17)笔者认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的两种理论在目标和结果方面都是富有成果的,所以两种理论都有存在的理由,但彼此没有交叉也不可能像上述观点所言可以加以整合,因为作为它们基础的科学观点是相互排斥的。就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J·布鲁纳所言,在人文科学中,深刻的理论需要在观点和方法上求异。(18)因而布鲁纳肯定他们两人都是伟大的发展心理学家,并强调皮亚杰和维果茨基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是值得我们尊敬和称赞的。

       收稿日期 2014-04-10

       注释:

       ①Л.Ф.Обухова.“Две плрадигмы в исследовании детского развития.”Вопросы психологии,no.5(1996).

       ②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理论与流派》,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

       ③(17)熊哲宏、李其维:《论儿童的文化发展与个体发展的统一性》,《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2年第1期。

       ④张春兴:《心理学思想的流变——心理学名人传》,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年。

       ⑤丁芳、熊哲宏:《智慧的发生——皮亚杰学派心理学》,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9年。

       ⑥(12)荆其诚、傅小兰:《心·坐标——当代心理学大家(二)》,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⑦Shaffer,David R.《教育心理学》,邹泓等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

       ⑧Sternberg,Robert J.,and Wendy M.Williams:《教育心理学》,张厚粲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3年。

       ⑨⑩约翰·W.桑特洛克:《毕生发展》,桑标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1)R.默里·托马斯:《儿童发展理论》,郭本禹、王云强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

       (13)(14)罗伯特·费尔德曼:《发展心理学》,苏彦捷等译,北京·广州·上海·西安: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15)罗伯特·S.费尔德曼(Robert S.Feldman):《发展心理学——探索人生发展的轨迹》,苏彦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

       (16)龚浩然:《Л.С.维果茨基与J.皮亚杰在关于儿童思维与言语问题上的争论》,《应用心理学》1993年第2期。

       (18)布鲁纳:《皮亚杰与维果斯基两位心理学家在学术观点上的分歧》,《四川心理科学》1998年第1期。

标签:;  ;  ;  ;  ;  ;  ;  ;  ;  ;  

发展心理学的两种范式:皮亚杰和维果茨基认知发展理论的比较研究_心理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