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张莹峰

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张莹峰

(中国南方电网玉溪通海供电局 云南玉溪 652700)

摘要:配网线损问题一直是配网系统面临的一项关键问题,随着电力营销信息化进程的逐步加快,用户数量增多、用电规模也逐步扩大,供电企业的供电服务范围也在持续拓展,配网线损问题也随之产生,在供电需求量日益增加,供电服务规模不断发展的形势下,只有积极利用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带动配网精细化管理,提高配网精细化管理水平,才能更好地提高线损管理水平。

关键词:电力营销;信息化;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

引言

科学有效的线损管理能够将电量损失控制在最小范围内,然而,当前由于许多人员缺乏必要的责任意识,而且单位没有对管理制度和奖惩措施进行完善,使得管理的各项责任难以落到实处。另外,当前在进行线损异常问题的处理时还存在不够及时的问题,因此应当采用近年来开发的一些先进管理系统,有效提升管理质量。

1线损的主要内容分析

电能在传输过程中产生线损的原因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电阻作用下的损耗,即指导线、变压器、电动机的绕组等导体对电流呈现的一种电阻力作用。在电网传输过程中,电能为克服导体电阻必然产会生一定的电能损耗。这种损耗大多是因为导体的电阻引起的,因此也叫做电阻损耗;第二,磁场作用下的损耗,即变压器的升压与降压必须依靠交变磁场。一方面,电动机在建立及维持交变磁场的过程中,生产机械会做功生热;另一方面电流在电气设备中建立磁场并进行电磁转换时,其中的铁芯会产生涡流,从而产生电能损耗。这种损耗大多是在电磁转换时产生的,因此也叫做电磁损耗。

2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现状

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依然问题重重,具体体现在:缺少牢固、坚实的线损管理基础,例如,配网的相关信息没能准确、及时地进行记录,线损问题未能得到及时有效地处理,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线损管理的相关制度、对策也未能得到充分、有效地落实,一些供电单位依然没能创建规范合理的配网线损管控系统,没能形成健全、完善的线损管理监督与考核机制,多数供电企业却忽视了监督与考核机制在推动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中的作用,线损问题出现后,找不到负责人,问题得不到处理和解决,在没有一套严格、严厉的奖惩措施的监督和约束下,线损管理工作人员的各项工作也得不到有效落实,精细化管理无法发挥作用。电力营销虽然已经走向信息化、网络化,然而线损管理依然未能从中受益,电力营销与线损管理各自为政,未能发挥对线损控制支持性作用,导致实际的配网运行过程中,线损问题依然得不到有效地治理和控制,对整个供电企业的经营效益、经济利益都带来了巨大的损害。

3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策略分析

3.1扎实线损信息化管理基础

3.1.1完善电力营销信息系统

多数供电企业已经构建了营销管理系统,利用此系统,优化线损管理模式,利用营销系统平台,做好配网线损信息搜集,包括线损量与异常统计等,为线损管理人员,提供可靠的数据信息,以确保线损精细化管理的精准性以及有效性。利用营销信息系统,进行数据合理化与科学化处理,坚持准确性原则与实时性原则,以保证历史记录的真实性以及客观性。利用信息系统,及时更新配网数据,扩展数据信息的覆盖面积,进而确保数据的系统性与完整性,为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提供高价值的数据信息,以完善线损数据系统,提高线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3.1.2加快信息采集系统建设

第一,该系统能够对抄表数、户数以及分台区的电量能够明确区分并进行记录,同时还能够记录用户在不同时段的用电量。另外,该系统能够在管理人员的指示下对线损超额问题发出警示;第二,该系统收集到的信息具有一定的时效性,因而能够使得一些异常问题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有效处理。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例如,系统能够收集用户不同时段的用电量,因此就可以此为依据判断电表的运行是否处于正常范畴之内。另外,该系统能够对异常问题的原因和出处逐层进行查询,进而明确异常问题是人为因素导致还是电表出现故障;第三,为了使该系统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还必须在管理方面进一步加强,除了对原有的管理机制进行健全之外,还必须对系统定期进行维护,确保其能够正常运行,进而使其收集到的信息更加准确。另外,为了使管理人员能够更好的操作该系统,还必须对其进行全面培训,使其了解在管理过程中使用的方法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确保其能够适应这种先进的管理方式,进而促使该系统的作用发挥得更加显著。

3.1.3完善营销稽查监控系统

(1)电力营销信息化背景下,应该创建并应用营销稽查监控系统,利用该系统来监控整个配网的线损问题,并对相关的线损信息及时作出科学、细致的分析与处理,计算出一个线损指标,根据这一指标展开线损管理。让线损管理同电力销售工作共同开展起来,重点利用稽查监控系统来监督配网运转过程中的抄核收数据、线损损耗状态等,为配网运行创造一个安全环境。

(2)营销稽查监控系统不仅能为线损管理创造信息技术条件,还能有效监督抄核收工作流程,例如,对于抄表的健康,确保抄表员及时、准确地抄表,保证电费能够被及时、精准地统计、计算,同时也能及时发现非法作弊的抄核收人员,对于非法窃电用户也能做出初步的判断。

3.2落实各项管理制度

目前,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的信息化水平已经得到全面提升,为了能够全面提升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水平,还需要加强规范化建设,健全各项管理机制,落实制度内容,采取相关措施,以提升配网线损信息化管理效率。为了落实用电信息系统建设任务,该公司制定了采集器安装与调试任务考核机制,实行业务与绩效相互挂钩,以提升作业人员的工作责任感,将各项工作责任落实到具体人员身上,以保障任务开展效率与质量。

3.3建立行之有效的奖惩措施

完善线损管理的奖惩机制就应从多层次的需求入手通过多渠道的方式进行,并且应当注重奖惩机制的公平性及合理性,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达到较好的激励效果。

4结语

总之,为了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电量损失,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措施,并对各部门人员所应担负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同时还应当建立完善的考核机制。另外,为了能够及时发现配网中的异常问题,还应当采用有效运用监控系统。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及时监测到各项异常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处理。

参考文献

[1]王莹,刘俊海,余露.线损精益化管理之道---记国家电网公司线损管理标杆单位获嘉县供电局[J].农电管理,(7):101-102.

[2]付瑾婕.供电局电力营销的精细化管理和发展思路[J].低碳世界.2019(03).

[3]孙海光.基于智能抄表核算的电力营销业务模式创新[J].电子世界.2018(24).

[4]王志勇.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6(11).

[5]孙洁.基于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6):38~39+42.

[6]贾探喜.刍议电力营销信息化条件下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4,03:39-40.

作者简介

张莹峰(1985.12-),男,云南,云南玉溪人,单位:中国南方电网玉溪供电局,研究方向:用电检查和线损。

论文作者:张莹峰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7

标签:;  ;  ;  ;  ;  ;  ;  ;  

电力营销信息化的配网线损精细化管理研究论文_张莹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