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我国现代化城市发展进程中,园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城市发展期间,植物除了对城市小环境的改善十分有利,而且还能够使城市良好的精神面貌得以展现出来,对于树立优质的城市形象意义匪浅。在园林业发展期间,园林设计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园林设计能够对整个园林业的发展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对此,在本文中,重点对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进行了研究与研讨,以期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地域性;植物配置
1园林设计的具体原则分析
1.1 绿化原则
理论上来说,现代城市园林的建设,其最初的目的是对国家提出的可持续、绿色环保发展的理念进行贯彻与落实,通过将城市中的部分建设用地转化为城市园林绿化,形成城市内小生态系统,从而能够使城市内部的生物多样性得以实现,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设计人员在进行园林设计之前,需要对园林的绿化功能进行充分地了解与分析,科学合理的对园林空间布局、植物的分布进行规划。同时,应该按照合理的原则,尽可能地对园林中的植被种类进行丰富,从而使城市园林的绿化功能得以充分的显现出来,使城市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性得以保证,进而最大限度地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1.2 统一性原则
所谓统一性原则,实际上就是说经济性、美观性以及适用性三个方面能够统一起来。美观性,就是要使得园林景观能够让当代人的审美要求得以满足。不仅要使布局造型独具特色,而且还应该使景观色彩多样化,能够满足城市居民的审美要求。而经济性原则指的是相关设计人员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需要对景观设计的成本与效能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仅要使得园林景观能够与城市建设的需求相满足,同时还需要使景观建造成本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适用性原则主要是说在设计园林景观的时候,应该因地制宜,尽可能地对一些当地树种进行选择。
2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分析
2.1 自然特征
基于地域性原则进行的园林设计,所呈现的自然特征较为明显。根据城市所处地域环境,并以此为依托进行园林景观的优化设计。在设计之初,围绕城市园林景观构建周边环境的地质条件,现场勘测水文条件。利用自身地域环境优势,构建结构丰富的园林景观,将自然风味与园林景观特色有效糅合在一起,从而使整个园林景观的生态面貌更加齐全,更富有绿化功能和美观功能。
2.2 人文特色
在围绕地域性原则展开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充分考察城市当地的人文特色,并将其纳入设计参照指标。在园林景观中构建符合当地人员特色的人物雕塑或者标志性建筑物,促使生活在城市当中的各类人群,均能就城市的发展历程,以及人文文化内涵形成一定的认知。
3地域性元素在园林设计中应用的要点
3.1强化规划管理力度
在地域性元素与园林设计融合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城市文化底蕴和城市文明程度,这些还需要政府不断完善管理的制度和法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我国,政府作为一个最有实力的机构,它具有一定的强制性和极大的震慑力,人们都得按照城市规定执行和遵从,因此,在地域性元素与园林设计融合方面,可以很好地利用政府的力量。①政府要制定规范的制度,要全面落实可持续性发展的战略,对城市建筑环境空间与园林设计融合管理的制度要做到协调性和科学性的统一,政府要对本城市的土地资源和居民状况等进行综合的论证考察。②政府要健全管理法规,我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因此,在城市建设方面更应该有完善的管理法规,管理法规有助于管理的深入落实。
3.2整体性原则
我国城镇建设范围不断向外扩张,在资本涌入的背景下,城市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与此同时,城镇基础建设投入力度不断加大,居民生活水平和之前相比有了很大的进步。为了塑造良好的生活氛围,很多城市都在注重市容、市貌的改善,因此,园林设计建设项目也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发展中的重点,我国园林设计注重天人合一的思想,对园林景观整体性非常重视,将地域性元素应用到园林建设时,必须要保证园林设计的整体性,让地域性元素与园林景观之间成为统一的有机整体。
3.3突出地方特色
园林设计与周围环境、人文风俗有着紧密的联系,文化的不同造就了城市环境空间设计风格的迥异性。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步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科学技术的进步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世界逐渐朝经济全球化、文化融合化的方向发展,在这种背景下,外来文化纷纷涌入我国,很多城市园林设计也吸收了国外的设计风格。很多城市空间环境建设的过程中,一味地像其它设计风格模仿,失去了自己城市的特征,为了突出城市地域性的特征,在园林设计建设中必须要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
4园林设计中的植物配置技巧
4.1 因地制宜,与使用地点相符合
在对植物进行选择的时候应该结合园林规划设计的地点,科学合理的选择与当地自然环境相适应的植物。这是因为对于不同的植物来说,其拥有的生长习性也是不尽相同的,因而其在自然环境不同的地区进行种植具体的生长情况及效果也是不一样的。在整个园林设计与建设的过程中,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对植物进行选择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搭配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
4.2 对空间的层次进行展现
在一些纪念性园林、历史古迹、古典园林、宗教寺庙、风景名胜等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园林规划设计人员应该通过配置各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来对相应的文化氛围进行营造。而在此过程中,植物与环境的重新搭配,应该对自然环境、建筑特点以及人类的融合效果进行进一步地思考,从而使风格各异且具有文化背景的人工植物群落得以形成,进而激起人们各种主观思想与宏观环境之间的意识,引起共鸣与联想。
4.3 对不同类型的植物进行合理搭配
将类型不同的植物进行合理的搭配能够形成不一样的景观效果。园林设计人员在对植物进行配置的时候,需要对类型不同的植物特点进行综合考虑,并对其稳定性进行重视。在过去的园林植物配置中,对于植物的稳定性没有进行充分的重视,不仅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当地生态环境,而且还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园林建造的成本。除了植物对于生态环境是否能够相融合,而且还指的是植物在某些比较特殊的气候之下的具体反映。比如说在福建,夏季高温,适宜在此地种植的植物应该具有耐比如说在福建,夏季高温,适宜在此地种植的植物应该具有耐高温的特点,比如重阳木、香樟树等。一般来说,香樟树的树皮比较粗糙但是其质地是比较均匀的,而且其自身所具有的香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起到抵挡病虫害侵袭的作用。所以,对香樟树进行种植能够极大的起到维护生态稳定的作用。而对于重阳木来说,其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在土壤环境多变的地区种植是比较适合的,并且,其与香樟树类似,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抗病虫害。鉴于此,将重阳木与香樟树搭配在一起,除了能够起到涵养水源、维持生态稳定的作用,还能够促使一种独具特色的园林景观得以形成。
结束语
综上所述,园林绿化在城建工程中发挥的作用无法替代,所展现的城建功能十分强大。围绕园林绿化工作所开展的园林设计,适当遵循地域性原则,展开绿化环境要素构建,能够充分彰显城市的地域特色。同时,园林设计需要就植物配置原则加以优化,以此确保城市园林绿化生态功能与景观功能的双向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鑫泽,赵增耀,张子健,袁媛.简议园林设计中的地域性及其植物配置[J].建材与装饰,2017(35)
[2]文钦豪.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J].河南农业,2016(14)
[3]梁燕.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地域特征分析[J].河南农业,2017(17)
论文作者:汪艳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1
标签:园林设计论文; 城市论文; 地域性论文; 植物论文; 园林景观论文; 园林论文; 原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