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_政治论文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_政治论文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时期论文,政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在我国刚刚进入社会主义时期的1957年,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名言:“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第780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也强调:“到什么时候都得讲政治。”(《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66页)然而,什么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正确的政治观点呢?这仿佛是十分简单明白的问题,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讲拨乱反正,十分重要的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拨乱反正;我们讲观念更新,最根本的就是在这个问题上更新。然而时至今日,在思想理论界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取得完全的共识。我认为,探讨和讨论这个问题,无论在理论上、实践上,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什么是政治,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政治是个历史范畴。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时代,政治有不同的内容和解释;即使是同一阶级,在不同的时期,其政治内容也有变化。马克思主义如何理解政治?从其根源上讲,经济决定政治,“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列宁语);就其内容讲,政治是阶级对阶级 的斗争。“政治是阶级斗争”,这是从马克思到列宁到毛泽东一贯和一致的解释。历史地说,这样讲无疑是对的。但是无产阶级取得政权,特别是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即历史进入社会主义时期,这个解释(即“政治是阶级斗争”)是否需要修正和补充?马克思主义发展史表明,列宁和毛泽东都明确地提出了这个问题,并作了肯定的回答。

1920年11月3日,列宁《在全俄省、县国民教育局政治教育委员会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说:“如何理解政治呢?要是用旧观点来理解政治,就要犯很大的严重的错误。政治就是各阶级之间的斗争,政治就是无产阶级为争取解放而与世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关系。但是〈请特别注意这个“但是”!——引者〉我们的斗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要粉碎资产阶级制度遗留下来的东西,粉碎整个资产阶级一再想消灭苏维埃政权的尝试。到目前为止,这个任务吸引了我们最大的注意力,防碍了我们转向另一方面的任务——建设任务。……我们必须强调指出,现在我们工作中有十分之九的时间用在同资产阶级进行斗争。”又说:“军事战线上的每一个胜利都能使我们腾出手来从事对内斗争,从事国家建设的政治。我们走向战胜白卫分子的每一步都会使斗争的重心逐渐转向经济方面的政治。老式的宣传方法是讲解或举例说明什么是共产主义。但这种老式的宣传已毫无用处,因为我们需要在实践中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我们最主要的任务……现在我们主要的政治应当是:从事国家的经济建设,收获更多的粮食,开采更多的煤炭,解决更恰当地利用这些粮和煤炭的问题,消除饥荒,这就是我们的政治。”(《列宁全集》第2版第39卷第406-407页)

列宁这段话非常重要。对我们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具有关键性的意义。从列宁的这段话论述中可以看到,在社会主义时期,政治不仅仅是阶级斗争,而且包括经济建设;不仅如此,经济建设本身就是政治——且是“主要的政治。”列宁认为,这是社会主义时期应有的新的政治观点。何以经济建设本身也是政治呢?按照列宁的说法,因为它是“同资产阶级斗争的新的更高形式”,“是要造成使资产阶级既不能存在也不能再产生的条件。”(《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157页)

毛泽东在1958年1月写的《工作方法六十条(草案)》中也说:“同阶级敌人作斗争,这是过去政治的基本内容。但是,在人民有了自己的政权以后,这个政权同人民的关系,就基本上是人民内部的关系了……这是一种新的政治关系。”(《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52页)

毛泽东这段话对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也十分重要。照他看来,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的基本内容已经不是阶级斗争,而是人民内部的关系——这也就是他所阐明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已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

把毛泽东和列宁的论述加以对照和比较,可以看到他们观点的基本精神是相通的。即他们都认为,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念,或共产党人的政治观念,在社会主义时期有变化,有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关于政治的新观点,是社会主义时期正确的政治观点。换言之,也可以说是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的新思路。

然而,这种正确的政治观点或新思路,在我国从1957年扩大化的反右派斗争后,随着“左”倾思想的产生和发展,基本上被否定了,重新回到政治就是阶级斗争的观点上,并且讲要“以阶级斗争为纲”。所谓“政治是统帅”,主要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统帅;所谓“突出政治”,也主要是突出阶级斗争,即“以阶级斗争为纲”。这是我们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前20年(1958-1978年)中基本的政治观点和政治路线。贯彻执行这种政治观点和政治路线的结果,那是众所周知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轨道上,就是从根本上改变这种政治观点和政治路线。邓小平同志一再说,从十一届三中全会,我们走上了搞建设的“新路”——“新的道路”,这是一点也不错的。

所谓“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说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即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是最基本最主要的任务,或者说,是第一位的任务,而其他工作,包括政权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公益事业等等,都要围绕着经济建设,都要服从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换句话说,所有这些工作也都以经济建设为基础,都决定于经济建设。一句话,经济建设及其好坏是决定一切的。经济建设的这种地位,没有其它任何一项工作可以代替或与之并列,当然更不允许颠倒。这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实质所在,是社会主义的实质所在。对此,列宁、斯大林、毛泽东和邓小平均有论述,而其中以列宁和邓小平的论述最多、最精辟,并且始终一贯。

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即在1918年3月,列宁在论述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时指出:“苏维埃政权现在所面临的管理国家这一提到首位的任务,还有这样一个特点:现在(在文明民族的现代史上大概还是第一次)所说的管理,不是政治而是经济具有主要的意义。通常,人们正是首先把主要是甚至纯粹是政治的活动同‘管理’一词联系在一起。然而,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以及从资本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实质是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列宁全集》第2版第34卷第122页;)“政治任务对经济任务来说居于从属地位”,并被看作“苏维埃政权的基本原则和实质”,这是列宁非常重要的思想。然而列宁这一重要思想,在我们的思想理论工作中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宣传。这一方面有翻译较晚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恐怕还是我们对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思想(或政治和经济关系的思想)缺乏完整准确的理解。应该说,经济建设任务居于首位,这是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后再三再四强调的思想。仔细阅读列宁十月革命后的著作,类似的论述简直不胜枚举。我们再引一些:1923年1月,列宁在《论合作制》的文章中,在谈“我们对社会主义的整个看法根本改变了”时指出:“从前我们是把重心放在而且也应该放在政治斗争、革命、夺取政权等方面,而现在重心改变了,转到和平的‘文化’组织工作上去了。”(《列宁全集》第2版第43卷第367页)在无产阶级取得政权以后,经济建设上升到首位,成为中心任务,这是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思想。

讨论至此,可能有人要问,列宁不是说过:“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吗?并说:“不肯定这一点,就是忘记了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对的。这是列宁的一个著名论断,也是我国思想理论界长期以来经常引用并为大家广为熟知的一个论断。大凡论述“政治挂帅”或政治重要性的著作和文章,几乎没有不引用列宁这个论断作为经典根据的(包括笔者本人长期也是这样做的)。这里,仿佛用得着黑格尔的一个著名观点:熟知并不等于真知。就是说,我们虽然熟知列宁这个论断,其实我们并没有了解它的真正含义。“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呢?我认为,联系这个论断的前后文(以及列宁同托洛茨基和布哈林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的整个情况),不难看出,所谓“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就是说一个阶级(包括无产阶级,特别是无产阶级)首先要取得政权,并且要保护住政权,才能进行建设;否则,是不可能的。为什么?列宁解释说:“因为问题只在于(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也只能在于):一个阶级如果不从政治上正确地看问题,就不能维持它的统治,因而也就不能完成它的生产任务。”(《列宁全集》第2版第40卷第280页)这当然是“马克思主义的最起码的常识”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列宁说:“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如果把列宁这个论断绝对化、普遍化,认为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任何条件下,都是“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便不是列宁的原意,而勿宁说是“断章取义”,是绝大的错误。如不相信,不妨认真读读列宁关于讨论工会问题的所有著作和全部言论。

本来,不应笼统地和教条地对待列宁的“政治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的论断,这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理论上已经解决了的问题,因为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是把经济建设放在首位,而不是也不能把政治放在首位。对此,在理论宣传上也有反映。如1982年第21期《红旗》有篇署名施友欣(红旗杂志评论员的集体名字)的《把十二大文件学习引向深入》的思想评论中指出:“在政治和经济关系问题上,一谈思想政治工作重要,就把形式主义和空谈复活了,把政治挂帅、政治和经济相比不能不占首位这样一些不准确或者不适用现阶段的论点又拿出来。”可以肯定地说,这段话不是随随便便说的,它是反映(或者说:符合)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和观点的。我认为,这段话至今仍然正确,仍然值得重视。

下面我们看看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观点。我们前面曾说,列宁认为,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本身就是政治,“主要的政治”。继承列宁这个思想,邓小平同志反复论述:经济建设是社会主义时期“最大的政治”。

——1979年3月,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我们当前最大的政治,因为它代表着人民的最大的利益,最根本的利益”。(《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3页)

——1979年10月,邓小平说:“经济工作是当前最大的政治,经济问题是压倒一切的政治问题。不只是当前,恐怕今后长期的工作重点都要放在经济工作上面。”(《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94页)

——1979年11月,邓小平又说:“就我们国内来说,什么是中国最大的政治?四个现代化就是中国最大的政治。”(《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34页)

从列宁和邓小平的论述看,经济建设本身就是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主要的政治”,“最大的政治”。这是我们理解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的一个重要思想、根本思想,我们应该切实地把握住;否则,就是没有社会主义时期的正确的政治观点,也就等于没有灵魂。

我们说,在社会主义时期,经济建设本身就是政治,那是不是混淆政治和经济的界限呢?或者说,那是不是取消了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呢?没有。这只是说明,在社会主义时期,我们的政治观念应该有所变化。或者说,政治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政治,是阶级关系,政党关系,集团关系等等;广义的政治,除了上述内容外,还包括经济。这种区分,在革命时期,并不重要,而在建设时期就重要了,很重要了。不论列宁,还是邓小平,在他们承认经济建设本身就是政治的时候,都没有忽视狭义的政治,或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当他们把政治和经济并用或对举时,就是在狭义上使用政治概念的。因为所谓“主要的政治”、“最大的政治”等等,是言其重要性;十分显然,“主要”既不等于“唯一”,也不等于“全部”;同样,“最大”也不是“一切”。对此,邓小平同志也明确说过:“为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任务很多,需要做的事情很多,各种任务之间又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如像经济与教育、科学与政治、法律等等,都有相互依存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49-250页)

政治——狭义的政治,或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在社会主义时期,究竟占有什么地位,具有什么作用?从总体上说,它同经济相比不占首位,不具有“统帅”作用,但它具有重大的保证作用。邓小平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一直是这样论述政治的地位和作用的。他不仅在思想政治方面提出了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认为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还反复论述了“四项必要保证”(或“四个保证”)。他说:“我想,有四个方面的事情,四个方面的工作和斗争,要伴随着我们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走。这四个方面的工作,或者叫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四项必要保证,即:第一,体制改革;第二,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第三,打击经济犯罪活动;第四,整顿党的作风和党的组织,包括坚持党的领导,改善党的领导。”(《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3页)这“四项基本原则”和“四项必要保证”大体相当于我们过去说的政治,而内容又比较丰富、深刻,它除了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阶级斗争(如“打击经济犯罪活动”),思想政治教育等,还包括“体制改革”、“改善党的领导”等。这“四项基本原则”和“四项必要保证”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邓小平同志一次也没有说过它们是“统帅”,要“挂帅”,更没说过它们是“纲”。《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肯定了毛泽东说的“思想政治工作是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的论断,其含义也是“保证作用”的意思(参见《国营企业职工思想政治工作纲要(试行)》,《十二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363页)。综观《邓小平文选》第二、三卷和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党的整个文献,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政治统帅论”已被修改为“政治保证论”。我认为,这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和我们党对政治(再说一次:狭义的政治或通常意义上的政治)在社会主义建设整个系统工程中的科学定位。说政治不是统帅作用而是保证作用,决不是说政治的作用不重要,可以轻视或忽视;谁要这样认为,同样要犯很大的错误。因为有无这种保证作用也是关系党和国家的命运,即生死存亡的问题。1986年1月,邓小平同志曾经尖锐指出:“经济建设这一手我们搞得相当有成绩,形势喜人,这是我们国家的成功。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建设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所以不能不讲四个坚持,不能不讲专政,这个专政可以保证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54页)1989年政治风波前后,邓小平同志又一再指出,十年来我们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方面对青年和广大人民政治思想教育抓得不够。因此谁如果认为邓小平同志不重视政治、不重视思想政治工作,那是完全错误的,不符合事实的。

最后概括地说几句。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是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的,它为经济建设以及其他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保证作用。为了真正落实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的任务,为了切实贯彻执行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通过讨论端正人们对社会主义时期政治的认识,加强政治方面的理论建设和制度建设,从而更充分更有效地发挥政治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保证作用,是十分必要的和有益的。

标签:;  ;  ;  ;  ;  ;  ;  ;  ;  ;  ;  

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时期的政治?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