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科洛夫的“梦”——以教学《一个人的遭遇(节选)》例说阅读教学“课眼”模式,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阅读教学论文,模式论文,科洛论文,课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演绎“阅读教学‘课眼’模式”,笔者在本地一所重点中学执教了前苏联作家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课堂里,我试图引领学生解决以下三个基本问题:(1)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2)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3)索科洛夫的“梦”像梦吗?“梦”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梦”,是建构本节课教学内容的“课眼”。本节课,结构上表现为一个课眼统率下的三个呈递进态势的问题;内容上表现为对文本内容和表现形式的理解和研讨。选择“梦”作为课眼并以此为中心来建构课堂教学内容,有什么意义和价值呢?
一、析“梦”
初读《一个人的遭遇》,便为小说主人公索科洛夫曲折而悲苦的生活经历所打动,为主人公的喜而喜、悲而悲。我们不难理解此文于卫国战争结束10年后刊载在前苏联党报《真理报》上后的万人争睹,也不难理解遭受战争之苦的前苏联人民伫立在寒风中聆听电台广播这篇小说时的掩面悲泣。
教这篇小说,我们大都会关注故事内容本身以及故事情节的起伏波澜,于是便以“遭遇”来建构教学的内容。但故事内容,对于高一学生来说看一遍便能感知,因此,故事内容和故事情节不应是这个文本的教学内容的重点乃至全部。
也有见教师以索科洛夫的“泪”来建构课堂教学内容的。文本节选部分有三次写到索科洛夫的泪:
唯一的亲人,当上大尉和炮兵连长的儿子阿拿多里牺牲了,“阿拿多里的同志们,朋友们,擦着眼泪,但是我没有哭,我的眼泪在心里干枯了”。
索科洛夫在了解了战争孤儿凡尼亚流离失所的状况后,“我的热泪怎么也忍不住了”。当年幼的凡尼亚亲热地喊他“爸爸”并贴住他的身体时,“我的眼睛里蒙上了雾”。
索科洛夫白天总是表现得很坚强,从来不叹一口气,不叫一声“喔唷”,可是“夜里醒来,整个枕头总是给泪水浸透了”。
分析这些泪流(不流)的情状和原因,我们能够读出“吝啬而伤心的男人的眼泪”背后的坚强和伤痕,读出他的悲悯情怀,读出战争带给普通人的深深的摧残。这是比较不错的一个点,但对文本的内容和表现形式而言,尚不够力量“牵一发而动全身”。
细读文本,我们就会发现“梦”很给力。节选的文本有三次关于梦的叙述。
①我想:“我这悲惨的生活会不会是一场梦呢?”在战俘营里,我差不多夜夜——当然是在梦中——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话,鼓励他们说:“我会回来的,我的亲人,不要为我悲伤吧,我很坚强,我能活下去的,我们又会在一块儿的……”原来,两年来我是一直在跟死人谈话呐?!
②夜里醒来,我常常做着老头儿的梦想:等到战争一结束,我就给儿子娶个媳妇,自己就住在小夫妻那儿,干干木匠活儿,抱抱孙子。
③而最常见的梦是:我站在带刺的铁丝网里面,他们却在外边,在另外一边……我跟伊林娜、跟孩子们谈着一切,可是刚想拉开铁丝网,他们就离开我,仿佛在跟前消失了……
这三个梦(②非梦又像梦,是醒时的梦),出现在索科洛夫不同的生活时段和不同的场所,以“我”的视角来叙述,其内容、意义、写法都不一样。梦,不是作品内容的全部,但梦与现实的纠结构成了“一个人的遭遇”的全部内容,梦与现实的强烈反差凸显了人物形象、凸显了反战主题、凸显了作家的情感倾向。
解读“梦”,探究“梦”在文中的作用,将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记忆。于是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调动学生小说阅读方面的知识,理解作者所叙之“梦”(典型细节)在文中的价值。
二、用“梦”
设计第一个问题“索科洛夫做了哪些梦”,意在引发学生对于文中之“梦”的关注和解“梦”的热情,同时训练学生的语言概括能力。
学生阅读、搜索、定位,进而将三个梦分别概括为:俘虏营,梦妻儿团聚;军营,梦(想)天伦之乐;乌留平斯克,梦一“丝”之障隔亲人。
学生,虽然做过预习,但寻“梦”和概括“梦”的内容还是足足花了10分钟的时间。可能是作者太高明,容不得读者细想什么便专注于人物命运的波折。“梦”,明明白白,不可或缺,却又被视而不见。“梦”有很高的教学价值,学生的表现证实了预想的正确。
顺势用“索科洛夫为什么会做这些梦”这个问题即时跟进。“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学生明白这个道理。于是圈定相关内容并作必要的思考整理,对“梦”的生成原因作出如下概括:
第一个梦:战俘营中不堪虐待,妻儿成了索科洛夫活下去的精神支柱。
第二个梦:战争夺去了索科洛夫的妻女,儿子是他最后的欢乐和希望。
第三个梦:战争结束了,妻儿全没了,战争留下的心灵创伤绵绵不绝。
索科洛夫的梦也好、梦想也好,纯属普通人的普通的愿望和要求,可是战争让他的梦成了镜中花、水中月!虽然,梦大多要落空,但索科洛夫的落空也太凄惨太悲凉了一些。
梦碎在现实的风云中。在“做梦(梦想)→梦碎→再梦→再梦碎→还梦”的情节推进中,我们感受到了这“一个人”的不屈不挠、善良和怜悯心,感受到了作家肖洛霍夫对于战争的态度和对深受战争之苦的同胞的情感。我们心灵震颤,感佩作家编织故事的艺术。
有了前两个问题破解的铺垫,我就比较有信心解决好第三个问题了。
索科洛夫的“梦”是梦,(除第二个外)有些荒诞、无规则、非逻辑。如果作者将“梦”写得不像梦,那就失了真!——决定成败的细节啊!
在明确了“梦”是真梦后,我提出了“梦”的作用问题。有学生立马站起来:“突出主题。”
“几个梦就能突出主题?”一句追问,愣了站着的、坐着的学生。显然,我们的学生有用套话答题的习惯。
冷场,继而一阵窃窃私语,有同学发言:是“梦”和现实构成的反差,突出了反战主题。
“还有其他作用吗?”又沉默了。对于事物或现象的思考,我们的学生常常角度单一。且不说这不利于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发展,最直接的恐怕是应试阅读题的高分难得。另一方面,出现这样的状况,正是我所期待的:如果学生能不假思考地穷尽问题的答案,那么还有教和学的必要吗?
“刚才,我们是从表现主题的角度来分析‘梦’的作用。还可以从哪些角度来发现它的价值呢?”于是要求进入讨论、动笔摘录整理。终于,有了以下的成果:
(1)人物形象角度。在不断的打击面前,索科洛夫没有垮。有伤,有泪,他虽然普通,但是个真男人!
(2)章法(情节结构)角度。好梦,碎了,好梦,又碎了,只有了噩梦。波澜起伏,引人入胜,吸引读者。梦,是故事的组成部分,也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3)表达技巧角度。梦与现实构成强烈的对比,给人以震撼,突出了人物的不幸,突出了战争的毁灭性。
(4)叙述的角度。用“我”的视角来说“梦”,拉近了与读者的距离,显得真实可信而有感染力。
(5)作者情感倾向角度。憎恨战争,呼唤和平,同情遭遇战争中的人们。
这个问题设计的期望值是:能唤醒学生的记忆,调用其现有的小说阅读方面的知识,积极参与对“梦”的多角度探究,理解“梦”,理解作者多次写梦的妙处和产生的价值,在不自觉中学习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接下来,是一个归结性的问题:把标题“一个人的遭遇”改为“一个人的梦”好吗?设计这个问题,目的在于强化文章的整体意识。“梦”是作用很大的细节,但只有天衣无缝地融在文章这个有机体中,它才有生命的意义。
为开发文本作为教材的多元价值,使学生能运用习得的探究思路和方法,布置了课后探究题:用探究“梦”的方法来探究“泪”,写一段300字左右的赏析文字,题目自拟。
三、圆“梦”
这是一节将“梦”进行到底的课。始于具体的“梦”的内容概括,由“梦”的成因而过渡连贯起全文情节,进而探究“梦”的写法与作用,终于对“梦”之价值的客观评判。
将问题进行到底,是阅读教学“课眼”模式的教学思路和走向,也是它的基本特征。这“问题”由“写什么”、“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三个层面组成。上面提到的前两个问题,基本属于“写什么”的层面,后两个则属于“怎么写”、“为什么这样写”的层面。从教学内容角度审视,它由内容而形式,由表及里,呈清晰的层进状。从学习效果角度审视,这是一个动态的引领学生由浅入深地理解文本进而走近作者的过程,知识和能力有明显的增量,还容易给人留下记忆的痕迹。从教学设计角度审视,如果你能够抓好“课眼”,教学设计就变得十分容易。从观课议课角度审视,沿着“将问题进行到底”的思路,我们就很容易发现阅读教学低效的症结,进而思考消除的方略。从教学反思角度审视,反思就有了方向:“课眼”好不好?“问题”是否有问题?“问题”的答案是否周全?“问题”的推进是否有缺陷?
要使“阅读教学‘课眼’模式”产生积极的效益,关键是抓好“课眼”。我在拙文《阅读教学“课眼”的确定与运用》中对“课眼”有过这样的定义:是在把握文脉基础上提炼出来的能够建构有序的课堂教学内容的主题词。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我发觉这个定义似乎还应该再完备一些,应在“有序”后再加上“有效”一词。我们知道,教学内容的有效程度决定了一堂课的质量,因此它也理应成为衡量“课眼”好坏的最主要标准。由此看来,要成为理想状态的“课眼”,它必须同时具备这样几个要素:(1)主题词,也就是能够统摄教学内容的词(短语乃至句子)。纲举目张,它是“纲”。(2)能建构有序、有效的课堂教学内容。(3)有助于学生把握文脉。
索科洛夫的“梦”,篇幅很少,分量很重。对于读者来说,“梦”的价值是在研读文本中获知的,因为它客观存在着,只是处于隐性状态罢了;对于教者来说,作为先于学生的研读者,有责任把这种“获知”通过一定的渠道和形式,使学生也得以愉快地获知,进而用“获知”的方法作用于其他阅读对象进行新的获知。于是,“梦”又具有了一个课眼的价值。